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毕业照中逐渐清晰的黑影》-《毛骨悚然的小故事》

  第一章:照片到手

  林晓站在档案室的第三排货架前,指尖划过积灰的档案盒脊背。七月的梅雨季让整栋老教学楼都浸在潮湿里,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的霉味与木质书架的腐味,混杂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息。作为校史研究员,这是她在青藤中学的最后一天,手里的清单上只剩下最后一项任务——找到1995届高三(3)班的毕业照,补全校史档案的最后一块拼图。

  “1995届……高三……”她喃喃自语,指尖突然顿住。一个边角磨损的牛皮纸盒斜插在货架深处,标签上“1995届高三(3)班”的字迹被水渍晕染得模糊不清,却足以让她心头一跳。林晓踮起脚尖抽出盒子,灰尘在从百叶窗漏进的微光里飞舞,呛得她忍不住咳嗽。

  盒子里塞满了泛黄的试卷和成绩单,最底层压着一叠照片。她小心翼翼地抽出最上面那张,照片边缘已经卷翘,相纸泛着陈旧的黄褐色。画面里五十多个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少女挤在教学楼前,阳光落在他们青涩的脸上,每个人都笑得灿烂张扬。林晓的目光扫过人群,突然像被针扎似的定住——

  照片最右侧的角落,靠近斑驳墙壁的位置,有一团不规则的黑影。它大约半个人高,轮廓像是蜷缩的人形,边缘模糊却异常浓重,仿佛将周围的光线都吸了进去。这绝不是拍摄时的光斑或污渍,林晓凑近细看,连相纸的纹理都清晰可见,唯独那片黑影是纯粹的黑暗,连一丝细节都无法辨认。

  “奇怪……”她皱起眉,指尖刚触碰到照片边缘,窗外突然刮起一阵狂风,百叶窗“啪嗒啪嗒”剧烈拍打,档案室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呻吟。林晓下意识地把照片按在胸口,一股寒意顺着指尖窜上来,不是天气的凉,而是那种渗入骨髓的阴冷,仿佛怀抱着一块冰。

  她慌忙将照片塞回盒子,抱着档案盒快步走向门口。经过走廊时,头顶的白炽灯突然闪烁起来,“滋滋”的电流声里,她总觉得背后有视线追随。走廊尽头的穿衣镜里,她的倒影清晰可见,可镜中地板上,似乎拖着一道若有若无的黑影,长度远超她的影子。

  回到办公室,林晓把档案盒放在桌上,打开电脑准备录入最后一条信息。屏幕亮起的瞬间,她鬼使神差地又拿出那张毕业照。这一次,她发现黑影的轮廓似乎比刚才清晰了些,隐约能看出弯曲的脊背形状。就在这时,电脑屏幕突然黑屏,几秒钟后浮现出大片雪花,雪花中缓缓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正是照片里的那个黑影!

  林晓吓得猛地将照片甩在桌上,椅子被她撞得向后滑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屏幕里的黑影越来越清晰,雪花噪点像潮水般退去,露出一双在黑暗中闪烁的红光,正直勾勾地盯着她。办公室的门“哐当”一声被风吹开,穿堂风卷着雨点砸进来,桌上的文件哗啦啦散了一地。林晓的目光越过飞舞的纸张,看见门口的黑暗里,那团黑影正缓缓凝聚成形。

  第二章:神秘电话

  林晓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她死死盯着门口那团不断蠕动的黑暗,冷汗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后背的衬衫。黑暗中那两点红光明明灭灭,像是某种野兽在黑暗中窥视猎物,冰冷的恶意几乎凝成实质。

  她想尖叫,喉咙却像被堵住般发不出任何声音;想逃跑,双腿却像灌了铅似的钉在原地。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突然响起尖锐的铃声,在死寂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那团黑影似乎被铃声惊扰,红光闪烁了两下,竟缓缓退回了门外的黑暗中。

  林晓连滚带爬地扑到桌前抓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一串陌生的号码,数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绿光。她颤抖着按下接听键,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喂……”她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电话那头没有回应,只有一阵嘈杂的电流声,像是老式收音机调频时的杂音。林晓正准备挂断,一阵阴冷的笑声突然从听筒里钻出来,那笑声不男不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顺着耳朵钻进骨髓。

  “你拿到它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像是用砂纸磨过的木头在说话,“那张照片……你看到它了吗?”

  林晓的瞳孔骤然收缩:“你是谁?你在说什么?”

  “它在看着你呢……”那个声音轻笑起来,背景里隐约传来水滴声,“从你碰它的那一刻起,你就跑不掉了。它饿了很久,需要新的容器……”

  “你到底在胡说什么!”林晓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猛地看向桌上的毕业照,照片里的黑影不知何时变得更加清晰,甚至能看出低垂的头颅形状。

  “它会一点点爬出来……”声音越来越低,仿佛贴在耳边低语,“先是影子,然后是声音,最后……它会变成你,占据你的身体,享受你的人生……就像当年一样……”

  “当年发生了什么?!”林晓急切地追问,可电话那头只剩下忙音。她颤抖着挂断电话,手机屏幕上的号码已经变成了一串乱码,根本无法回拨。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点疯狂地砸在玻璃上,形成一片模糊的水幕。林晓缩在椅子上,目光不敢离开那张照片。她突然发现,照片里学生们的笑容似乎变得僵硬,仔细看去,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映着一团小小的黑影,像是瞳孔里的杂质。

  夜幕降临时,林晓才敢抱着档案盒冲出学校。雨夜里的街道空无一人,路灯的光晕在雨水中晕染成模糊的光斑。她总觉得身后有人跟随,脚步声在积水里“啪嗒啪嗒”响,可每次回头,身后只有空荡荡的街道和拉长的影子。

  回到家,她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将档案盒塞进衣柜深处,用厚重的衣服压着。可躺在床上时,耳边总回荡着那个沙哑的声音,眼前不断浮现照片里的黑影。凌晨三点,她被一阵寒意惊醒,睁眼就看见衣柜门缝里,一道黑色的影子正缓缓渗出,像墨水般在地板上蔓延。

  第三章:恐怖夜影

  林晓屏住呼吸,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那道黑影在地板上蠕动,边缘模糊不清,却带着明确的方向——朝着她的床铺蔓延而来。月光从窗帘缝隙漏进来,照亮了黑影经过的地方,地板上的木纹都被染成了深黑色。

  她想尖叫,却死死咬住嘴唇,尝到一丝血腥味。黑影移动得很慢,却带着无法抗拒的压迫感,所过之处,空气都变得冰冷刺骨。林晓蜷缩在床角,用被子紧紧裹住身体,眼睛死死盯着那道不断逼近的黑暗。

  突然,黑影停在了床边。它在地板上盘旋片刻,开始向上蠕动,沿着床脚的木柱缓缓攀升。林晓能听到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某种黏腻的东西在摩擦木头。她猛地掀开被子跳下床,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连滚带爬地冲向门口。

  就在她的手触碰到门把手时,身后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她惊恐地回头,看见自己的枕头掉在了地上,而枕头原本的位置,一团人形黑影正坐在床上,轮廓模糊却能看出是坐着的姿态,两点红光在黑暗中幽幽亮起。

  “别碰我……”林晓的声音颤抖着,手指在门把手上胡乱摸索,却怎么也拧不开反锁的旋钮。黑影缓缓站起身,在月光下投射出扭曲的轮廓,它的手臂异常修长,垂到膝盖以下。

  黑影一步步逼近,每走一步,地板就发出“吱呀”的呻吟,仿佛不堪重负。林晓背靠着门板,绝望地看着黑影越来越近,能闻到一股腐朽的霉味,像是潮湿角落里的老木头。她闭上眼睛,等待着未知的恐怖降临。

  “砰!”一声巨响突然从窗外传来,紧接着是玻璃破碎的声音。黑影像是被惊扰,动作猛地一顿,红光闪烁不定。林晓趁机睁开眼,看见窗户被一块石头砸破,玻璃碎片散落一地。一块小石头滚到脚边,上面绑着一张折叠的纸条。

  她颤抖着捡起纸条,展开后发现上面用圆珠笔写着一行潦草的字:“它怕光,打开所有灯!”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在极度紧张下写的。林晓来不及思考是谁扔的石头,连滚带爬地扑到墙边,将卧室里所有的灯都打开。

  暖黄色的灯光瞬间充满房间,黑影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像是被灼烧般向后退缩,边缘在灯光下不断消散。它挣扎着退回衣柜方向,在接触到衣柜门缝的瞬间,像是被吸了进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晓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房间里恢复了平静,只有窗户的破洞还在灌进冰冷的雨水。她看向那张纸条,突然注意到字迹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的印记,像是用指甲刻的图案——那是青藤中学的校徽形状。

  第四章:档案秘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的破洞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林晓一夜未眠,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救命的纸条。她知道不能再逃避了,那个黑影、神秘的电话、窗外的石头,这一切都指向那张1995届的毕业照,她必须找出真相。

  林晓再次来到学校档案室,这次她没有找照片,而是直接翻查1995届的学生档案。积灰的档案柜里,贴着“高三(3)班”标签的抽屉格外沉重。她抽出里面的文件,纸张脆弱得一碰就掉渣,上面记录着五十多个学生的信息。

  档案里夹着一张班级名册,林晓的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突然在末尾看到一个被红笔圈掉的名字——李明,学号54,后面标注着“休学”。她心头一动,翻找李明的个人档案,照片上是个清瘦的少年,戴着厚厚的眼镜,眼神怯懦,嘴角抿成一条直线,和照片里那些笑容灿烂的学生格格不入。

  档案记录显示,李明成绩优异,却在高三下学期突然休学,理由是“精神异常”。林晓继续翻找,在一份德育处的记录里发现了端倪——一份处分通知,写着“高三(3)班李明,因考试作弊,给予记过处分”,日期是1995年5月12日,距离毕业仅剩一个月。

  “作弊?”林晓皱起眉,她记得李明的成绩单上,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十,根本没必要作弊。她在档案柜深处找到当年的监考记录,发现那场考试的监考老师备注里写着:“考场发现作弊纸条,当场指认李明,但其拒不承认,情绪激动。”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小姑娘,你在找什么?”林晓吓了一跳,回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褪色的校服外套,胸前挂着“退休教师”的牌子。

  “张老师!”林晓认出他,是学校返聘的老校工,据说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张老师浑浊的眼睛看向她手里的档案,叹了口气:“你在查95届三班的事?”

  林晓点点头,张老师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操场,缓缓开口:“那届学生……可惜了。尤其是李明那孩子,可怜啊。”

  张老师说,李明性格内向,是班里的“透明人”,经常被几个调皮的男生欺负。高三下学期的那次考试,其实是班里的体育委员王磊把作弊纸条塞进了李明的书包,故意栽赃他。“那几个男生经常欺负李明,抢他的作业本,藏他的课本,就因为他好欺负。”张老师的声音带着惋惜,“作弊处分下来后,李明就被父母接回家了,听说没过多久就……没了。”

  “没了?”林晓追问。

  “自杀了。”张老师叹了口气,“在学校后面的废弃教学楼里,用校服腰带吊死的,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那之后啊,三班就不太平了,总有人说晚上看到教学楼里有黑影,还有几个欺负过李明的学生,毕业没多久就疯的疯,失踪的失踪……”

  林晓的心脏沉了下去,她突然想起照片里的黑影,难道那是李明的怨念?她回到办公室,再次拿出那张毕业照,这次她看得格外仔细——照片里站在最右侧的几个男生,正是档案里记录欺负过李明的王磊等人,而他们身后的墙壁角落,正是那团黑影所在的位置。

  更让她毛骨悚然的是,经过一夜,照片里的黑影又清晰了些,现在能看出它蜷缩着身体,仿佛在无声地哭泣。

  第五章:日记惊魂

  林晓决定找到更多关于李明的线索。她在图书馆的旧书堆里翻找,希望能找到1995届的校刊或纪念册。在一堆发霉的杂志底层,她发现了一个蓝色封面的日记本,封面上用钢笔写着“苏然”,正是1995届高三(3)班的学生,档案里显示她是当时的班长。

  日记本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字迹娟秀却带着少女的青涩。前面的内容记录着日常的学习和琐事,但从1995年4月开始,内容变得越来越诡异。

  “4月15日 阴

  今天王磊又抢了李明的早餐,他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眼睛红红的。我想帮他,却被同学拉住说别多管闲事。晚自习时,我看到李明的座位底下有黑影在动,像蛇一样缠上来,他吓得脸色惨白,可其他人好像都没看见。”

  “5月12日 雨

  今天考试出大事了!王磊把作弊纸条塞进了李明的书包,老师当场搜出来。李明哭得浑身发抖,说不是他的,可没人相信他。我看到李明的影子在墙上扭曲变形,像要活过来一样,好可怕。”

  “5月20日 阴

  李明被休学了。班里的气氛很奇怪,总觉得阴森森的。今天拍毕业照,我站在后排,看到墙角有个黑影在看我们,它的眼睛是红色的。王磊他们还在嘲笑李明,说他活该,可我觉得那黑影好像在盯着他们笑。”

  “6月10日 雨

  李明死了。在废弃教学楼发现的,听说死状很惨。晚上我梦到他了,他浑身湿漉漉的,问我为什么不帮他。醒来后发现枕头边有根黑色的头发,不是我的。”

  “6月30日 晴

  毕业典礼。大家都在笑,可我笑不出来。那张毕业照挂在教室后面,我发现照片里的黑影越来越清楚,好像要从照片里走出来了。王磊今天没来,听说他疯了,见人就说有黑影要抓他。”

  日记的最后一页日期是7月15日,字迹潦草得几乎辨认不出:“它来了!黑影从照片里爬出来了!它在天花板上!救……”后面的字被墨水晕染,变成一团黑色的污渍,像是血液干涸的痕迹。

  林晓的手指冰凉,她终于明白,照片里的黑影就是李明的怨念所化,他在报复当年欺负过他的人。可为什么现在会找上自己?她只是偶然发现了照片的研究员而已。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响起,还是那个陌生号码。林晓犹豫了一下,按下接听键。这次没有电流声,只有一个清晰的女声,带着哭腔:“快跑……它知道你在查它了……它不止一个……它们都在照片里……”

  电话突然挂断,林晓回拨过去,依旧是无法接通的提示音。她看向桌上的毕业照,心脏骤然紧缩——照片里原本清晰的学生面孔,不知何时变得模糊扭曲,每个人的眼睛都变成了黑洞,而角落里的黑影,已经能看出完整的人形轮廓,正微微抬起头,仿佛在照片里与她对视。

  第六章:失踪者

  林晓觉得必须找到当年的幸存者,或许他们知道如何阻止黑影。她根据档案里的地址,找到了当年的班长苏然。如今的苏然已经四十多岁,住在老旧的居民楼里,眼神涣散,说起当年的事就浑身发抖。

  “别问了……别提那件事……”苏然抱着头,“他们都死了,王磊疯了没多久就跳楼了,张伟失踪了,李婷在水里淹死了……当年欺负过李明的人,一个都没活下来……”

  “那你为什么没事?”林晓追问。

  苏然的脸色变得惨白:“我看到了……我看到李明被欺负时没有阻止,我有罪……它放过我是让我活着赎罪,让我看着他们一个个被带走……”她指着墙上的日历,上面用红笔圈着一个日期,“每年的7月15日,它都会出来……明天就是7月15日了……”

  林晓的心跳漏了一拍,明天就是李明的忌日。苏然突然抓住她的手,眼神惊恐:“它找上你了对不对?因为你动了那张照片!它会跟着你,一点点靠近,先是影子,然后是声音,最后……它会变成你的样子,取代你!”

  “怎么才能阻止它?”林晓急切地问。

  苏然摇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褪色的布偶,上面缝着“李明”两个字:“这是他小时候的布偶,他妈妈后来送给我的。她说李明生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