第34章 嫂子们,来端菜咯!-《农村厨子被质疑?我反手端国宴!》

  李春生一听这话,脸上的表情,更是五味杂陈。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眼角的皱纹堆得更深了。

  “您是不知道啊,这修堤坝,要钱啊!”

  “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家家户户刨地为生,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子儿,哪来那么多钱?”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沙哑起来。

  “再说了,也不是没修过。”

  “之前,上面说是搞什么土方工程,要给我们修个新堤坝。”

  “当时还让我们家家户户集资,说是要支持国家建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我家条件不好,都咬着牙,东拼西凑,交了五百块钱上去!”

  “那堤坝修好了吗?”赵佑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修了。”李春生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花了好几个月,来了个工程队,天天开着推土机在河边上晃悠,轰隆隆的,看着阵仗挺大。”

  “我们还以为这回是动真格的了,结果呢?”

  “就是把河滩上的土往堤上推了推,拍了拍,就算是修好了。”

  “第二年,一场大雨下来,那土坝就跟纸糊的一样,稀里哗啦地就给冲垮了!”

  “我们那五百块钱,就跟扔水里一样,连个响儿都没听到!”

  “后来我们去找乡里,乡里说钱已经交给工程队了。”

  “我们去找那个工程队,人家早就跑没影了!”

  “这事儿啊,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我们老百姓的钱,就这么被那些天杀的给贪了!”

  李春生越说越激动,眼眶都红了。

  肖卫国身上的气势陡然一变。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下降了好几度。

  他那张平日里还算温和的脸上,此刻已经覆上了一层寒霜。

  一股压抑不住的火气,在他胸中升腾。

  张远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拿出一条早就处理干净的鲈鱼,利落地在鱼身上改了花刀,盘子里垫上葱姜,将鱼放了上去。

  然后,他将盘子放进了旁边一口已经烧得水汽蒸腾的蒸锅里。

  他忽然开口:

  “您看我这道清蒸鲈鱼。”

  “这鱼,最吃火候。”

  “水必须完全烧开,才能把鱼放进去。”

  “大火,猛蒸,八分钟,一秒都不能多,一秒都不能少。”

  “这就像是咱们老百姓的心。”

  张远的声音不疾不徐。

  “老百姓的心啊,就像这锅里的水,你得把它烧开了,烧热了,他们才愿意跟着你干。”

  “你这鱼放进去,就是给他们的一个盼头,一个承诺。”

  “可要是你这火候没掌握好,把这锅好菜给做砸了,毁了。”

  “那不仅是鱼没了,更重要的是,老百姓那颗被你烧热了的心,也就跟着凉了。”

  “水凉了,可以再烧。”

  “可这人心要是凉了,再想捂热,可就难了啊。”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专心致志地看着蒸锅上的热气,掐算着时间。

  肖卫国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明明他只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乡下厨子。

  可说出来的话,却比他在省委会议上听到的任何一份报告,都要来得深刻。

  赵佑站在肖卫国身后,大气都不敢出。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有人要遭殃了!

  就在这时,院子那头传来一声高亢的吆喝。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随着最后一声礼成,整个院子瞬间热闹起来。

  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叶嫂子满面红光地从屋里跑出来,扯着嗓子就喊:“远子!远子!可以上菜啦!”

  张远应了一声。

  “好嘞!”

  他转身回了厨房,那里,八道凉菜已经整整齐齐地摆好。

  八道精心准备的凉菜,红的油亮,绿的清爽,白的纯净,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嫂子们,嬢嬢们,来端菜咯!”

  张远一声吆喝。

  “来啦来啦!”

  孙二嬢、秀芳嫂子、春兰、杏花几个手脚麻利的老嫂子,早就等在旁边了,闻声立刻围了上来。

  “哟,远子,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光是闻着这味儿,我口水都快下来了。”

  “这蒜泥白肉切得跟纸一样薄,咋做到的?”

  几个嫂子一边七嘴八舌地夸着,一边利索地端起盘子,穿梭在酒席之间。

  “来来来,让一让,上菜了!”

  “哎,你那娃儿脚挪开点,别把菜给碰翻了!”

  村里办酒席,没那么多讲究。

  菜一上桌,尤其是张远掌勺的酒席,那就跟冲锋号吹响了似的。

  筷子就是武器。

  “我靠!这鸡丝!”

  一个声音在角落里猛地炸响,是李青山。

  他嘴里塞得满满当当,也顾不上跟同桌的人客气,一筷子下去,又是一大捧鸡丝进了自己碗里。

  “这……这也太好吃了吧!”

  鸡丝滑嫩,拌着特制的红油,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青山,你小子吃慢点,给我们留点!”同桌的村民急了,赶紧下筷子去抢。

  “抢啊!不抢就没了!”李青山含糊不清地喊道。

  一盘子凉拌鸡丝,在几个壮劳力的哄抢下,不到半分钟,盘子就见了底,只剩下一点红油汤汁。

  李青山意犹未尽地用筷子蘸了点汤汁,咂了咂嘴。

  “我跟你们说,这绝对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鸡丝,没有之一!”

  另一桌,是女方家从城里来的亲戚。

  他们一开始还有些矜持,看着这农村的流水席,桌面是临时拼的,凳子是长条凳,心里多少有点瞧不上。

  可当那盘蒜泥白肉一上桌,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

  那白肉片得晶莹剔剔,肥瘦相间,灯光下甚至能看到肉片透出的光。

  一片片码得整整齐齐,上面浇着一层红亮的蒜泥酱汁,撒着碧绿的葱花。

  “这……这真是乡下酒席能做出来的菜?”

  一个年轻人忍不住说道。

  他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放进嘴里。

  下一秒,他的表情就凝固了。

  肉片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蒜香和辣味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瞬间就占据了整个口腔。

  “好吃!”

  他忍不住赞叹出声。

  同桌的亲戚们纷纷下筷,刚才还满满一盘的蒜泥白肉,眨眼间就少了一大半。

  “哎哟,这味道,也太正宗了!”

  “比我们城里饭店的大师傅做的都好!”

  “快快快,给我留一片!”

  矜持?

  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