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清穿38-《综影视子鱼的快穿之旅》

  对胤礽来说,也不例外。

  可他明面上,是大夏国的太上皇。

  即便是死后,也该葬在大夏国。

  大清……或许没了他的立足之地。

  可当听到皇阿玛册封他为理亲王时,胤礽就知道,自己是可以回大清的。

  就算……是以理亲王的身份,也可以安然出现在大清。

  死后,也可以入皇家陵园。

  他在外的身份再多,可他也是一个孩子。

  一个……想要与爹娘团聚的孩子。

  皇额娘仙逝多年,皇阿玛此后也会埋入帝陵。

  那他要是被葬在海外,只会与父母越来越远。

  人越老,越讲究这些东西。

  胤礽不信神佛,可也相信因果。

  他想……留在父母身边。

  理亲王的身份,给了他理由和机会。

  所以,看着手中的圣旨,胤礽朝着东方,跪地谢恩!

  大清送来的圣旨,给了胤礽、胤褆归路。

  如此,他往后余生,过的更加舒适。

  只是,这时间没逍遥太久,就听闻大清太上皇身体不好的消息。

  放不下,胤礽还是跟胤褆一起出发回大清。

  这次,他所带的人并不多,回程的路越来越快。

  等抵达京城时,胤礽的身形都枯瘦了些。

  一路赶路的风尘,让他看着有些饱历风霜。

  理亲王回紫禁城,自然不会有人阻拦。

  在回来之初,他就已经送信给大清。

  甚至在他走之后,弘暲也以大夏国的身份送了一份礼。

  才入宫门,胤礽就能够感觉得出紫禁城的硝烟。

  看来,皇阿玛的身体真是不好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胤礽的脚步就更加快。

  被人带到康熙的寝殿门口,就见那里早已候着不少人。

  有皇子,也有妃嫔。

  至于太医,大都在里面候着问诊。

  见到胤礽他们出现,年长的皇子们眼神复杂,却也不曾说过什么。

  只是彼此点头示意,便都安静下来。

  至于那些年幼的皇子们,对于突然出现的直亲王和理亲王,都好奇的很。

  只是现在的气氛,也不是他们可以肆意讨论的时候,便都只是暗地里打量这两人而已。

  等通传的太监出来,宣胤礽和胤褆觐见。

  两人这才直接大步走入寝殿,没有理会身后的那些目光。

  即便多年不曾踏足紫禁城,胤礽也对这里的布局了如指掌。

  毕竟,他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

  甚至,对于皇阿玛的宫室,也更加记忆深刻。

  被允许进入后,他的脚步就坚定的朝着床榻而去。

  可等他真看到那躺在床上的老者时,心里的那股憋闷越加深沉。

  皇阿玛……真的老了!

  这个认知,让胤礽都有些猝不及防。

  不,是他不想去相信,却被直面真相的那种恍然。

  他自己都已经快要六十岁的人了,比他大的皇阿玛,自然会更加老态。

  可当看到皇阿玛此时的样子时,胤礽的脸上,还是有着错愕和后悔。

  他……确实是有些任性了。

  离开皇阿玛那么多年,即便之前有再多的理由,可等他都退位成了太上皇,也不见他有心回大清陪伴着自己皇阿玛。

  反倒是在大夏国悠闲度日,直至接到了关于皇阿玛身体不好的消息,这才匆匆启程回来。

  可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

  胤礽回神后,一个大阔步,直接来到床边跪下。

  “皇阿玛,儿臣不孝……来晚了!”

  胤礽伸手握住康熙垂在床边的手,语气里带着哽咽。

  年迈的康熙,睁着有些浑浊的双眼,在听到胤礽的声音后,眼中的眸光亮了亮。

  近年来,他的身体越发衰弱。

  这实力,也大不如前。

  看什么都有着重影,看不真切。

  他一直惦念着的孩子,此时就在自己身边,他却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不过,他还是回握了胤礽的手,安抚性的紧了紧手劲。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能够在死前见到自己的孩子,康熙心里是满足的。

  他这一生,遗憾不少,能够在临终前少一桩憾事,也会让他走的更加放心些。

  比胤礽慢一步的胤褆,也跟着走过去跪了下来。

  他的身体一直都挺好的,即便之前打仗多年,那些旧疾也被治愈的差不多。

  比起常年坐着不动处理政事的胤礽,胤褆时不时的舞刀弄枪,算是锻炼了自己的身体。

  跪在胤礽身侧,胤褆也没贸然出声打断两人互诉父子真情。

  都这个年纪了,胤褆不会跟年少时的自己一般,为求得皇阿玛的一丝父爱,而与胤礽争苗头和关注度。

  可他这么大一个人跪在这里,康熙只是老花眼,并不是瞎了,看不到他。

  康熙对自己这个大儿子自然也是有父爱的,只是历经几十年,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

  此时能够问候一声,已经算是打了招呼。

  胤褆也没在意,老父亲都这样了,他还计较有的没的,就显得不识大体了。

  胤礽回来的消息,在大清没有隐瞒。

  在所有人都在猜测胤礽此行的目的时,他一心为康熙侍疾。

  他养他长大,他侍奉他终老。

  不管这中间发生了多大的事,在此时,胤礽都可以放下。

  而康熙,也难得享受着儿子的孝顺,心情都好了不少。

  康熙的心情好,这身体也就越发精神。

  这日,趁着太医诊断康熙的身体情况稳定后,他直接让人召了机要大臣。

  翌日,康熙在奴才的搀扶下,乘坐御驾去上朝。

  等下朝后,胤礽就得到消息,康熙……退位了。

  康熙到底是从小就掌握权柄的天下之主,即便他此前心有感悟,选了既定的继承人。

  可也舍不得就那么将手中的权利交付出去,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

  如今的康熙,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此前,那些政务就已经交由继承人去处理。

  现在,也只是让继承人能够更加名正言顺的去当家做主而已。

  他这个皇帝,是时候退了。

  因为康熙果决的退位,使得大清的权力交替得到了有效交接。

  这期间,因为时间太过急促,都没给那些有心之人一点准备的机会。

  新帝登基,太上皇移宫,都是大事。

  无事一身轻的康熙,也不想再待在紫禁城。

  在下朝后,直接下旨,带着自己的妃嫔都搬到了畅春园。

  这紫禁城,就留给新帝去折腾吧。

  康熙走了,胤礽这个前太子自然不想留在这里。

  他拉着大哥,跟着皇阿玛一起住进了畅春园。

  比起四四方方的紫禁城,畅春园倒是更加适合休养身体。

  胤礽在考虑到皇阿玛的身体,近期也没有打算回大夏。

  他想着……等皇阿玛百年之后,他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

  胤礽在康熙那里尽孝,胤褆没待多久,就被康熙找了理由离开。

  他也没坚持,直接回了自己的府邸。

  忘了说了,之前胤褆的阿哥所,在他成为直亲王后,就被康熙直接下旨扩建了。

  此前一直被封闭的院落,也被打开。

  甚至,还妥善的修葺了一番。

  看着直亲王府的牌匾,胤褆是一点都不客气的带着自己人就住了进去。

  至于胤礽的太子府,也因为他现在理亲王的身份,被更改了规格,成为了现在的理亲王府。

  只是胤礽一直陪着康熙,自然还没时间回去住。

  之前倒是有大臣提议,想让选定的继承人入住太子府。

  可那里是康熙给胤礽打造的府邸,又怎么会让别人入住?

  即便,那人是未来的帝王也不行。

  何况,康熙也不觉得,继承人会去住先太子的居所。

  爱新觉罗家,出了名的小气和斤斤计较。

  他是,传承了他血脉的子嗣也是。

  对于这一点,康熙并不否认。

  所以,这事就直接被康熙在大朝会上否了。

  改制后的理亲王府,被康熙送了不少东西。

  其中,有先皇后的遗物,也有他给胤礽准备好的东西。

  趁着理亲王的名头落实,康熙干脆全部都给放了进去。

  他的孩子,没得到大清的江山,却不能少了他们做父母给留下的东西。

  偏爱,或许从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了。

  胤礽和胤褆要留在大清的消息,还是传回了大夏国。

  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两人的福晋想了想,还是决定启程回大清。

  不管怎么说,这公公身体不适,她们做儿媳的总不能一直避在大夏不出面。

  而且,她们的年岁也不小了。

  对于大清,她们的挂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

  在大夏国,她们的使命已经完成。

  可在大清,她们还有很多事没有做。

  也有很多遗憾,没有了结。

  知晓额娘要回大清,子鱼想了想,还是决定跟着一起回去看看。

  相比别的弟弟妹妹们,子鱼孤身一人,没有家庭和孩子的牵绊,倒是可以走的潇洒。

  也因为有了子鱼这个大姐的陪伴,倒是让弘暲他们放心些。

  如此,没过多久,子鱼她们也踏上了大清的土地。

  因为大清的发展,现在在大清看到西洋人也不再稀奇。

  子鱼她们出现的时候,大清百姓也只是对他们的衣着有些好奇而已。

  至于发型,早些年康熙自己就下令,让百姓不再受发型约束。

  辫子头,不再是满清天子为了统治汉人而搞出来的铁血政策。

  走在大街上,男子的发型多变,也不会被人投来异样的眼神。

  当然,这一指令,也有胤礽的缘故在。

  当年,胤礽以大夏国国主身份出现的时候,他的发型,就已经改变。

  当时,就有不少朝臣因为这件事而上奏,想借此黑胤礽一笔。

  毕竟,那时胤礽还挂着太子的身份。

  即便,他那时已经是大夏国的国主,对于大清的太子身份,也没那么重视。

  可他们不同,为了这大清的太子之位,多少势力在拼杀争斗?

  只要能够顺利将胤礽拉下太子之位,便是损了些人手,也在所不计。

  可胤礽的身份,也让大清的朝臣忌惮。

  又有康熙无视的缘故,才没让这一事件的影响扩大。

  后来,胤礽虽然离开了大清,可康熙知晓,胤礽只怕不会再恢复之前的发型。

  如此,才会再三考量,之后借着满汉一家亲的理由,废除了辫子头的铁律。

  人都是适应性的生物,一开始,或许有人迟疑,担心这是满清皇帝收买人心的手段。

  或者,是另一种钓鱼执法的阴谋。

  除了那些极力想要摆脱发型束缚的汉人,极少有人在政令下达后,就立即改变自己的发型。

  可后来,在发现那些即便是剃了光头的人都不曾遭受什么惩罚后,大家这才跟着剪去了那头辫子头。

  即便是短发、光头,他们也乐意顶着这样的发型出来见人。

  等后来头发重新长出来,大家更是随着自己的喜好,打理头发。

  与废除辫子头政令一起的,还有裹小脚。

  女子缠足,一直是让康熙头疼的事。

  他反对这些举动,可下面的人屡禁不止。

  甚至,都成为了必须要完成的事。

  康熙一直都不曾找到放足的契机,直到这次因为废除辫子头,才让他找到机会。

  既然都说了满汉一家亲,那么,在他不再束缚汉人发型时,那些汉人也不能再束缚女子的双足。

  若是不同意,甚至是私下继续给女子缠足的,康熙也给出了相应的处罚。

  只要发现被缠足的女子,头一次,会处罚其家族相应的银两。

  等第二次再犯,就会废除家族男子的一切权利和职位。

  即便那人已经坐上了一品大员的职位,也直接废除。

  反正现在大清在加速前进,那些老古板的封建官员,也是时候退下去,给更加有思想和热血的年轻人位置。

  若还有第三次……

  康熙不会再言语,直接下令,让女子家族所有人流放宁古塔,本人则被送往女子学院,进行学习。

  所学的东西,不再是那什么三从四德的女德女戒。

  而是让她们有自己的意识,可以自立在这世间。

  所有的政策,一开始都会有人反对。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的人被惩罚,受益的女子越来越多。

  当平等越来越接近时,大清的那些暗潮涌动,就会慢慢平息。

  大清安稳,对于百姓来说,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