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宅归乡
梅雨季节的南方,空气里弥漫着化不开的潮湿。林墨拖着行李箱站在青石板巷口,抬头望了望巷尽头那座青砖黛瓦的老宅,屋檐下的青苔在雨水冲刷下泛着幽绿的光。
这是她阔别十年的故乡。三天前,律师的越洋电话打破了她在异国平静的生活——远房姨婆去世了,留下遗嘱将老宅赠予唯一的晚辈林墨。
“吱呀”一声,锈迹斑斑的铜锁在钥匙转动下发出刺耳的声响。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霉味与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中央的八仙桌蒙着厚厚的灰尘,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不清面容。
“咳咳。”林墨捂住口鼻,从行李箱里翻出抹布开始打扫。当她擦到神龛时,发现上面供奉着一个陌生的牌位,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三根早已熄灭的香。“姨婆什么时候信这些了?”她嘟囔着,把牌位小心翼翼地挪到一边。
夜幕降临时,老宅里终于有了些许生气。林墨简单收拾出一间卧室,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老宅里时不时传来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地板上拖着脚步。
凌晨三点,一阵清晰的梳头声从隔壁房间传来。林墨猛地坐起身,心脏“砰砰”直跳。她明明记得隔壁房间已经空置多年,里面堆满了杂物。
梳头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才停下。林墨裹紧被子缩在墙角,直到天蒙蒙亮才敢闭上眼睛。
第二天一早,林墨立刻去敲邻居王奶奶的门。王奶奶是看着她长大的,对老宅的事情很清楚。
“小墨啊,你姨婆临走前确实有些不对劲。”王奶奶泡了杯热茶递给她,“她总说晚上听到有人在屋里梳头,还说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在院子里走。”
“王奶奶,那您知道神龛上的牌位是怎么回事吗?”林墨追问。
王奶奶叹了口气:“那牌位供奉的是三十年前死在老宅里的一个姑娘,听说她是穿着红嫁衣上吊的,死的时候还怀着孕。你姨婆说她是被那姑娘缠上了,请了先生来才立了牌位供奉着。”
林墨只觉得后背发凉,昨晚听到的梳头声莫非就是那个穿红衣服的女人?
回到老宅,林墨看着神龛上的牌位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把它放回了原位,点燃了三根香插在香炉里。香烟袅袅升起,她仿佛看到牌位上的名字在烟雾中微微晃动。
当天晚上,林墨睡得格外安稳,没有听到任何奇怪的声响。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却不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章 红嫁衣
自从重新供奉牌位后,老宅里确实安静了许多。林墨渐渐放下心来,开始整理姨婆留下的遗物。在阁楼的一个木箱里,她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红嫁衣。
红嫁衣的布料是上等的云锦,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针脚细密,颜色鲜艳得有些诡异。林墨捧着嫁衣仔细查看,发现衣角处绣着一个小小的“婉”字。
“这应该就是那个叫婉的姑娘的嫁衣吧。”她喃喃自语,把嫁衣叠好放回木箱。
那天下午,林墨去镇上的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发现老宅的门虚掩着。她心里一紧,快步走进去,发现客厅里的八仙桌被挪动了位置,神龛上的牌位倒在地上。
“谁来过?”林墨捡起牌位,发现上面的漆掉了一块。她心里有些发慌,把牌位扶起来重新摆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老宅,没有发现外人闯入的痕迹。
晚上吃饭时,林墨总觉得有人在盯着她。她抬头望向四周,空荡荡的客厅里只有她一个人。突然,她看到餐桌对面的椅子上搭着一件红衣服,正是下午在阁楼发现的那件红嫁衣。
林墨吓得筷子都掉在了地上,那件嫁衣明明被她锁在阁楼的木箱里,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她壮着胆子走过去,发现红嫁衣上还带着淡淡的血腥味。
就在这时,客厅的灯光开始忽明忽暗,墙壁上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墙缝缓缓流下。林墨转身想跑,却发现大门被死死锁上,无论她怎么用力都打不开。
“你为什么要动我的牌位?”一个阴冷的女声在她身后响起。
林墨僵硬地转过身,看到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女人站在神龛前,长发遮住了脸,只能看到嘴角勾起的诡异笑容。
“我……我不是故意的。”林墨吓得浑身发抖,双腿发软。
红嫁衣女人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惨白的脸,眼睛里流着血泪:“你以为重新供奉我就没事了吗?你们林家欠我的,必须还!”
说完,她猛地朝林墨扑过来。林墨尖叫着闭上眼,却迟迟没有感觉到疼痛。她睁开眼,发现红嫁衣女人消失了,客厅里的灯光恢复了正常,墙壁上的血迹也不见了,只有那件红嫁衣还搭在椅子上。
林墨连滚带爬地跑回卧室,反锁房门,用柜子顶住门。她蜷缩在床角,直到天亮都没敢合眼。
第二天,林墨立刻联系了律师,说什么都要卖掉老宅。律师却告诉她,遗嘱里规定老宅必须由她亲自居住满一年才能出售,否则视为放弃继承权。
“什么?”林墨急得快要哭了,“这根本就是个陷阱!”
“林小姐,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律师无奈地说,“如果你实在害怕,可以请个风水先生来看看。”
林墨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律师说的去做。她在镇上打听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位据说很有本事的陈先生。
陈先生来到老宅,拿出罗盘在各个房间转了一圈,脸色越来越凝重。“林小姐,你惹上大麻烦了。”他严肃地说,“这宅子里的怨气太重,那个穿红嫁衣的女人怨气不散,已经形成了厉鬼。”
“那现在怎么办?”林墨焦急地问。
“她生前肯定有未了的心愿,你必须帮她完成心愿,才能平息她的怨气。”陈先生说,“我先给你一道符贴在门上,能暂时阻止她出来害人,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陈先生临走前给了林墨一道黄符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需要准备的东西。林墨看着纸条上的内容,眉头紧锁,上面写着:红烛一对、铜镜一面、桃木梳一把,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婉姑娘的遗物,了解她的心愿。
当天下午,林墨就按照纸条上的要求买齐了东西。她把红烛点燃放在神龛前,铜镜挂在卧室门口,桃木梳摆在梳妆台上。做完这一切,她开始在老宅里仔细寻找婉姑娘的遗物。
在阁楼的一个旧箱子里,她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的纸页已经泛黄,字迹娟秀,记录着婉姑娘生前的点点滴滴。
第三章 日记秘闻
林墨坐在灯下,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日记的开头记录着婉姑娘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是镇上大户人家的女儿,与一位教书先生相恋,两人约定好等先生考取功名就回来娶她。
可随着日记一页页翻过,字里的喜悦渐渐变成了忧愁。婉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她和教书先生在一起,强行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嫁给邻村的一个地主做小妾。
“爹娘说先生是个穷书生,给不了我幸福。可他们哪里知道,我想要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和心爱的人相守一生。”日记里这样写道。
在出嫁前一天,婉姑娘偷偷和教书先生见了一面。先生说他一定会回来救她,让她等他。婉姑娘信以为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嫁进了地主家。
可她没想到,地主是个脾气暴躁的酒鬼,经常对她拳打脚踢。更让她绝望的是,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却是教书先生的。
“我该怎么办?如果被地主发现,我和孩子都会死的。”日记里的字迹开始变得潦草,能看出她当时的恐惧和无助。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婉姑娘穿着红嫁衣在房间里上吊自杀了。她在日记的最后写道:“我不甘心,我死也要穿着红嫁衣,化作厉鬼也要等先生回来,让那些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林墨合上日记,眼眶有些湿润。她终于明白婉姑娘的怨气为何如此之重,她是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怨恨死去的。
“对不起,婉姑娘,我会帮你完成心愿的。”林墨对着空气轻声说。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开始四处打听教书先生的下落。王奶奶告诉她,那位教书先生当年确实回来过,但听说婉姑娘死后就大病一场,没多久也去世了。
“那他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林墨问。
王奶奶想了想说:“好像听说他留下了一封信,被婉姑娘的父母烧了。不过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林墨没有放弃,她在老宅里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那封信的痕迹。在神龛后面的墙壁上,她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砖。撬开砖后,里面果然藏着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信封。
信封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林墨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
信上是教书先生的字迹,他说自己考取功名后立刻回来找婉姑娘,却得知她已经去世的消息。他在信里表达了对婉姑娘的思念和愧疚,说自己对不起她的等待。最后,他说自己会在婉姑娘的坟前守着她,直到生命的尽头。
林墨拿着信,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把信放在婉姑娘的牌位前,轻声说:“婉姑娘,你看,先生没有辜负你,他一直都在想着你。”
就在这时,牌位前的香炉里冒出一缕青烟,青烟在空中凝结成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身影对着林墨微微点头,然后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林墨知道,婉姑娘的心愿终于完成了。她看着空荡荡的神龛,心里既难过又欣慰。
第四章 诡异童谣
本以为婉姑娘的事情解决后,老宅就能恢复平静。可让林墨没想到的是,新的怪事又发生了。
这天晚上,林墨正在卧室看书,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童谣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得宝宝哈哈笑……”
童谣声稚嫩清脆,却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诡异。林墨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看,窗外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是谁在外面?”林墨大声问道,没有人回答,童谣声也停了。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响起童谣声。有时在窗外,有时在客厅,甚至有一次在她的卧室门口响起。林墨找遍了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唱歌的人。
她再次去找王奶奶打听,王奶奶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小墨啊,你是不是动了老宅后院的那棵老槐树?”
林墨摇摇头:“没有啊,我从来没去过后院。”
“那就奇怪了。”王奶奶说,“那棵老槐树下埋着一个夭折的孩子,听说那孩子死的时候才三岁,最
梅雨季节的南方,空气里弥漫着化不开的潮湿。林墨拖着行李箱站在青石板巷口,抬头望了望巷尽头那座青砖黛瓦的老宅,屋檐下的青苔在雨水冲刷下泛着幽绿的光。
这是她阔别十年的故乡。三天前,律师的越洋电话打破了她在异国平静的生活——远房姨婆去世了,留下遗嘱将老宅赠予唯一的晚辈林墨。
“吱呀”一声,锈迹斑斑的铜锁在钥匙转动下发出刺耳的声响。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霉味与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中央的八仙桌蒙着厚厚的灰尘,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不清面容。
“咳咳。”林墨捂住口鼻,从行李箱里翻出抹布开始打扫。当她擦到神龛时,发现上面供奉着一个陌生的牌位,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三根早已熄灭的香。“姨婆什么时候信这些了?”她嘟囔着,把牌位小心翼翼地挪到一边。
夜幕降临时,老宅里终于有了些许生气。林墨简单收拾出一间卧室,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老宅里时不时传来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地板上拖着脚步。
凌晨三点,一阵清晰的梳头声从隔壁房间传来。林墨猛地坐起身,心脏“砰砰”直跳。她明明记得隔壁房间已经空置多年,里面堆满了杂物。
梳头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才停下。林墨裹紧被子缩在墙角,直到天蒙蒙亮才敢闭上眼睛。
第二天一早,林墨立刻去敲邻居王奶奶的门。王奶奶是看着她长大的,对老宅的事情很清楚。
“小墨啊,你姨婆临走前确实有些不对劲。”王奶奶泡了杯热茶递给她,“她总说晚上听到有人在屋里梳头,还说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在院子里走。”
“王奶奶,那您知道神龛上的牌位是怎么回事吗?”林墨追问。
王奶奶叹了口气:“那牌位供奉的是三十年前死在老宅里的一个姑娘,听说她是穿着红嫁衣上吊的,死的时候还怀着孕。你姨婆说她是被那姑娘缠上了,请了先生来才立了牌位供奉着。”
林墨只觉得后背发凉,昨晚听到的梳头声莫非就是那个穿红衣服的女人?
回到老宅,林墨看着神龛上的牌位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把它放回了原位,点燃了三根香插在香炉里。香烟袅袅升起,她仿佛看到牌位上的名字在烟雾中微微晃动。
当天晚上,林墨睡得格外安稳,没有听到任何奇怪的声响。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却不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章 红嫁衣
自从重新供奉牌位后,老宅里确实安静了许多。林墨渐渐放下心来,开始整理姨婆留下的遗物。在阁楼的一个木箱里,她发现了一件保存完好的红嫁衣。
红嫁衣的布料是上等的云锦,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针脚细密,颜色鲜艳得有些诡异。林墨捧着嫁衣仔细查看,发现衣角处绣着一个小小的“婉”字。
“这应该就是那个叫婉的姑娘的嫁衣吧。”她喃喃自语,把嫁衣叠好放回木箱。
那天下午,林墨去镇上的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发现老宅的门虚掩着。她心里一紧,快步走进去,发现客厅里的八仙桌被挪动了位置,神龛上的牌位倒在地上。
“谁来过?”林墨捡起牌位,发现上面的漆掉了一块。她心里有些发慌,把牌位扶起来重新摆好,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老宅,没有发现外人闯入的痕迹。
晚上吃饭时,林墨总觉得有人在盯着她。她抬头望向四周,空荡荡的客厅里只有她一个人。突然,她看到餐桌对面的椅子上搭着一件红衣服,正是下午在阁楼发现的那件红嫁衣。
林墨吓得筷子都掉在了地上,那件嫁衣明明被她锁在阁楼的木箱里,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她壮着胆子走过去,发现红嫁衣上还带着淡淡的血腥味。
就在这时,客厅的灯光开始忽明忽暗,墙壁上渗出暗红色的液体,顺着墙缝缓缓流下。林墨转身想跑,却发现大门被死死锁上,无论她怎么用力都打不开。
“你为什么要动我的牌位?”一个阴冷的女声在她身后响起。
林墨僵硬地转过身,看到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女人站在神龛前,长发遮住了脸,只能看到嘴角勾起的诡异笑容。
“我……我不是故意的。”林墨吓得浑身发抖,双腿发软。
红嫁衣女人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惨白的脸,眼睛里流着血泪:“你以为重新供奉我就没事了吗?你们林家欠我的,必须还!”
说完,她猛地朝林墨扑过来。林墨尖叫着闭上眼,却迟迟没有感觉到疼痛。她睁开眼,发现红嫁衣女人消失了,客厅里的灯光恢复了正常,墙壁上的血迹也不见了,只有那件红嫁衣还搭在椅子上。
林墨连滚带爬地跑回卧室,反锁房门,用柜子顶住门。她蜷缩在床角,直到天亮都没敢合眼。
第二天,林墨立刻联系了律师,说什么都要卖掉老宅。律师却告诉她,遗嘱里规定老宅必须由她亲自居住满一年才能出售,否则视为放弃继承权。
“什么?”林墨急得快要哭了,“这根本就是个陷阱!”
“林小姐,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律师无奈地说,“如果你实在害怕,可以请个风水先生来看看。”
林墨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律师说的去做。她在镇上打听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位据说很有本事的陈先生。
陈先生来到老宅,拿出罗盘在各个房间转了一圈,脸色越来越凝重。“林小姐,你惹上大麻烦了。”他严肃地说,“这宅子里的怨气太重,那个穿红嫁衣的女人怨气不散,已经形成了厉鬼。”
“那现在怎么办?”林墨焦急地问。
“她生前肯定有未了的心愿,你必须帮她完成心愿,才能平息她的怨气。”陈先生说,“我先给你一道符贴在门上,能暂时阻止她出来害人,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陈先生临走前给了林墨一道黄符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需要准备的东西。林墨看着纸条上的内容,眉头紧锁,上面写着:红烛一对、铜镜一面、桃木梳一把,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婉姑娘的遗物,了解她的心愿。
当天下午,林墨就按照纸条上的要求买齐了东西。她把红烛点燃放在神龛前,铜镜挂在卧室门口,桃木梳摆在梳妆台上。做完这一切,她开始在老宅里仔细寻找婉姑娘的遗物。
在阁楼的一个旧箱子里,她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的纸页已经泛黄,字迹娟秀,记录着婉姑娘生前的点点滴滴。
第三章 日记秘闻
林墨坐在灯下,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日记的开头记录着婉姑娘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是镇上大户人家的女儿,与一位教书先生相恋,两人约定好等先生考取功名就回来娶她。
可随着日记一页页翻过,字里的喜悦渐渐变成了忧愁。婉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她和教书先生在一起,强行给她安排了一门亲事,嫁给邻村的一个地主做小妾。
“爹娘说先生是个穷书生,给不了我幸福。可他们哪里知道,我想要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和心爱的人相守一生。”日记里这样写道。
在出嫁前一天,婉姑娘偷偷和教书先生见了一面。先生说他一定会回来救她,让她等他。婉姑娘信以为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嫁进了地主家。
可她没想到,地主是个脾气暴躁的酒鬼,经常对她拳打脚踢。更让她绝望的是,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却是教书先生的。
“我该怎么办?如果被地主发现,我和孩子都会死的。”日记里的字迹开始变得潦草,能看出她当时的恐惧和无助。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婉姑娘穿着红嫁衣在房间里上吊自杀了。她在日记的最后写道:“我不甘心,我死也要穿着红嫁衣,化作厉鬼也要等先生回来,让那些害我的人付出代价。”
林墨合上日记,眼眶有些湿润。她终于明白婉姑娘的怨气为何如此之重,她是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怨恨死去的。
“对不起,婉姑娘,我会帮你完成心愿的。”林墨对着空气轻声说。
接下来的几天,林墨开始四处打听教书先生的下落。王奶奶告诉她,那位教书先生当年确实回来过,但听说婉姑娘死后就大病一场,没多久也去世了。
“那他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林墨问。
王奶奶想了想说:“好像听说他留下了一封信,被婉姑娘的父母烧了。不过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林墨没有放弃,她在老宅里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那封信的痕迹。在神龛后面的墙壁上,她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砖。撬开砖后,里面果然藏着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信封。
信封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林墨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纸。
信上是教书先生的字迹,他说自己考取功名后立刻回来找婉姑娘,却得知她已经去世的消息。他在信里表达了对婉姑娘的思念和愧疚,说自己对不起她的等待。最后,他说自己会在婉姑娘的坟前守着她,直到生命的尽头。
林墨拿着信,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把信放在婉姑娘的牌位前,轻声说:“婉姑娘,你看,先生没有辜负你,他一直都在想着你。”
就在这时,牌位前的香炉里冒出一缕青烟,青烟在空中凝结成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身影对着林墨微微点头,然后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林墨知道,婉姑娘的心愿终于完成了。她看着空荡荡的神龛,心里既难过又欣慰。
第四章 诡异童谣
本以为婉姑娘的事情解决后,老宅就能恢复平静。可让林墨没想到的是,新的怪事又发生了。
这天晚上,林墨正在卧室看书,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阵童谣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得宝宝哈哈笑……”
童谣声稚嫩清脆,却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诡异。林墨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看,窗外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是谁在外面?”林墨大声问道,没有人回答,童谣声也停了。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响起童谣声。有时在窗外,有时在客厅,甚至有一次在她的卧室门口响起。林墨找遍了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没有找到唱歌的人。
她再次去找王奶奶打听,王奶奶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小墨啊,你是不是动了老宅后院的那棵老槐树?”
林墨摇摇头:“没有啊,我从来没去过后院。”
“那就奇怪了。”王奶奶说,“那棵老槐树下埋着一个夭折的孩子,听说那孩子死的时候才三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