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之情-《黑神话:三国》

  吕布、貂蝉见董卓来了,忙分开手,愣在当场。到底是貂蝉先反应过来,推了把吕布叫他快走。

  吕布会意,连方天画戟都来不及捡,便纵身离去,只见得白芒一闪。董卓一个纵身来至貂蝉身边,看了眼貂蝉,见貂蝉无碍冷哼一声,拾起吕布的方天画戟,看准吕布逝去的方向,狠狠掷出。也是董卓修行了得,这一戟去势极快,真如闪电一般,正打向吕布落身处。

  眼看着那戟击在吕布身上,貂蝉不由得轻呼一声。

  却见吕布探出手,竟随手便接住了这一戟,狠狠看了一眼董卓,转身便走。原来,方天画戟乃是上品神兵,有器灵盘龙,自是伤不得吕布。

  董卓见状更是怒急,放开貂蝉身形一抖便化作一道黑光直追了上去。刚追至圆门,忽生感应,硬生生止住冲势,差点与一人撞了个满怀。

  撞了董卓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儒。也便是李儒,若换作他人,董卓早已撞得粉身碎骨。

  ——

  原来李儒来找董卓议事,不想刚入太师府,忽见董卓怒气冲冲向凤仪亭赶去。他情知有事,便跟了过来。哪料刚至凤仪亭,便见一道白光眨眼而过。饶是李儒修为精深,也没看清来人,但这般身手,想想也知是吕布。他想及前几日之事,已猜出十之八九,便去安抚董卓,却不期与董卓撞个正着。

  李儒见董卓一身杀气忙道:

  “太师为何要杀温侯?”

  董卓忿忿道:

  “这逆子,趁某不在竟敢调戏某的爱妾,不杀他实难解某心头之恨。”

  李儒摇头道:

  “太师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楚庄王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是一上品鼎炉...”

  董卓纠正道:

  “极品...”

  李儒皱了皱眉:

  “不管怎样,也不过是太师修行的器皿。而温侯乃是太师心腹猛将,太师何不答应温侯待突破之后将貂婵赐予温侯,温侯定深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到时天下可得,还望太师三思!”

  董卓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心中却大为不舍:

  “欲收吕布,只有这一条路吗?”

  李儒点了点头。

  董卓深吸口气,心里却想起刚才貂蝉被吕布调戏,梨花带雨,欲投湖明志,心中怜爱之心顿起。何况貂蝉确是人间极品,他虽不在乎美人,但那是太阴之体啊!董卓想想便觉心痛得难心呼吸。可李儒的话又颇有道理,自己必须夺得天下,只有夺得天下气运,自己才能恢复全盛。但想起貂蝉,董卓还是有点肝疼。

  看着李儒期待的眼神,董卓深吸口气:

  “容孤再想想...”

  董卓胡思乱想间回到后园,见貂蝉仍伏在地上,忙扶起貂蝉关切道:

  “爱妾受惊了!”

  这时貂蝉心系吕布,试探道:

  “妾身无妨!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太师切不可为妾身一小女子而失去一员上将!”

  说完掩面而泣。

  董卓闻言,怜意更起,叹道:

  “唉!你说的正是!既如此,孤欲把你赐给吕布,你意下如何?”

  貂婵闻言微微一怔,不知董卓是试探还是真心,当即一把拉住董卓泣道:

  “妾身已是太师的人,现在太师要把妾身赐与他人,妾身宁死不从!”

  说罢假戏再做,拔剑便欲自刎,董卓忙抱住貂蝉夺下长剑道:

  “唉!孤怎忍心将你赐予他人,刚才只是戏你,切莫当真!”

  董卓自此拿定主意,绝口不提此事。

  ——

  李儒一面安抚吕布,一面又担心董卓有变,次日又去见董卓:

  “太师,今日何不先承诺温侯将貂蝉赐他,以安其心?”

  董卓昨夜大发神威,正是醉仙欲死之际,怎么舍得将貂蝉赠与他人?从前那些庸脂俗粉,禁不住他几下折腾便香消玉殒,这貂蝉不仅艳盖群芳,床上功夫更是极为了得。更何况,貂蝉对自己真心实意,董卓更是越发不舍。

  董卓叹道:

  “孤昨夜思忖良久,越发觉得不妥。若是孤在西凉,赐他便也罢了,但这是在中原。中原素重礼义,吕布是孤义子,孤是他义父,怎么能把孤的妾室赐给他呢?这不是有违纲常伦理吗?算了,孤不追究他调戏爱妾就是了!你好言安慰一下他,就这样吧。”

  李儒心中一震,忙道:

  “太师,切不可被一妇人所惑而坏了天下大事啊!”

  董卓闻言大怒,虎目圆睁骂道:

  “把你夫人给吕布你愿意吗?以后少他妈再提貂蝉的事,再提别管孤不念旧情!”

  李儒心中一震,自己媳妇那是董卓的女儿,自己敢说给吗?何况自己也确实舍不得自己的女人。

  李儒犹豫片刻,又道:

  “太师,何不先稳住温侯...”

  董卓登时怒起,一把将案前的砚台摔在地上:

  “滚!”

  李儒只得讪讪出去,望着苍天一叹:

  “吾等必死在此妇人之手!”

  被李儒这么一搅和,董卓心中烦闷,决定加紧闭关突破,于是便下令回郿坞。

  ——

  却说这日,百官俱来为董卓送行。

  貂蝉坐在行车之中,心中悲切,卷开帘帐朝人群中望去。却不想,正迎上吕布脉脉含情的目光。

  原以为今生无缘,却不料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

  貂蝉心头一喜,随即悲从中来,潸然泪下。貂蝉深恐自己的情不自禁为吕布惹来杀身之祸,忙掩住车帘,躲入车内。

  却怎料伊人种种,吕布俱是看在眼里,痛在心底,恍惚中仿佛回到了垓下...

  四面楚歌声中,面对虞姬,自己酌酒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随侍身旁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拔剑自刎。

  吕布登时湿了眼眶,不由一怔。此时此刻,自己怎的会想起这些?但那一幕幕是如此真实,仿佛自己亲身经历一般。尤其是虞姬拔剑自刎,他只觉痛彻心扉。

  虞姬自刎,不正是为断霸王的后顾之忧,激起霸王斗志突出重围,回转江东再战天下?

  此情此景,恍如昨日悲秋,历历在目。

  今天的貂婵莫不也是为了自己苦苦煎熬忍隐?

  四百年前,自己就这样看着她在自己眼前拔剑自刎血洒垓下;四百年后,难道自己也要看着她葬送在这淫魔之手吗?

  但天下乱世,除了董卓,谁又能挽救苍生?

  但为了天下苍生,就必须牺牲貂蝉吗?

  吕布紧握双拳,真恨不得将董卓碎尸万段以解心头之恨,心中纠结至极。

  吕布却万万想不到,此时,远处有一双神秘的眼睛正在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看到吕布满脸的痛苦纠结,他的嘴角竟然微微勾起了一个诡异的弧度。

  吕布感觉肩头被轻轻拍了拍,吕布回过头,却看到王允满脸笑意地看着自己:

  “温侯素来不离太师左右,今日怎么不跟太师一起回郿坞,却在这里遥望叹息?”

  吕布心中正烦,此刻见到王允,不禁悲从中来:

  “还不是为了司徒大人的女儿。”

  话一出口,吕布险些没落下英雄泪来。

  王允佯作讶然道:

  “温侯何出此言?”

  旋即解释道:

  “老夫近日偶染风寒,闭门不出。若非太师驾归郿坞,老夫才不得不带病而出,这才喜见温侯,却怎么会是这般结果?难道...”

  吕布闻言悲愤道:

  “老贼...自纳貂蝉为妾了!”

  王允佯作大惊:

  “怎会有这等事?”

  吕布将近日之事一一告之王允,王允不禁捶胸顿足:

  “想不到太师竟做此等禽兽之事!”

  说至此处,王允看了看左右,拉起吕布道:

  “此处人多眼杂,且到寒舍商议!”

  ——

  王允引着吕布来到府上密室之中,二人摆上酒宴,两杯苦酒下肚,吕布心中又添了几分抑郁,又将凤仪亭一事与王允讲了一遍,王允叹了口气道:

  “想不到太师竟做如此灭绝人伦之事,淫老夫之女,夺温侯之妻,岂不为天下人引为笑柄?别人笑的不是太师之淫,笑的是你我无能啊!”

  王允作愤怒状又饮了一樽酒,旋又叹息道:

  “老朽已行将枯木,不足道也;温侯盖世英雄,却也要受此之辱,实为可恨!”

  霸王项羽本就性如烈火,今生转世,性子已是被磨平了些许,此番被王允这般激了几句,不禁拍案而起:

  “奶奶的!老子非杀了他不可!”

  王允忙劝道:

  “温侯息怒,老夫失语了。”

  吕布此时虎目圆睁俨然动了真火,举起酒一饮而尽,双眼猩红:

  “某非杀了老贼不可!”

  王允忙掩住吕布的嘴道:

  “温侯休得胡言!这种话怎可乱说?”

  吕布冷哼一声:

  “大丈夫生得天地间,怎可受此大辱!”

  王允心中暗喜,嘴上忙道:

  “以温侯之才,太师确非敌手。”

  王允此话自然是为了坚定吕布信心大胆除董,却不料,吕布呆怔良久无语,王允心中不由叫糟。

  原来,这一句话,却将吕布勾回了现实。自己确实不惧董卓,可自己为什么一直忍隐不发?皆因为董卓一心匡扶天下,守持汉家江山。十八路诸侯叛乱,自己以一已之力守住京城门户(吕布作为董卓金牌打手,一直不离董卓左右,而旁人都知道吕布董卓名为父子,自然也不敢胡言乱语。所以,吕布会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毕竟汉家天子稳坐京城,而十八路诸侯却要围攻京城。如果这时候,当朝太师告诉你,他们是反贼,要反大汉的天下,你会怎么想?何况那时候又不像现在,手机在手,天下我有。那时候全靠口口相传道听途说)。自己为一已之私,却诛杀了朝中重臣,岂不成了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

  一时间,吕布又陷入了儿女私情重要还是国家兴亡重要的摇摆不定中。

  王允见吕布神色迟疑,不由推了推吕布道:

  “温侯...”

  吕布这才恍然长叹道:

  “唉!奈何某与他有父子之情,岂能做此不义之事?何况太师又是国之重臣,某又怎能做此不忠之事?唉!真是难煞某也!难煞某也!”

  说罢,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王允闻言冷笑一声道:

  “父子之情?将军姓吕,太师姓董,他掷戟之时,可曾念及父子之情?”

  吕布闻言,不由心动,眉间舒展。

  王允本就是极善察言观色,见此情状又愤然道:

  “董卓老贼入京以来,祸乱朝政,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危。眼下,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十八路诸侯举义军讨伐董卓,奈何却被温侯阻于虎牢关前。诛逆贼而不得,何谈国之重臣?分明便乱臣贼子!”

  王允说得义正言辞,痛快淋漓,听得吕布双眼猩红,一把揪住王允脖襟。

  王允心中暗道不好,莫非我错看了吕布?哎呀!

  只听吕布颤声道:

  “此话当真?”

  王允闻他此言,大义凛然道:

  “此事天下皆知,何敢欺瞒温侯?温侯若诛逆贼扶汉室,便是汉室忠臣,必当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温侯若助董卓祸乱天下,便是国之逆贼,纵当载入史册,亦是遗臭万年!”

  吕布闻言气得咬碎钢牙:

  “董卓老贼,陷某于不忠不义之地!”

  转而对王允道:

  “王司徒放心,吕布心意已决,不杀董卓,誓不为人!”

  王允见此光景道:

  “但恐事若不成,反招大祸。”

  吕布拔出配刀,刺臂为誓。

  王允大为感动,泪如雨下:

  “汉室江山,仰仗温侯了!”

  说罢,又道:

  “温侯且不要声张,王允自有安排。”

  ——

  次日,王允便邀来心腹孙瑞、黄琬共同商议诛贼大计。

  孙瑞、黄琬不由担心,毕竟董卓位列武榜第五,实力非凡,吕布在武榜位列第十,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王允却并不担心,董卓早年入得武榜,久未征战,加上早过了全盛时期,武功修为自是大打折扣,而吕布是军方公认的悍将,正值壮年,其未入武榜只因跟随董卓才新晋崛起,之前并未出现在世人眼中。以此,方消了二人疑虑。

  也是天佑大汉,当今圣上刘协,正值重病之中。于是三人商定,遣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去郿坞请董卓议事,再由当今圣上发密诏于吕布(这正是三人为定吕布之心,方才定下此计。毕竟一直是王允的一面之词,不足为评,但有了密旨,自然可以说明一切),使甲兵埋伏在朝门之内,引董卓至此诛杀。

  三人计定妥当,一时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前去郿坞。

  这人不仅要能言善辩,还要与董卓亲近,更要有诛逆之心,遍看董卓亲信多是从西凉带来的旧人,忠诚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