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番外篇:棋盘之外,天外来客**
建安二年,夏。
许都的暑气,像一床厚重的棉被,压得人喘不过气。司空曹操的府邸里,气氛比天气更加沉闷。
刚刚,一封来自前线的军报,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曹操心中所有的火焰。他倾巢而出,南下征讨张绣,却在宛城,遭遇了奇耻大辱。长子曹昂、爱将典韦,皆战死沙场,他自己也狼狈逃回。
“主公,请息怒。”谋士郭嘉,跪坐在曹操对面,他的脸色因饮酒和熬夜而显得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依旧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人心,“胜败乃兵家常事,宛城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天意。如今之计,应是安抚军心,重整旗鼓,而非自怨自艾。”
曹操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酒杯嗡嗡作响:“奉孝!你说得轻巧!昂儿没了,典韦也没了!朕的心,在滴血啊!”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后院……后院天降异象!”
“什么异象?”曹操眉头一皱。
“一个……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男人,从天而降,掉进了主公的荷花池里!”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这等荒诞之事,闻所未闻。
“带路!”
两人来到后院,只见荷花池边,已经围了一圈侍卫。池中央,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服”、浑身湿透的年轻男人,正狼狈地爬上岸,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
“我靠!这什么鬼地方?系统出错了?还是我做梦呢?”
他抬起头,看到了曹操和郭嘉,愣了一下。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曹操那标志性的胡子和郭嘉那病弱却锐利的眼神上。
“等等……这……这不会是……曹操和郭嘉吧?”男人喃喃自语,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的表情,“卧槽!真的是!历史诚不我欺!”
这个男人,就是姜小伍。他刚刚在自己的时代,进行一次“时空穿梭”的初步实验,没想到,坐标错误,直接把他扔到了三国时代。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司空府!”曹操厉声喝道。
姜小伍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这位传说中的枭雄,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了起来。他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拳脚的,最波澜壮阔的舞台。
“在下姜小伍,乃一介方外之人,略懂一些经天纬地之学。”他拱了拱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邻居打招呼,“曹司空,郭军师,别来无恙啊?”
郭嘉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此人言语古怪,气度从容,绝非常人。他轻咳两声,对曹操说:“主公,此人或许……与那‘天降异象’有关。”
曹操审视着姜小伍,心中充满了警惕和好奇。他挥了挥手:“将他带下去,好生看管。奉孝,你我,需要好好谈谈。”
### **第一计:釜底抽薪,断袁术之根基**
当晚,曹操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主公,此人……不简单。”郭嘉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他身上没有半分武艺,却毫无惧色。他看我们的眼神,不像在看权臣,倒像在看……故人。”
“故人?”曹操不解。
“一种……超越了身份的,平等的审视。”郭嘉说,“而且,他说他懂‘经天纬地之学’,我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卫的报告:“先生(姜小伍)说,他有平定天下之策,愿说与主公听。他还说,他知道主公下一步,想打谁。”
曹操和郭嘉心中一震。曹操下一个目标,正是盘踞在寿春,刚刚称帝的袁术。此事,仅有几人知晓。
“让他进来!”
姜小伍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下,自己倒了杯酒:“曹司空,我知道你想打袁术。但你不能直接打。”
“哦?为何?”曹操来了兴趣。
“袁术虽是草包,但寿春城坚,粮草充足。强攻,必是血战,即便胜了,也是惨胜。届时,北边的袁绍,西边的刘表,随时可能给你背后来一刀。你耗不起。”
姜小伍伸出三根手指。
“我给你三条计策,你任选其一。上策,叫‘釜底抽薪’。袁术称帝,最大的依仗是什么?是江淮地区的盐铁之利。你派一支精兵,不走大路,绕道水泽,直扑他的盐铁产地海盐和合肥。一把火烧了,再派人散播谣言,就说他的钱粮,被天火烧光了。他军心一乱,不攻自破。”
“中策,叫‘借刀杀人’。袁术称帝,天下共愤。你以朝廷名义,联络江东的孙策,许他好处,让他从东边攻打袁术。你再从北面压制,袁术首尾不能相顾,必败。”
“下策,就是围城打援,硬碰硬。此乃下下策,我劝你别用。”
曹操听完,呆立当场。这三条计策,尤其是“釜底抽薪”,直指要害,比他和郭嘉商议的任何计划,都更加狠辣,更加有效。
他看向郭嘉,发现郭嘉也正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姜小伍。
“先生……高见!”曹操深吸一口气,对着姜小伍,深深一拜,“不知先生,愿不愿助我?”
姜小伍笑了:“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一个‘顾问’的头衔,不参政,不领军,只出主意。而且,我的话,你得听。”
“好!孤答应你!”
最终,曹操采纳了“釜底抽薪”之计。一支奇兵,果然成功焚毁了袁术的盐铁基地。消息传回寿春,袁术大军的士气,瞬间崩溃。曹操趁机大军压上,势如破竹,轻松击败了袁术,为他统一北方,扫清了第一个大障碍。
### **第二计:金蝉脱壳,解白马之围**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前夕。
袁绍大军南下,兵锋正盛。他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兵力不足,处境危急。
曹操的大帐里,一片愁云惨淡。
“颜良勇冠三军,如何可破?”曹操来回踱步。
郭嘉病得更重了,他靠在榻上,剧烈地咳嗽着,却依旧在思考对策。
姜小伍在一旁,悠闲地嗑着瓜子。
“别急嘛。”他说,“袁绍这个人,优点是色厉内荏,缺点是好大喜功,还
---
### **番外篇:棋盘之外,天外来客**
建安二年,夏。
许都的暑气,像一床厚重的棉被,压得人喘不过气。司空曹操的府邸里,气氛比天气更加沉闷。
刚刚,一封来自前线的军报,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曹操心中所有的火焰。他倾巢而出,南下征讨张绣,却在宛城,遭遇了奇耻大辱。长子曹昂、爱将典韦,皆战死沙场,他自己也狼狈逃回。
“主公,请息怒。”谋士郭嘉,跪坐在曹操对面,他的脸色因饮酒和熬夜而显得苍白,但那双眼睛,却依旧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人心,“胜败乃兵家常事,宛城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天意。如今之计,应是安抚军心,重整旗鼓,而非自怨自艾。”
曹操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酒杯嗡嗡作响:“奉孝!你说得轻巧!昂儿没了,典韦也没了!朕的心,在滴血啊!”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后院……后院天降异象!”
“什么异象?”曹操眉头一皱。
“一个……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男人,从天而降,掉进了主公的荷花池里!”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这等荒诞之事,闻所未闻。
“带路!”
两人来到后院,只见荷花池边,已经围了一圈侍卫。池中央,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服”、浑身湿透的年轻男人,正狼狈地爬上岸,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
“我靠!这什么鬼地方?系统出错了?还是我做梦呢?”
他抬起头,看到了曹操和郭嘉,愣了一下。随即,他的目光,落在了曹操那标志性的胡子和郭嘉那病弱却锐利的眼神上。
“等等……这……这不会是……曹操和郭嘉吧?”男人喃喃自语,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的表情,“卧槽!真的是!历史诚不我欺!”
这个男人,就是姜小伍。他刚刚在自己的时代,进行一次“时空穿梭”的初步实验,没想到,坐标错误,直接把他扔到了三国时代。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司空府!”曹操厉声喝道。
姜小伍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这位传说中的枭雄,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了起来。他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拳脚的,最波澜壮阔的舞台。
“在下姜小伍,乃一介方外之人,略懂一些经天纬地之学。”他拱了拱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邻居打招呼,“曹司空,郭军师,别来无恙啊?”
郭嘉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此人言语古怪,气度从容,绝非常人。他轻咳两声,对曹操说:“主公,此人或许……与那‘天降异象’有关。”
曹操审视着姜小伍,心中充满了警惕和好奇。他挥了挥手:“将他带下去,好生看管。奉孝,你我,需要好好谈谈。”
### **第一计:釜底抽薪,断袁术之根基**
当晚,曹操的书房里,灯火通明。
“主公,此人……不简单。”郭嘉喝了一口酒,缓缓说道,“他身上没有半分武艺,却毫无惧色。他看我们的眼神,不像在看权臣,倒像在看……故人。”
“故人?”曹操不解。
“一种……超越了身份的,平等的审视。”郭嘉说,“而且,他说他懂‘经天纬地之学’,我信。”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卫的报告:“先生(姜小伍)说,他有平定天下之策,愿说与主公听。他还说,他知道主公下一步,想打谁。”
曹操和郭嘉心中一震。曹操下一个目标,正是盘踞在寿春,刚刚称帝的袁术。此事,仅有几人知晓。
“让他进来!”
姜小伍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下,自己倒了杯酒:“曹司空,我知道你想打袁术。但你不能直接打。”
“哦?为何?”曹操来了兴趣。
“袁术虽是草包,但寿春城坚,粮草充足。强攻,必是血战,即便胜了,也是惨胜。届时,北边的袁绍,西边的刘表,随时可能给你背后来一刀。你耗不起。”
姜小伍伸出三根手指。
“我给你三条计策,你任选其一。上策,叫‘釜底抽薪’。袁术称帝,最大的依仗是什么?是江淮地区的盐铁之利。你派一支精兵,不走大路,绕道水泽,直扑他的盐铁产地海盐和合肥。一把火烧了,再派人散播谣言,就说他的钱粮,被天火烧光了。他军心一乱,不攻自破。”
“中策,叫‘借刀杀人’。袁术称帝,天下共愤。你以朝廷名义,联络江东的孙策,许他好处,让他从东边攻打袁术。你再从北面压制,袁术首尾不能相顾,必败。”
“下策,就是围城打援,硬碰硬。此乃下下策,我劝你别用。”
曹操听完,呆立当场。这三条计策,尤其是“釜底抽薪”,直指要害,比他和郭嘉商议的任何计划,都更加狠辣,更加有效。
他看向郭嘉,发现郭嘉也正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姜小伍。
“先生……高见!”曹操深吸一口气,对着姜小伍,深深一拜,“不知先生,愿不愿助我?”
姜小伍笑了:“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一个‘顾问’的头衔,不参政,不领军,只出主意。而且,我的话,你得听。”
“好!孤答应你!”
最终,曹操采纳了“釜底抽薪”之计。一支奇兵,果然成功焚毁了袁术的盐铁基地。消息传回寿春,袁术大军的士气,瞬间崩溃。曹操趁机大军压上,势如破竹,轻松击败了袁术,为他统一北方,扫清了第一个大障碍。
### **第二计:金蝉脱壳,解白马之围**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前夕。
袁绍大军南下,兵锋正盛。他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兵力不足,处境危急。
曹操的大帐里,一片愁云惨淡。
“颜良勇冠三军,如何可破?”曹操来回踱步。
郭嘉病得更重了,他靠在榻上,剧烈地咳嗽着,却依旧在思考对策。
姜小伍在一旁,悠闲地嗑着瓜子。
“别急嘛。”他说,“袁绍这个人,优点是色厉内荏,缺点是好大喜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