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心意相通-《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第二天傍晚,周怀瑾才悠悠醒转。喝了些温热的米粥,精神总算恢复了几分。

  他靠在床头,看着围在床边的贾赦、贾琏、王熙凤等人,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笑意,声音还有些沙哑:“……多亏了英哥儿和阿墨那日示警。若非他们,我心中毫无防备,考场之上,那李生趁乱靠近,真让他将东西塞进了考篮,后果不堪设想!”

  想起那惊魂一幕,他仍心有余悸。

  众人闻言,皆是又惊又怒又庆幸。

  然而,秋闱虽过,等待放榜的日子却像钝刀子割肉,更磨人心。

  周怀瑾表面上竭力维持着镇定,每日在客院看书、练字,但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焦虑,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一圈圈扩大,无声地煎熬着他。

  这份焦灼,也传到了黛玉院中。

  黛玉倚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卷书,目光却毫无焦距地落在庭院里那几竿修竹上。紫鹃端着一碟她素日爱吃的藕粉桂花糕进来,轻唤了几声,她才恍然回神。

  “姑娘,您好歹用些点心吧?这都热了第三回了。”紫鹃忧心忡忡地看着黛玉清减的下颌。

  黛玉轻轻摇头,黛眉微蹙,声音低婉:“……放着吧,没胃口。”她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紫鹃,你去前头……看看英哥儿在不在?若在,问问他……他怀瑾表叔……今日胃口可好些了?那日受了惊吓,又熬了九天,可别落下病根。”

  紫鹃心领神会,应声去了。

  没过多久,英哥儿像只勤快的小蜜蜂,嗡嗡地飞到了客院。他扒着门框,探进小脑袋:“怀瑾表叔!林表姑让英哥儿问你,身子可大好了?吃得下饭么?睡得好么?”

  周怀瑾正对着窗边一盆兰花出神,闻声抬头,看到英哥儿,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招手让他进来:“表叔好多了,多谢你林表姑挂心。告诉她,我一切都好,让她不必忧心。”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英哥儿身上,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英哥儿,你林表姑她……这几日可还好?身体安好么?睡得安稳么?”

  英哥儿眨巴着大眼睛,用力点头:“嗯!林表姑好着呢!她让英哥儿告诉表叔,莫要太过忧思,安心静候佳音便是!”小人儿把黛玉那文绉绉的话学得惟妙惟肖。

  周怀瑾闻言,心中稍安,唇边笑意加深。

  可没过两个时辰,英哥儿又蹬蹬蹬跑了回来,小脸跑得红扑扑的,额头上冒着细汗:“怀瑾表叔!林表姑又问啦!问你今日可曾出门散散心?总闷在屋里也不好!”

  周怀瑾失笑,只得又答:“劳烦英哥儿告诉你林表姑,表叔今日在院中走了几圈,看了会儿书,未曾出门。”

  英哥儿领命,又一阵风似的跑回黛玉处传话。

  如此这般,从“表叔今日午膳用了什么?”、“可曾给家中送过书信?”到“林表姑还咳嗽吗?”、“林表姑送来的棋谱甚是合意。”……两个大人之间那点欲言又止的关切,全化作了英哥儿两条小短腿来回奔波的由头。

  到了第三日午后,英哥儿再次被紫鹃请进小院,领了黛玉最新一版的“问候”后,小人儿终于受不了了!

  他站在廊下,小胸脯气得一鼓一鼓,像只被惹毛的小青蛙。英哥儿跺了跺脚,乌溜溜的大眼睛转了转,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

  “林表姑!”他跑进屋里,扯了扯黛玉的袖子,小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兴奋,“后园子假山那边,飞来一只顶顶好看、尾巴老长老长的花蝴蝶!蓝的!还有金色!可漂亮啦!英哥儿抓不着!林表姑,你去帮英哥儿看看好不好?就在那儿等着,它一会儿肯定还飞回来!”

  他伸着小手指着花园的方向,眼神无比真诚。

  黛玉正被心事搅得坐立不安,也无心细究英哥儿话里的破绽。

  想着去园子里透透气也好,便点了点头,由紫鹃陪着,随英哥儿出了房门。

  英哥儿把黛玉引到花园深处一处僻静的太湖石旁,这里绿荫匝地,藤萝垂挂,一张小巧的石凳藏在花木掩映之中。“林表姑,你坐这儿等!那大蝴蝶肯定飞这边来!英哥儿去找平姨拿个网子来!”

  说完,不等黛玉回应,转身就跑,小身影灵活地钻过月洞门,瞬间消失不见。

  黛玉依言在石凳上坐下。四周静谧,只闻鸟鸣啁啾,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焦灼的心绪在静谧中稍稍平复。

  等待有些无聊,她随手从袖中抽出一卷常看的书册,正是那本翻旧了的《西厢记》。书中才子佳人的浓词艳句,此刻读来却有些索然,反倒更添几分闺阁寂寥。她微微叹了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

  就在这时,花木掩映的小径那头,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还有英哥儿那特有的、带着点邀功意味的清脆童音:“怀瑾表叔!快!快跟我来!有急事!天大的急事!”

  周怀瑾被英哥儿一路拉着,匆匆穿过回廊,迈进花园的月洞门。

  他正疑惑这小家伙火急火燎地要做什么,目光穿过扶疏的花木,一眼就看到了太湖石旁那抹清丽的身影——黛玉正坐在石凳上,低垂着头,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卷。

  夕阳的金辉透过叶隙,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宁静得像一幅画。

  周怀瑾的脚步瞬间钉在了原地,心跳毫无预兆地漏跳了一拍。

  英哥儿却已松开他的手,像完成了什么重大使命,哧溜一下钻进了旁边的树丛里,没了踪影。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黛玉。她闻声抬头,猝不及防地对上了周怀瑾看过来的目光。四目相对,两人都愣住了。

  黛玉的脸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了上等的胭脂,一直红到了耳根。慌乱之下,她下意识地想将手中的书藏起,动作却太过急促,“啪嗒”一声,那卷书脱手滑落,掉在了她脚边的青石板上。

  书页散开,露出封面,正是那三个大字《西厢记》。

  空气仿佛凝固了。

  黛玉窘迫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颊滚烫。闺阁女儿偷看这等“淫词艳曲”,还被一个外男撞见……她羞得抬不起头,眼圈微微发红。

  周怀瑾也看清了书名,不由一怔。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常态,眼中并无黛玉预想中的鄙夷之意,只有一丝温和的了然。

  周怀瑾看着黛玉窘迫的样子,心中一片柔软。

  他向前走了两步,伸手捡起书册,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停下,语气自然而真诚:“闺阁女子,困于方寸之地,所见所闻终是有限。话本传奇,虽多杜撰,却也如开了一扇窗,能窥见些人情世故、世道风光。姑娘闲暇看看,消遣解闷,亦是常情。”

  黛玉诧异地抬起泛红的眼眸,看向他。

  只见周怀瑾将那本《西厢记》轻轻放在石桌上,目光温润坦诚,继续道:“此间故事,遣词虽美,终究是空中楼阁。姑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