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隔着薄薄的门板呼啸,更显得屋内这一方天地寂静得有些异样。灶膛里的火噼啪作响,锅里山楂酱的咕嘟声绵密而规律,空气里甜酸的气息愈发浓郁。
顾淮南那句“要暂时打扰了”,让赵北北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她这糖坊,别说客房,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我这里……条件实在简陋,”她有些局促地搓了搓围裙边缘,“只有我睡的那处角落,还算能挡风。要不……我去王大娘家借宿,你在这里将就一晚?”
顾淮南的目光掠过角落里那堆铺在麻袋上的被褥,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并非嫌弃,更像是一种对现状的审度。“不用麻烦。”他拒绝得干脆,将手里的大衣重新穿好,围巾也仔细系上,“我就在灶火边坐一晚即可。出差在外,常有不便。”
他说着,便自行搬了那张她平日坐的破板凳,放在离灶膛不远不近的位置,姿态端正地坐了下来,仿佛身处的不是破旧糖坊,而是某个需要正襟危坐的会议室。
赵北北看着他这副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坦然的样子,到嘴边劝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她默默走到灶台边,用木勺缓缓搅动着锅里的山楂酱,心思却全然不在火候上。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有风雪声和灶火的噼啪声填充着空隙。这沉默并不令人舒适,带着一种陌生的、被侵入的紧绷感。
最终还是顾淮南先开了口,话题依旧是工作,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划开了这层尴尬的膜。“下一批‘山楂烙’,准备做多少?”
赵北北定了定神,答道:“材料收了大概能做五十份的量。不过,熬煮、过滤、炒制……比雪糖更费手工,我一个人,恐怕快不了。”
“五十份可以。”顾淮南点头,“定价可以比雪糖稍低,突出其‘开胃消食’的日常功用。包装延续牛皮纸风格,但可以加一个红色标签,区分品类。”他顿了顿,看向她,“你需要一个助手,或者至少,一个能帮你处理包装、联系物流的人。长期一个人,效率太低,也无法规模化。”
“规模化?”赵北北停下搅动的手,有些讶异地看向他火光映照下显得轮廓分明的侧脸,“我没想那么远。能把爷爷的这些糖品一样样做出来,有人喜欢,能养活我自己,我就很知足了。”
“商业逻辑里,‘知足’意味着停滞。”顾淮南转过头,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地落在她脸上,“你的视频数据、用户反馈,都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市场潜力。‘古法手造’是小众的,但‘有故事、有温度的古法手造’可以不是。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将它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艺。”
他的话语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赵北北心里激起层层波澜。事业?她从未敢想。离婚时,她只想找条活路。现在,这条路似乎在她脚下延伸出了一条她未曾预料到的岔道。
“我……”她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顾淮南没有催促,视线转向窗外被风雪搅得天昏地暗的夜色,声音平淡地补充:“当然,这是你的选择。我的角色,是分析和呈现可能性。”
锅里的山楂酱到了火候,赵北北赶紧将其离火,倒入准备好的细纱布中过滤。滚烫的酱汁透过纱布,滴滴答答落入下面的陶盆,过程缓慢而考验耐心。
顾淮南安静地看着她忙碌,看着她被热气熏得泛红的脸颊和专注的眼神,忽然问了一个工作之外的问题:“守着一口锅,反复做这些极其耗费时间和心力的糖,不觉得枯燥吗?”
赵北北手下动作没停,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答:“刚开始熬雪糖的时候,觉得每一分钟都难熬。后来慢慢发现,熬糖就像练心。火候急不得,糖液的变化快不得,心里再焦躁,也得逼着自己静下来,一点点磨。”她抬起眼,看向跳跃的灶火,“看着乱七八糟的原料,在自己手里一点点变成晶莹剔透的糖,那种感觉……很踏实。比过去三年,在那个家里,要踏实得多。”
她说得平淡,顾淮南却听出了话里深藏的过往。他没有追问,只是微微颔首,像是记下了一个重要的数据点。
过滤完山楂酱,夜已经深了。赵北北将滤出的细腻果泥重新倒回洗净的锅里,准备明日再行炒制。她看了看坐在板凳上,依旧腰背挺直的顾淮南,心里过意不去,将角落里自己那床还算厚实的被子抱了过来。
“顾先生,夜里冷,你……凑合盖一下。”
顾淮南看着那床带着皂角清香、却明显陈旧朴素的棉被,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低声道:“谢谢。”
赵北北自己则裹紧了羽绒服,蜷缩在灶膛另一侧堆放的麻袋上,背对着他。她以为自己会睡不着,但连日来的疲惫,加上灶火持续的暖意,竟让她很快意识模糊起来。
半梦半醒间,她感觉到有人轻轻走动,往灶膛里添了柴火。窸窣的声响,还有那骤然明亮了些许、烘在背上的暖意,让她在沉睡的边缘感到一丝模糊的安全感。
后半夜,风雪似乎小了些。赵北北被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惊醒。她悄悄回头,借着灶膛里未熄的余烬微光,看到顾淮南依旧坐在那张板凳上,被子只搭在膝头,人微微蜷缩着,似乎在抵御寒意,偶尔发出一两声压抑的低咳。
他那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此刻也有些凌乱地垂落在额前,镜片后的眼睛闭着,长睫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褪去了白日的冷静自持,竟显出几分难得的脆弱与倦意。
赵北北心里轻轻一动。这个看似无坚不摧的男人,原来也会怕冷,也会在陌生的寒夜里显得无措。她悄悄起身,将自己盖的羽绒服也轻轻盖在了他的身上。
他似乎睡得很浅,被这动作惊动,睫毛颤了颤,却没有睁开眼,只是含糊地低语了一句什么,声音太轻,消散在风声里,听不真切。
赵北北退回麻袋上,重新蜷缩起来,望着窗外透进来的一点雪光,听着身后那人逐渐平稳的呼吸声,心中一片奇异的宁静。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男人,似乎让这间孤寂的老糖坊,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天,快亮了。
顾淮南那句“要暂时打扰了”,让赵北北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她这糖坊,别说客房,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我这里……条件实在简陋,”她有些局促地搓了搓围裙边缘,“只有我睡的那处角落,还算能挡风。要不……我去王大娘家借宿,你在这里将就一晚?”
顾淮南的目光掠过角落里那堆铺在麻袋上的被褥,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并非嫌弃,更像是一种对现状的审度。“不用麻烦。”他拒绝得干脆,将手里的大衣重新穿好,围巾也仔细系上,“我就在灶火边坐一晚即可。出差在外,常有不便。”
他说着,便自行搬了那张她平日坐的破板凳,放在离灶膛不远不近的位置,姿态端正地坐了下来,仿佛身处的不是破旧糖坊,而是某个需要正襟危坐的会议室。
赵北北看着他这副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坦然的样子,到嘴边劝说的话又咽了回去。她默默走到灶台边,用木勺缓缓搅动着锅里的山楂酱,心思却全然不在火候上。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有风雪声和灶火的噼啪声填充着空隙。这沉默并不令人舒适,带着一种陌生的、被侵入的紧绷感。
最终还是顾淮南先开了口,话题依旧是工作,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划开了这层尴尬的膜。“下一批‘山楂烙’,准备做多少?”
赵北北定了定神,答道:“材料收了大概能做五十份的量。不过,熬煮、过滤、炒制……比雪糖更费手工,我一个人,恐怕快不了。”
“五十份可以。”顾淮南点头,“定价可以比雪糖稍低,突出其‘开胃消食’的日常功用。包装延续牛皮纸风格,但可以加一个红色标签,区分品类。”他顿了顿,看向她,“你需要一个助手,或者至少,一个能帮你处理包装、联系物流的人。长期一个人,效率太低,也无法规模化。”
“规模化?”赵北北停下搅动的手,有些讶异地看向他火光映照下显得轮廓分明的侧脸,“我没想那么远。能把爷爷的这些糖品一样样做出来,有人喜欢,能养活我自己,我就很知足了。”
“商业逻辑里,‘知足’意味着停滞。”顾淮南转过头,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地落在她脸上,“你的视频数据、用户反馈,都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市场潜力。‘古法手造’是小众的,但‘有故事、有温度的古法手造’可以不是。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将它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艺。”
他的话语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赵北北心里激起层层波澜。事业?她从未敢想。离婚时,她只想找条活路。现在,这条路似乎在她脚下延伸出了一条她未曾预料到的岔道。
“我……”她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顾淮南没有催促,视线转向窗外被风雪搅得天昏地暗的夜色,声音平淡地补充:“当然,这是你的选择。我的角色,是分析和呈现可能性。”
锅里的山楂酱到了火候,赵北北赶紧将其离火,倒入准备好的细纱布中过滤。滚烫的酱汁透过纱布,滴滴答答落入下面的陶盆,过程缓慢而考验耐心。
顾淮南安静地看着她忙碌,看着她被热气熏得泛红的脸颊和专注的眼神,忽然问了一个工作之外的问题:“守着一口锅,反复做这些极其耗费时间和心力的糖,不觉得枯燥吗?”
赵北北手下动作没停,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答:“刚开始熬雪糖的时候,觉得每一分钟都难熬。后来慢慢发现,熬糖就像练心。火候急不得,糖液的变化快不得,心里再焦躁,也得逼着自己静下来,一点点磨。”她抬起眼,看向跳跃的灶火,“看着乱七八糟的原料,在自己手里一点点变成晶莹剔透的糖,那种感觉……很踏实。比过去三年,在那个家里,要踏实得多。”
她说得平淡,顾淮南却听出了话里深藏的过往。他没有追问,只是微微颔首,像是记下了一个重要的数据点。
过滤完山楂酱,夜已经深了。赵北北将滤出的细腻果泥重新倒回洗净的锅里,准备明日再行炒制。她看了看坐在板凳上,依旧腰背挺直的顾淮南,心里过意不去,将角落里自己那床还算厚实的被子抱了过来。
“顾先生,夜里冷,你……凑合盖一下。”
顾淮南看着那床带着皂角清香、却明显陈旧朴素的棉被,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低声道:“谢谢。”
赵北北自己则裹紧了羽绒服,蜷缩在灶膛另一侧堆放的麻袋上,背对着他。她以为自己会睡不着,但连日来的疲惫,加上灶火持续的暖意,竟让她很快意识模糊起来。
半梦半醒间,她感觉到有人轻轻走动,往灶膛里添了柴火。窸窣的声响,还有那骤然明亮了些许、烘在背上的暖意,让她在沉睡的边缘感到一丝模糊的安全感。
后半夜,风雪似乎小了些。赵北北被一阵轻微的咳嗽声惊醒。她悄悄回头,借着灶膛里未熄的余烬微光,看到顾淮南依旧坐在那张板凳上,被子只搭在膝头,人微微蜷缩着,似乎在抵御寒意,偶尔发出一两声压抑的低咳。
他那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此刻也有些凌乱地垂落在额前,镜片后的眼睛闭着,长睫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褪去了白日的冷静自持,竟显出几分难得的脆弱与倦意。
赵北北心里轻轻一动。这个看似无坚不摧的男人,原来也会怕冷,也会在陌生的寒夜里显得无措。她悄悄起身,将自己盖的羽绒服也轻轻盖在了他的身上。
他似乎睡得很浅,被这动作惊动,睫毛颤了颤,却没有睁开眼,只是含糊地低语了一句什么,声音太轻,消散在风声里,听不真切。
赵北北退回麻袋上,重新蜷缩起来,望着窗外透进来的一点雪光,听着身后那人逐渐平稳的呼吸声,心中一片奇异的宁静。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这个突然闯入的陌生男人,似乎让这间孤寂的老糖坊,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