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程少商(完)-《综影视:白浅被挖眼前觉醒记忆了》

  春深日暖,程少商受命巡查江淮水利,离京前,她依制入宫辞行。

  宣明殿内,文帝看着阶下恭敬行礼的女子。她穿着工部侍郎的绯色官袍,腰佩紫金鱼袋,身姿挺拔,眉眼沉静,早已褪去昔日程家小女娘的青涩,周身透着一种经事练达的沉稳气度。

  “程卿此去,关乎江淮百万民生,朕予你临机专断之权。”文帝语气郑重,“望卿不负朕望。”

  “臣,必竭尽全力。”程少商叩首,声音清晰坚定。

  退出大殿,行至宫门长阶,迎面遇上正入宫的凌不疑。

  他依旧是一身玄色,只是今日未着甲胄,换成了亲王常服,气势却愈发迫人。两人在长阶中段相遇,脚步皆是一顿。

  宫檐下的风穿过,拂动她官袍的广袖与他腰间的玉带。

  凌不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深沉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捕捉到的惘然。他看着她绯袍玉带,看着她腰间那枚象征着地位与实权的紫金鱼袋,看着她平静无波、再也映不出他影子的眼眸。

  他动了动唇,似乎想说什么。边关的风沙,朝堂的暗涌,或是……那早已无处安放的、连“心意”二字都显得苍白的情愫。

  可最终,他什么也没能说出口。

  程少商微微颔首,依着官场礼节,唤了一声:“凌将军。”

  疏离,客套,泾渭分明。

  凌不疑喉间一哽,所有未竟之言都堵在了那里。他看着她从自己身侧走过,绯色的官袍下摆拂过冰冷的石阶,没有半分停留。

  他站在原地,没有回头。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斜长,孤寂地投在朱红宫墙上。他知道,有些路,一旦错过,便再难同行。她已踏上她的青云道,而他的前路,依旧是血与火,是沉重的家仇与孤绝。

  程少商离京那日,车马简从,并未惊动太多人。

  程府门前,程始张罗着要为她送行,被她婉拒。她不需要这些形式。

  马车驶出城门时,她掀开车帘,回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城池。这里有过她最卑微的挣扎,也有过最痛彻的背叛,如今,更多的是她一步步走来的足迹与荣光。

  她放下车帘,目光投向官道前方。

  数月后,程少商自江淮返京。

  她主持修缮的江淮水利工程经受住了汛期考验,万顷良田得以保全,漕运畅通无阻。捷报传回,朝野称颂。

  文帝大悦,在朝会上当众宣布:“工部侍郎程少商,治水有功,泽被苍生。朕心甚慰,特晋其为工部尚书,封‘宣宜县主’,食邑千户!”

  满殿皆静,随即哗然。

  工部尚书!正三品!真正位列九卿!更遑论那有实封的县主之位!

  女子之身,官至尚书,封爵县主,本朝开国以来,闻所未闻!

  程少商跪在殿中,在一片震惊、复杂、乃至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平静叩首:“臣,谢陛下隆恩。”

  她的声音依旧沉稳,不见半分得意忘形。

  这一刻,她真正站在了权力的高层,凭的是实打实的功绩,无人能撼动。

  退朝后,程少商捧着尚书印信与县主册宝,走出宫门。

  阳光炽烈,照得她一身绯色官袍愈发耀眼。

  程府早已得了消息,中门大开,所有族人,包括许久未曾露面的萧元漪,皆穿戴整齐,跪在门前迎接。

  程少商的马车在府门前停下。她下了车,目光平静地扫过跪了一地的族人,掠过脸色苍白、嘴唇紧抿的萧元漪,掠过神情复杂、带着畏惧的程姎,掠过那些曾经嘲讽过她、打压过她的叔伯婶娘。

  她没有叫起,也没有如同往日那般径直离开。

  她只是站在那里,静静地看了片刻。

  然后,她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都起来吧。”

  众人如蒙大赦,窸窣起身,垂手而立,不敢抬头。

  程少商的目光最终落在萧元漪身上。她的这位母亲,似乎苍老了许多,鬓边已见银丝,那双总是带着严苛与挑剔的眼睛,此刻只剩下一片空茫的灰败。

  萧元漪感受到她的目光,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终是抬起眼,与她对视。

  没有预想中的指责,没有胜利者的炫耀,程少商的眼神平静得如同深潭,里面什么都没有,无爱,亦无恨。

  这种彻底的空无,比任何怨怼都让萧元漪感到刺骨的寒冷。她忽然明白,她失去了这个女儿,不是从她封官授爵开始,而是从更早,早在她一次次用“为你好”的名义将她推开、打压、否定之时,就已经彻底失去了。

  程少商收回了目光,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进了那扇对她而言早已意义不大的程府大门。

  她的步伐沉稳,背影挺直。

  那些过往的委屈、不甘、挣扎,似乎都随着她今日站在的这个高度,随风消散了。

  她不再需要他们的认可,也不再在意他们的悔悟。

  当夜,程府设了家宴,名为庆贺,实则气氛凝滞。

  程少商坐在主位,无人敢劝酒,无人敢多言。她只略坐了片刻,便起身离席。

  回到自己那座几乎形同虚设的院落,莲房早已备好热水。

  “女公子,今日……”莲房欲言又止。

  程少商卸下官袍,摘下那枚沉甸甸的尚书印信,放在妆台上,发出“叩”的一声轻响。

  “今日无事。”她淡淡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卸下重担后的慵懒,“往后,也一样。”

  她看向镜中的自己,眉眼清晰,眼神坚定。

  她知道,从今夜起,程家于她,最后一点世俗的牵绊,也彻底了断。

  她的世界,在更广阔的天地。

  翌日,程少商以工部尚书的身份,正式搬入了朝廷赐下的县主府。

  府邸毗邻皇城,规制宏阔。她带着莲房和若干忠心部曲入住,将程府的一切,都留在了身后。

  县主府的书房比程家那个小院宽敞十倍,靠墙立着巨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她这些年来整理的图纸、典籍、各地物产志。长案上铺着未完成的水力纺机改良图。

  窗外春光正好,庭院里的花树开得繁盛。

  程少商站在窗前,深深吸了一口气。

  没有压抑,没有束缚,只有属于她自己的、自由而清冽的空气。

  她走到长案前,拿起炭笔,俯身继续绘制那未尽的图纸。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洒在那枚搁在一旁的、象征着极致荣耀与权力的工部尚书印信上。

  印信冰冷沉实。

  而她笔下的线条,却勾勒着更实在、更温暖的未来。

  自身不辍,终于此心自在。

  这,便是她程少商,最好的结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