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白手套的鲜血二-《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林一没有参与审讯。他回到了那间被证物淹没的临时实验室。

  无影灯下,他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五张染血的剪贴画——

  腐烂的苹果、破碎的针筒、扭曲的锚链、枯萎的试管、断裂的钢笔。

  他不再关注纸张、颜料、剪报来源(已锁定德康内部期刊)。

  这一次,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穿透色彩和构图,聚焦在那些图像本身的细节和排列组合上。

  1. 符号学分析:

  ? 重复元素: 林一注意到,在五张画的背景角落或主体边缘,

  极其隐蔽地,用极细的、近乎透明的白色颜料,

  绘制着一些极其微小、扭曲、如同痉挛般的抽象符号!

  这些符号形态各异,但都带着一种神经质的、病态的韵律感!

  像癫痫发作时的脑电图,像濒死细胞的显微结构,像精神分裂者的涂鸦!

  ? 符号位置: 符号总是出现在画面中痛苦最集中

  (如苹果溃烂点、针筒断裂处、锚链扭曲点、试管干涸处、钢笔裂口)

  或死亡象征最强烈(如棚户的破窗、十字架的尖顶、

  海浪的漩涡、德康Logo的鹰爪、报馆墓碑的尖顶)的位置!

  2. 笔迹比对(核心突破):

  ? 林一立刻调取德康洋行所有核心研究人员(尤其是能接触内部期刊者)的签名样本、实验记录笔迹。

  ? 高倍显微对比: 将剪贴画上的白色符号放大、

  提取线条特征(起笔、运笔、转折、收笔、力度变化、颤抖频率)。

  ? 数据库筛查: 林一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在数百份笔迹样本中快速比对。

  ? 锁定目标: 一份标注为“受试者#089临终神经反应记录”的档案上,

  记录员签名:“h. Schmidt”!其笔迹在描述“抽搐波形”和“瞳孔放大特征”时,

  使用的曲线符号,与剪贴画上的白色抽象符号形态、韵律、颤抖特征高度吻合!近乎签名!

  3. 汉斯·施密特(hans Schmidt):

  ? 背景深挖(韩笑线): 韩笑根据林一提供的线索,立刻调取“h. Schmidt”档案。

  ? 身份: 德康洋行高级神经药理研究员(德籍)。

  负责记录、分析试毒者神经系统反应数据(抽搐、麻痹、幻觉、脑电波等)。

  ? 履历: 柏林大学医学院毕业,艺术史双学位!

  曾短暂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后因“精神问题”退学)。

  ? 精神病史: 档案备注(绝密):偏执型人格障碍,伴有严重艺术强迫症及死亡迷恋!

  曾因在实验室绘制“尸体解剖美学图谱”被警告!

  评估:“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体…需严密监控…”

  ? 工作表现: 记录数据极其精准、细致!

  尤其擅长捕捉试毒者临终前的细微表情和生理变化,被同事私下称为“死亡记录者”。

  ? 近期异常: 据实验室助理反映,汉斯近期行为愈发怪异,

  经常独自在实验室待到深夜,对着受试者录像反复观看,并在笔记本上疯狂涂画!眼神狂热!

  韩笑和林一亲自带队,在深夜突袭了汉斯·施密特位于法租界僻静处的一栋高级公寓。

  公寓门锁被技术开启(林一)。

  门内,一股浓烈的松节油、油画颜料、福尔马林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死亡气息的甜腻味道扑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让见惯血腥的韩笑和林一,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的寒意!

  这哪里是公寓?分明是一座用痛苦和死亡堆砌的、病态的艺术圣殿!

  1. 剪贴画工坊:

  ? 客厅中央,巨大的工作台上,散落着成堆的德康内部期刊,许多页面被精准地裁剪,留下空洞!

  旁边是高级卡纸、五颜六色的颜料、各种剪刀、刻刀、胶水!

  ? 墙上、地上、甚至天花板上!

  贴满了未完成的、或已完成的剪贴画!数量远超五张!主题无一例外——痛苦与死亡!

  ? 扭曲的肢体(从期刊解剖图剪下)。

  ? 放大的瞳孔(充满恐惧)。

  ? 痉挛的脑电波图(抽象化)。

  ? 腐烂的内脏(色彩艳丽)。

  ? 破碎的玻璃器皿(沾着“血迹”)。

  ? 甚至…有冷秋月遇袭的模拟场景(破碎的窗、倒地的身影、注射器的寒光)!尚未寄出!

  ? 每张画作的角落或边缘,都用白色颜料绘制着那扭曲、痉挛的抽象符号!如同专属的死亡签名!

  2. 照片墙:地狱的瞬间

  ? 一面墙壁被完全覆盖!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数百张照片!

  ? 内容: 全是德康实验室受试者!照片被精准捕捉在他们最痛苦、最扭曲、濒临死亡的瞬间!

  ? 面部特写: 眼球凸出、口吐白沫、面部肌肉痉挛、极度恐惧或茫然的表情!

  ? 肢体特写: 手臂上紫癜爆发、手指因抽搐而扭曲成鸡爪状、腿部肌肉强直!

  ? 生理记录: 心电图、脑电图在死亡瞬间的剧烈波动截图!

  ? 照片旁,用红笔标注着受试者编号、死亡时间、主要症状!如同死亡标本的标签!

  3. 汉斯的 manifesto:死亡美学圣经

  ? 在工作台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本厚重的、皮质封面的笔记本。

  封面用烫金花体字写着:“die ?sthetik des Leidens”(痛苦的美学)。

  ? 内容(德文):

  ? 序言: “…科学是冰冷的…数据是苍白的…

  它们无法捕捉…生命消逝那一刻…灵魂迸发出的…终极之美!

  那扭曲…那痉挛…那恐惧…那绝望…那无声的呐喊…

  是造物主…最残酷…也最壮丽的杰作!…”

  ? 关于“康泰灵”: “…完美的催化剂!

  它将平庸的生命…加速推向…那个璀璨的终点!

  x-587…不是毒药…是…艺术的溶剂!

  它溶解了虚伪的躯壳…释放出…真实的痛苦!…”

  ? 关于剪贴画: “…我的使命…是将那些…被数据掩埋的…瞬间的永恒…重新挖掘!

  赋予它们…色彩!形态!灵魂!让世人…看见!看见这被忽视的…死亡之美!…”

  ? 关于受害者: “…阿毛…他的溃烂…如同…腐败的玫瑰…在贫瘠的土壤中绽放!…

  小梅…她的瘀斑…是…雪地上的红梅…凄艳绝伦!…

  老张…他的抽搐…是…力量的最后舞蹈…充满原始的张力!…

  冷秋月…她的钢笔…断裂的瞬间…是…真相的悲鸣…多么…动听!…”

  ? 最后宣言: “…数据是坟墓!艺术…才是永生!

  我要用我的画…为这些…被遗忘的祭品…树起…不朽的墓碑!

  让他们的痛苦…在色彩中…永恒燃烧!…

  下一个…会是谁?…我…已经…准备好了…最后的杰作…”

  林一合上那本散发着疯狂气息的日记。

  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得如同万载寒冰。

  韩笑看着满墙的死亡照片和剪贴画,浅褐色的眼眸中,燃烧着足以焚毁一切的怒火,

  却也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面对极致疯狂的寒意。

  一切都清晰了!

  ? 汉斯·施密特,这个拥有艺术灵魂的神经药理学家,

  早已被德康洋行的非法试验扭曲成了一个痴迷于“死亡美学”的疯子!

  ? 他利用职务之便,接触核心数据、期刊、样本(x-587毒素)。

  ? 他将冰冷的死亡数据,转化为病态的艺术创作(剪贴画)!

  用预告杀人的方式,将现实变成他的艺术展!

  ? 阿毛、小梅、老张…甚至冷秋月…都是他精心挑选的“作品”!

  他记录他们的痛苦,欣赏他们的死亡,并用剪贴画宣告和赞美这一切!

  ? 他很可能私自截留或合成了x-587毒素!用于实施谋杀!

  ? 他并非受克劳斯直接指使(克劳斯可能不知情其疯狂),但他利用了德康的试验场和资源!

  他的疯狂,是德康洋行罪恶土壤上开出的最妖异、最致命的毒花!

  “克劳斯…” 韩笑的声音如同冰冷的刀锋,切割着死寂的空气,

  “…你的‘白手套’…真干净啊!可这手套底下…沾满了血!

  还有…一个疯子…替你…谱写了…这曲死亡的交响!”

  白手套的鲜血,在真相的显微镜下,再也无法隐藏。

  而那个名为汉斯的疯子,正躲藏在黑暗的角落,准备上演他“最后的杰作”。

  风暴的中心,已然转移。追猎的枪口,对准了那个用痛苦作画的死亡艺术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