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帝润玉颁天宪-《斗姆归来,从僵约到洪荒》

  三界盛会的余韵尚未消散,九重天阙已迎来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凌霄宝殿内,祥云缭绕,瑞气千条。润玉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今日他身着十二章纹天帝朝服,头戴十二旒冠冕,神情庄重肃穆。

  殿内仙班列次整齐,不仅有天界众神,更有人间修仙界代表与幽冥司要员。鎏英与卞城王身着正式官服,立于武官队列前列,象征着地府已然成为三界权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鸣钟——"司礼仙官高唱。

  九声钟响震彻云霄,宣告着重要时刻的来临。润玉缓缓起身,手中捧着一卷以星辰为纸、以道韵为墨书写而成的法典。这就是今日将要颁布的《三界天宪》。

  **天宪序章**

  润玉的声音在法力加持下,清晰地传遍三界每一个角落:

  "自混沌初开,天地分立,万物滋长,然秩序未明。今幸得大道垂青,立新秩序,定阴阳,明善恶。朕承天命,统御三界,特颁此天宪,以正乾坤,以安众生。"

  他展开法典,金色文字浮现在空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天地至理:

  "第一条:天地二道,各司其职。天道主生,执掌万物生长、气运流转;地道主死,执掌魂灵归处、轮回往生。二道相济,不可偏废。"

  话音刚落,天际显现异象。左边日月星辰循轨运行,右边六道轮回缓缓转动,完美诠释了天地二道的和谐统一。

  **权责分明**

  润玉继续宣读,声音愈发威严:

  "第二条:地府为幽冥主宰,独立于天、人、魔三界之外,专司阴阳秩序。其下设十殿阎罗、判官司、轮回司等职司,依《幽冥律例》行使审判之权。"

  "第三条:天地人三界,皆需遵从功德业力之法。行善积德者,天道赐福,地道佑护;作恶多端者,天劫加身,地府严惩。"

  这时,太巳仙人出列奏报:"启禀陛下,自功德体系推行以来,三界犯罪之事锐减九成,可见此法深得民心。"

  润玉颔首,继续宣读关于地府运作的具体细则。每一条规定都经过深思熟虑,既确保了地府的独立性,又明确了与其他各界的协作机制。

  **朝会热议**

  当天宪宣读至地府权限时,一位老牌仙君出列质疑:

  "陛下,地府权柄是否过重?若其审判不公,又当如何制约?"

  未等润玉回答,鎏英已然出列:"仙君所虑,天宪中已有明示。地府审判皆以生死簿记录为凭,以三生石映照为证。若有疑议,可申请天庭复核。"

  她展示出一面玉镜:"此为因果镜,可回溯任何一桩审判的全过程。幽冥司欢迎各界监督。"

  又有人间代表提问:"若修仙者与凡人发生纠纷,该由哪界审理?"

  这次是卞城王回答:"按天宪规定,跨界纠纷由地府仲裁。幽冥司将依据功德业力,不偏不倚。"

  润玉满意地看着这一幕。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三界在讨论中增进理解,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功德体系**

  当天宪进行到功德体系的具体规定时,所有人都凝神细听。润玉特意请出月下仙人详细解说。

  丹朱捧着厚厚的《功德籍》,如数家珍:

  "救治垂死者,功德 50;超度亡魂,功德 30;创利益众生之法,功德 200......"

  他特意强调:"这些标准是三界共同商定,地府严格执行。就连老夫牵红线,都要先查双方的功德业力呢!"

  这番话引来阵阵笑声,气氛越发融洽。

  **跨界协作**

  润玉继续宣读天宪中关于三界协作的条款:

  "天界负责维持三界秩序,调理天地灵气;人间界繁衍生息,传承文明;幽冥司执掌轮回,清算因果。三界各司其职,又需同心协力。"

  他特别强调:"自此以后,三界官员按功德晋升,不再论出身来历。便是魔族,只要功德足够,也可在天界任职。"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但看到鎏英和卞城王这些年的作为,反对的声音终究没有出现。

  **实施细则**

  为使天宪能够切实执行,润玉还颁布了详细的实施细则:

  《幽冥审判条例》——明确规定地府审判的程序与标准;

  《跨界事务协调办法》——规范三界间的协作机制;

  《功德评定标准》——统一功德的计算方法;

  《轮回转世规程》——确保每个魂灵都能得到公正对待。

  每一部细则都经过反复推敲,既保持了原则性,又具备可操作性。

  **历史见证**

  当天宪宣读完毕时,已是日暮时分。润玉命人取来天地宝鉴,将整部天宪烙印其中。

  "自此以后,此天宪即为三界最高律法,天地为鉴,大道为证!"

  宝鉴绽放万道霞光,将天宪内容投射到三界每一个角落。无论仙凡鬼神,都在这一刻清楚地知晓了自己在新秩序下的权利与义务。

  **各方反应**

  消息传到人间,玄诚子立即召集门人:"即日起,玄天宗一切行事皆需遵循天宪。特别是功德修行,必须作为首要任务。"

  在幽冥司,判官们开始研习新颁布的细则。墨方判官感慨:"有了这部天宪,审判时更加有章可循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魔界的反应。那些原本还对地府心存疑虑的魔族,在看到天宪中明确规定"众生平等"的条款后,终于彻底信服。

  **润玉的期许**

  朝会结束后,润玉独自站在凌霄殿前,望着渐沉的夕阳。

  邝露轻声问:"陛下在担心什么?"

  润玉摇头:"朕不担心天宪的执行,而是思考如何让这部法典与时俱进。三界在变,律法也当随之完善。"

  他取出一本空白的书册:"朕打算设立天宪修订会,由三界代表共同参与,定期修订完善。"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实施。首次修订会就有百余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天界仙神、人间修士、幽冥判官,甚至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魔族长老。

  **天宪的影响**

  《三界天宪》颁布后的第一年,效果立竿见影:

  三界纠纷数量下降七成;

  修仙界走火入魔之事锐减;

  魔族主动行善者日增;

  就连人间王朝的诉讼都少了大半。

  最让人称道的是,这部天宪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众生平等"。一位触犯天条的上神与一个为恶的凡人,在地府接受的是同样的审判标准。

  **新的起点**

  百年之后,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时,都将《三界天宪》的颁布视为新秩序真正确立的标志。

  润玉在这部法典的序言中写道:

  "天地之大,以众生为念;律法之严,以公正为心。愿三界同心,共守此宪,则太平可期,盛世长存。"

  这或许,就是对这部开创性法典最好的注解。

  而这一切,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