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清穿17-《综影视子鱼的快穿之旅》

  太子有些好奇的看向自己皇阿玛,说道:“其实,儿子一直想问您……您这么严格培养皇子们,是为了什么?”

  曾经,胤礽有想过各种可能性。

  可现在,他只想听自己敬爱的皇阿玛自己亲口说。

  被太子这么一问,康熙也一时愣住。

  对于这个问题,他还未想过。

  作为帝王,他熟读史书。

  知道不少典故,更知道,培养子嗣的重要性。

  可将皇子们培养好的目的是什么,他还未深思过。

  他想了想,给出了自己之前的说辞。

  “自然……是为了给朝廷办差!”

  他的皇子,自然不必经历科举入朝为官。

  可既然日后要入朝当差,就不能是个草包。

  至少,该学的东西,他们都得会。

  也因为这样,康熙才会让众位大儒自小就教导皇子。

  太子闻言,并不意外。

  不过,他还是继续自己之前的问题。

  “可是,皇阿玛……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这些皇子,也并不一定非要在朝中当差。”

  他此时,是个信赖父亲的孩子,说出的话,可能是直白了些,可能是尖锐了些。

  可是,太子不想让这些隐患继续下去。

  今日既然话都说到这了,太子自然也不想就重避轻,就此放过。

  “哦?怎么说?”

  作为皇子,除了入朝当差,还能干什么?

  士农工商,仕途一道,才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

  至于别的,康熙没曾想过让他的儿子们去沾染。

  胤礽笑着说道:“皇阿玛,朝中大臣,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入朝。他们本身,就在官途一道有着一定的念想。

  可对于皇子来说,当不当官,对于他们,并不紧要。”

  即便是没有官职,他们也是被奉养着。

  “皇阿玛如此费心培养他们,也只是想让他们成才。”

  胤礽说着,神色凝重了起来。

  “可是,皇阿玛有没有想过……”

  太子的语气,让康熙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

  “想到什么?”

  他知道,胤礽接下来的话,或许不会好听。

  可是,他依旧如胤礽想的那般,问出了声。

  胤礽不意外皇阿玛的询问,沉声说道:“是皇子,都有着自己的骄傲和野心。同是龙子凤孙,便是儿臣自己,今日不是储君身份,便是一个普通的阿哥,也会在心里生出不该有的野望。”

  那野望是什么,胤礽没有明说,康熙自己也清楚。

  是啊,都是皇子,为什么太子可以是大清储君,别人就不行?

  即便在一开始,太子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可是……万一呢?

  万一,他们就成功了呢?

  康熙自己也知道,历朝历代,没有哪个太子是顺利继位的。

  也没有几个皇子,是甘于平庸的。

  事关皇权,只要是个有心气的人,都会想着去拼一把。

  他当年能够被选定为储君,也有着种种因素掺杂。

  可对于现在的皇子来说,压在他们眼前的一座大山,便是太子。

  只要将太子拉下马,他们就距离自己心中的野望更近一步。

  而待他这位帝王百年之后,谁输谁赢,又有谁能够说的准?

  太子的话,直接扯开了康熙一直不想谈及的一面。

  他想说,他没有那样的想法。

  至少,没有想给与所有皇子一个可以触及野望的可能。

  可是,他的做法,确实是让其余皇子心里都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那皇位,就只有一个。

  可皇子,却有很多。

  若是人人都为了争那把椅子而斗个头破血流,那么,皇家还会安宁吗?

  这大清的江山……还会平稳吗?

  康熙不曾深想的地方,现在因为太子的一番话,不得不去设想。

  可不论他从哪个角度出发,最后的结局,都不是他所预期的那般好。

  至少,皇子们的兄弟情谊,即便有,也只是表现出来的假象而已。

  可能,康熙所希望的那种兄友弟恭的感情,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不,或许说……那种感情是有,却不会那么纯粹。

  毕竟,各位皇子的母族并不一样。

  即便,是同母所出的皇子,也有着区别的对待。

  想起皇四子,因为生母生他时位份低微,按宫规,是不能亲自抚养孩子,只能送给高位妃嫔养大。

  这就导致了生母与养母间的纠葛,和皇子的各种无奈。

  同父同母所出的皇子,境遇都不相同,更别说是不同母的皇子。

  康熙脸上有些沉,他看向太子,眼中有着探究。

  “你是说……会有夺嫡的情况发生?”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中并不少见。

  可康熙没想到,自己的皇子中,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他想起,爱新觉罗的皇位传承,也是经历过血雨腥风。

  可在他的记忆中,皇父的皇位来的不算艰难。

  而他自己,虽然幼年登基,可也没有发生过夺嫡的一幕。

  至少,他那仅有的几个兄弟,没有一个人有他那时的气魄,想要效仿皇父。

  也因为兄弟们的退出,让他能够顺利被太皇太后扶着登上皇位。

  可他的孩子……

  康熙的眼中,有着复杂。

  在此之前,他一直坚信,自己的太子就是最好的继任者。

  他从未想过,废太子。

  也从未想过,让其他人成为下一任皇帝。

  在他的心中,太子的位置极重。

  可今日太子所言,确实存在隐患。

  不说皇家,就是民间百姓,这儿女们得利不均,都会闹出不愉快。

  他爱新觉罗家,可是有皇位要继承的。

  这要是为了一个皇位而闹的越来越崩,只怕于整个大清不利。

  此前未曾深想的,放任的,现在被胤礽点明后,让康熙不得不去好好想一想。

  夺嫡的话都被康熙说出来的,却不见胤礽脸上有丝毫恐慌。

  今日的他,确实是放肆了些。

  不管不管的,就在当今帝王面前,说这些平日里要再三斟酌的话语。

  可现在,胤礽不想停。

  他觉得,自己今日便是吐露个干净,也比日后憋闷在心里的强。

  至少,给了他一个答案,不是吗?

  胤礽直直的看向自己的皇父,眼中坦然的很。

  “夺嫡与否,儿臣不敢妄下评论。

  儿臣这太子之位,是皇阿玛给的,皇阿玛想要收回去,儿臣也不会有怨言。”

  好像,自从出宫之后。

  一直束缚在胤礽身上的枷锁,在慢慢解开。

  他的心,不似之前一样紧绷。

  要时刻记着自己太子的身份,时时刻刻都要紧绷着神经,不能做出一点有违太子身份的言行举止来。

  可当他端的久了,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太子胤礽,还是保成?

  是太子,他就得时刻谨记储君的各种束缚。

  是保成,那他就是皇阿玛的儿子。

  身份的束缚,一直困扰着他。

  胤礽感觉,自己有时候就是一个提线木偶。

  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只为了那太子身份而活着。

  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脑子清醒了些。

  甚至,顺着皇阿玛的意思搬出宫去住,也不觉得自己这太子之位有那么重要。

  至少,他没有之前那么执着。

  到现在,胤礽觉得,他即便是没了太子之位,好像也能够活的很好。

  他的人生,不必因为一个太子之位而处处受到掣肘。

  他的生命,也有了别的感情注入。

  太子说这些话,是真心这么想。

  他那么直白的看着康熙,自然也让康熙知晓了他此时的心境。

  可正因为知道,康熙才越发清楚,胤礽是认真的。

  他不想当太子,是出自真心。

  可……为什么呢?

  康熙不解。

  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储君,竟然有一日不想当太子,这让他情何以堪?

  “你……放肆!”

  康熙一手指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好大儿,眼中的怒意,不知是对他自己,还是对他这个儿子释放的。

  胤礽听到皇阿玛的怒斥,当下就跪在地上。

  “皇阿玛息怒!”

  他不认错,却也不想让老父亲生气,就只能跪在地上。

  看着跪地的儿子,康熙的脸色,一变再变。

  “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这太子之位,可是你想不要就不要的?

  便是康熙自己,也得再三思量。

  想要废除太子,除非太子做下了天怒人怨的大事。

  不然的话,便是太子再平庸,他也不能无端端的废除太子。

  不然,这帝王的威信,何存?

  没有威信,百姓又该如何臣服于他和爱新觉罗皇家?

  要知道,这不被百姓接纳的统治者,迟早要完。

  大清才建国多久,康熙怎么会愿意让这江山毁在自己手上?

  要真这样,他如何去面对列祖列宗?

  太子即便是跪着,腰背也挺直着。

  他面对皇阿玛的怒气,没有辩解。

  语气依旧淡淡的,说出的话,却让帝王更加生气。

  “儿臣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可儿臣更加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皇阿玛自幼给儿臣和众位皇子们启蒙、教导,让我们成为了人中龙凤,相应的,也会带来不少连带的反应。

  既然皇阿玛想要皇子们各个优秀,那日后,待皇子们越来越优秀时,会不会觉得儿臣这个太子还有待考量?”

  太子的话,一句句的击打在康熙的心上。

  可他却没有停止,继续说道:“皇阿玛一直对儿臣说,你是太子,要有威仪,要有储君的风范,要有……”

  “您曾说过的那些,都将儿臣捆绑在太子的位置上,一切都已太子而定。

  可是,皇阿玛,您要一个完美的储君,心中就不曾忌惮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儿臣越来越具有太子威仪时,您作为皇帝,是不是也怕儿臣会觊觎您身下的椅子?”

  皇位,本就是储君和帝王之间的交替。

  可若是一人等不及,另一人又不想离开。

  是不是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康熙看着有些咄咄逼人的太子,想出声否认:“朕不会……”

  他这才刚说出三个字,就被太子出声打断。

  他大笑着,说道:“不会?您不会吗?”

  太子指着自己的脸,看着康熙,“您看看儿臣,现在已经成家立业,甚至在朝堂中接手了一部分权利。

  现在你是不会,那么未来呢?

  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是三十年后?

  到那时,您就算是步入老年,可对于权利,想来是个男人都不会轻易放手。

  皇阿玛,您觉得……已您那时的心境,会乐意退位让贤,让儿臣继位吗?”

  不等康熙回答,胤礽又继续说道:“不说皇阿玛您,就说儿臣自己,真当了几十年的太子,只怕心境也会有所扭曲。

  更何况,在您年老时,儿臣的年纪只怕也不小了。

  甚至,可能一场疾病,就能够带走儿臣的命。

  或许,还会发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

  到那时……儿臣这个由您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还有意义吗?”

  说完,胤礽顿了顿,继续说道:“相比儿臣这个太子,彼时已经长成的那些皇子们,一个个出宫建府,入朝当差。慢慢积累自己的势力,可以为日后的行动做准备。

  到那时,已经年老的您,就如同一头困兽,又怎么能够斗的过正值壮年的猛虎们?”

  他想到这,有些惨然的笑了一声。

  “或许……到那时……皇阿玛您也只能在夺嫡成功的那些皇子里,挑选一个适合解决烂摊子的当下大清的国主了。”

  胤礽的话,可谓是字字诛心。

  康熙听着,心是沉了又沉。

  他自幼就锻炼身体,比起先皇,他自认自己只要继续这样的身体状态,长寿并不是难题。

  可是,帝王长寿,对于太子而言,确实是个坎。

  历史上,主动退位的帝王不多。

  康熙自认,他做不到放下手中的权利,当个人人供养的太上皇。

  可是,若他真要到死时才传位,只怕胤礽真可能是空等一场。

  几十年后的他们,或许,真有可能会发生胤礽刚才所说的那些设想。

  太子被废黜,其余皇子为了一个皇位而斗争的你死我活。

  到最后,皇家的体面,算是彻底丢了个干净。

  至于他自己,只怕是去了长生天,也会被列祖列宗斥责。

  可他们现在,确实都还年轻。

  不说太子,就是康熙自己,还觉得他能为大清再奋斗几十年。

  让此时的他退位让贤,更加困难。

  康熙的沉默,让太子也跟着沉寂了下来。

  之前的那些畅谈,若是皇阿玛计较,怕是太子当下就会被打入宗人府。

  那些大不敬的话,只要是换个人,怕是脑袋立马会落地。

  可这是太子说的,在场的也只有康熙和太子他们父子。

  只要他们不说出去,就不会有人知道。

  至于那些暗卫,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即便他们听到了今日发生的一切,也不敢对外人提半个字。

  两人的沉默,让整个空间都凝滞了。

  良久,康熙才哑着嗓子说道:“太子……你今日……到底想说什么?”

  之前铺垫了那么多,康熙虽然知道这些都是太子的心里话。

  可他还是觉得,太子今日的举动,有些突兀。

  要知道,太子是他一手带大的。

  他对于太子的了解,比旁人更深。

  便是太子心里有这些心思,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说出半个字。

  可今日……

  太子不但说了,而且还说的信誓旦旦。

  就好像……是要故意激怒他一样?

  想到这里,康熙的眼眸微眯,看向太子,眼中有着凌厉。

  在不被之前的思绪所牵引,康熙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敏。

  被皇阿玛叫破,太子也不慌。

  他跪在那里,朝着自己皇阿玛一拜。

  脸贴在地面上,太子的声音传来:“儿臣……想拼一把!”

  说出这样的话,已经表明,太子心中的决断。

  康熙看着行大礼的儿子,心中有着思忖,沉声问道:“拼……什么?”

  是拼皇位?

  还是……

  他不觉得,今日孤身入宫的太子,有逼宫的可能。

  可看太子的样子,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太子依旧跪拜着,只是声音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坚定。

  “大清的江山,是先辈们一手打下来的。

  既然皇阿玛现在身体康健,还能为大清再战几十年。

  那儿臣……何不跳出大清的框架,将视野放在别处?”

  康熙的眼皮,突然猛跳了一下。

  他顺着太子的话理解,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个不可能的念头。

  可还是问了出来。

  “那你是想……”

  这会儿,太子直起身来,看着康熙的眼睛。

  “儿臣想……自己打一个江山。”

  他所学的东西,足够多。

  大清的朝堂,他也了解的足够。

  既然继续在大清生活,于他们父子无益。

  太子觉得,自己不如换一条路走。

  若是有生之年,他能够亲自打下一个江山。

  便是没有皇阿玛禅位,他也能够当上帝王。

  甚至,他的子孙,不用受到任何的约束,便可顺利继位。

  他的江山,不必让自己的那些兄弟们觊觎。

  便是他失败了,已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体会,即便最后没得到皇阿玛手中的皇位,于太子而言,也不算遗憾。

  至少,他没有空等,没有将自己这一生都内耗进去。

  甚至……是牵连妻族子女……

  当太子说出这样的话时,康熙是震惊的。

  说实话,太子有这样的想法,已经是很有魄力的人了。

  至少,康熙自己,是没有的。

  自从大清入关之后,康熙自继位后,一直在统治大清局势。

  他的思想,好似已经固化,不曾想过继续扩大疆土面积。

  再打一个江山的想法,他之前从未有过。

  他一心想着,只要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基业,就已经算是个好皇帝了。

  可他的儿子,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这个拥有一手好牌的男人,竟然有那样的决心,去打一个天下出来。

  即便是说空话,可他也敢说不是?

  康熙知道,这并不只是胤礽的空话。

  他甚至,还迫不及待的想要实现心中理想。

  康熙的心情是复杂的,今日太子给他的感觉,实在是太过……

  怎么说,好像之前的太子,一直是他所以为的太子。

  而今日,太子的这番言论,让康熙认识到了一个不同的太子。

  他现在,不仅仅是太子,是自己的儿子。

  更是,胤礽!

  一个,有着自己骨气的男人。

  他用一种难言的眼神,看着太子,“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不等太子回答,康熙继续说道:“你是太子,是一国储君。

  皇子都无故不得出京,何况你还是太子?”

  让太子出去打天下,那不得乱套了?

  若是让外人知晓,是觉得皇家的戏码还不够看吗?

  对此,胤礽也有自己的理解。

  “皇阿玛,从古至今,不论是太子还是帝王,都没有非要留在皇城的理由。

  不说别的,那唐朝的皇帝,不也出了个打仗皇帝吗?

  皇帝在外征战,可国家的事务,却一点都不曾停滞。

  再说,就算有个万一……您这不是还有不少皇子嘛!

  到时候,选个最合适的顶上,也行……”

  最后的话,在康熙的逼迫眼神中,渐渐消音。

  可胤礽话里的意思,依旧传达的很明白。

  他的想法,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过。

  甚至,现在还将方方面面都设想好。

  康熙在心里运气,他想平息自己心中的情绪,好好与太子谈谈。

  至少,先将他现在的这个荒唐想法给消除了。

  至于皇位……

  以后再说。

  他话头一转,说到了玻璃厂的事。

  “之前就有问太子,这管理玻璃厂的人选。

  现在说了这么多,太子是否该给个答案?”

  今日的一切,皆由此事引发。

  康熙觉得,自己近日还是不召见胤褆的好。

  谁让……这玻璃方子是胤褆提供的呢?

  是的,康熙现在就是明晃晃的迁怒了。

  对着太子,他不忍发泄自己的怒气,就只能转移到胤褆身上。

  可他心里也知道,胤褆在今日的事上,牵连不大。

  他即便是帝王,也不能真拿胤褆怎么办。

  所以,就只能不去见那倒霉儿子。

  至于胤礽,即便康熙的心情再怎么复杂,也不会让自己的好大儿受难。

  甚至,还得好好安抚对方。

  太子闻言,挑眉看了一眼一脸正色的皇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