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万年基业、海上风来!-《大唐:从玄武门到星辰大海》

  【黄金 3600】

  【木材 5700】

  【石头 3900】

  【食物 】

  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增长。

  即便李元吉已经最大效率的爆兵,每分每秒都在消耗资源,但仍旧比不上资源的增长。

  尤其是食物单位的增长。

  现如今五十万渔船游荡大唐每一处河流和湖泊,纵横在大唐全部沿海地带,每一次返航都带来巨量的食物单位。

  更不要说数万的码头周围,还布置了诸多的渔场,鱼获产量稳定输出。

  食物单位现在彻底的不缺了。

  甚至,哪怕现如今的大唐百姓们都不劳作,以系统每日收获的鱼获,完全可以养活所有的人。

  但是,人是不可能一直都吃水产,肚子里面必须有油水,鱼获才是可以满足大唐人的食物。

  若是肚子里面没有足够的油水,鱼获就相当于大剂量的毒药。

  “现如今唐人的餐桌也慢慢的富足起来了。”李元吉端着酒樽,笑着将其递给了面前的王扬。

  王扬一脸感激的双手接过,接话说道:“至少现如今的百姓们招待客人,已经不用蒸木鱼了,家家户户都可以在市集上购买到鲜鱼。”

  说到这里,王扬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哪怕是海里的鱼也不稀奇。”

  “这一切都是陛下之功!”

  此话一出,边上的萧瑀和裴寂也是连连点头,市集属实是方便了天下百姓,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东西市集上应有尽有,且数量惊人,满足了全部百姓的需求。

  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这些人从未听闻过市集出现过差错。

  “百姓手里有了粮食,心里属实安稳了许多,各地奏报上来,不仅仅只是邻里之间,村子与村子,也都安宁了许多。”萧瑀捋着胡子,一脸的感叹之色。

  现如今的大唐天下,可谓真的是安静、祥和了多许。

  这里面固然有兵马的缘故,但是更多的还是天下整体环境的改变。

  他活了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况,人生经验丰富的他,可比任何人都清楚。

  越是底层的黎庶,一辈子都围绕一个‘争’字,鲜少有平静、安宁的时候。

  他们不是愿意争,而是不争就活不下去,不争就吃不饱肚子。

  而且。

  越是盛世的时候,下面其实争的越厉害,因为黎庶们能够掌控的资源,能够完全做主的事情,太少了。

  看看杨广就是活生生的,现成的例子。

  但是,如今。

  李元吉却是做到了,愿意将现成的粮食,没有掺杂沙子和泥土的粮食,直接就分配给每一个百姓。

  天下所有人都有。

  前所未有的事情,前所未有的决断,前所未有的公平。

  仅仅只是这一件事,就对于稳定民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静、安宁好哇!”李元吉说话间,又亲自给萧瑀斟了一杯酒,在对方感激涕零的神情里,笑着说道:“这样的环境里,自幼长大的孩子们才没有那么多的戾气,才会又更多的心思去专注生存之外的事情,大唐的未来才能更好。”

  “朕身为皇帝,既有开疆拓土的战略决策能力,也必须要有百姓丰衣足食的责任。”

  “若不然,天下百姓这声陛下岂不是白叫了!”

  一句话说完,李元吉也给边上的裴寂满上,旋即将手中酒壶抛给了边上的侍从,接过侍从递过来的酒樽,对着王扬三个人起了起酒樽,笑着说道:

  “这不仅仅只是朕一个人的功劳,也是诸位的功劳,更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心愿。”

  “这也不枉朕当初夺了这皇位。”

  “哈!”

  一声大笑里,李元吉满口将酒樽里面的酒喝了个干净,一双眼睛熠熠生辉。

  截至到目前为止,李元吉对于自己的决策还是十分满意的,心中颇有一种种田有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王扬、萧瑀、裴寂三个人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鲜红的酒液洒落些许,打湿了几个人的胡须,滴落在衣领上,看起来颇为的不雅,但是三人却全然不在乎,只感觉心头热血流淌,颇有种像是重回到了年轻时候一样的热血冲动。

  人越老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力,越是会有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但是现在他们却不然,反而充满了干劲。

  “一切都是陛下之功。”

  “此成就千古未有功业,迎大唐盛世于今朝,陛下功盖千秋。”

  “陛下之成就,远迈秦汉,亦将无有后来者。”

  这可不是三个人刻意在恭维李元吉,全部都说得是心里话。

  原本以为李元吉会是个暴君,大唐可能会要乱起,但哪里能够想到,仅仅只是这么几个月的时间,李元吉所作所为已经堪比明君不说,大唐反而一副步入盛世的气象。

  这?

  这简直是。

  这要是当初知晓李元吉有这么大的能耐,哪里还会有李世民等人的事情。

  不是李建成、李世民不好,而是李元吉实在太过于优秀,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尤其是有李建成、李世民珠玉在前,更能够衬托出来李元吉的优秀。

  他们的这番态度,对于如今的李元吉而言,就像是明镜一般,哪怕不依靠系统的能力,他也能够清楚的感知出来。

  “朕做的就是要后无来者,朕更贪心,想要尽一世之功,奠定大唐千万年的基业!”

  若是之前的话,他们三个听到这话,心里面肯定多少有些不信,凡人如何能够谋划大唐万年。

  但是现在?

  他们心中非但丝毫不怀疑,更是有种特别的期待。

  穷尽一世之功的大唐,那会是什么盛况?

  李元吉感受到了他们心中的渴望和期待,当即说道:

  “开海,移民,让大唐百姓走出去,让天下人见识唐人,也让唐人见见这世界!”

  心大了,舞台才会大,后续更多的谋划,才能更加的顺利……

  “战事会停息一段时间,北至极地,南至大洋,会彻底的平息下来。让朝廷,大唐消化这些胜利果实。”

  “至于天竺?”

  “等到明年开春,大军会彻底踏平那里。”

  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天竺,大军会沿着欧亚大陆桥,以风卷残云之势,一路杀向欧洲。

  ……

  爆兵、建造、发展。

  整个大唐像是上好了发条的机器,分秒不停的运转,分秒不停的强大,以一种超过了所有人理解和认知的方式,在悄然的变化。

  西域之地彻底被收入了囊中,一亿的系统村民更是直接被调遣到了西域,开始了整个西域的进一步改造和开发。

  西域正在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在改变。

  而这一切除了西域之地,西域之人外,其他地方的人,并不知晓,更是不清楚。

  所有的一切都被从海上贸易带来的消息给完全压了下去。

  当一船接着一船的真金白银,奇珍异宝等搬下泉州港码头的时候,大唐彻底的沸腾了。

  财富!

  超过了所有人认知的巨大财富。

  百姓震撼,门阀震惊,世家震动!!!

  “什么?”

  “一整条船出去,带回来一船的真金白银?!”

  “一个人都没有出事,全部都全须全尾的回来啦?”

  “这不可能!!!”

  “匪夷所思,简直匪夷所思,他们是去烧杀抢掠了吧?”

  消息总是要比本人要更快一步,一群出海的唐人海商们,人都还没有彻底的回归故乡,谴人捎回去的消息就已经在诸多世家之中炸开了锅。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更何况是这帮当初几乎是提着脑袋,下了极大的毅力,跟随大唐商贸团出海的人们。

  大海之上,风高浪急,生死莫测,可能一个浪头过来,整船人就没了。

  当初,可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一趟的收获,也都抱着客死他乡的准备。

  毕竟,这年头,一个风吹雨打得了感冒就会死人的年代,去海外贸易,一路行走数百上千里的海域,完全就是在跟阎王爷争命。

  可是。

  现在?

  这帮人非但一个都没有死,除了样貌被晒黑了意外,全部都活蹦乱跳的回来了。

  甚至,这些人还带回了祖孙三辈人勤勤恳恳种地,都积攒不出来的海量财富。

  还有比这种事情更加能够吸引人眼球,更加耸人听闻的事情吗?

  屌丝逆袭。

  永远都是底层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些人虽然名为世家子弟,但是某些时候可能连黎庶都不如。

  黎庶有时候还有选择的权利,世家子弟有时候根本就没的选。

  可现在不一样了。

  朝廷出手了。

  朝廷的海外贸易团出发了。

  所有跟着前去海外贸易的世家子弟全部都发了大财,甚至获得了几辈子都积攒不下来的家业。

  锁死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彻底的被挣开了。

  如同一颗石头砸在了平静的湖面,顿时就掀起了无数的波澜。

  “天啦!太了不起,太厉害啦。”

  “呜呜呜,为什么?当初不该胆怯。我要是去了,一定也发财啦。”

  “有了钱,谁还待在这地方受气,出去一样能拼出个人样。”

  “朝廷?朝廷。陛下!老贼误我!!!”

  “呸!我也要出海,我也要去拼一拼。”

  “读万卷书,果真不如行万里路。明日,我就前去报名出海!”

  无数的年轻世家子弟,门阀子弟,尤其是那些往日在家族里面不被重视,甚至不被各方主脉们正眼看一眼的那些子弟们,无不振奋异常,顿时感觉眼前似乎光明无比。

  原来这世上,脱离了世家,也不会变成瞎子,一样能够看清楚前面的路。

  甚至。

  不仅仅只是这些郁郁不得志,以及不被世家长辈们重视的子弟,就连世家嫡系内部也都人心动荡了起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

  世家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大家名义上都是嫡系血脉,但是话语权终究掌握在最强的一脉手里,甚至是人丁最为兴旺的那一房手里,其余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制于人,利益终究会受到损伤,久而久之也积累了不少的恩怨。

  以前,世家是一条又快又稳又大的船,哪怕船舱里面没有坐席,可一样能够搭乘在甲板上,顺顺利利的抵达岸边。

  不至于像其他广大的黎庶一般,在水里苦苦的挣扎,努力的披搏上岸。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从最早的李元吉威压世家,从法理上打压、制裁世家,紧跟着又将各地的世家从原本居住了数百年的地方,全部都强行迁徙往长安居住,从根源上断绝了世家在当地盘根错节的人脉和关系,明着分裂世家利益。

  世家这艘船眼看着已经被风浪打的摇摇欲坠,再也不复当初又快、又稳、又大的模样了。

  朝廷才是那个新的,又大、又快、又稳的大船。

  凡是想明白了这些的世家、门阀子弟,心头瞬间就腾起了一阵阵的火焰,野心一下就膨胀了起来。

  土地?

  不稀罕。

  朝廷分的地,养活一个小家已经足够,更不要说每月初一十五还给分粮、分肉。

  知识传承?

  现如今都已经被朝廷全部缴获,已经开始全面普及蒙学,再也拿捏不住家里的孩童。

  声望?

  各个世家都被从族地全部迁来了长安,错综复杂的关系直接就被一刀斩断。

  现如今的世家,仅仅只是维持了一个名号,一个几十年里不会被人遗忘的名号罢了。

  等到三四代人长大,所谓的世家名号,随着一辈辈老人的逝去,将彻底的烟消云散,直至彻底的湮灭在历史之中。

  这么一想,世家子弟也好,门阀弟子也罢,全部都绷不住了。

  原本世家、门阀之中还能勉强维持住的局面,这一下子彻底的维持不住了。

  “分家!分家!”

  “对。”

  “彻底的分家。我要顶门立户,我要脱离此族,脱离世家,再也不想受这束缚啦。”

  “走!出海!投军!去扶南,去西域打拼。”

  “什么世家?你们一帮狗东西,自己留着过吧,阿爷不稀罕!”

  无数人眼睛红,脖子粗的喊着分家,将各个世家最后的体面彻底的撕开,巨大的利益刺激的所有人做出了最直接的决断。

  长安城,崔氏府邸中,一路路分家、支脉齐齐汇聚在府邸之中,没有了往日的温良恭俭,没有了往日的低眉顺目,此刻宛如目视仇人一样,全部冷冷的注视着上首的崔氏家主。

  “上禀县令,上禀朝廷,我们要分家!”

  “从今往后,你也是世家,我也是世家,大家各论各的!”

  “崔氏如何?全看各家手段,再也别提什么清河崔氏啦!”

  一名头发发白,身形枯槁的老头,杵着一根桑木鸠杖,对着上首的崔氏家主怒喝了起来,像是要将压在心里面几十年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

  世家就是一张知识传承、利益和血缘强行糅合在一起。

  可现如今?

  这三样东西都被李元吉用手段给强行打破,世家彻底的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至此。

  全部都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