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听雨-《世子妃想逃婚?骂一顿就好了》

  听雨楼内,丝竹悦耳,茶香袅袅。

  时间在弦歌声中悄然流逝。台上的乐伎已不知换过几轮,唱罢《关雎》,又唱了几首时下流行的诗词。

  桌上的茶点也换了一茬又一茬,赵均平从一开始的兴奋雀跃,到后来也渐渐听得有些倦了,开始百无聊赖地拨弄着空碟子。

  就在这略显沉闷的间隙,一位身着淡紫纱衣、姿容秀雅的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上楼来。

  她目光在二楼略一扫视,便径直朝着李简他们这一桌走来。

  她先是向主位的李简盈盈一礼,眼波随即转向赵均平,声音柔婉动听:

  “这位想必就是作出《关雎》的赵世子吧?方才在后台听闻世子在此,特来拜会。

  世子诗才,令人心折,不知……可否请世子移步,为妾身这等愚钝之人,讲解诗中精妙?”

  赵均平被这突如其来的艳遇惊得愣住了,张着嘴,一时忘了回应,胖脸上迅速泛起红晕。

  他下意识地看向李简,眼神里带着无措和一丝隐秘的期待。

  李简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对赵均平微微颔首:

  “佳人相邀,岂有不从之理?。”

  赵均平这才如梦初醒,忙不迭地站起身,手足无措地整理了一下衣袍,结结巴巴道:

  “姑、姑娘请……请带路。”

  随即晕乎乎地跟着那抹淡紫色的身影去了。

  看着赵均平消失在廊道转角,李简脸上的笑意收敛些许。

  他起身,带着七宝公良北不着痕迹地穿过喧闹的大堂,经由一条僻静的廊道,快步走向后院。

  听雨楼后院,洗竹轩。

  沈墨正对着一幅新收的画作出神,门外便响起了叩门声。

  他嘴角一弯,放下手中玉镇纸。

  “进来吧。”

  李简推门而入,七宝与公良北则默契地留在门外廊下守望。

  “舅舅好雅兴。”

  李简扫了一眼画案,随口赞道,目光便落在了窗边紫檀桌上——

  那里并排摆放着四把形制各异、材质精良的折扇。

  他径直走过去,逐一拿起,展开,细看。

  第一把,象牙扇骨,洁白温润,扇面是当代名家所绘的云海仙鹤图,工笔精细,气韵非凡。

  第二把,紫檀木为骨,密度极高,入手沉实,散发着幽淡木香,扇面是洒金宣纸,未着一字,留白处尽显高贵。

  第三把,湘妃竹制,斑纹雅致,扇面是林玥瑶亲手题写的一首小诗,字迹清秀,与竹纹相得益彰。

  第四把,则是普通的玉竹骨架,素白棉纸面,看似朴实无华,但做工极其扎实,开合顺畅无声。

  李简仔细检视着每一处的做工和材质,指尖拂过扇骨的边缘,感受其打磨的光滑度。

  半晌,他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轻轻将扇子放回原处。

  “很好。”

  沈墨踱步过来,倚在桌边,桃花眼里满是探究:

  “东西是没问题。可我好奇的是,你小子怎么突然想起捣鼓这玩意儿来卖了?

  这可不像是你靖北王世子该操心的小生意。”

  李简拿起那把紫檀折扇,

  “唰”地一声利落展开,目光透过扇面看向窗外,语气随意:

  “闲着也是闲着。

  不如搞点实在的,赚些零花。”

  沈墨嗤笑一声,显然不信这番说辞,追问道:

  “零花?

  那你打算怎么个卖法?摆摊,还是走街串巷?”

  李简合上扇子,用扇头轻轻点了点外面大堂的方向,神秘一笑:

  “有外面那位赵大世子在,何须我亲自叫卖?”

  沈墨是何等精明人物,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带着几分戏谑,压低声音问道:

  “那《关雎》……是你的手笔吧?”

  李简闻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端起旁边沈墨刚沏好的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嘴角噙着一抹默认的笑意。

  沈墨见他这般情状,心中已如明镜,不由摇头失笑,也不再深究。

  他目光重新落回那四把扇子上:

  “说吧,这几件零花,你打算定个什么价?”

  李简放下茶杯,指尖依次点过四把扇子:

  “象牙的,五千两。不卖,当个镇店的幌子。”

  “这把墨韵紫檀,八百两。限量,九十九把。”

  “这把风雅湘妃,二十两。走量,首批三千。”

  “最后这把清风素竹,五两。敞开供应,产多少卖多少。”

  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沈墨听完,倒吸一口凉气,那双总是含情带笑的桃花眼瞪得溜圆:

  “你杀猪呢?!”

  沈墨被李简报出的价格惊得半晌没说话,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腔调:

  “我的好外甥,你这是把京城的人都当冤大头了?谁会买啊!”

  李简浑不在意地拿起那把紫檀折扇,在指间转了个漂亮的扇花,语气笃定:

  “舅舅,你小看京城这帮人了。他们不缺这点银子,缺的是别人没有、独他一份的排场。”

  沈墨皱眉:

  “这玩意儿制作不难,一旦市面走俏,仿制的、跟风的,立马就会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到时候,你这高价还怎么撑得住?”

  “无妨。”

  李简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弧度,

  “我也没指望靠这几把扇子吃一辈子。

  他们要仿,就让他们仿去。

  我只要牢牢吃住这第一波就行。”

  他放下紫檀扇,手指点着那四把样品:

  “所以,我们初期只推出前三种——云鹤、墨韵、风雅。

  用云鹤立名,用墨韵吸金,用风雅走量。”

  他最后指向那把最朴素的玉竹扇:

  “至于这清风素竹,先按着不发。等第一波过去,再把它放出来。”

  沈墨听着李简条理分明、步步为营的计划,脸上的疑虑渐渐被一种混合着惊叹与玩味的表情取代。

  他拿起那把被定为“非卖品”的云鹤象牙扇,摇了摇头,又笑着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李简身上,带着几分看戏的促狭:

  “好,好!……思路是够刁钻。

  行,舅舅我就搬个板凳,好好看看你小子,怎么把这玩意儿忽悠上五千两的!”

  李简面对舅舅的调侃,只是淡然一笑:

  “放心,舅舅。”

  他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会有人抢着来当这个有缘人的。”

  他不再多言,将四把样品扇仔细收好。

  “东西我先带走,后续的铺货和造势,就按我们刚才议定的来。

  什么时候开卖我会提前告知的。”

  “知道了。”

  沈墨挥挥手,重新坐回他的画案前,执起笔,看似又要沉浸到他的水墨世界里,只是嘴角那抹挥之不去的笑意,暴露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这场折扇风云的浓厚兴趣。

  李简也不再停留,带着七宝和公良北离开了洗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