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赵妃异动-《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

  计划悄然进行的同时,云舒并没有放松对赵侧妃的观察。她深知,在这关键时刻,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果然,第三日深夜,值守的暗卫传来消息:赵侧妃院中有异动。

  云舒披衣起身,悄悄潜至赵侧妃院落附近的假山后,只见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从侧门溜出,快步走向王府后花园的废井处。

  月光下,那身影的面容隐约可见——正是赵侧妃本人。她在井边徘徊片刻,忽然从怀中取出一件物品投入井中。

  云舒屏息凝神,见赵侧妃四处张望后匆匆离去,这才悄然走近废井。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钩索,巧妙地将井中物品捞了上来。

  那是一个密封的铜管,打开后里面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事已败露,暂停联络,待风波过后。"

  字迹工整有力,显然出自男子之手。云舒心中一动,取出验纸药水测试,果然又是那种新纸。

  她迅速复制了字条内容,将原物重新密封放回井中,悄然离去。

  回到房中,云舒彻夜未眠。次日一早,她便将此事告知墨临渊。

  "果然是她。"墨临渊面色阴沉,"但为何要暂停联络?莫非丞相府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云舒沉吟道:"妾身以为,赵侧妃此举未必是全为丞相府。她昨日遭人陷害,恐怕也心生恐惧,怕成为弃子。"

  墨临渊颔首:"有理。赵丞相老奸巨猾,必要时什么人都可抛弃。"

  "王爷,"云舒忽然道,"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当日下午,云舒特意拜访赵侧妃院落,带去几匹新进的锦缎。

  "妹妹昨日受惊了,这些料子正好做几身新衣压压惊。"云舒笑容温和。

  赵侧妃神色戒备,勉强笑道:"姐姐太客气了。昨日多亏姐姐机智,才还了妹妹清白。"

  二人闲聊片刻,云舒忽然压低声音:"妹妹可知昨日那栽赃之物从何而来?"

  赵侧妃顿时紧张起来:"姐姐有线索?"

  云舒从袖中取出一枚耳环:"这是在妆奁附近找到的,似是翠儿遗落之物。但我记得翠儿告假回乡已三日,怎会留下这么新的耳环?"

  赵侧妃接过耳环细看,面色渐渐发白:"这...这是丞相府特制的耳环,丫鬟们年节时所得的赏赐..."

  云舒故作惊讶:"丞相府?莫非..."

  赵侧妃猛地站起,又意识到失态,缓缓坐下:"不,不可能...叔父他不会这样对我..."

  云舒轻叹一声,握住她的手:"妹妹,有些话本不该我说,但你我既为王府中人,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昨日那局明显是要将妹妹与丞相府一同拖下水,妹妹可曾想过为什么?"

  赵侧妃眼神闪烁,显然内心激烈挣扎。

  云舒继续道:"我听闻朝中近日有变,丞相地位动摇,或许有人想借此机会一石二鸟..."

  她故意留白,让赵侧妃自行想象。

  果然,赵侧妃脸色变幻莫测,最终低声道:"姐姐...我确实收到叔父密信,让我近期安分守己,勿再传递消息..."

  云舒心中一震,面上却保持平静:"妹妹糊涂!这等大事为何不早告诉王爷?若被杜钦使发现,岂不是坐实了通敌之罪?"

  赵侧妃泪眼婆娑:"我...我也是被迫的!叔父以家族安危相胁,我不得不从!"

  "如今唯有将功折罪。"云舒郑重道,"妹妹若信得过我,可将密信交于我,或许能找出破解当前困局的方法。"

  赵侧妃犹豫良久,终究还是从妆奁暗格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三日前收到的...姐姐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云舒接过密信,只见上面写着:"京中将变,勿妄动,一切待指令。赵。"

  字迹与井中字条截然不同,显然出自另一人之手。

  云舒心中疑云丛生,安抚赵侧妃几句后,匆匆告辞。

  她直奔书房,将两封密信并排放在墨临渊面前:"王爷请看,这两封信笔迹不同,落款方式也不同。井中字条落款无姓,而丞相密信有'赵'字落款。"

  墨临渊仔细比对后,面色凝重:"你的意思是...与赵侧妃联络的不止一方?"

  "正是。"云舒点头,"井中字条笔迹刚劲,更像是军中之人的手笔。而丞相笔迹圆滑老练,明显是文官风格。"

  墨临渊站起身,踱步沉思:"看来赵侧妃成了多方利用的棋子。丞相府想通过她掌控王府动向,而另一方...或许是军饷案的真凶,想通过她嫁祸丞相府?"

  云舒忽然想起一事:"王爷可记得杜钦使出示的那封密信?笔迹鉴定说像周勉长史,但有没有可能...其实是模仿井中字条主人的笔迹?"

  墨临渊猛然转身:"你的意思是,真凶在军中?"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惨叫,紧接着是兵刃相交之声!

  二人对视一眼,立即冲出书房。只见院中几名暗卫正与几个蒙面人激战,地上已躺着一具尸体。

  "保护王爷!"周勉长史带人赶来,加入战团。

  蒙面人见势不妙,纷纷后撤。一个蒙面人突然朝云舒方向掷来一物,寒光闪闪竟是一把匕首!

  墨临渊眼疾手快,拉过云舒闪避,匕首擦着他的手臂飞过,划破衣袖。

  "追!"墨临渊怒喝,暗卫们立即追了出去。

  云舒急忙检查墨临渊手臂:"王爷受伤了!"

  只是皮肉伤,鲜血却已染红衣袖。云舒忽然愣住——流出的血液颜色鲜红,但与她在永兴坊得到的染血碎布上的暗黑色血迹截然不同。

  "王爷,您的血..."她低声道。

  墨临渊也注意到异常,眼神骤然锐利:"那碎布上的血黑得异常...像是中毒所致。"

  周勉长史凑近一看,突然道:"卑职想起来了!运输队出发前,曾接收一批新式护甲,说是丞相特批的额外补给...难道问题出在那里?"

  一切忽然串联起来。云舒感到一阵寒意:"若真如此,那从始至终这就是一个针对王爷和丞相的一石二鸟之计!"

  远处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侍卫狂奔而来:"王爷!不好了!赵侧妃她...她悬梁自尽了!"

  众人震惊,急忙赶赴赵侧妃院落。只见赵侧妃已被救下,昏迷不醒,颈间一道深勒痕。

  桌上留有一封遗书,上面写着:"妾身罪该万死,无颜再见王爷,唯有一死以证清白。"

  墨临渊拿起遗书,看了一眼便冷笑:"好精妙的模仿,几乎与侧妃笔迹一模一样。"

  云舒细看之下,果然发现几个细微破绽:"这不是侧妃所写!她定是发现了什么秘密,被人灭口!"

  墨临渊眼中寒光凛冽:"看来,我们离真相不远了。对方已经狗急跳墙..."

  他话音未落,又一名侍卫慌张来报:"王爷!杜钦使带兵包围了王府,说是奉旨捉拿叛国逆贼!"

  窗外火光通明,映照出墨临渊冷峻的侧脸。

  "终于来了。"他缓缓道,声音里有一种奇异的平静,"舒儿,怕吗?"

  云舒望向窗外闪烁的火光,轻轻握住他的手:"与王爷同在,无所畏惧。"

  大门被重重撞响,杜钦使的声音穿透夜空:

  "开门!奉旨捉拿钦犯墨临渊!抗旨者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