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雍和宫的错误灵验之后3-《玄之又玄》

  一年后,年初,北京。

  寒冬凛冽,北风卷着枯叶在街巷间打转。

  李玄淼蜷缩在朝阳区一间合租屋的角落,

  身上裹着一件旧羽绒服,脚边放着一杯冷掉的奶茶。

  她刚从一家连锁奶茶店下班,手指冻得发红,

  工牌上写着“实习生 李淼”,月薪四千,无社保。

  她打开手机,刷着招聘软件,

  投了十几份简历,石沉大海。

  她曾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如今却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学历栏写着“高中”,求职意向是“行政文员”或“客服专员”。

  她盯着屏幕,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

  就在这时——

  一条新闻推送跳了出来:

  “游戏虚拟币‘星元’上线加密交易所,

  单枚价值突破10美元,

  早期持有者一夜暴富。”

  她心头一震,手指停在屏幕上,

  心跳骤然加快。

  星元?

  她记得这个名字。

  那是她在深圳开网咖时,

  为了吸引玩家,

  用工作室账户购买的虚拟货币。

  当时“星元”还在内测阶段,价格极低,

  她花了约三万元,买了五百万枚,

  作为“上分成功”的奖励发放给顾客。

  可后来网咖倒闭,

  她把五台电脑当废品卖掉,

  账户、密码、设备,全都遗失。

  她以为那段日子就此终结,

  从未想过,这枚埋下的种子,竟会在一年后发芽。

  她立刻翻出旧手机,

  找到当初二手买家的联系方式。

  电话接通,对方是个操着潮汕口音的年轻人:

  “那几台电脑早拆了,主板当废铁卖了,硬盘我格式化送人了。”

  她追问:“能不能查到谁拿了硬盘?”

  对方不耐烦:“谁知道啊,都半年了。”

  她不甘心。

  重返深圳,废品站寻踪

  三天后,李玄淼辞去工作,

  买了一张南下深圳的硬座票。

  她带了五百块钱,住进赛格广场附近最便宜的青旅,

  每天啃面包,省下钱来打听线索。

  她走访了华强北所有二手电脑店,

  拿着网咖照片四处询问:

  “有没有人收过这五台机子?

  账户里有个叫‘星元’的东西,很重要。”

  店主们摇头:“这儿每天进出几百台机,谁记得?”

  她几乎绝望。

  直到第七天,

  她在一家废品回收站门口,

  听到两个工人闲聊:

  “前阵子收了一批旧电脑,主板都砸了,铜线抽出来卖……

  有个女的前几天也来问,说里面有钱。”

  她冲上去,抓住其中一人:“你还记得那批货吗?

  是谁收的?”

  工人皱眉:“记不清了,可能是老陈那边拉走的。”

  她顺着线索,找到了城中村边缘的一家小型废品站。

  老板姓陈,五十多岁,满脸油污,

  正蹲在一堆破铜烂铁前拆解电路板。

  她说明来意,陈老板摇头:“硬盘早处理了,

  要么烧了,要么转手。”

  她不死心,在废品堆里翻找,

  手套磨破,指甲缝里全是黑泥。

  整整两天,她翻遍上千斤废料,

  终于,在一台报废主机的夹层里,

  找到了一块完整的固态硬盘。

  她的手颤抖起来。

  主机重启,命运重演

  她花三百块请人修复硬盘数据,

  又借来一台笔记本,

  将硬盘接入。

  屏幕闪烁,文件缓缓加载。

  她输入记忆中的密码——

  那是她网咖的开业日期,也是她母亲的生日。

  系统提示:登录成功。

  她点开钱包软件,

  账户余额显示:

  星元:5,000,000

  她傻了。

  五百万。

  不是五百万人民币,

  不是五百万存款,

  而是五百万枚虚拟币。

  她立刻查询行情——

  单枚“星元”已涨至12.8美元,

  总价值超过六千万人民币。

  她瘫坐在地,抱着硬盘,

  泪水无声滑落。

  她想起了自己许愿的那一夜:

  “菩萨,让我创业成功,赚到五百万。”

  她求的是现金,

  可菩萨给了她五百万“星元”——

  数字对了,形式错了;

  结果应验了,过程荒诞。

  她想起玄学中的“能量守恒律”:

  凡所求皆有代价,凡所得皆非所愿。

  她贪图捷径,不愿踏实积累,

  于是天道以“虚拟财富”回应,

  让她拥有,却不让她真正得到。

  她更想起自己当初如何轻贱这份“财富”——

  她亲手把装着账户的电脑,

  以八百块的价格卖给废品贩子,

  像丢弃垃圾一样,丢掉了亿万身家。

  她跪在地上,抱着主机痛哭:

  “我求的是五百万现金……

  可你给的是五百万游戏币……

  你又‘应验’了……

  可我,等不到它值钱的那天……”

  她终于明白——

  菩萨从不欺骗,

  只是她看不懂“灵验”的方式。

  她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只求速成,不修根基。

  于是天道以“错位”回应,

  让她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她联系交易所,准备提现。

  可“星元”并非主流币种,

  需通过三级代理才能兑换法币,

  手续繁琐,风险极高。

  她找到一名自称“资深操盘手”的中介,

  对方要求她先支付二十万“保证金”,

  才能启动兑换流程。

  她东拼西凑,借了十五万,

  又变卖了母亲送她的金项链,

  凑齐二十万,转入对方账户。

  三天后,中介失联。

  她拨打无数电话,均被挂断。

  她报警,警方立案调查,

  可资金早已被洗白,层层转移至境外账户。

  她崩溃了。

  她坐在派出所门口,

  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忽然笑了。

  “我活该。”

  “我当年骗别人上分,用脚本坑钱;

  现在别人骗我,用假身份套现。

  一报还一报,天道循环。”

  她不再追究。

  她回到北京,

  用仅剩的几千块报名参加成人高考,

  报考了北京城市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

  她不再提“五百万”,不再提“创业”,

  只盼能安稳度日,重新开始。

  可命运,还未结束。

  意外之财,因果逆转

  9月,

  “星元”项目方突然发布公告:

  因技术漏洞,部分早期账户被冻结,

  需用户提交原始设备及身份证明,

  方可解封并获得赔偿。

  李玄淼看到新闻,心跳加速。

  她立刻联系项目方,

  提交了硬盘、身份证、网咖营业执照(复印件),

  并附上一封长信,讲述自己的经历。

  三个月后,审核通过。

  她的账户被解封,

  五百万星元恢复,

  并额外获得两百万枚赔偿。

  此时,“星元”单价已涨至18.6美元,

  总价值超一亿三千万元。

  她没有急于兑换。

  她找了一家正规信托机构,

  将资产托管,

  只提取一小部分用于生活和学业。

  她搬出合租房,

  在郊区租了一间安静的小屋,

  每天上课、读书、做兼职,

  生活朴素,心境平和。

  她开始研究玄学典籍,

  不再为功利而拜佛,

  而是真正理解“因果”二字。

  她终于懂得,

  那五百万星元,

  不是财富,而是“业力凭证”。

  它记录了她的贪婪、急躁、轻信、傲慢,

  也记录了她的醒悟、悔改、忍耐、成长。

  她不再怨天尤人。

  她知道,

  每一次“错位的应验”,

  都是天道在敲打她的灵魂,

  逼她看清自己,走向真正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