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传来的震动尚未平息,第二日早朝后,太子急召墨临渊入东宫议事。
云舒在王府坐立不安,直到傍晚墨临渊才返回,面色凝重如铁。
“北戎大军压境,连破三关,”他声音沙哑,“守军因劣质护甲伤亡惨重,粮草也只能支撑半月。”
云舒心中一沉:“朝廷决议如何?”
墨临渊深吸一口气:“太子命我三日后率援军出征。”
三日后!正是婉贵妃所说的百花楼之约的日子!
“这是调虎离山!”云舒立即道,“一旦王爷离开京城,军饷案便可随意定案,再无人能追查真相!”
墨临渊苦笑:“边境危急,万千将士性命系于一线,我不得不去。”
云舒握住他的手:“但若这是婉贵妃与丞相的阴谋呢?或许北戎进攻本身就是为了逼王爷离京!”
墨临渊眼神一凛:“你继续说。”
“王爷想想,北戎为何偏偏此时大举进攻?又为何能连破三关?”云舒分析道,“若朝中有人与北戎勾结,故意提供边防情报,甚至命令守将战略性后撤...”
墨临渊猛地起身:“确有可疑!军报中说,北戎军队仿佛预先知道我军布防,专攻弱点。且有些关隘几乎是不战而退!”
周勉长史匆匆进门:“王爷,查到了!下令后撤的守将多是赵丞相门生!而提供边防图的,据说是兵部侍郎刘大人——他是太师的门生!”
云舒与墨临渊对视一眼,心中寒意更甚。若丞相和太师真的联手,那么边境危急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逼墨临渊离京!
“但边境危局是真的,”墨临渊沉声道,“无论如何,我必须去。否则边境一破,北戎铁骑将长驱直入,生灵涂炭。”
云舒眼中含泪:“王爷...”
墨临渊轻轻擦去她的泪水:“舒儿,我走之后,你立即回云府,闭门不出。军饷案的事,暂时放下。”
云舒却坚定摇头:“不,我要与王爷同去边境。”
墨临渊断然拒绝:“胡闹!边境战火纷飞,太危险了!”
“正因危险,我才更要同行!”云舒坚持道,“王爷可记得那些毒护甲?若不解决根源,即便送去新护甲,也可能再次被动手脚!我是医者,能辨别毒素,可确保物资安全。”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况且,军饷案与边境战事息息相关,或许在边境能找到破案的关键证据。”
墨临渊仍在犹豫,周勉长史忽然道:“王爷,王妃言之有理。且若王妃留在京城,反而可能成为那些人威胁王爷的筹码。”
墨临渊沉吟良久,终是叹了口气:“好吧。但你必须答应我,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
云舒重重点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接下来两日,王府上下紧锣密鼓准备出征事宜。云舒则忙着调配药材,准备医疗物资,同时暗中调查护甲中毒事件。
她发现,所有毒护甲都来自京城西南的军工坊,而该坊的大总管竟是婉贵妃的远亲。更令人震惊的是,就在运输队出发前三日,有一批“特供材料”被送入坊中,签字批准的是——太师府管家!
“太师果然涉入其中,”云舒对墨临渊道,“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为何要留下如此明显的证据?”
墨临渊冷笑:“或许因为他有恃无恐。一旦边境失守,军饷案定案,这些证据都会‘消失’。”
出征前夜,云舒独自来到赵侧妃生前居住的院落。直觉告诉她,这里还有未发现的秘密。
在卧房梁上,她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面不是信件或印章,而是一本看似普通的佛经。但云舒注意到,经书页边有细微的凹凸感。
用特殊药水处理后,经书行间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是赵侧妃的日记!
“...叔父又逼我传递王府消息,否则就要对母亲不利。我别无选择...”
“...今日太师府来人,说可保母亲安全,但需我为他们做事。我该如何是好?...”
“...意外发现,太师与叔父竟有秘密往来!他们不是政敌吗?...”
“...天啊,我听到了可怕的计划!他们要陷害王爷通敌,还要在护甲中下毒!我必须警告王爷!...”
日记在这里戛然而止。最后日期是赵侧妃“自杀”前三日。
云舒浑身发冷。赵侧妃果然发现了真相,因此被灭口!而真相是——太师与丞相早已秘密联手!
她立即将日记带给墨临渊。墨临阅后,面色铁青:“好个太师与丞相!竟敢通敌叛国!”
云舒却总觉得哪里不对:“王爷,若太师与丞相真的联手,为何还要互相陷害?清风观之约,太师险些丧命;丞相也被太师‘揭发’,这不合理。”
墨临渊冷静下来:“除非...他们并非完全信任对方,各怀鬼胎。”
周勉长史匆匆进门:“王爷,婉贵妃又派人送来密信,说百花楼之约改在今夜子时,因丞相得知王爷即将出征,提前了会面时间。”
云舒与墨临渊对视一眼:敌人终于沉不住气了!
“将计就计,”墨临渊眼中闪着锐光,“今夜我们去百花楼,但不是去天字一号房,而是要去看看,究竟是谁在等我们。”
子时将近,百花楼灯火通明,丝竹声声。墨临渊与云舒扮作寻常富贵夫妻,悄然从后门潜入。根据婉贵妃提供的“地图”,他们很快找到一条隐蔽的通道,可窥视天字一号房内情形。
房内空无一人,只有香炉袅袅生烟。
忽然,门被推开,进来的人让云舒差点惊呼出声——竟是太师李崇贵!
太师在房内踱步,显得焦躁不安。片刻后,又一人推门而入,这次是赵丞相!
二人在房内对峙,气氛剑拔弩张。
赵丞相冷笑:“李太师好手段,竟想借百花楼之约陷害于我!”
太师怒道:“赵理明,你休要血口喷人!明明是你约我前来,说有要事相商!”
二人争执间,忽然同时脸色一变:“中计了!”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喧哗声:“禁军办案,闲人回避!”
杜钦使的声音响起:“奉旨捉拿通敌逆贼!楼上的人束手就擒!”
太师与丞相面色惨白,心知落入圈套。然而就在禁军冲上楼的那一刻,数个黑衣人突然破窗而入,直扑二位重臣!
混战中,云清清楚看到,那些黑衣人的目标似乎是生擒而非灭口。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手臂上都有一个独特的刺青——凤凰环绕利剑!
“是凤翼卫!”墨临渊低声道,“皇家暗卫,直属于...”
他的话被一声惊呼打断。只见一个黑衣人扯下太师的外袍,露出里面明黄色的里衣——这是僭越之罪,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明黄色!
与此同时,另一个黑衣人从丞相怀中“搜”出一封密信,大声道:“找到丞相通敌证据!”
一切发生得太快,太师和丞相还来不及反应,就被禁军拿下。杜钦使微笑着出现:“多谢二位大人配合,这下证据确凿了。”
云舒只觉浑身发冷。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太师和丞相都是棋子,真正的主谋是...
离开百花楼后,墨临渊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凤翼卫直属于皇帝,但陛下病重,能调动他们的只有...”
“太子。”云舒接话,声音颤抖。
所有线索终于串联起来:太子借助军饷案,一石二鸟除去太师和丞相两位权臣,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婉贵妃和靖王,恐怕也是太子的目标之一。
“边境危急恐怕也是太子计划的一环,”墨临渊冷声道,“借北戎之手削弱我的兵权,再借军饷案治我的罪。”
云舒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那么王爷此次出征...”
“怕是死局。”墨临渊目光如炬,“战败,则以通敌罪处死;战胜,则功高震主,难免鸟尽弓藏。”
二人相对无言,深知已卷入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
回到王府,已是凌晨。管家急匆匆送来边境急报——北戎大军突然发动总攻,边境要塞危在旦夕!
“王爷,必须立即出发了!”周勉长史焦急道。
墨临渊深深看着云舒:“舒儿,你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边境危险远超你的想象。”
云舒坚定摇头:“我意已决。不仅要去,还要带上医疗队和充足的物资。边境将士需要帮助。”
她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况且,若真如我们所料,边境危局是太子与北戎的阴谋,那么那里必定有通敌的证据!找到它,或许能扭转乾坤!”
墨临渊凝视她良久,终是重重点头:“好!那我们夫妻就共赴边关,会会这盘大棋!”
出征号角响起,墨临渊率军开拔。云舒与医疗队紧随其后。京城在晨雾中渐渐远去,前方是硝烟弥漫的边境,和未知的凶险。
马车颠簸中,云舒打开赵侧妃的日记本,再次细读。在最后一页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个极小的符号:凤凰图腾中藏着一把匕首。
这个符号,她曾在另一个地方见过——太子的玉佩上!
云舒忽然明白:赵侧妃发现的真相,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可怕。太子可能并非主谋,而是...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急停。外面传来惊呼声:“前方山路被落石阻断!像是人为的!”
云舒与墨临渊对视一眼:敌人的手段,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狠辣直接。
边境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云舒在王府坐立不安,直到傍晚墨临渊才返回,面色凝重如铁。
“北戎大军压境,连破三关,”他声音沙哑,“守军因劣质护甲伤亡惨重,粮草也只能支撑半月。”
云舒心中一沉:“朝廷决议如何?”
墨临渊深吸一口气:“太子命我三日后率援军出征。”
三日后!正是婉贵妃所说的百花楼之约的日子!
“这是调虎离山!”云舒立即道,“一旦王爷离开京城,军饷案便可随意定案,再无人能追查真相!”
墨临渊苦笑:“边境危急,万千将士性命系于一线,我不得不去。”
云舒握住他的手:“但若这是婉贵妃与丞相的阴谋呢?或许北戎进攻本身就是为了逼王爷离京!”
墨临渊眼神一凛:“你继续说。”
“王爷想想,北戎为何偏偏此时大举进攻?又为何能连破三关?”云舒分析道,“若朝中有人与北戎勾结,故意提供边防情报,甚至命令守将战略性后撤...”
墨临渊猛地起身:“确有可疑!军报中说,北戎军队仿佛预先知道我军布防,专攻弱点。且有些关隘几乎是不战而退!”
周勉长史匆匆进门:“王爷,查到了!下令后撤的守将多是赵丞相门生!而提供边防图的,据说是兵部侍郎刘大人——他是太师的门生!”
云舒与墨临渊对视一眼,心中寒意更甚。若丞相和太师真的联手,那么边境危急很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逼墨临渊离京!
“但边境危局是真的,”墨临渊沉声道,“无论如何,我必须去。否则边境一破,北戎铁骑将长驱直入,生灵涂炭。”
云舒眼中含泪:“王爷...”
墨临渊轻轻擦去她的泪水:“舒儿,我走之后,你立即回云府,闭门不出。军饷案的事,暂时放下。”
云舒却坚定摇头:“不,我要与王爷同去边境。”
墨临渊断然拒绝:“胡闹!边境战火纷飞,太危险了!”
“正因危险,我才更要同行!”云舒坚持道,“王爷可记得那些毒护甲?若不解决根源,即便送去新护甲,也可能再次被动手脚!我是医者,能辨别毒素,可确保物资安全。”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况且,军饷案与边境战事息息相关,或许在边境能找到破案的关键证据。”
墨临渊仍在犹豫,周勉长史忽然道:“王爷,王妃言之有理。且若王妃留在京城,反而可能成为那些人威胁王爷的筹码。”
墨临渊沉吟良久,终是叹了口气:“好吧。但你必须答应我,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
云舒重重点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接下来两日,王府上下紧锣密鼓准备出征事宜。云舒则忙着调配药材,准备医疗物资,同时暗中调查护甲中毒事件。
她发现,所有毒护甲都来自京城西南的军工坊,而该坊的大总管竟是婉贵妃的远亲。更令人震惊的是,就在运输队出发前三日,有一批“特供材料”被送入坊中,签字批准的是——太师府管家!
“太师果然涉入其中,”云舒对墨临渊道,“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为何要留下如此明显的证据?”
墨临渊冷笑:“或许因为他有恃无恐。一旦边境失守,军饷案定案,这些证据都会‘消失’。”
出征前夜,云舒独自来到赵侧妃生前居住的院落。直觉告诉她,这里还有未发现的秘密。
在卧房梁上,她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里面不是信件或印章,而是一本看似普通的佛经。但云舒注意到,经书页边有细微的凹凸感。
用特殊药水处理后,经书行间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是赵侧妃的日记!
“...叔父又逼我传递王府消息,否则就要对母亲不利。我别无选择...”
“...今日太师府来人,说可保母亲安全,但需我为他们做事。我该如何是好?...”
“...意外发现,太师与叔父竟有秘密往来!他们不是政敌吗?...”
“...天啊,我听到了可怕的计划!他们要陷害王爷通敌,还要在护甲中下毒!我必须警告王爷!...”
日记在这里戛然而止。最后日期是赵侧妃“自杀”前三日。
云舒浑身发冷。赵侧妃果然发现了真相,因此被灭口!而真相是——太师与丞相早已秘密联手!
她立即将日记带给墨临渊。墨临阅后,面色铁青:“好个太师与丞相!竟敢通敌叛国!”
云舒却总觉得哪里不对:“王爷,若太师与丞相真的联手,为何还要互相陷害?清风观之约,太师险些丧命;丞相也被太师‘揭发’,这不合理。”
墨临渊冷静下来:“除非...他们并非完全信任对方,各怀鬼胎。”
周勉长史匆匆进门:“王爷,婉贵妃又派人送来密信,说百花楼之约改在今夜子时,因丞相得知王爷即将出征,提前了会面时间。”
云舒与墨临渊对视一眼:敌人终于沉不住气了!
“将计就计,”墨临渊眼中闪着锐光,“今夜我们去百花楼,但不是去天字一号房,而是要去看看,究竟是谁在等我们。”
子时将近,百花楼灯火通明,丝竹声声。墨临渊与云舒扮作寻常富贵夫妻,悄然从后门潜入。根据婉贵妃提供的“地图”,他们很快找到一条隐蔽的通道,可窥视天字一号房内情形。
房内空无一人,只有香炉袅袅生烟。
忽然,门被推开,进来的人让云舒差点惊呼出声——竟是太师李崇贵!
太师在房内踱步,显得焦躁不安。片刻后,又一人推门而入,这次是赵丞相!
二人在房内对峙,气氛剑拔弩张。
赵丞相冷笑:“李太师好手段,竟想借百花楼之约陷害于我!”
太师怒道:“赵理明,你休要血口喷人!明明是你约我前来,说有要事相商!”
二人争执间,忽然同时脸色一变:“中计了!”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喧哗声:“禁军办案,闲人回避!”
杜钦使的声音响起:“奉旨捉拿通敌逆贼!楼上的人束手就擒!”
太师与丞相面色惨白,心知落入圈套。然而就在禁军冲上楼的那一刻,数个黑衣人突然破窗而入,直扑二位重臣!
混战中,云清清楚看到,那些黑衣人的目标似乎是生擒而非灭口。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手臂上都有一个独特的刺青——凤凰环绕利剑!
“是凤翼卫!”墨临渊低声道,“皇家暗卫,直属于...”
他的话被一声惊呼打断。只见一个黑衣人扯下太师的外袍,露出里面明黄色的里衣——这是僭越之罪,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明黄色!
与此同时,另一个黑衣人从丞相怀中“搜”出一封密信,大声道:“找到丞相通敌证据!”
一切发生得太快,太师和丞相还来不及反应,就被禁军拿下。杜钦使微笑着出现:“多谢二位大人配合,这下证据确凿了。”
云舒只觉浑身发冷。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太师和丞相都是棋子,真正的主谋是...
离开百花楼后,墨临渊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凤翼卫直属于皇帝,但陛下病重,能调动他们的只有...”
“太子。”云舒接话,声音颤抖。
所有线索终于串联起来:太子借助军饷案,一石二鸟除去太师和丞相两位权臣,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婉贵妃和靖王,恐怕也是太子的目标之一。
“边境危急恐怕也是太子计划的一环,”墨临渊冷声道,“借北戎之手削弱我的兵权,再借军饷案治我的罪。”
云舒心中涌起一股寒意:“那么王爷此次出征...”
“怕是死局。”墨临渊目光如炬,“战败,则以通敌罪处死;战胜,则功高震主,难免鸟尽弓藏。”
二人相对无言,深知已卷入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
回到王府,已是凌晨。管家急匆匆送来边境急报——北戎大军突然发动总攻,边境要塞危在旦夕!
“王爷,必须立即出发了!”周勉长史焦急道。
墨临渊深深看着云舒:“舒儿,你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边境危险远超你的想象。”
云舒坚定摇头:“我意已决。不仅要去,还要带上医疗队和充足的物资。边境将士需要帮助。”
她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况且,若真如我们所料,边境危局是太子与北戎的阴谋,那么那里必定有通敌的证据!找到它,或许能扭转乾坤!”
墨临渊凝视她良久,终是重重点头:“好!那我们夫妻就共赴边关,会会这盘大棋!”
出征号角响起,墨临渊率军开拔。云舒与医疗队紧随其后。京城在晨雾中渐渐远去,前方是硝烟弥漫的边境,和未知的凶险。
马车颠簸中,云舒打开赵侧妃的日记本,再次细读。在最后一页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个极小的符号:凤凰图腾中藏着一把匕首。
这个符号,她曾在另一个地方见过——太子的玉佩上!
云舒忽然明白:赵侧妃发现的真相,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可怕。太子可能并非主谋,而是...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急停。外面传来惊呼声:“前方山路被落石阻断!像是人为的!”
云舒与墨临渊对视一眼:敌人的手段,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狠辣直接。
边境之路,注定充满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