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午夜清洁的账簿二-《林一探案集:第一季》

  与此同时,法租界中央巡捕房,林一的临时实验室。

  空气里弥漫着化学试剂特有的、略带刺激性的气味。

  惨白的无影灯下,工作台上摆放着几件关键证物:

  从废弃管道切割洞口边缘刮取的微量深褐色油脂样本、

  静电吸附膜上收集的淡黄色花粉颗粒、以及王德发制服口袋里发现的那张空白的暗纹信纸

  (已被林一用特殊药水处理,试图显影潜在字迹,但失败)。

  林一穿着白色实验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如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

  他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老式但精密的双目光学比较显微镜。

  显微镜的两个载物台上,分别放置着:

  ? 左侧:从管道油脂样本中提取的微量纯净油脂,涂布在载玻片上。

  ? 右侧:一份已知的1930年代上海常见工业润滑油脂(车轴油)样本。

  镜头下,两种油脂的形态、色泽、粘稠度、内部杂质分布…被放大到极致进行比对。

  林一的手指缓缓旋动调焦旋钮,目光锐利如鹰隼。

  “形态差异显着。”

  林一低声自语。左侧的管道油脂样本,呈现出一种极其细腻、均匀的半透明胶状,

  内部几乎看不到任何悬浮杂质或结晶颗粒,

  色泽是深沉的棕褐色,在强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而右侧的普通车轴油,则显得浑浊粘稠,内部悬浮着大量细小的碳黑颗粒和金属碎屑,色泽暗沉无光。

  “非矿物油基。”

  林一做出初步判断。他换上一组更高倍数的物镜。

  视野中,管道油脂的微观结构更加清晰——无数极其微小的、

  如同珍珠般圆润的油滴均匀分散在透明的胶质基体中,

  这种结构,更像是经过高度精炼和乳化的动植物油脂!

  他立刻进行下一步测试,取微量管道油脂样本,滴入装有浓硫酸的试管中。

  普通矿物油遇浓硫酸会剧烈反应,冒黑烟,产生刺鼻气味。

  但管道油脂样本滴入后,仅产生极其微弱的白色絮状沉淀,

  无剧烈反应,无黑烟,气味也仅是淡淡的、类似烧焦的油脂味。

  “初步排除常见矿物润滑油,倾向高度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或特种合成酯类。”

  林一在实验记录本上写下结论,这种油脂的特性——高润滑性、低挥发性、无刺激性气味——

  完美契合了窃贼在狭窄管道内无声移动的需求!

  他的目光转向那几粒淡黄色的花粉颗粒,它们被小心地放置在另一张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

  在40倍物镜下,花粉颗粒呈现出不规则的椭球状,

  表面布满细密的网状纹饰,一端带有微小的萌发孔。形态特征非常清晰。

  林一立刻从旁边的标本柜中取出几本厚重的图谱:《华东植物孢粉形态图鉴》、

  《上海及周边温室栽培植物名录》、《热带亚热带观赏花卉花粉显微图谱》。

  他如同最耐心的猎人,开始一页页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钟表指针的滴答声。

  林一的目光在显微镜视野和图谱影像间快速切换,排除一种又一种常见的本地植物花粉。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一页图谱上!

  图谱上展示的花粉显微照片,与他载玻片上的样本形态特征高度吻合,图片下方标注:

  植物名称:卡特兰(cattleyabiata)

  分类:兰科,卡特兰属

  特性:大型附生兰花,原产南美巴西。花大艳丽,具浓郁芳香。

  上海地区仅少数高级温室可栽培越冬,为名贵观赏花卉。

  “卡特兰…”

  林一低声念出这个名字。

  他迅速翻阅配套的《上海温室名录》,名录中明确记载:

  公共租界及法租界范围内,拥有恒温恒湿设备、

  能够成功栽培热带卡特兰等珍稀兰花的场所,仅有三处:

  1. 法租界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附属高级观赏温室(对公众开放)。

  2. 英籍富商哈同遗孀罗迦陵女士的私人宅邸“爱俪园”(今上海展览馆旧址)内设花房(非公开)。

  3. 汇通银行董事、副行长亨利·科林(henry collin)位于西摩路(今陕西北路)的私人宅邸内设花房(非公开)!

  “亨利·科林…”

  林一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锐利,这个名字,在银行高层名单中赫然在列,

  他是少数有权限接触金库密码重置流程的核心人物之一!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韩笑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一眼看到林一凝重的神色和摊开的名录,立刻问道:

  “有发现?”

  林一将显微镜下的花粉样本和翻开的卡特兰图谱推到他面前,手指精准地点在亨利·科林的名字上:

  “花粉属于热带兰花卡特兰。上海能培育此花的私人温室,他是其中之一。”

  韩笑凑近显微镜看了一眼,又扫过亨利·科林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呵…我们的副行长大人…爱好还挺高雅。

  养着价值不菲的热带兰花,还欠着还不清的债?”

  他指的是之前调查中发现的亨利家族海外产业濒临破产的线索。

  “不仅如此,”

  林一的声音低沉,

  “管道内发现的油脂,初步判断为高度精炼的特种动植物油脂或合成酯,非普通工业品。

  其特性…可能用于精密仪器润滑或…特殊作业。”

  韩笑眼神一凛:

  “特殊作业?比如…给金库密码锁的齿轮上点‘润滑油’?”

  “需要进一步分析。”

  林一谨慎道,但眼神中的锐利已说明一切。

  “王德发撂了。”

  韩笑简要复述了审讯结果,重点提到“红圈叉”的警告和擦地指令。

  “…他就是一个被推到台前擦屁股的卒子,真正的棋手,藏在后面。”

  “亨利·科林,”

  林一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个名字上,

  “他有动机(财务危机),有条件(接触密码锁、私人温室花粉来源),有技术背景(可能获取特殊油脂)。”

  “但案发当晚,”

  韩笑皱眉,

  “这位副行长大人可是在‘大华饭店’的慈善舞会上,

  众目睽睽之下,搂着交际花跳了一整晚的探戈,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不在场证明,有时恰恰是最大的破绽。”

  林一的声音平静无波,

  “尤其是…当犯罪的核心环节,可能并不需要他亲自出现在现场的时候。”

  两人目光交汇,瞬间达成共识。亨利·科林的嫌疑急剧上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