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话说唐敖病好后,就想起之前听说薛仲璋逃到了这里,就带着给薛蘅香的信,约了多九公上岸去找他。两人走了一阵,就看到一片特别青翠的树林,多九公说这就是之前提过的木棉树。
唐敖正抬头看树呢,忽然发现树上藏着一个人。刚好林之洋也回来了,唐敖就偷偷告诉他们,于是三人都拿出家伙防备着。这时远处有个老嬷嬷带着个小姑娘慢悠悠的走了过来,看到来人,树上那大汉腾的一下就跳了下来,拿着刀拦住去路。唐敖三人见状,赶紧举着器械迎上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那大汉大声喊道,这小丫头年纪轻轻就下毒手害了很多人,今天我就要为他们报仇,话音刚落,大汉举刀就朝着小姑娘脑袋砍去。幸好唐敖早有准备,赶紧跳过去用剑一架,小姑娘这才没出事,唐敖自从吃了仙草之后,力气就特别大,因此一下就把大汉的刀给震飞了。接着,唐敖问大汉为啥要对小姑娘行凶,大汉上下打量着他说,看你像是天朝上国来的明事理的人,你问问这丫头干的事,就知道我不是在乱杀人了。
唐敖听后,便转头问小姑娘的情况,小姑娘哭着说自己叫姚芷馨,今年十四岁,本是天朝人,在这住了好几年,父母靠养蚕为生,他们去世后我就跟着舅母过,今天跟乳母来为父母扫墓,没想到遇到坏人,求大叔救救我。
大汉冷笑一声说:这丫头养的那些毒虫,害得数万人没法活。林之洋觉得这里有事,就催他说清楚,大汉解释说自己是巫咸国做木棉生意的。以前本地木棉都经他手交易,自从姚芷馨和会织机的女子来这儿后,养出了会吐丝的虫子,织了丝片卖,一开始生意只是差点,后来她们还把技术传给当地人,本地妇女都学养蚕织布,穿丝做的衣服,不用木棉了。种木棉的人家都靠这个生活,现在大半丢了祖业没法过,所以他才来杀姚芷馨除害,还说想杀她的人多了去了,又劝她赶紧离开,不然没好下场,说完捡了刀就气呼呼地走了。
唐敖问姚芷馨家里还有什么人,她父亲生前是做什么的。姚芷馨说,父亲叫姚禹,以前做过河北都督,因为跟着九王爷想帮朝廷平定叛乱没成功,在家乡待不下去了,就带着家人逃到了这儿,结果没多久就去世了,母亲后来也跟着走了。自己现在一直跟着舅母宣氏过,幸好表姐薛蘅香会织布纺纱,自己以前跟着母亲也会养蚕,身边还带着蚕种,见这儿桑树多,就靠养蚕织布过日子。没想到在这儿待久了,邻居妇女都跟着学会了,这事传开后,就得罪了不少人。今天要不是恩人救她,差点就没命了,说着就给唐敖拜了下去。
唐敖回礼后问,薛蘅香现在住在哪儿,她父母身体还好吗?姚芷馨说,蘅香表姐的父亲是自己的舅舅,早就去世了,现在只有舅母宣氏带着表弟薛选和表姐蘅香,跟自己住在一起。还问唐敖为啥叫蘅香姐姐侄女,你们有什么亲戚关系。唐敖说自己叫唐敖,老家在岭南,以前跟蘅香的父亲是结拜兄弟,今天正是来拜访的,没想到他已经不在了。既然姚芷馨和蘅香住在一起,就请她带自己去见见。姚芷馨这才明白过来,就和乳母领着他们进城了。
众人到了薛家,就看到好多人围在门口嚷嚷,一口一个要让织布的女子出来受死。姚芷馨吓得不敢上前。唐敖和多九公、林之洋挤到门口,发现之前树林里的那个大汉也在里面。唐敖见人多,就大声说:“大家先别吵,听我说一句。薛家只是在这儿暂时住着,现在我们三个来接他们回天朝。大家先散了,以后的事我们自有安排。”那大汉知道唐敖力气大不好惹,只好带着众人散开了。
随后,乳母把门打开,姚芷馨就领着三人进去了,终于是见到了宣氏夫人。薛蘅香吓得直发抖,带着弟弟薛选出来行礼。接着,姚芷馨就把唐敖在树林里救了自己,又劝散众人的事告诉了宣氏。宣氏哭着给唐敖行礼,并把这些年逃难的经历说了一遍,还求唐敖想办法给她们找个安身的地方。
多九公说:“之前在东口山,骆小姐托我给薛小姐带了封信,唐兄不如拿出来。依我看,夫人不如投奔骆小姐那儿,大家也好有个照应。”随即,唐敖便拿出信,薛蘅香接过去看完说:“原来红蕖姐姐等叔叔从海外回来,如果遇到朝廷赦免,就跟着太公一起回家乡,所以来约我做个伴,等着机会。她既然来信相邀,这儿又不能久待,确实应该去东口山。”林之洋说:“昨天我见海口有艘熟悉的船,过几天就回天朝,夫人搭这船挺方便的。”宣氏说:“这办法是好,可我们缺路费,这可怎么办?”唐敖说:“嫂嫂不用担心路费,我早有准备。”接着就托林之洋先去看看船,薛蘅香和姚芷馨则开始收拾行李。
唐敖见薛蘅香相貌很好,忽然想起魏家兄妹,便想撮合他们,于是就把这想法和在麟凤山遇到魏家兄妹的事说了,宣氏很高兴,恳请唐敖写封信,好让她们顺路去麟凤山拜访一下。唐敖答应了。
过了没多久,林之洋就找好了船,水手们搬着行李上了船。唐敖让薛选带路到薛仲璋的坟前,悲痛地哭了一场,然后把棺木搬到船上,一行人一同登船。宣氏和吕氏互相拜访问候。在船上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唐敖写好了给麟凤山和东口山的信,还送了不少路费,宣氏一再拜谢。姚芷馨、薛蘅香感激唐敖的救命之恩,恋恋不舍,流着泪告别。
船行驶了很久,就到了麟凤山,找到魏家,又递上了书信,两家便结为了亲家。万氏夫人因为薛选家传的连珠枪技艺极好,就留下宣氏一家同住,并让薛选在山上驱赶野兽。后来骆红蕖从水仙村出发,给薛蘅香寄了信,大家这才一起回到故乡。
唐敖送走宣氏一行后,也就开船了。没过几天,就到了歧舌国。林之洋向来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最
        唐敖正抬头看树呢,忽然发现树上藏着一个人。刚好林之洋也回来了,唐敖就偷偷告诉他们,于是三人都拿出家伙防备着。这时远处有个老嬷嬷带着个小姑娘慢悠悠的走了过来,看到来人,树上那大汉腾的一下就跳了下来,拿着刀拦住去路。唐敖三人见状,赶紧举着器械迎上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那大汉大声喊道,这小丫头年纪轻轻就下毒手害了很多人,今天我就要为他们报仇,话音刚落,大汉举刀就朝着小姑娘脑袋砍去。幸好唐敖早有准备,赶紧跳过去用剑一架,小姑娘这才没出事,唐敖自从吃了仙草之后,力气就特别大,因此一下就把大汉的刀给震飞了。接着,唐敖问大汉为啥要对小姑娘行凶,大汉上下打量着他说,看你像是天朝上国来的明事理的人,你问问这丫头干的事,就知道我不是在乱杀人了。
唐敖听后,便转头问小姑娘的情况,小姑娘哭着说自己叫姚芷馨,今年十四岁,本是天朝人,在这住了好几年,父母靠养蚕为生,他们去世后我就跟着舅母过,今天跟乳母来为父母扫墓,没想到遇到坏人,求大叔救救我。
大汉冷笑一声说:这丫头养的那些毒虫,害得数万人没法活。林之洋觉得这里有事,就催他说清楚,大汉解释说自己是巫咸国做木棉生意的。以前本地木棉都经他手交易,自从姚芷馨和会织机的女子来这儿后,养出了会吐丝的虫子,织了丝片卖,一开始生意只是差点,后来她们还把技术传给当地人,本地妇女都学养蚕织布,穿丝做的衣服,不用木棉了。种木棉的人家都靠这个生活,现在大半丢了祖业没法过,所以他才来杀姚芷馨除害,还说想杀她的人多了去了,又劝她赶紧离开,不然没好下场,说完捡了刀就气呼呼地走了。
唐敖问姚芷馨家里还有什么人,她父亲生前是做什么的。姚芷馨说,父亲叫姚禹,以前做过河北都督,因为跟着九王爷想帮朝廷平定叛乱没成功,在家乡待不下去了,就带着家人逃到了这儿,结果没多久就去世了,母亲后来也跟着走了。自己现在一直跟着舅母宣氏过,幸好表姐薛蘅香会织布纺纱,自己以前跟着母亲也会养蚕,身边还带着蚕种,见这儿桑树多,就靠养蚕织布过日子。没想到在这儿待久了,邻居妇女都跟着学会了,这事传开后,就得罪了不少人。今天要不是恩人救她,差点就没命了,说着就给唐敖拜了下去。
唐敖回礼后问,薛蘅香现在住在哪儿,她父母身体还好吗?姚芷馨说,蘅香表姐的父亲是自己的舅舅,早就去世了,现在只有舅母宣氏带着表弟薛选和表姐蘅香,跟自己住在一起。还问唐敖为啥叫蘅香姐姐侄女,你们有什么亲戚关系。唐敖说自己叫唐敖,老家在岭南,以前跟蘅香的父亲是结拜兄弟,今天正是来拜访的,没想到他已经不在了。既然姚芷馨和蘅香住在一起,就请她带自己去见见。姚芷馨这才明白过来,就和乳母领着他们进城了。
众人到了薛家,就看到好多人围在门口嚷嚷,一口一个要让织布的女子出来受死。姚芷馨吓得不敢上前。唐敖和多九公、林之洋挤到门口,发现之前树林里的那个大汉也在里面。唐敖见人多,就大声说:“大家先别吵,听我说一句。薛家只是在这儿暂时住着,现在我们三个来接他们回天朝。大家先散了,以后的事我们自有安排。”那大汉知道唐敖力气大不好惹,只好带着众人散开了。
随后,乳母把门打开,姚芷馨就领着三人进去了,终于是见到了宣氏夫人。薛蘅香吓得直发抖,带着弟弟薛选出来行礼。接着,姚芷馨就把唐敖在树林里救了自己,又劝散众人的事告诉了宣氏。宣氏哭着给唐敖行礼,并把这些年逃难的经历说了一遍,还求唐敖想办法给她们找个安身的地方。
多九公说:“之前在东口山,骆小姐托我给薛小姐带了封信,唐兄不如拿出来。依我看,夫人不如投奔骆小姐那儿,大家也好有个照应。”随即,唐敖便拿出信,薛蘅香接过去看完说:“原来红蕖姐姐等叔叔从海外回来,如果遇到朝廷赦免,就跟着太公一起回家乡,所以来约我做个伴,等着机会。她既然来信相邀,这儿又不能久待,确实应该去东口山。”林之洋说:“昨天我见海口有艘熟悉的船,过几天就回天朝,夫人搭这船挺方便的。”宣氏说:“这办法是好,可我们缺路费,这可怎么办?”唐敖说:“嫂嫂不用担心路费,我早有准备。”接着就托林之洋先去看看船,薛蘅香和姚芷馨则开始收拾行李。
唐敖见薛蘅香相貌很好,忽然想起魏家兄妹,便想撮合他们,于是就把这想法和在麟凤山遇到魏家兄妹的事说了,宣氏很高兴,恳请唐敖写封信,好让她们顺路去麟凤山拜访一下。唐敖答应了。
过了没多久,林之洋就找好了船,水手们搬着行李上了船。唐敖让薛选带路到薛仲璋的坟前,悲痛地哭了一场,然后把棺木搬到船上,一行人一同登船。宣氏和吕氏互相拜访问候。在船上停留了一天。第二天,唐敖写好了给麟凤山和东口山的信,还送了不少路费,宣氏一再拜谢。姚芷馨、薛蘅香感激唐敖的救命之恩,恋恋不舍,流着泪告别。
船行驶了很久,就到了麟凤山,找到魏家,又递上了书信,两家便结为了亲家。万氏夫人因为薛选家传的连珠枪技艺极好,就留下宣氏一家同住,并让薛选在山上驱赶野兽。后来骆红蕖从水仙村出发,给薛蘅香寄了信,大家这才一起回到故乡。
唐敖送走宣氏一行后,也就开船了。没过几天,就到了歧舌国。林之洋向来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