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胤禔被削爵圈禁的雷霆之怒,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紫禁城上空,余波震荡久久不散。前朝后宫,无不悚然。
所有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皇上对坤栩宫、对皇贵妃以及她腹中皇嗣的绝对维护,那份帝王一怒的酷烈,足以让任何心怀不轨者胆寒。
然而,在这看似尘埃落定的表象之下,真正知情的人,却能感受到一种更为诡异的沉寂来自东宫,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索额图一党。
太子胤礽,在事发后,表现得异常“恭顺”与“沉痛”。他主动上表,言辞恳切地斥责大阿哥“悖逆人伦,罪大恶极”,并表示自己身为储君,未能察觉兄长之恶,深感愧疚,请求父皇责罚。
他每日依旧按时去上书房,循规蹈矩,对玄烨更是格外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仿佛在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害。
但玄烨是何等人物?
他冷眼旁观,看着太子那完美无缺的表演,心中没有半分欣慰,只有更深的寒意与失望。
太子越是如此,越证明他心中有鬼,越证明他知晓自己曾触及了父皇那不可动摇的逆鳞。这份沉寂,不是悔过,而是蛰伏,是在巨大压力下的暂时退缩与伪装。
而朝堂之上,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羽,也一改往日或明或暗为太子张目、甚至偶尔与皇权隐隐抗衡的姿态,变得异常低调。
索额图本人更是称病告假了几日,即便后来上朝,也是眼观鼻,鼻观心,在政事上鲜少发表激烈意见,对于玄烨的任何决策,几乎都是无条件附议,姿态放得极低。
这种突如其来的“识时务”,并未让玄烨感到轻松。他深知索额图老谋深算,最擅审时度势。
眼下皇贵妃遇险,皇上正值盛怒,且明显对太子起了疑心之际,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引火烧身。他们这是在以退为进,暂避锋芒,等待风波平息,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
玄烨没有点破,更没有去动索额图。他接受了太子的“请罪”,温言安抚了几句,仿佛全然相信了他的无辜。
对索额图的“病”也表示了关切,赏赐了药材。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君臣相得,父慈子孝。
但只有玄烨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
他对太子的信任,经此一事,已然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他不再将这个儿子视为毫无瑕疵的储君,而是看作一个需要严密防范、甚至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不得不亲手……拔除的潜在威胁。
这份认知,如同毒液,日夜侵蚀着一位帝王、一位父亲的心。
他将这份滔天的失望与警惕,深深埋藏在心底,转而将更多的精力与情感投注到坤栩宫。舒云经历此番惊吓,胎象虽稳,但情绪极不稳定,对他依赖日深。
玄烨几乎是除了必要政务,所有时间都陪在她身边,亲自过问她的饮食起居,陪她说话解闷,甚至将一些不甚紧要的奏章也带到坤栩宫批阅,只为让她一抬眼便能看见自己,得以安心。
这份近乎补偿性的、密不透风的宠爱,让后宫其他妃嫔连最后一丝微弱的念想也彻底断绝。
坤栩宫成了紫禁城中真正意义上无人敢犯的禁地,而皇贵妃的圣眷,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秋意渐深,落叶飘零。紫禁城在一种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
秋日的午后,坤栩宫内暖融安静,舒云正靠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做着针线,是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缝制的小肚兜,针脚细密,绣着寓意平安的卍字纹。
经历了前番惊险,她如今更是小心翼翼,多数时候只在宫内静养,气色在玄烨的精心呵护下,已恢复了大半,眉眼间沉淀着安宁与柔和的母性光辉。
玄烨大步走进来时,脸上带着难得的、毫不掩饰的愉悦笑意,连步伐都显得轻快了几分。他身后跟着的梁九功,手里捧着一个极为精致的紫檀木嵌螺钿盒子。
“舒云,看看朕给你带什么来了?”玄烨走到榻边,挥挥手示意梁九功将盒子呈上。
舒云放下手中的活计,含笑抬眼:“皇上今日似乎格外高兴?”
玄烨亲手打开盒盖,刹那间,殿内仿佛都亮堂了几分。只见深紫色的丝绒衬垫上,满满当当地铺着一层硕大圆润、光泽莹莹的珍珠!
每一颗都几乎有龙眼大小,皮光极佳,在窗外光线的映照下,流转着温润华美的虹彩,尤其是正中间那颗,更是比旁的几乎大上一圈,浑圆无暇,宝光氤氲,堪称稀世珍品。
“这是……”舒云眼中也掠过一丝惊艳。她出身大家,见过的好东西不少,但如此品相、如此数量的珍珠齐聚一堂,仍是罕见。
“是南洋那几个岛国新进贡的。”玄烨语气带着几分得意,拈起正中央那颗最大的珍珠,放在掌心细细观赏,“朕一看到,就觉得这光泽、这颜色,最是衬你。温润华美,却不夺目,正合你的气质。”他看向舒云,目光灼灼,满是欣赏与爱意,“朕已吩咐下去了,这些珍珠,都给你收着,或是镶嵌首饰,或是点缀衣物,随你高兴。至于这一颗……”
他顿了顿,将那颗最大的珍珠托到舒云面前,笑道:“朕已让内务府最好的工匠加紧赶制,将它做成一支簪子。如此明珠,唯有簪在你发间,才不算辜负。”
舒云看着他献宝般的模样,听着他毫不吝啬的赞美与用心,心中甜意弥漫,如同浸了蜜糖。她伸手轻轻触碰那颗冰凉圆滑的珍珠,指尖传来细腻的触感,抿唇一笑:“皇上厚爱,臣妾如何敢当。这珍珠如此珍贵,做成簪子,未免太过奢靡了……”
“朕说当得,你便当得。”玄烨打断她,将珍珠放回盒中,握住她的手,“你如今怀着朕的骨肉,历经辛苦,什么东西都配得上。”他看着她,语气认真,“朕只想把天下最好的,都捧到你面前。”
这话语中的珍视与宠爱,几乎要满溢出来。舒云脸颊微红,垂下眼帘,心中满是感动。
她并非贪图宝物之人,但他在百忙之中,见到好东西第一个便想到她,这份心意,远比珍珠本身更珍贵。
两人正说着,梁九功又悄声上前,在玄烨耳边低语了几句,似乎是关于西北军务与沙俄使臣的动向。
玄烨脸上的笑意微敛,沉吟片刻,对舒云温声道:“朕还有些政务要处理,晚些再过来陪你用膳。这些珍珠,你好好收着。”他拍了拍她的手,这才起身,带着梁九功匆匆离去。
舒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那一盒流光溢彩的珍珠,心中温暖而安定。他是一国之君,肩扛万里江山,总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和层出不穷的难题。
但他总会记得,将征战四方得来的或是异国进贡的珍品,挑最好的送到她这里,如同最寻常的丈夫,向妻子分享自己的喜悦与收获。
她轻轻抚摸着那颗最大的珍珠,想象着它被能工巧匠雕琢成簪,点缀在自己发间的模样,唇边不由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
在这深宫之中,能得他如此一片真心相待,那些明枪暗箭,那些不得已的隐忍与风波,似乎也都变得可以承受了。
所有人都清晰地感受到了皇上对坤栩宫、对皇贵妃以及她腹中皇嗣的绝对维护,那份帝王一怒的酷烈,足以让任何心怀不轨者胆寒。
然而,在这看似尘埃落定的表象之下,真正知情的人,却能感受到一种更为诡异的沉寂来自东宫,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索额图一党。
太子胤礽,在事发后,表现得异常“恭顺”与“沉痛”。他主动上表,言辞恳切地斥责大阿哥“悖逆人伦,罪大恶极”,并表示自己身为储君,未能察觉兄长之恶,深感愧疚,请求父皇责罚。
他每日依旧按时去上书房,循规蹈矩,对玄烨更是格外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小心翼翼,仿佛在极力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无害。
但玄烨是何等人物?
他冷眼旁观,看着太子那完美无缺的表演,心中没有半分欣慰,只有更深的寒意与失望。
太子越是如此,越证明他心中有鬼,越证明他知晓自己曾触及了父皇那不可动摇的逆鳞。这份沉寂,不是悔过,而是蛰伏,是在巨大压力下的暂时退缩与伪装。
而朝堂之上,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羽,也一改往日或明或暗为太子张目、甚至偶尔与皇权隐隐抗衡的姿态,变得异常低调。
索额图本人更是称病告假了几日,即便后来上朝,也是眼观鼻,鼻观心,在政事上鲜少发表激烈意见,对于玄烨的任何决策,几乎都是无条件附议,姿态放得极低。
这种突如其来的“识时务”,并未让玄烨感到轻松。他深知索额图老谋深算,最擅审时度势。
眼下皇贵妃遇险,皇上正值盛怒,且明显对太子起了疑心之际,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引火烧身。他们这是在以退为进,暂避锋芒,等待风波平息,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
玄烨没有点破,更没有去动索额图。他接受了太子的“请罪”,温言安抚了几句,仿佛全然相信了他的无辜。
对索额图的“病”也表示了关切,赏赐了药材。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君臣相得,父慈子孝。
但只有玄烨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了。
他对太子的信任,经此一事,已然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他不再将这个儿子视为毫无瑕疵的储君,而是看作一个需要严密防范、甚至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不得不亲手……拔除的潜在威胁。
这份认知,如同毒液,日夜侵蚀着一位帝王、一位父亲的心。
他将这份滔天的失望与警惕,深深埋藏在心底,转而将更多的精力与情感投注到坤栩宫。舒云经历此番惊吓,胎象虽稳,但情绪极不稳定,对他依赖日深。
玄烨几乎是除了必要政务,所有时间都陪在她身边,亲自过问她的饮食起居,陪她说话解闷,甚至将一些不甚紧要的奏章也带到坤栩宫批阅,只为让她一抬眼便能看见自己,得以安心。
这份近乎补偿性的、密不透风的宠爱,让后宫其他妃嫔连最后一丝微弱的念想也彻底断绝。
坤栩宫成了紫禁城中真正意义上无人敢犯的禁地,而皇贵妃的圣眷,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秋意渐深,落叶飘零。紫禁城在一种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
秋日的午后,坤栩宫内暖融安静,舒云正靠在窗边的软榻上,手里做着针线,是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缝制的小肚兜,针脚细密,绣着寓意平安的卍字纹。
经历了前番惊险,她如今更是小心翼翼,多数时候只在宫内静养,气色在玄烨的精心呵护下,已恢复了大半,眉眼间沉淀着安宁与柔和的母性光辉。
玄烨大步走进来时,脸上带着难得的、毫不掩饰的愉悦笑意,连步伐都显得轻快了几分。他身后跟着的梁九功,手里捧着一个极为精致的紫檀木嵌螺钿盒子。
“舒云,看看朕给你带什么来了?”玄烨走到榻边,挥挥手示意梁九功将盒子呈上。
舒云放下手中的活计,含笑抬眼:“皇上今日似乎格外高兴?”
玄烨亲手打开盒盖,刹那间,殿内仿佛都亮堂了几分。只见深紫色的丝绒衬垫上,满满当当地铺着一层硕大圆润、光泽莹莹的珍珠!
每一颗都几乎有龙眼大小,皮光极佳,在窗外光线的映照下,流转着温润华美的虹彩,尤其是正中间那颗,更是比旁的几乎大上一圈,浑圆无暇,宝光氤氲,堪称稀世珍品。
“这是……”舒云眼中也掠过一丝惊艳。她出身大家,见过的好东西不少,但如此品相、如此数量的珍珠齐聚一堂,仍是罕见。
“是南洋那几个岛国新进贡的。”玄烨语气带着几分得意,拈起正中央那颗最大的珍珠,放在掌心细细观赏,“朕一看到,就觉得这光泽、这颜色,最是衬你。温润华美,却不夺目,正合你的气质。”他看向舒云,目光灼灼,满是欣赏与爱意,“朕已吩咐下去了,这些珍珠,都给你收着,或是镶嵌首饰,或是点缀衣物,随你高兴。至于这一颗……”
他顿了顿,将那颗最大的珍珠托到舒云面前,笑道:“朕已让内务府最好的工匠加紧赶制,将它做成一支簪子。如此明珠,唯有簪在你发间,才不算辜负。”
舒云看着他献宝般的模样,听着他毫不吝啬的赞美与用心,心中甜意弥漫,如同浸了蜜糖。她伸手轻轻触碰那颗冰凉圆滑的珍珠,指尖传来细腻的触感,抿唇一笑:“皇上厚爱,臣妾如何敢当。这珍珠如此珍贵,做成簪子,未免太过奢靡了……”
“朕说当得,你便当得。”玄烨打断她,将珍珠放回盒中,握住她的手,“你如今怀着朕的骨肉,历经辛苦,什么东西都配得上。”他看着她,语气认真,“朕只想把天下最好的,都捧到你面前。”
这话语中的珍视与宠爱,几乎要满溢出来。舒云脸颊微红,垂下眼帘,心中满是感动。
她并非贪图宝物之人,但他在百忙之中,见到好东西第一个便想到她,这份心意,远比珍珠本身更珍贵。
两人正说着,梁九功又悄声上前,在玄烨耳边低语了几句,似乎是关于西北军务与沙俄使臣的动向。
玄烨脸上的笑意微敛,沉吟片刻,对舒云温声道:“朕还有些政务要处理,晚些再过来陪你用膳。这些珍珠,你好好收着。”他拍了拍她的手,这才起身,带着梁九功匆匆离去。
舒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那一盒流光溢彩的珍珠,心中温暖而安定。他是一国之君,肩扛万里江山,总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和层出不穷的难题。
但他总会记得,将征战四方得来的或是异国进贡的珍品,挑最好的送到她这里,如同最寻常的丈夫,向妻子分享自己的喜悦与收获。
她轻轻抚摸着那颗最大的珍珠,想象着它被能工巧匠雕琢成簪,点缀在自己发间的模样,唇边不由漾开一抹温柔的笑意。
在这深宫之中,能得他如此一片真心相待,那些明枪暗箭,那些不得已的隐忍与风波,似乎也都变得可以承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