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江南烟火-《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丹徒县衙后街赁下的两进小院,粉墙黛瓦,被江南的细雨洗得格外清新。院墙不高,探出几枝新绿的桑条。前院青石铺地,一口老井旁搭着葡萄架,藤蔓才攀上竹竿,透着勃勃生机。比起京城的深宅大院,这里简朴,却因有了人声笑语而活泛温暖。

  行李箱笼刚卸下,还堆在廊下未曾完全归置。王熙凤抱着英哥儿站在正房阶前,目光扫过这方小小的新天地,心头那根紧绷了千里的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她低头亲了亲怀中儿子光洁的额头,小家伙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眸,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屋檐和天空。

  “平儿,”王熙凤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却异常清晰,“叫苍梧寻两个最稳妥、脚程快的兄弟来。”

  平儿立刻会意:“是,奶奶。这就去。”

  不多时,两名精悍的护卫被带到王熙凤跟前。她抱着英哥儿,口齿清晰地吩咐:

  “你们俩,一个跟着铁卫返回京城,一个往金陵去。京城那封口信带给荣国府大老爷:就说琏二爷和我带着英哥儿、巧姐儿,已平安到丹徒县衙任上安顿下来了,路上虽有惊险,但都过去了,如今一切安好,请他老人家千万放心,保重身体。”

  她又转向另一人:“金陵那封口信带给王家大爷,我兄长王仁:就说凤丫头和贾琏带着孩子已平安落脚丹徒,报了平安,请他勿念。一路多亏了大老爷派的人护送。”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口信务必带到本人面前,讨个准信儿回来。路上小心!”

  “奶奶放心!定将口信带到!”两名护卫肃然抱拳,领命而去。

  看着信使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王熙凤才真正觉得一颗心落回了实处。她转身,将一直安静看着她的英哥儿抱得更紧了些,小家伙似乎感受到母亲情绪的放松,小嘴弯起一个乖巧的弧度,依赖地靠进她怀里。

  “好了,往后啊,这就是咱家的院子了。”她抱着儿子,立在廊下,声音里带着尘埃落定的轻松。隔壁院里隐约传来刘姥姥逗板儿的笑声,不远不近,正好。

  “奶奶,您尝尝这新米熬的粥,香得很!”刘氏系着围裙,从灶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米香混着柴火气,是安稳的味道。

  英哥儿快六个月了,小脸玉雪可爱,穿着大红绣鲤鱼戏莲的肚兜。听见母亲说话,他乌溜溜的眼眸专注地望着王熙凤,发出“咿呀”一声清亮的回应,小脑袋依赖地蹭了蹭她的颈窝,带着纯净的奶香。

  “姐儿慢点跑,仔细滑!”平儿清亮的声音带着笑意,从西厢门口传来。只见她追着个五六岁、穿着鹅黄衫子、扎着两个小揪揪的女童。巧姐儿像只活泼的小鸟,咯咯笑着,脚步轻快地奔到廊下:“娘!弟弟醒啦!巧姐儿来陪弟弟玩!”

  王熙凤笑着蹲下身,一手稳稳托住怀里的英哥儿,一手揽住女儿。巧姐儿立刻献宝似的举起手里一个精巧的布偶小兔子,小心翼翼地凑到英哥儿眼前:“弟弟看!小兔子!是爹爹昨儿给我买的!给你摸摸,软软的!”

  英哥儿黑曜石般的眸子转向那只小兔子,眼神专注而好奇。他伸出胖乎乎的小手,用指尖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兔子的耳朵,随即收回手,仰头看向王熙凤,小嘴微张,发出一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