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西暖阁内,烛火将室内映照得温暖明亮。
岳兴阿正挺直着小身板,坐在御案下首的小杌子上,手里捧着一本《声律启蒙》,稚嫩却清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玄烨斜倚在铺着明黄软垫的炕上,手中虽拿着一本闲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柔和,静静注视着下方的小人儿。
自南苑归来,他心中那股激荡的柔情与巨大的满足感久久未散。
看着岳兴阿那酷似其母的眉眼,尤其是那双清澈明亮、此刻因专注而显得格外认真的眼睛,他心中便软得一塌糊涂。
这孩子,是他与她之间的纽带,亦是他爱屋及乌,真心疼惜的骨血。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岳兴阿念得抑扬顿挫,偶尔遇到不甚明了之处,便会抬起那双酷似舒云的眼眸,带着纯粹的求知欲望向他:“皇上,这‘广寒宫’便是月宫里嫦娥仙子住的地方吗?”
每当这时,玄烨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奇异的暖流,耐心为他解答:“不错。传说嫦娥偷食仙丹,飞升月宫,居于广寒之中……”他声音温和,讲述着古老的传说,目光却始终流连在孩子那肖似母亲的脸上。
一种隐秘而强烈的期盼,如同藤蔓般在他心中滋生、缠绕——若有一天,这孩子能不再唤他“皇上”,而是用那清亮的童音,带着全然的亲近与依赖,唤他一声“父王”
这个念头让他胸腔微微发热,一股混合着帝王威严与寻常男子渴望天伦之乐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
他想象着那样的场景,舒云在一旁温柔浅笑,岳兴阿承欢膝下……那该是何等圆满的景象。
为了这份期盼中的圆满,有些碍眼的石头,必须更快、更彻底地搬开。
待岳兴阿读完一段,玄烨放下手中的书,将他招至近前,拿起一块御膳房新做的、做成小兔子形状的奶白色点心递给他,状似随意地问道:“兴哥儿,今日在宫中可还习惯?有没有人欺负你?”
岳兴阿接过点心,小脸上立刻绽开灿烂的笑容,用力摇头:“回皇上,没有人欺负臣子!四阿哥待臣子很好,师傅们也都很用心教导。梁公公还常给臣子好吃的!”他顿了顿,眼中满是纯粹的孺慕与崇拜,“皇上待臣子最好了!”
这孩子气的真挚话语,像羽毛般轻轻搔过玄烨的心尖。他伸手,揉了揉岳兴阿柔软的顶发,目光深沉:“无人敢欺你便好。记住,在这宫里,有朕护着你,和你额娘。”
他特意加重了“和你额娘”几个字,看着孩子眼中瞬间迸发出的明亮光彩,心中那份决心更加坚定。
必须要尽快扫清一切障碍,让他的月亮,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光明正大地来到他的身边,也让这个孩子,能够名正言顺地唤他一声父王。
又考校了岳兴阿几句学问,赏了他一套上好的湖笔徽墨,这才让梁九功亲自送他回阿哥所歇息。
待殿内重归寂静,玄烨脸上的温和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属于帝王的冷厉。
他走到窗边,负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落在了那座日渐寥落的佟佳府上。
“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送完岳兴阿,刚回来便听到传唤,连忙躬身应道。
“隆科多近日……可还‘安分’?”玄烨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梁九功心领神会,低声道:“回万岁爷,隆科多自接旨后,一直称病闭门不出。不过……据暗卫所查,其门下仍有几个不甘失势的旧部在外活动,似乎还想设法挽回。另外,李四儿那边,因其兄李卫之事,近日颇有些怨怼之言,私下里对赫舍里夫人……多有诅咒。”
玄烨眼中寒光一闪。冥顽不灵!还有那个毒妇,竟还敢口出恶言!
他转过身,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语气平静,却字字带着千钧之力:“传朕口谕给暗卫,隆科多及其党羽贪墨枉法、结党营私、纵奴行凶之证据,不必再等,三日内,给朕梳理清楚,呈报上来。尤其是涉及田庄、人命及与前朝官员往来之实证,务必确凿,一击必中!”
“嗻!”梁九功心头一凛,知道万岁爷这是要下重手,彻底将隆科多打落尘埃了!
“还有,”玄烨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棂,“李四儿那个孩子……朕,不希望他出生。让太医院派去‘照料’的人,‘尽心’些。”
这话语中的冰冷与决绝,让梁九功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连忙垂下头:“奴才明白!定会安排得……天衣无缝。”
玄烨挥了挥手,梁九功立刻躬身退下,脚步匆匆地去传达这雷霆般的旨意。
殿内再次只剩下玄烨一人。他重新望向窗外无边的黑夜,眸色深沉如墨。
隆科多,要怪,就怪你自已行事不端,宠妾灭妻,更怪你……曾那般折辱于她。这,便是你的代价。
唯有将这些碍眼的污秽彻底清除,他才能为她铺就一条真正洁净无垢的青云路,才能让岳兴阿在那孩子的仰望中,心安理得地享受那份他渴望给予的、名为“父爱”的荣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那清冷如月的女子身着华服,站在修缮一新的坤栩宫前,对他展露笑颜;而那稚嫩的孩子,扑入他的怀中,清脆地唤他“父王”……
为了这一天,任何阻碍,他都必将以雷霆之势,毫不留情地铲除。
三日后,早朝。
金銮殿内气氛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鸦雀无声。
高踞龙椅之上的玄烨,面色沉静,目光如古井无波,缓缓扫过下方垂首恭立的臣子,最终,落在了队列中段、那个努力想降低自身存在感的身影上——隆科多。
如今的隆科多,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虽穿着朝服,却显得空荡寥落,脸色灰败,眼窝深陷,站在那儿都透着一股强撑的虚浮。
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明或暗的目光,如同细密的针尖,扎得他体无完肤。他知道,今日恐怕在劫难逃。
果然,议事过半,一位素以刚直不阿着称的御史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清晰地开始了弹劾:
“臣,监察御史郭琇,弹劾步军统领衙门下属官员、原一等公隆科多,十大罪状!”
“其一,纵容家奴,侵占京郊良田数百顷,逼死佃户三条人命,物证、人证俱全!”
“其二,结党营私,利用职权,安插亲信,把持部分京畿防务,往来书信在此!”
“其三,贪墨军饷,克扣兵卒粮草,中饱私囊,账册副本已核实!”
“其四……”
“其五……”
一条条,一桩桩,罪证确凿,言之有物。每念出一条,隆科多的脸色就白上一分,身体便不受控制地颤抖一下。
他试图辩解,嘴唇哆嗦着,却发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出言为他说话!
往日那些称兄道弟、巴结奉承的同僚,此刻皆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根本不认识他这个人!
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如同冰水,瞬间将他淹没。他求助般地望向站在武官前列的姐夫,也是佟佳氏如今的顶梁柱,却发现对方亦是眉头紧锁,微微摇头,示意他不可妄动。
完了……全完了……
当郭琇念完最后一条罪状,铿锵有力地总结“隆科多昏聩无能,蠹国害民,罪大恶极,恳请皇上明正典刑,以肃朝纲!”时,隆科多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的帝王身上。
玄烨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郭琇话音落下,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严,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
“隆科多。”
仅仅三个字,如同重锤敲在隆科多心上,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臣……臣在……”
“郭御史所奏,条条桩桩,证据确凿。你,可有辩解?”玄烨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却更让人心底发寒。
隆科多涕泪横流,伏在地上,语无伦次:“臣,臣知罪……臣糊涂……求皇上开恩……看在臣姐……看在佟佳氏……”
“住口!”玄烨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朕念在你祖上功勋,又曾为朝廷效力,本欲从轻发落。谁知你不知悔改,纵容妾室,祸乱家宅在前;治下不严,纵奴行凶在后!更兼结党营私,贪墨军饷,桩桩件件,皆触国法!如今证据确凿,还有何颜面求情?!”
这一番斥责,如同惊雷炸响,彻底断绝了隆科多最后的希望,也明确地向满朝文武表明了皇帝的态度,隆科多,已是弃子!佟佳氏,也护不住他!
“隆科多昏聩失德,不堪其位。着,革去一切官职爵位,抄没其非法所得家产,发还原主及充入国库。其本人,贬为庶民,圈禁于其府中,非诏不得出!其相关党羽,一律按律查办,绝不姑息!钦此——”
冰冷的旨意,如同最终的判决,轰然落下!
“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隆科多瘫软在地,面如死灰,机械地叩首,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魂魄。完了,他的一生,他的权势,他的富贵……全都完了!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心中却是巨浪滔天。皇上此举,不仅仅是处置了一个隆科多,更是彻底斩断了佟佳氏在军中的一大臂助,其雷霆手段与决绝心意,令人心惊胆寒!
圣旨很快传到佟佳府。当宣旨太监面无表情地念完旨意,宣布查抄家产、圈禁府中的命令后,整个佟佳府瞬间乱作一团,哭喊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隆科多被人如同拖死狗般从朝堂上架回来,扔在冰冷的地上,眼神空洞,仿佛已经疯了。
而就在这片混乱与绝望达到顶点时,李四儿所在的院落,传来了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随即便是丫鬟婆子惊慌失措的哭喊:“不好了!姨娘……姨娘见红了!孩子……孩子保不住了!”
早已奉命“精心照料”李四儿胎相的太医,此刻恰到好处地出现,一番“尽力抢救”后,出来对着面无人色的隆科多和闻讯赶来的管事摇了摇头,叹息道:“姨娘忧思过甚,惊惧交加,胎气大动,已是小月了。且,且伤了根本,日后…恐难再孕。”
消息传到宫中时,玄烨正在批阅奏折。梁九功低声禀报完,小心地觑着皇帝的脸色。
玄烨笔尖未停,只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他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专注于眼前的政务。
梁九功心中暗凛,知道隆科多与李四儿这一页,在万岁爷心中,是彻底翻过去了。所有的障碍,都已清扫干净。
隆科多被革职抄家、贬为庶民圈禁,以及李四儿流产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京城,自然也传到了赫舍里府。
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都觉得是大快人心,恶有恶报。赫舍里老夫人听闻,也只是念了声佛,叹道:“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只可怜了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便不再多言。
舒云在幽兰轩中听到云翠小心翼翼的禀报时,正在给一盆兰草浇水。她的手微微一顿,清水洒了些在案上。
隆科多……落得如此下场。
李四儿……失去了孩子。
她心中并无太多快意,反而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并非同情,而是一种物是人非、因果循环的苍凉感。
那个曾带给她无尽痛苦和羞辱的地方,那个人,终究是彻底成为了过去。
她放下水壶,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欣欣向荣的花草。阳光正好,暖风拂面。
她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谁在推动。那个男人,用他的方式,为她彻底清算了过往的恩怨,扫平了前路的障碍。
心中那份原本还有些飘摇不定的决心,在此刻,变得更加沉静而坚定。
过去的,已然终结。
未来的路,无论平坦或是崎岖,她既已选择,便会与他一同走下去。
岳兴阿正挺直着小身板,坐在御案下首的小杌子上,手里捧着一本《声律启蒙》,稚嫩却清晰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玄烨斜倚在铺着明黄软垫的炕上,手中虽拿着一本闲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柔和,静静注视着下方的小人儿。
自南苑归来,他心中那股激荡的柔情与巨大的满足感久久未散。
看着岳兴阿那酷似其母的眉眼,尤其是那双清澈明亮、此刻因专注而显得格外认真的眼睛,他心中便软得一塌糊涂。
这孩子,是他与她之间的纽带,亦是他爱屋及乌,真心疼惜的骨血。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岳兴阿念得抑扬顿挫,偶尔遇到不甚明了之处,便会抬起那双酷似舒云的眼眸,带着纯粹的求知欲望向他:“皇上,这‘广寒宫’便是月宫里嫦娥仙子住的地方吗?”
每当这时,玄烨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奇异的暖流,耐心为他解答:“不错。传说嫦娥偷食仙丹,飞升月宫,居于广寒之中……”他声音温和,讲述着古老的传说,目光却始终流连在孩子那肖似母亲的脸上。
一种隐秘而强烈的期盼,如同藤蔓般在他心中滋生、缠绕——若有一天,这孩子能不再唤他“皇上”,而是用那清亮的童音,带着全然的亲近与依赖,唤他一声“父王”
这个念头让他胸腔微微发热,一股混合着帝王威严与寻常男子渴望天伦之乐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
他想象着那样的场景,舒云在一旁温柔浅笑,岳兴阿承欢膝下……那该是何等圆满的景象。
为了这份期盼中的圆满,有些碍眼的石头,必须更快、更彻底地搬开。
待岳兴阿读完一段,玄烨放下手中的书,将他招至近前,拿起一块御膳房新做的、做成小兔子形状的奶白色点心递给他,状似随意地问道:“兴哥儿,今日在宫中可还习惯?有没有人欺负你?”
岳兴阿接过点心,小脸上立刻绽开灿烂的笑容,用力摇头:“回皇上,没有人欺负臣子!四阿哥待臣子很好,师傅们也都很用心教导。梁公公还常给臣子好吃的!”他顿了顿,眼中满是纯粹的孺慕与崇拜,“皇上待臣子最好了!”
这孩子气的真挚话语,像羽毛般轻轻搔过玄烨的心尖。他伸手,揉了揉岳兴阿柔软的顶发,目光深沉:“无人敢欺你便好。记住,在这宫里,有朕护着你,和你额娘。”
他特意加重了“和你额娘”几个字,看着孩子眼中瞬间迸发出的明亮光彩,心中那份决心更加坚定。
必须要尽快扫清一切障碍,让他的月亮,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光明正大地来到他的身边,也让这个孩子,能够名正言顺地唤他一声父王。
又考校了岳兴阿几句学问,赏了他一套上好的湖笔徽墨,这才让梁九功亲自送他回阿哥所歇息。
待殿内重归寂静,玄烨脸上的温和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属于帝王的冷厉。
他走到窗边,负手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落在了那座日渐寥落的佟佳府上。
“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送完岳兴阿,刚回来便听到传唤,连忙躬身应道。
“隆科多近日……可还‘安分’?”玄烨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梁九功心领神会,低声道:“回万岁爷,隆科多自接旨后,一直称病闭门不出。不过……据暗卫所查,其门下仍有几个不甘失势的旧部在外活动,似乎还想设法挽回。另外,李四儿那边,因其兄李卫之事,近日颇有些怨怼之言,私下里对赫舍里夫人……多有诅咒。”
玄烨眼中寒光一闪。冥顽不灵!还有那个毒妇,竟还敢口出恶言!
他转过身,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语气平静,却字字带着千钧之力:“传朕口谕给暗卫,隆科多及其党羽贪墨枉法、结党营私、纵奴行凶之证据,不必再等,三日内,给朕梳理清楚,呈报上来。尤其是涉及田庄、人命及与前朝官员往来之实证,务必确凿,一击必中!”
“嗻!”梁九功心头一凛,知道万岁爷这是要下重手,彻底将隆科多打落尘埃了!
“还有,”玄烨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棂,“李四儿那个孩子……朕,不希望他出生。让太医院派去‘照料’的人,‘尽心’些。”
这话语中的冰冷与决绝,让梁九功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连忙垂下头:“奴才明白!定会安排得……天衣无缝。”
玄烨挥了挥手,梁九功立刻躬身退下,脚步匆匆地去传达这雷霆般的旨意。
殿内再次只剩下玄烨一人。他重新望向窗外无边的黑夜,眸色深沉如墨。
隆科多,要怪,就怪你自已行事不端,宠妾灭妻,更怪你……曾那般折辱于她。这,便是你的代价。
唯有将这些碍眼的污秽彻底清除,他才能为她铺就一条真正洁净无垢的青云路,才能让岳兴阿在那孩子的仰望中,心安理得地享受那份他渴望给予的、名为“父爱”的荣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那清冷如月的女子身着华服,站在修缮一新的坤栩宫前,对他展露笑颜;而那稚嫩的孩子,扑入他的怀中,清脆地唤他“父王”……
为了这一天,任何阻碍,他都必将以雷霆之势,毫不留情地铲除。
三日后,早朝。
金銮殿内气氛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旁,鸦雀无声。
高踞龙椅之上的玄烨,面色沉静,目光如古井无波,缓缓扫过下方垂首恭立的臣子,最终,落在了队列中段、那个努力想降低自身存在感的身影上——隆科多。
如今的隆科多,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虽穿着朝服,却显得空荡寥落,脸色灰败,眼窝深陷,站在那儿都透着一股强撑的虚浮。
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或明或暗的目光,如同细密的针尖,扎得他体无完肤。他知道,今日恐怕在劫难逃。
果然,议事过半,一位素以刚直不阿着称的御史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清晰地开始了弹劾:
“臣,监察御史郭琇,弹劾步军统领衙门下属官员、原一等公隆科多,十大罪状!”
“其一,纵容家奴,侵占京郊良田数百顷,逼死佃户三条人命,物证、人证俱全!”
“其二,结党营私,利用职权,安插亲信,把持部分京畿防务,往来书信在此!”
“其三,贪墨军饷,克扣兵卒粮草,中饱私囊,账册副本已核实!”
“其四……”
“其五……”
一条条,一桩桩,罪证确凿,言之有物。每念出一条,隆科多的脸色就白上一分,身体便不受控制地颤抖一下。
他试图辩解,嘴唇哆嗦着,却发现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出言为他说话!
往日那些称兄道弟、巴结奉承的同僚,此刻皆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根本不认识他这个人!
巨大的恐惧与绝望如同冰水,瞬间将他淹没。他求助般地望向站在武官前列的姐夫,也是佟佳氏如今的顶梁柱,却发现对方亦是眉头紧锁,微微摇头,示意他不可妄动。
完了……全完了……
当郭琇念完最后一条罪状,铿锵有力地总结“隆科多昏聩无能,蠹国害民,罪大恶极,恳请皇上明正典刑,以肃朝纲!”时,隆科多双腿一软,几乎要瘫倒在地。
整个大殿死一般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的帝王身上。
玄烨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郭琇话音落下,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严,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个角落:
“隆科多。”
仅仅三个字,如同重锤敲在隆科多心上,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臣……臣在……”
“郭御史所奏,条条桩桩,证据确凿。你,可有辩解?”玄烨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却更让人心底发寒。
隆科多涕泪横流,伏在地上,语无伦次:“臣,臣知罪……臣糊涂……求皇上开恩……看在臣姐……看在佟佳氏……”
“住口!”玄烨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一股凛冽的寒意,“朕念在你祖上功勋,又曾为朝廷效力,本欲从轻发落。谁知你不知悔改,纵容妾室,祸乱家宅在前;治下不严,纵奴行凶在后!更兼结党营私,贪墨军饷,桩桩件件,皆触国法!如今证据确凿,还有何颜面求情?!”
这一番斥责,如同惊雷炸响,彻底断绝了隆科多最后的希望,也明确地向满朝文武表明了皇帝的态度,隆科多,已是弃子!佟佳氏,也护不住他!
“隆科多昏聩失德,不堪其位。着,革去一切官职爵位,抄没其非法所得家产,发还原主及充入国库。其本人,贬为庶民,圈禁于其府中,非诏不得出!其相关党羽,一律按律查办,绝不姑息!钦此——”
冰冷的旨意,如同最终的判决,轰然落下!
“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隆科多瘫软在地,面如死灰,机械地叩首,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魂魄。完了,他的一生,他的权势,他的富贵……全都完了!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心中却是巨浪滔天。皇上此举,不仅仅是处置了一个隆科多,更是彻底斩断了佟佳氏在军中的一大臂助,其雷霆手段与决绝心意,令人心惊胆寒!
圣旨很快传到佟佳府。当宣旨太监面无表情地念完旨意,宣布查抄家产、圈禁府中的命令后,整个佟佳府瞬间乱作一团,哭喊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隆科多被人如同拖死狗般从朝堂上架回来,扔在冰冷的地上,眼神空洞,仿佛已经疯了。
而就在这片混乱与绝望达到顶点时,李四儿所在的院落,传来了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随即便是丫鬟婆子惊慌失措的哭喊:“不好了!姨娘……姨娘见红了!孩子……孩子保不住了!”
早已奉命“精心照料”李四儿胎相的太医,此刻恰到好处地出现,一番“尽力抢救”后,出来对着面无人色的隆科多和闻讯赶来的管事摇了摇头,叹息道:“姨娘忧思过甚,惊惧交加,胎气大动,已是小月了。且,且伤了根本,日后…恐难再孕。”
消息传到宫中时,玄烨正在批阅奏折。梁九功低声禀报完,小心地觑着皇帝的脸色。
玄烨笔尖未停,只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他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专注于眼前的政务。
梁九功心中暗凛,知道隆科多与李四儿这一页,在万岁爷心中,是彻底翻过去了。所有的障碍,都已清扫干净。
隆科多被革职抄家、贬为庶民圈禁,以及李四儿流产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京城,自然也传到了赫舍里府。
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都觉得是大快人心,恶有恶报。赫舍里老夫人听闻,也只是念了声佛,叹道:“天道轮回,报应不爽。只可怜了那个未出世的孩子……”便不再多言。
舒云在幽兰轩中听到云翠小心翼翼的禀报时,正在给一盆兰草浇水。她的手微微一顿,清水洒了些在案上。
隆科多……落得如此下场。
李四儿……失去了孩子。
她心中并无太多快意,反而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并非同情,而是一种物是人非、因果循环的苍凉感。
那个曾带给她无尽痛苦和羞辱的地方,那个人,终究是彻底成为了过去。
她放下水壶,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欣欣向荣的花草。阳光正好,暖风拂面。
她知道,这一切的背后,是谁在推动。那个男人,用他的方式,为她彻底清算了过往的恩怨,扫平了前路的障碍。
心中那份原本还有些飘摇不定的决心,在此刻,变得更加沉静而坚定。
过去的,已然终结。
未来的路,无论平坦或是崎岖,她既已选择,便会与他一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