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虚假的走私航线图-《沪上奕》

  老掌柜那番裹挟在旧书行情里的隐晦警告,像一块冰,沉甸甸地坠在黛的心底。她知道,自己已无退路,等待意味着坐以待毙。与其在猜测中消耗精力,不如在风险中寻找突破口。那个在情报贩子圈子里以“消息灵通”着称,兼营着几条隐秘走私线路的“船老大”钱阿四,成了她锁定的下一个目标。联络过程充满了戒备与试探,最终约定在靠近码头、一家鱼龙混杂的“老顺记”茶馆的二楼雅座见面。时间,是华灯初上,码头工人换班,人声最为鼎沸的时刻。

  “老顺记”茶馆蜷缩在苏州河畔一片低矮的棚户区边缘,两层木质结构,踩上去吱呀作响。空气里常年混合着河水的腥臊、廉价茶叶的涩味、劳工们的汗臭以及“老刀牌”香烟的呛人烟雾。底楼人声鼎沸,苦力、船工、小贩们操着各地方言,高声谈论着工钱、米价和码头帮派的恩怨。这里是流言的温床,也是罪恶的交易所,走私、销赃、人口买卖的暗线在杯觥交错间悄然编织。二楼所谓的“雅座”,也不过是用薄木板勉强隔出几个小间,缝隙里透出邻座模糊的人影和压低的谈话声。选择这里,正因为它的混乱与嘈杂,足以掩盖任何不宜公开的交易。

  钱阿四是个五十岁上下的精瘦男人,皮肤被江风与日头染成古铜色,眼角的皱纹如同揉皱的海图。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短褂,袖口磨损泛白,但腰间却系着一条价值不菲的玉扣牛皮腰带,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看似俗气却可能用于防身的金戒指。他提前到了,独自占着一个靠窗的位置,面前一壶碧螺春早已泡得没了颜色。黛走进雅间时,他正用那双浑浊却不时闪过精光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楼下街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杂乱,暴露着内心的不平静。

  “拉图尔小姐,久仰。”钱阿四起身,抱了抱拳,动作带着江湖气,语气却保持着距离。他并未主动斟茶,而是将茶壶的壶嘴微微偏向黛的方向,这是一个在特定圈子里表示“静待来意,但存戒备”的无声信号。

  黛微微颔首,落座,将自己的茶杯稍向前推,杯盖与杯身若即若离,回应着“有意借水行舟,但需看清风向”的暗语。“钱老板事务繁忙,叨扰了。”她开门见山,声音压得很低,“听说,近来江上‘起风’(指搜查加紧),有些‘货’(指情报或违禁品)不好走?”

  钱阿四眼皮一跳,嘿嘿干笑两声,拎起茶壶,先给自己续了杯冷茶,壶嘴却悄悄偏回了自己这边:“风浪是常有的事,就看掌舵的本事,和……船的吃水(指报酬多少)了。”他呷了口茶,目光闪烁,“不知小姐想运的是什么‘货’?又想去哪个‘码头’(指交接对象或目的地)?”

  “风声紧,兄弟们也得吃饭。”钱阿四搓着手指,开始诉苦,“日本人查得严,76号那帮阎王也要抽成,巡捕房更是雁过拔毛。以前……还有些洋行的‘大船’(指伯恩这类有背景的势力)能挡点风,现在嘛……”他摇摇头,意味深长,“现在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咯。水路、陆路,甚至天上飞的鸽子(指无线电),哪条道都不太平。小姐您要找的这条‘航线’(指与‘云雀’或名单相关的渠道),水太深,暗礁(指未知危险)太多,价钱嘛,自然也要看风险定价。”

  黛的逻辑链条清晰:1.目标筛选:钱阿四活动于走私网络,消息灵通,且素以贪财闻名,易被利益驱动。2.关联判断:伯恩的某些非法资金流动和人员转移,极有可能利用过类似的走私渠道,钱阿四即便不是核心参与者,也可能有所耳闻。3.话术设计:以“寻找一条绕过现有严密监视、通往特定境外地点(暗指柏林或‘云雀’可能藏身地)的绝对安全走私路线”为幌子,既不直接暴露真实目的,又能精准触及对方可能掌握的核心秘密——那些用于服务高级别间谍转移或物品传递的隐秘通道。

  “钱老板是明白人。”黛从手袋中取出一个小布袋,推到对方面前,金属与桌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这是定金。只要路线可靠,‘吃水’不是问题。我需要的是万无一失,尤其是……要避开所有‘明灯’(指官方势力)和‘暗火’(指其他情报组织)。”

  钱阿四掂了掂钱袋的重量,脸上闪过一丝贪婪,但很快被谨慎取代:“万无一失?小姐,这年头,江底的龙王都未必敢说这话。不过……”他凑近一些,压低声音,“我手里,倒真有一条老祖宗留下来的‘暗线’,平时不走,专避风头。只是这图……价钱可不便宜,而且,看过的人,都得保证守口如瓶。”

  “图?”黛捕捉到关键词,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我要先验货。”

  “规矩我懂。”钱阿四从怀里摸索出一张用油布包裹的、边缘磨损的纸张,小心翼翼地展开一角,露出看似古老而复杂的航线标注,河流、支汊、暗桩、潮汐时间密密麻麻,“这是副本,真迹在我这儿。您看这标记,这水道,非几十年老航船的,根本摸不清门道……”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黛在心中默念。面对这张突如其来的“古航线图”,她深知必须验证其真伪,任何轻信都可能万劫不复。

  那壶泡到发白、滋味寡淡的碧螺春,正如这情报市场里流通的绝大多数信息,浑浊不堪,难以品出真味。而那张被钱阿四奉若至宝、描绘着隐秘通道的“古航线图”,则像一个精心布置的饵雷,外表古旧诱人,内里可能藏着致命的炸药。薄木板隔开的雅座,无法提供真正的隐私,邻座的呼吸声、咳嗽声依稀可闻,象征着危险近在咫尺,任何秘密都可能隔墙有耳。

  情感在黛的心湖中投下石子:踏入茶馆时,那种踏入龙潭虎穴的高度警觉;与钱阿四言语周旋时,大脑飞速运转的分析与计算;当对方拿出所谓“古航线图”时,那一刹那本能升起的、看到线索的微弱希望;随即,凭借地理知识与逻辑判断发现图中明显破绽(如标注的支流早已淤塞、潮汐时间与天文规律不符)时,希望瞬间破灭,转而升起的被愚弄的冰冷怒意与更深的后怕;意识到这极可能是一个引她上钩的致命陷阱时,那股沿着脊椎窜上的寒意;以及最终,所有情绪被强行压下,转化为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将计就计,看看这陷阱背后,究竟藏着哪路鬼神。

  黛脸上适时地露出一种混合着惊讶与满意的表情,手指轻轻拂过那张油布图纸:“果然精妙。钱老板,这图,我要了。”她爽快地支付了尾款,数额足以让钱阿四眼中闪过狂喜。交易完成,她没有多做一秒停留,拿起包裹好的图纸,起身告辞。

  走出“老顺记”那污浊的空气,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在脸上。她没有立刻查看图纸,而是迅速汇入码头下班的人潮,如同水滴融入江河。穿过两条狭窄的弄堂,借助一家裁缝店的玻璃窗反复确认身后,她方才放缓脚步。在一个僻静的街角,她借着昏暗的路灯,再次展开那张“古航线图”,目光冰冷地扫过那些精心伪造却漏洞百出的标记。这不是通往真相的地图,而是引向坟墓的请柬。但对她而言,这同样是一条线索——指向那个急于让她“发现”并相信这份“证据”的幕后黑手。她将图纸仔细收好,嘴角牵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狩猎的方向,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些。下一局,该她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