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锦衣卫盘剥别人,南司盘剥锦衣卫-《红楼:系统大结局,我才刚开始》

  俞承领命出去后,贾璋靠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仅仅过了十几个呼吸时间,堂外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贾璋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地望向门口。

  只见两个身着官服的人,快步走了进来。

  为首之人约莫三十来岁,面容和善,未语先带三分笑,看上去一团和气,让人心生亲近。

  他一进堂,便快走几步,来到桌案前,躬身作揖,恭敬道:“下官南镇抚司佥书和光,参见镇抚使大人!”

  “不知大人今日上任,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跟在他身后的另一个人,年纪稍长,约四十岁左右,面容清瘦,留着一撮打理得整整齐齐的山羊胡,一双眼睛不大,却透着一股精于算计的机敏光芒。

  他也紧随其后躬身行礼,“下官南镇抚司知事方圆,参见大人!”

  贾璋当即起身,虚扶了他们一下,露出一个随和的笑容,“二位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大家都是同僚,往后要齐心协力为陛下办差,不必如此拘礼客套。”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问道:“司里……就只有你们两个主事吗?”

  佥书和光脸上带笑,连忙答道:“回大人,司中还有两位负责具体事务的百户,他们平日里多在各自管辖的军匠处和诏狱值守,一般不在此办公。”

  “想必,此刻也应该接到消息,正在赶来的路上了,请大人稍候。”

  贾璋微微颔首,表示了解。

  他从怀中取出那份吏部颁发的任命告身,递给和光:“和大人,你是司中佥书,这告身文书,便由你来核验吧。”

  和光连忙双手接过,依言象征性地翻开看了两眼,随即便合上,双手捧着,恭谨地递还给贾璋,语气肯定地说道:“下官已核对无误!恭贺贾大人正式履职!”

  其实他根本没必要看,这一身玄色飞鱼服,还有那腰间佩戴的南镇抚使腰牌,难道还能是假的?!

  在这神京城里,在天子脚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冒充锦衣卫的镇抚使?!

  随即,和光拿出一个盒子,双手捧着,举过头顶,郑重道:“大人,此乃南镇抚司的印信。”

  “自前任镇抚使……离任后,此印便一直由下官代为保管,不敢有失。”

  “今日大人上任,理应交由大人执掌。”

  贾璋微微颔首,伸手接过,打开盒盖,只见里面是一枚铜制官印,方二寸七分厚六分。

  他只看了一眼,便合上盖子,将其放于桌案之上。

  贾璋重新坐回太师椅上,目光看向和光,“和大人,本官初来乍到,对司中各项事务、人员构成不甚了解。”

  “你是司中老人,又是佥书,就麻烦你,为本官简单介绍一下司里的基本情况吧。”

  和光闻言,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大人垂询,下官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咱们南镇抚司,主要有两大职责。”

  “第一,是管理军匠,制造军械。整个锦衣卫体系的制式兵器、甲胄、弓弩等,皆由咱们南司下设的军匠处负责打造、维护。”

  “第二,便是维持军纪,内部监察。负责纠察锦衣卫内部人员的风纪、贪腐、渎职等行为,确保锦衣卫的清正廉洁和忠于职守。”

  “这两项核心任务,分别由两位百户具体负责执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目前,司内在册人员,包括官员、校尉、力士以及军匠处的工匠,共计近千人。”

  “其中,军匠占了大头,约有近七百人。”

  贾璋眉头微皱,“近千人的规模,怎么才两个百户?”

  和光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司本来是千户所下面的机构。”

  “因为南北镇抚司由陛下直接管辖,这才独立出来,但是司中官员编制就这么多,这才人多官少。”

  贾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制造军械,具体要做些什么?”

  “所需原料由谁负责采购供应?打造出来的兵器甲胄,又该如何发放?”

  和光对答如流:“回大人,咱们南镇抚司只负责按照规制和需求进行生产。所需的原料,报兵部审批后,再交由户部采买。”

  “至于生产出来的武器,则由各千户所凭锦衣卫都指挥使司批下的条子,前来咱们司的库房按量领取。”

  制造武器,油水应该不少,这些措施也是为了限制南司的权力。

  贾璋心下了然,继续问道:“那这内部监察呢?难道……是想查谁就能查谁吗?”

  和光面色微微一变,闪过一丝为难之色,斟酌着用词:“这个……一般来说,太上皇和陛下命令我们查谁,我们就查谁。”

  贾璋眉头微皱,“难道就不能主动查吗?”

  和光露出讪讪之色,“大人若是执意要查,那当然也是可以的,但需遵循规矩。”

  “若要调查百户及以下人员,需报请锦衣卫都指挥使司同意;若要调查副千户及以上级别的官员……则必须报请太上皇和陛下,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贾璋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有些失望。

  他原本还以为这南镇抚司的监察权能有多大,可以随心所欲,没想到竟有这么多限制。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

  若是南镇抚司的权力很大,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边缘部门了,实际权力远低于北镇抚司。

  若是南司随随便便在锦衣卫中抓人,锦衣卫里谁还敢做事?皇帝又如何通过锦衣卫来监察百官?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皇权服务!

  即便如此,综合来看,南镇抚司依然是个油水丰厚、权力不小的地方。

  虽说军匠处只负责生产,但其中的门道想必不会少。

  比如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如何界定和处理?那些“残次品”最终流向何处?各千户所前来领取武器时,谁先谁后,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讲究?

  这些都是在权限范围内可以运作的空间!

  还有就是内部监察,锦衣卫作为特权机构,从上到下,可以说没有几个人是绝对干净的!

  各种灰色收入,以权压人,欺压良善,一查一个准。

  南镇抚司握着监察这把刀,即便不能随意砍向高层,但对于中下层来说,依然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因此,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他们都不可能不孝敬他们南镇抚司。

  锦衣卫盘剥别人,他们南司盘剥锦衣卫,这其中的油水,怎么可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