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座让他心跳失序的小院。山风迎面吹来,带着秋日的凉意,却丝毫无法降低他脸上和耳根那滚烫的温度。
指尖那细腻温软的触感,如同烙印般挥之不去,反复提醒着他方才那片刻的孟浪与失态。
他竟真的…碰了她。
并非上次那般趁她熟睡时的偷偷一吻,而是在她清醒时,那般自然地、近乎本能地…为她挽发。
直到走出很远,确认身后再无那道令他心慌意乱的目光,他才停下脚步,深深吸了几口清冷的空气,试图平复那擂鼓般的心跳。
“万岁爷…”梁九功小心翼翼地跟上,觑着皇帝陛下那泛着不正常红晕的侧脸,心中叫苦不迭。
方才他虽然离得远,但那惊鸿一瞥,也足够他猜到几分,皇上怕是又…逾越了。
玄烨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声音有些发闷:“回宫。”
一路无话。回到乾清宫,玄烨径直走入内殿,屏退了所有宫人。
他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开始落叶的树木,心绪却如同被狂风卷起的落叶,纷乱不堪。
懊悔吗?有的。
他深知自己方才的举动有多么不合礼数,多么惊世骇俗。若是传扬出去,于她将是灭顶之灾。
但…除了懊悔,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与…窃喜。
她当时惊愕睁大的眼眸,瞬间绯红的脸颊,以及那细若蚊蚋的辩解…非但没有让他觉得被冒犯,反而让他窥见了她那清冷外表下,难得一见的、属于小女儿家的羞怯与慌乱。
那般生动,那般…可爱。
与他平日里所见那些或端庄、或妩媚、或刻意逢迎的后宫妃嫔截然不同。
这是一种全然真实的、未经雕琢的反应,只因他而起。
这个认知,像是一点星火,落入他早已不平静的心湖,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他反复回味着那一刻的细节,唇角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或许…她对他,也并非全然无动于衷?至少,那羞赧并非全然出于厌恶。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带来一种近乎雀跃的期待感。
然而,帝王的自制力很快又强行将这危险的苗头压下。他不能急,不能吓到她。
今日已然唐突,下次再见,需得更谨慎、更守礼才是。
可是…下次再见,该以何种理由?小狗已经送回…
玄烨的目光落在书案上,忽然有了主意。
“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如同影子般立刻出现。
“去将前几日福建进献的那罐‘白毫银针’找出来。再…将朕库里那套素净些的甜白釉瓷茶具一并寻出。”玄烨吩咐道,语气已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梁九功一愣:“万岁爷,您这是…” “明日再去西山。就说…感谢居士的清茶,特来回礼。”玄烨淡淡道,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礼节往来。
梁九功:“…嗻。”(万岁爷,您这找理由的水平真是越来越熟练了…)
而此刻的静心庵内,舒云的心绪也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
她抱着那只已经在她脚边安然入睡的小白狗,坐在石凳上,许久都没有动弹。
脸颊上的热意迟迟未退,耳后那被触碰过的地方,更是如同点了火炭般,灼灼发热。
她的心乱极了。
那位先生…他究竟是何意?
一次次的“偶遇”,出手相助,与她下棋闲谈,甚至…方才那过于亲昵的举动。
若他真是位宗室王爷,理应更知礼守节才对。为何会对她这样一个身份尴尬、在庵堂“清修”的妇人如此…特别?
她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那般自然而然的挽发动作,其中蕴含的意味,她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一些。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她用力摇了摇头,试图甩开那些荒唐的念头。或许…或许只是自己多心了?山野之人,不拘小节?他只是顺手而为,并无他意?
然而,他当时那同样慌乱的眼神和道歉,却又分明不是“不拘小节”那么简单。
舒云烦恼地蹙起了眉。这种捉摸不透、无法掌控的感觉,让她有些心慌意乱。
她早已习惯了将一切情绪深藏心底,用冷静和疏离来保护自己,可方才那一刻,她竟完全失了方寸。
她低头看了看篮子里睡得香甜的小狗,轻轻叹了口气。这小东西,倒是带来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困扰。
接下来的大半日,舒云都有些心神不宁。抄经时写错了字,看书时半天未翻一页,连晚课时的诵经声都比平日低沉了几分。
庵中的老尼姑似乎察觉到她情绪有异,却只当她是因家事烦忧,并未多问。
直到夜幕降临,躺在那张冰冷的床榻上,舒云的脑海里依旧反复浮现出白日的场景。他深邃的眼眸,温和的笑意,以及最后那令人心慌的触碰…
她拉起薄被,蒙住了发烫的脸。
不能再想了。无论如何,他于她有恩,且身份尊贵,她只需保持距离,谨守本分便是。至于那些不该有的涟漪…必须尽快抚平。
她强迫自己闭上眼,数着呼吸,试图入睡。
然而,睡梦中,那缕被撩至耳后的发丝,和那指尖微凉的触感,竟又一次悄然入梦。
这一夜,相隔宫墙与山峦的两人,竟都有些辗转难眠。
宫中的那位,在谋划着下一次“合乎礼节”的相见。
庵中的这位,则在努力平息着心头那不该泛起的、细微却执拗的涟漪。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有些心思,一旦萌动,便再难轻易平息。
指尖那细腻温软的触感,如同烙印般挥之不去,反复提醒着他方才那片刻的孟浪与失态。
他竟真的…碰了她。
并非上次那般趁她熟睡时的偷偷一吻,而是在她清醒时,那般自然地、近乎本能地…为她挽发。
直到走出很远,确认身后再无那道令他心慌意乱的目光,他才停下脚步,深深吸了几口清冷的空气,试图平复那擂鼓般的心跳。
“万岁爷…”梁九功小心翼翼地跟上,觑着皇帝陛下那泛着不正常红晕的侧脸,心中叫苦不迭。
方才他虽然离得远,但那惊鸿一瞥,也足够他猜到几分,皇上怕是又…逾越了。
玄烨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声音有些发闷:“回宫。”
一路无话。回到乾清宫,玄烨径直走入内殿,屏退了所有宫人。
他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开始落叶的树木,心绪却如同被狂风卷起的落叶,纷乱不堪。
懊悔吗?有的。
他深知自己方才的举动有多么不合礼数,多么惊世骇俗。若是传扬出去,于她将是灭顶之灾。
但…除了懊悔,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与…窃喜。
她当时惊愕睁大的眼眸,瞬间绯红的脸颊,以及那细若蚊蚋的辩解…非但没有让他觉得被冒犯,反而让他窥见了她那清冷外表下,难得一见的、属于小女儿家的羞怯与慌乱。
那般生动,那般…可爱。
与他平日里所见那些或端庄、或妩媚、或刻意逢迎的后宫妃嫔截然不同。
这是一种全然真实的、未经雕琢的反应,只因他而起。
这个认知,像是一点星火,落入他早已不平静的心湖,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他反复回味着那一刻的细节,唇角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或许…她对他,也并非全然无动于衷?至少,那羞赧并非全然出于厌恶。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藤蔓般疯狂滋长,带来一种近乎雀跃的期待感。
然而,帝王的自制力很快又强行将这危险的苗头压下。他不能急,不能吓到她。
今日已然唐突,下次再见,需得更谨慎、更守礼才是。
可是…下次再见,该以何种理由?小狗已经送回…
玄烨的目光落在书案上,忽然有了主意。
“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如同影子般立刻出现。
“去将前几日福建进献的那罐‘白毫银针’找出来。再…将朕库里那套素净些的甜白釉瓷茶具一并寻出。”玄烨吩咐道,语气已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梁九功一愣:“万岁爷,您这是…” “明日再去西山。就说…感谢居士的清茶,特来回礼。”玄烨淡淡道,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礼节往来。
梁九功:“…嗻。”(万岁爷,您这找理由的水平真是越来越熟练了…)
而此刻的静心庵内,舒云的心绪也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般平静。
她抱着那只已经在她脚边安然入睡的小白狗,坐在石凳上,许久都没有动弹。
脸颊上的热意迟迟未退,耳后那被触碰过的地方,更是如同点了火炭般,灼灼发热。
她的心乱极了。
那位先生…他究竟是何意?
一次次的“偶遇”,出手相助,与她下棋闲谈,甚至…方才那过于亲昵的举动。
若他真是位宗室王爷,理应更知礼守节才对。为何会对她这样一个身份尴尬、在庵堂“清修”的妇人如此…特别?
她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那般自然而然的挽发动作,其中蕴含的意味,她或多或少能感受到一些。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她用力摇了摇头,试图甩开那些荒唐的念头。或许…或许只是自己多心了?山野之人,不拘小节?他只是顺手而为,并无他意?
然而,他当时那同样慌乱的眼神和道歉,却又分明不是“不拘小节”那么简单。
舒云烦恼地蹙起了眉。这种捉摸不透、无法掌控的感觉,让她有些心慌意乱。
她早已习惯了将一切情绪深藏心底,用冷静和疏离来保护自己,可方才那一刻,她竟完全失了方寸。
她低头看了看篮子里睡得香甜的小狗,轻轻叹了口气。这小东西,倒是带来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困扰。
接下来的大半日,舒云都有些心神不宁。抄经时写错了字,看书时半天未翻一页,连晚课时的诵经声都比平日低沉了几分。
庵中的老尼姑似乎察觉到她情绪有异,却只当她是因家事烦忧,并未多问。
直到夜幕降临,躺在那张冰冷的床榻上,舒云的脑海里依旧反复浮现出白日的场景。他深邃的眼眸,温和的笑意,以及最后那令人心慌的触碰…
她拉起薄被,蒙住了发烫的脸。
不能再想了。无论如何,他于她有恩,且身份尊贵,她只需保持距离,谨守本分便是。至于那些不该有的涟漪…必须尽快抚平。
她强迫自己闭上眼,数着呼吸,试图入睡。
然而,睡梦中,那缕被撩至耳后的发丝,和那指尖微凉的触感,竟又一次悄然入梦。
这一夜,相隔宫墙与山峦的两人,竟都有些辗转难眠。
宫中的那位,在谋划着下一次“合乎礼节”的相见。
庵中的这位,则在努力平息着心头那不该泛起的、细微却执拗的涟漪。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有些心思,一旦萌动,便再难轻易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