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壁炉余烬 · 藏尸诡计一-《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百乐汇舞厅的金色穹顶之下,时间仿佛被切割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维度。

  前厅的喧嚣被cId巡捕的铁腕强行压制,人群如同受惊的沙丁鱼被隔离在角落,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喘息、低泣和窃窃私语。

  卡西米尔夫人那歇斯底里的哭嚎在布雷蒙探长低声但严厉的安抚下,

  暂时化作了断断续续的呜咽,但那双空洞失焦的蓝眼睛,

  依旧死死盯着自己空荡荡的胸口,仿佛灵魂已被那颗消失的“印度之星”一同抽走。

  而在舞池中央那片被cId用黄白相间的警戒带临时圈出的核心区域,

  却是一片冰冷、寂静、高度专注的绝对领域。

  强光灯被重新架设,几盏大功率的便携式碘钨灯,

  将林一和他脚下那片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柚木地板照得亮如白昼,

  与周围幽暗混乱的环境形成刺目的割裂感。

  林一如同矗立在风暴眼中心的孤岛。

  他依旧保持着那近乎凝固的跪姿,但此刻,

  他面前的勘察箱已经彻底展开,如同一个微型法医实验室。

  地面上,那三枚被鲁米诺荧光标记、被液态橡胶点,

  精准复刻封存的核心血点(c1、c2、c3)周围,

  被cId探员用特制的荧光记号笔小心翼翼地勾勒出醒目的白色轮廓线。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试剂苦杏仁气息(鲁米诺残留)和一种更浓重的、

  由福尔马林消毒喷雾和强力去离子水混合而成的、用于清理勘察区域的特殊气味。

  林一的目光如同高精度激光雕刻刀,在强光下反复扫描着那片被标记的区域,

  尤其是c3点——那个紧挨着巨大罗马柱基座、承受了最猛烈撞击和摩擦的核心接触点。

  他的左手稳稳地持着一个高倍放大镜,右手则握着一支特制的、带有超细金属探针头的取样镊子。

  他的动作极其轻微,如同在进行微雕手术,

  小心翼翼地避开血迹核心区域,在c3点撞击形成的“血槽犁痕”边缘、

  那些被强力摩擦挤压出的、极其细微的石材粉末堆积褶皱里,极其耐心地拨弄、探寻。

  “doctor Lin?”

  布雷蒙探长低沉的声音在警戒线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时间在流逝,后台韩笑那边传来的消息(封锁垃圾桶、化妆间骚动)让他压力倍增,他需要进展。

  林一没有抬头,他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在镊子尖端那几乎不可见的操作上。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如同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公式:

  “血迹形态学指向暴力拖拽路径终点——

  c3点撞击后,受害者被强行拖向2号员工通道入口。

  但通道内初步搜查报告显示:拖拽痕迹在入口内三米处中断,

  地面残留微量擦拭状血迹及水渍(侍者杰克慌乱冲洗残留),未发现明确指向性物证或受害者踪迹。”

  布雷蒙眉头紧锁:

  “通道尽头是防火门,通向建筑后巷,门外垃圾桶已封锁,正在紧急翻查。

  但…时间过去太久,凶手有足够时间转移或清理。”

  “不。”

  林一的声音斩钉截铁,镊子尖端终于从石粉褶皱中极其小心地夹起一粒比盐粒还微小的、闪烁着微弱反光的透明晶体碎片!

  “拖拽痕迹中断,不代表受害者被转移出建筑,中断点前方三米,

  是通道左侧墙壁一处大型供暖管道检修口及废弃壁炉回风口交汇区。”

  布雷蒙顺着林一的目光望去。只见在通往后台的2号员工通道入口内,

  大约三米处左侧墙壁,确实有一片区域被厚重的、布满灰尘的深绿色帆布帘子半遮半掩。

  帘子下方隐约可见一个半人高的、被粗大生锈铁栅栏封死的方形检修口(供暖管道),

  而在其上方约一米五高度,则是一个同样被铁栅栏封住、

  但明显更大、呈拱形的、积满厚厚油污灰尘的废弃壁炉回风口

  (百乐汇早期使用壁炉供暖,后改集中供暖,此口废弃)。

  两个口子都被铁栅栏焊死,栅栏缝隙狭窄,连小孩都钻不过去。

  cId探员之前只是粗略检查了地面和栅栏表面,确认无人为破坏痕迹便未深入。

  “doctor,这些口子都被焊死了,里面全是陈年积灰和蜘蛛网,不可能藏人…”

  布雷蒙探长的话说到一半,被林一镊子尖端夹着的那粒微小晶体碎片吸引了目光。

  林一将那粒碎片极其小心地放入一个特制的、带有强力放大镜观察窗的微型证物玻璃皿中。

  他举起玻璃皿,对着强光。

  灯光下,那碎片呈现出高透明度、棱角分明、

  边缘锐利、内部折射率极高(目测大于1.6)的特征!

  碎片表面还沾染着极其微量的、暗红色的干涸物质(血迹?)和灰黑色粉尘(石粉?)。

  “高折射率棱柱状透明晶体碎片,”

  林一的声音如同冰冷的解剖刀,

  “初步判断为光学玻璃或人造水晶材质,常见于高级镜头、

  棱镜、单面反光镜、香水喷雾器喷嘴或…特定切割工艺的宝石棱面。”

  他刻意在“宝石棱面”上加重了极其微弱的语气。

  布雷蒙探长瞳孔猛地一缩!宝石?!“印度之星”?!

  林一放下玻璃皿,目光重新聚焦在那片被帆布帘子半遮的墙壁区域。

  他的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般高速运转,整合所有信息流:

  1. 血迹中断点位置: 拖拽痕迹在通道内三米处中断(c4点,被标记)。

  中断点前方正对废弃壁炉回风口及下方检修口;

  2. 碎片发现点: 高折射率玻璃碎片发现于c3撞击点石粉褶皱中!

  证明撞击发生时,有此类物品破碎,碎片被强力挤压嵌入石粉,

  结合阿翠职业特性,香水喷雾瓶破碎可能性极高,

  但碎片形态尖锐棱角分明,更接近棱镜或镜头切割工艺而非普通香水瓶的弧形玻璃;

  3. 异常痕迹: 林一的目光锐利如鹰,穿透帆布帘子的缝隙,

  精准锁定在废弃壁炉回风口下方那布满灰尘油污的铁栅栏底部边缘,

  那里,有几道极其细微、几乎被灰尘掩盖的、平行排列的、崭新的金属刮擦亮痕,

  刮痕方向垂直向下!像是某种坚硬物体(如撬棍尖端)在极短时间内、

  以极小角度快速刮擦栅栏底部铁条留下的,痕迹极新,绝非陈年旧痕;

  4. 关联信息: 韩笑从侍者杰克处获得的关键情报——

  阿翠被竞争者瑞秋(Rachel)以“赔罪”名义诱骗喝下可能加料的香槟,

  时间点位置吻合,动机明确,香水瓶破碎与暴力拖拽关联,高折射率碎片出现;

  5. 逻辑悖论: 凶手在如此短时间、在警方即将封锁现场的极度高压下,

  将一个大活人(或尸体)从焊死的栅栏口转移出去?

  几乎不可能!痕迹中断点前方是死路(防火门已被封锁检查),

  那么,受害者(或关键物证)最可能藏匿之处——就在这中断点前方的封闭空间内!

  “壁炉回风口。”

  林一的声音如同最终宣判,冰冷地指向那片被灰尘覆盖的拱形铁栅栏。

  “凶手利用了废弃结构,栅栏焊死是假象,底部有新鲜暴力撬动痕迹。

  内部空间足够藏匿一人,检查口下方地面灰尘有异常扰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