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政府常务会议-《祁同伟之警界第一人》

  11月中旬,汉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在庄重的氛围中如期召开。

  会议开始前,常务副省长刘维先踱步到祁同伟身边,在他邻座坐下。

  “同伟省长,最近工作还顺利吧?分管领域都熟悉了吗?”

  “感谢刘省长关心。现在主要还是在熟悉政法口的各项工作,虽然以前有所接触,但具体到省里的事务,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

  刘维先点点头:“你年轻有为,有闯劲,把政府的司法口工作交给你,我是放心的。”

  他话锋一转,”对了,你们在岩台的打黑除恶行动,干得很漂亮啊。”

  “都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有方,我们只是按照部署执行罢了。”祁同伟谦逊地说。

  “不必过谦,做得好就是好。”刘维先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而且同伟省长虽然年轻,在识人用人上却独具慧眼啊。”

  “特别是周诺同志,在这次行动中表现相当出色。”他稍作停顿,”同伟省长长期在外地工作,一来到汉东就能发现这样有潜力的干部,实在难得。”

  祁同伟心中笑了笑,大抵知道这个老狐狸的意图了!

  这是试探自己、周诺与齐昭远那桩旧事的关系。

  当年齐昭远在林城被周诺抓捕,外界都以为是李达康出于公心出手,并没人联想到其中还有其他隐情。

  如今祁同伟一上任就火速提拔周诺,再想到祁同伟与齐昭远过往的恩怨,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对此,祁同伟并不在意。

  齐家早已不复当年权势,而如今的他也今非昔比。

  “周诺同志我在公安部时就认识,”祁同伟从容解释,”当时我担任过他的培训讲师。他在培训期间表现优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到了汉东,了解到他这些年的工作实绩,觉得是个人才,这才把他调上来。事实证明,他确实干得不错。”

  “哦?你们这些年一直保持联系?”刘维先追问。

  “那倒没有,多年未联系了。”祁同伟坦然道。

  刘维先盯着祁同伟半晌,最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同伟省长的眼光确实独到!”

  正说着,徐省长步入会场。

  刘维先起身,亲切地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你刚履新,过几天咱们聚聚!”

  随即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会议正式开始。

  今天的会议,除了常规的政府工作汇报外,信访的问题是重要议题,这是祁同伟分管的工作。

  当前的信访矛盾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收和城镇房屋拆迁领域,这是信访量最大、矛盾最尖锐的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城市旧区面临改造。

  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往往远低于土地市场价值或被拆迁房屋的重置成本。

  补偿款分配不公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征地补偿款在村集体、村委会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分配常常缺乏透明度,引发村民强烈不满。

  更严重的是,许多征地拆迁行为未履行法定程序,存在”先拆后补”、”强制拆迁”等违法现象。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大量国企被改制、兼并或破产,下岗职工对补偿标准普遍不满。

  伴随这些问题而来的就是村霸横行、黑社会渗透、贪污腐败、官商勾结等一系列违法乱纪行为。

  这些都是当前信访工作的重要工作和难题!

  徐省长在听取信访局王局长的汇报后指出:“王局长,当前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确实严峻,特别是进京上访问题,影响很不好。”

  “你们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今年上访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年后两会期间,要确保实现零上访。”

  王局长面露难色:“我们已经向各市下达了指标和任务,但光靠堵不是办法。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还是会不断上访的。”

  刘维先接过话头:“你们信访局就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嘛。即使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要分层次、分步骤地解决,逐步缓和矛盾。不能总是强调客观困难。”

  王局长心中苦笑:问题要是能解决,谁还愿意上访?

  但他嘴上只能应承:“是,我们一定努力。”

  徐省长转向祁同伟:”同伟省长,这是你分管的工作,谈谈你的看法。”

  祁同伟沉稳回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已经与各个地市进行了沟通,特别在京州也进行了提前布置,确保年前年后和两会期间不发生重大信访事件。”

  徐省长点了点头:“这方面你要下点功夫啊!”

  祁同伟郑重道:“明白!但是,关于信访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徐省长抬了抬手,示意他直说!

  祁同伟缓了一下,才开口道:

  “通过审阅近两年的信访工作报告和分析当前突出信访问题,我发现矛盾点除了国企改革遗留的一系列问题。”

  “相当多的问题集中在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领域,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

  “这其中除了一小部分属于无理取闹的恶意上访外,主要症结在于赔偿不公平、程序不透明。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从中渔利。”

  祁同伟环视会场:”我认为,治标更要治本。否则,上访问题只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屡禁不止。”

  徐省长饶有兴趣地问:”哦?那你认为该如何治本?”

  “现在拆迁工作主体,是建设单位,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是纯粹的商业利益方,评估机构又是他们请的,在赔偿金额上很难做到公平!”

  “我了解到六河市的一起拆迁案例,六河市当时的房屋市场均价1800元每平方米,补偿标准却定在每平方米1500元。”

  “拆一赔一都做不到!这种情况,群众怎么能不上访?”

  “还有一些农村,实行的是按人口分配!开发商为了拆迁顺利,勾结村干部,沆瀣一气!”

  “那些村干部,自己分了十套八套安置房,同样条件下的村民却只分到四套。”

  “一查才发现,这位村干部提前让三个儿子娶了带着孩子的二婚媳妇,一下子就多了好几口人,自然多分了好几套!”

  “这明显有失公平!老百姓怎么能答应!”

  pS:抱歉,上午有事,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