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声望巅峰-《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

  黑风峡的伏击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平息,却并未能延缓凯旋之师归京的脚步。反而,这场未成功的刺杀,如同最后一阵狂风,将云舒本就炽盛的名声,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巅峰。随着队伍愈发靠近京城,关于贤王妃云舒的种种传奇,已先一步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小民,无人不谈云舒。

  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望月楼三层雅座早已爆满,连大堂都挤满了踮脚伸脖的百姓。醒目重重一拍,满堂喧嚣瞬间寂静。高台上的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列位看官,今日不说那前朝旧事,单表咱大墨朝当今一等一的奇女子——贤王妃,云舒云先生!”(“先生”一词,在此代表极高敬意)

  “话说那北境边关,狼烟蔽日,北戎蛮子数十万铁骑兵临城下,气焰何等嚣张!我边军将士虽奋勇,然器械老旧,城防堪忧!危难之际,只见贤王妃临危不惧,登临城头,玉手轻挥!”说书先生模仿着云舒的动作,猛地向前一指,“那名为‘撼山神弩’的国之重器,便发出一声怒吼,声震百里,如同九天惊雷落地!一击!仅仅一击!便将那北戎主帅的狼头大纛连旗杆轰成齑粉!蛮帅骇得肝胆俱裂,几乎坠马!我军士气大振,一举破敌!”

  底下听众听得如痴如醉,呼吸急促,眼神放光。

  “这还不算奇!”说书先生压低声音,营造出神秘氛围,“王妃娘娘仁心圣手,菩萨心肠!亲入伤兵营,那营中伤患堆积如山,断臂残肢,惨不忍睹。御医束手之症,王妃妙手回春!更有那高烧不退、伤口溃烂必死之人,王妃以秘法救治,竟能起死回生!活人无数!边军将士感念其恩,尊其为‘活菩萨’临世!”

  茶客们激动得满脸通红,纷纷议论:

  “原以为云家三小姐……唉,当初真是有眼无珠!没想到竟是真凤凰涅盘!”

  “何止是凤凰!‘神匠’、‘活菩萨’、‘贤王妃’……这哪一样名头拿出来,不是惊天动地?”

  “听说模样更是倾国倾城,与贤王殿下站在一起,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街头巷尾,连孩童们都拍手唱着新编的童谣:“贤王妃,本领高,造神弩,退北辽;医伤病,功德广,贤王配,江山牢……” 文人墨客争相赋诗填词,将云舒比作辅佐武丁的妇好、助朱元璋打天下的马皇后,其声望在民间达到了如日中天、空前绝后的高度,甚至因她带来的“技术革新”和“医者仁心”更贴近百姓生活,其民间崇拜隐隐有超越主要功绩在战阵之上的墨临渊之势。

  金銮殿上,今日的气氛格外微妙。龙椅上的皇帝墨天泓,手中拿着边关主帅和沿途监察御史呈上的、极为详尽的战报及功绩记录。当他用平稳而威严的声音,当众宣读对墨临渊和云舒的褒奖诏书时,丹陛下的文武百官,虽垂首恭听,心中却是波澜万丈。

  那些曾经因云舒庶出身份而表示不屑,或对这门由皇帝强势指婚、意在制衡云家的婚事抱有疑虑、甚至暗中嘲讽的官员,此刻脸上火辣辣的,如同被无形扇了耳光。谁能想到,一个几乎被家族半抛弃的庶女,竟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她的“神匠”之名,意味着她掌握着可能改变国力的核心技术;她的“活菩萨”之称,代表着无与伦比的民间声望和潜在的、撼动传统医界的能量;她的“贤王妃”身份,更是与战功赫赫、圣眷正浓的贤王墨临渊牢牢绑定。

  敬佩、忌惮、拉拢、观望、恐惧……种种复杂的情绪在百官心中交织、碰撞。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开始认真权衡,是否该向如日中天的贤王一派靠拢。而太师的残余势力,则更加噤若寒蝉,脊背发凉,心中充满了大厦将倾的绝望与不安。

  皇帝的赞赏是公开而隆重的,赏赐也极尽丰厚。他甚至在朝会上,当着百官的面,罕见地流露出感慨之色:“临渊此番建功立业,扬我国威,实乃社稷之幸。而云氏(指云舒)身为王妃,不让须眉,辅佐有功,更兼技艺超群,仁心济世,真乃朕之佳妇,亦是大墨之福!待其归京,朕必于宫中设宴,重重封赏!”

  这道旨意,连同民间如火如荼的热议,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快传到了行进中的车队。

  马车内,熏香袅袅。云舒靠着软垫,车厢壁良好的隔音并不能完全阻挡外面隐约传来的、关于“贤王妃”如何如何的狂热议论,以及队伍经过城镇时,路边百姓自发聚集、想要一睹风采的喧嚣声浪。那些目光充满了好奇、崇拜、甚至敬畏。

  她静静地听着,神色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良久,她抬起纤手,轻轻放下了车帘,将外面过于灼热的目光和声浪隔绝开来。车厢内顿时安静了不少。

  她转眸,看向对面正闭目养神的墨临渊。春日暖阳透过车窗纱帘,在他俊美却难掩疲惫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她唇角微微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洞察与冷静的弧度,声音清越,打破沉寂:

  “这万丈荣光,炙手可热,有时是护身符,有时……”她顿了顿,目光掠过墨临渊看似放松却依旧挺拔的身姿,“也是众矢之的,最显眼的靶子。”

  墨临渊缓缓睁开眼,深邃的眸中没有任何意外,反而闪过一丝激赏与……不易察觉的心疼。他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过盛的声望,在带来便利与荣耀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审视、嫉妒,乃至来自四面八方、尤其是更高处的猜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能如此清醒,不沉溺于虚名,不因追捧而忘形,这份远超常人的心智和定力,远胜许多沉溺权术、沽名钓誉的朝堂老狐狸。

  “靶子又如何?”墨临渊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既立于此间,便无惧明枪暗箭。你的功劳,无人可夺;你的安危,”他目光凝注在她脸上,加重了语气,“自有我来护。”

  车厢内重归安静,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平稳韵律。云舒的话,像一颗精准的石子,投入墨临渊看似平静的心湖。他看着她沉静如水的侧脸,知道她早已看清了荣耀背后的暗流汹涌。这份默契,让他欣慰,却也让他心中那份保护欲与谋划之心更加强烈。他必须更快、更稳妥地布局,以应对回京之后,因她声望飙升而必然带来的、更为复杂诡谲的新一轮风波。皇权的忌惮,政敌的反扑,甚至可能来自后宫的算计,都已可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