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大宝贝归来-《祁同伟之警界第一人》

  十月的羊城,天气依然闷热。

  伟业地产总部顶楼的办公室内,祁同伟与祁同业相对而坐。

  祁同业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疲惫却也掩不住一丝兴奋:

  “同伟,这些天可真是忙得脚不沾地。表彰大会之后,采访一个接一个,都是央字头的大媒体, 推都推不掉!现在预约都排到明年了。”

  “这样搞下去……是不是有点太高调了?”他看向祁同伟,眼神中透着一丝顾虑。

  祁同伟神色平静,带着一丝笑意:

  “企业需要正面宣传,国家也需要树立像伟业这样的典型。咱们是真金白银拿出上亿资金做善事,解了抗洪前线的燃眉之急,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劳,有什么好心虚的?”

  “我不是心虚,我是怕风头太盛,对你影响不好。毕竟咱们的关系,和你现在这个位置,一旦被扒出来,会不会被有些人拿去做文章。”

  “没事!伟业发展到现在从来没有过什么违法经营的行为。况且,只要伟业集团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和使命,不越雷池半步,就永远影响不了我。”

  祁同业点了点头.这些年来,伟业集团的发展,根本不是以挣钱为第一要务,凡事都是先讲社会效益,就因为如此反而口碑越做越好!

  他转而想起了另一件事:“对了,长江委的林泽海主任,现在已经调到水利部了,主管工程建设。”

  “这次国家拨了巨款用于水利设施的重建,规模几百个亿。他非常希望我们能参与进来,已经把咱们的建筑公司列入了施工企业库。我推了几次都没推掉。”

  无论何时,国家直接投资的项目建设都是最优质的项目。而这些项目里,水利项目更是优中之优,利润丰厚。

  这些项目的确是块巨大的蛋糕,但祁同伟显得并不热衷。

  从去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的资本运作,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他已经看不上这些传统行业的利润。

  况且牵扯到和一大批国企抢夺项目和利润更非他所愿。

  他如今的国内的产业基本都是投资为主,典型的国外挣钱国内花。

  “林主任也给我打过电话,就因为他主管的交给伟业他才能放心。”祁同伟沉吟道,“但这东西跟捡钱一样,确实不宜过度参与。”

  “我的意见是,可以选择性承接一部分,专挑那些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差、其他企业不愿意做的项目。利润方面,控制在15%以下,重在参与和积累口碑,不争利。”

  “行,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来安排。”祁同业应承下来,随即又道,“现在伟业集团这块牌子算是彻底打响了,各地都发来邀请,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

  “别的地方还好说,尤其是汉东老家……于情于理都不好拒绝。赵晓惠赵总给我说过几次,赵立春书记的秘书也亲自给我打过电话,代表书记邀请我们回乡投资发展。你看怎么办?”

  祁同伟轻轻叹了口气。他原本有意控制伟业的发展速度,但抗洪抢险带来的巨大声誉,反而让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唉,赵晓惠也跟我联系过,还要亲自过来游说。这事你们核心管理层研究决定吧,但一定要控制好节奏和负债率。”

  “我还是那句话,民生方面,伟业可以多投资。在地产方面,伟业讲究做精品。控制规模,不管在哪个地方,都不做地产行业老大,规模维持在第二、第三的位置最为稳妥。”

  “明白!”

  ——————

  十一月,港城维多利亚港。

  一艘庞然大物在晨光中投下巍峨的阴影,锈迹斑斑的舰体诉说着曾经的沧桑与沉寂。

  历经长达半年多的海上拖曳,跨越重洋的“瓦良格”,终于在这一天,缓缓驶入了这片东方港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码头边,早已是人头攒动,长枪短炮的国内外媒体记者齐聚。

  秦芳作为明面上的收购方代表,正身着干练的套装,面对镜头从容不迫地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

  她宣布,将立刻把它送往鲁省一家具备雄厚实力的造船厂,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现代化升级改造,以期更快的在未来向游客们开放。

  随后,在港城简单停留后,瓦良格号被送入了造船厂。

  船被拖入指定船坞的那一刻,正式宣告这艘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钢铁巨舰,归属落定。

  比祁同伟记忆中的那个时间点,足足提前了七年有余。

  而贺司令早已率领一批海军高级将领和技术专家翘首以盼,他更是第一个健步登上了宽阔的飞行甲板。

  在船上,他一会抚摸着冰冷的舰体,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连声赞叹:“好!真好!这结构,这布局……”

  一会又凝望着某些被拆除关键设备后留下的空荡舱室,摇头叹息,满是痛惜:“可惜了……太可惜了!这帮败家子……”

  从艏楼到舰岛,从机库到动力舱,贺司令带着专家们一寸一寸地仔细查看,问得极其详尽。

  这一看,就从日上三竿一直待到了夜幕深沉,任凭旁人如何劝说休息,他都执意要再多陪陪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宝贝”。

  ——————

  月底的一天。

  省公安厅大楼内,祁同伟刚结束一个会议,秘书便进来通报,海关的郑关长来了,人已到了会客室。

  祁同伟有些意外,快步走去。推开会客室的门,只见郑关长穿着一身海关制服,正坐在沙发上,脸色还带着一些苍白。

  “哎呀,郑关!”祁同伟热情地迎上去,关切的说道:“您这刚做完手术,怎么亲自跑来了?有什么事情电话里说一声,或者让我过去都行啊!”

  郑关长撑着沙发扶手站起身,笑容有些勉强:“祁厅长,手术是做了,但心里有件事一直放不下。”

  “前些日子,那批抗洪设备被扣的事,我当时身体不争气,没能及时处理妥当,后来也没给您一个明确的交代。”

  “现在处理结果出来了,我必须亲自来跟您通报一声,当面表达我们的歉意。”

  祁同伟连忙请他坐下,亲自给他的杯子添了热水:“郑关您太言重了!那都是小事一桩,特殊情况,都能理解。”

  “说起来,那天最后还是多亏您主持大局,才没耽误前线的抢险工作,我还没来得及感谢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