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非遗传情-《规则道书》

  子时?巡展前夜,展品细检

  东巷非遗工坊的货车旁灯火通明,赵阿公、孙阿婆等老匠人正最后检查巡展展品。楠竹编织的框架用麻绳固定,银木发簪装在铺着银草的锦盒里,木雕 “六巷起源” 牌垫着木草叶片,陶绣茶具裹着绣草织的软布 —— 每件展品旁都放着对应的草木,露水落在叶片上,泛起柔和的光,“这是‘护展草’,” 赵阿公抚摸着竹编框架旁的竹草,“当年我爹带着竹编去邻县,就靠这些草护着展品,如今巡展首站,更不能马虎。”

  林羽帮忙核对展品清单:原料区的楠竹标本、技艺区的标准样品、IP 区的 “六艺小匠” 衍生品、传承区的孩子手作,共 86 件展品,一件不少。忆艺草的叶片夹在清单页间,映出之前准备展品的画面:阿竹编框架到深夜,阿银打磨银饰到指尖发红,阿木雕刻木牌时不慎划伤手仍坚持 ——“《巡展手记》里说‘草随展记,艺与情伴’,” 林羽指着草叶映出的画面,“这些展品里,藏着我们所有人的心思。”

  阿竹捧着 “润竹泉” 的水走来,用棉布蘸水轻擦竹编框架的灰尘:“阿公说巡展首站要让展品亮堂堂的,让邻市的人一眼就爱上我们的手艺。” 竹草的叶片贴在框架上,被水浸润后,纹路更清晰地显出 “六艺同心” 四字。林羽望着擦拭一新的展品,突然明白 “巡展筹备非易事,草木为护显匠心” 的真意 —— 非遗传播从不在仓促的准备里,而藏在护展草的守护、清单的细致、少年的用心里,藏在每个为展品护航的瞬间。

  丑时?夜色运输,联盟驰援

  货车行驶在夜色中的公路上,突然一阵颠簸,后车厢传来 “咔嗒” 声。赵阿公让司机停车检查,发现竹编框架的一根藤丝断了,框架微微倾斜。阿竹急得直搓手:“这可怎么办?还有两小时就到邻市展馆了!”

  正在这时,邻市非遗工坊的陈师傅带着徒弟开车赶来 —— 他们提前出发去展馆,听说货车可能遇到问题,特意绕路来接应。陈师傅取出 “韧草”,叶片韧性极强,他让阿竹剪下一段藤丝,用韧草的汁液涂抹断口,再将新藤丝接上:“这草是我们工坊的‘应急草’,粘合力强,还能和竹丝融在一起。”

  林羽帮忙扶着框架,看着陈师傅和阿竹配合:陈师傅固定草汁,阿竹调整藤丝松紧,邻市的徒弟则用软布包裹接口。半小时后,框架恢复稳固,韧草的叶片贴在接口处,竟与竹纹完美融合,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修补痕迹,“这是‘联盟互助’!” 赵阿公握着陈师傅的手,“要是没有你们,首站巡展就要出岔子了。” 林羽望着修好的框架,突然懂得 “运输应急非易事,联盟支援暖人心” 的道理 —— 非遗传播从不在独自的硬扛里,而藏在韧草的助力、伙伴的驰援、师徒的协作里,藏在每个为巡展补位的瞬间。

  寅时?展馆布展,艺景相融

  邻市非遗展馆的大门刚打开,两地工匠就忙着卸展品、布展。六巷负责的 “原料与技艺区”:楠竹标本放在竹草编的展架上,银饰制作工具铺着银草,木雕工序图旁摆着木草;邻市负责的 “IP 与文创区”:剪纸作品贴在绣草织的背景布上,泥塑 “六艺小匠” 垫着陶草,布艺衍生品挂在联盟草编的挂钩上 ——“这是‘草木衬艺,艺景相融’,” 陈师傅调整剪纸的位置,“让观众看展品时,还能感受到草木与手艺的联系。”

  林羽帮忙布置 “传承互动区”:摆上迷你竹编工具、软银线、小木坯,每个工具旁都放着标准草叶片,标注 “入门级操作标准”。创艺草的叶片贴在互动区的背景板上,映出两地少年一起设计的 “六艺融合” 图案:竹编绕着剪纸,银饰嵌着泥塑,“这是‘创艺草显形’,” 阿木指着图案,“比我们画的效果图还好看,观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