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我或许可以复刻-《农村厨子被质疑?我反手端国宴!》

  “但是那些古籍都存放很久了,字迹也模糊不清,我需要花点时间回去找一找,再研究一下。”

  “至于那个食材的问题,我或许有办法找到合法的替代品,在不改变原有风味的前提下,进行复刻。”

  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既给了对方希望,又给自己留足了余地。

  “真的吗?”

  韩语琴那双漂亮的眸子瞬间睁大,里面是失而复得的惊喜。

  她紧紧盯着张远,生怕自己刚才听错了。

  “张先生,您是说……您家里的古籍,有可能记载着这几道菜?”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充满了小心翼翼的期盼。

  “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张远一脸淡定,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过都是些残本,有些字都看不清了,我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得回去仔细翻翻看。”

  他把话说得很活,给自己留足了操作空间。

  “寿宴是什么时候办?我得看看时间够不够。”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韩语琴从幻想拉回了现实。

  “一个星期!还有一个星期就是我爷爷的八十大寿!”

  她急切地说道,伸出了一根手指比划着。

  “时间来得及吗?张先生?”

  张远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

  系统菜谱在手,食材替代方案系统也给出了方向,剩下的就是熟悉流程和找人帮忙。

  一周时间,紧是紧了点,但操作得当,完全足够。

  “一周啊……”他故意拉长了音调,看着韩语琴的心又悬了起来,才慢悠悠地开口,“那应该够了。”

  “太好了!”

  韩语琴激动得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因为太过兴奋,她想都没想,一把抓住了张远的手。

  “张先生,您……您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只要您能帮我这个忙,无论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您!”

  她的手很软,带着一丝紧张的凉意。

  张远微微一怔,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就在此时,餐厅门口,一道阴沉的视线投了过来。

  董天德办完停车手续,正春风得意地准备进来,结果一眼就看到了韩语琴主动抓住张远手的画面。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郁。

  妈的!

  双标狗!

  董天德在心里破口大骂。

  他追了韩语琴这么久,别说牵手了,连衣角都碰不到。

  每次他想稍微靠近一点,韩语琴就跟防贼一样躲开,永远保持着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结果呢?

  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厨子,才跟她见第一面,说了几句话,就让她这么主动地投怀送抱?

  凭什么!

  他算个什么东西!

  董天德的拳头在身侧悄然握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但他终究不敢当着韩语琴的面发作,只能强行压下心头的怒火,硬生生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走了进去。

  屋内的两人并没有注意到门口的动静。

  张远感受着手上的温度,心里却在疯狂吐槽。

  古籍?

  我上哪儿给你变古籍去?

  那玩意儿可比失传菜谱难搞多了。

  总不能为了你,我再花厨神值跟系统买几本假古董吧?

  那也太亏了。

  他清了清嗓子,不动声色地将手抽了出来。

  韩语琴也瞬间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俏脸一红,连忙道歉。

  “啊,对不起,张先生,我……我太激动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手背到身后,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没关系,我理解。”张远摆了摆手,神情恢复了平静。

  韩语琴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好奇和请求。

  “那个……张先生,您说的那些古籍,方便带我一起去看看吗?或许……或许我能帮上什么忙。”

  来了。

  张远就知道她会这么问。

  他立刻摆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摇了摇头。

  “这个……恐怕不行。”

  “为什么?”韩语琴的眼神里流露出一抹失望。

  “韩小姐,你有所不知。”张远叹了口气,开始了他的表演。

  “那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压箱底的宝贝。我爷爷临终前特别交代过,书不可外传,方不可外泄,绝对不能给外人看。”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这是我们家的老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我要是带你去看,那就是对祖宗不敬,要被我爹打断腿的。”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还带着点江湖气,充满了让人无法反驳的说服力。

  果然,韩语琴听完后,脸上露出了恍然和歉意。

  “对不起,张先生,是我唐突了,没有考虑到这些。”

  她连忙鞠了一躬。

  “是我太心急了,请您千万不要介意。”

  “没事。”张远很大度地挥挥手,“你也是为了你爷爷,孝心可嘉。”

  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决定速战速决。

  “这样吧,你在这里稍等我一下。我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仔细回忆一下那些古籍的内容,再整理一下思路。”

  “最多两个小时,我下来给你一个准信儿,看到底能不能做。”

  “好!好的!我不急,您慢慢想,多久我都等!”韩语琴连连点头,生怕打扰到他的“灵感”。

  张远点点头,转身便上了二楼自己的房间。

  门一关上,他脸上的沉稳和高深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轻松。

  “系统,把刚才买的那三道菜的菜谱调出来。”

  【叮!菜谱已呈现。】

  瞬间,三份图文并茂、甚至还带着动态演示的菜谱信息流涌入张远的脑海。

  江南鸳鸯鸡,取童子鸡与老母鸡各一只,以特殊手法去骨存皮,再将两种鸡肉按比例混合,填入鸡皮之中,佐以秘制酱料蒸制。工序之繁琐,堪比微雕。

  崇义九层皮,精选晚稻籼米,手工磨浆,摊成九张薄如蝉翼的米皮。每一张米皮蒸熟后,都要立刻浸入一种特制的汤汁,九层九味,层层叠加,对火候和时间的把控要求到了毫秒级别。

  玉簪田鸡腿,这道菜的难点反而不是做法,而是食材。菜谱中明确记载,此菜必须用一种名为“华夏林蛙”的特定蛙种,取其后腿最饱满的肌肉,剔骨后形如玉簪,方得其名。

  张远一边看,一边倒吸凉气。

  我靠!

  怪不得会失传!

  这些菜谱的备注里写得清清楚楚,这几道菜都是清末御膳房的顶级菜式,由一位姓刘的御厨掌握。后来天下大乱,刘御厨带着菜谱出宫,本想将手艺传承下去,奈何其后人天资愚钝,又逢战乱,还未学全便早早离世,导致菜谱彻底失传,至今已超过百年。

  别说做了,光是看这些文字描述和动态演示,张远都觉得头皮发麻。

  尤其是那个崇义九层皮,九种不同的汤汁,意味着需要九口锅同时作业,对温度、浓度、浸泡时间的要求各不相同。

  这根本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