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幽风遗秘.前辈遗嘱-《昆仑帝龙决》

  幽风遗秘

  外门大比落幕已逾半年,青云宗藏书阁的朱漆木门,每日天光未亮便会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推开。秦凡的身影在三层阁楼里成了最固定的景致,从底层记载基础符箓的泛黄册页,到顶层收录上古丹经的丝帛卷轴,近万册典籍被他逐本摊开,指尖拂过书页时,连积年的尘垢都被捻得细匀。

  这日午后,秋阳透过雕花窗棂,在西侧书墙投下斑驳的光影。秦凡踮脚将一册《太虚阵法要略》归位时,指尖忽然触到墙角一处凹陷——那里竟嵌着个巴掌大的乌木箱子,箱体裹着层薄灰,铜锁早已锈蚀成青绿色。他屏住呼吸,用匕首小心撬开锁扣,箱内铺着的暗红色绒布上,静静躺着三卷兽皮册。

  展开第一卷,苍老遒劲的字迹便映入眼帘,扉页落款处“渡劫中期 凌虚子”六个字,让秦凡心头猛地一跳。兽皮上记载的并非功法秘籍,而是凌虚子几千年游历的见闻:从北境冰原的千年雪莲,到东海深处的玄晶灵脉,字字句句都透着亲历者的厚重。可当读到南域幽风谷的段落时,秦凡的手指骤然停住。

  “幽风谷多瘴气,山腰处有天然洞府,误闯时竟遇空间裂隙,入内乃上古遗迹。”凌虚子在文中写道,遗迹入口处有淡金色光幕,光幕上刻着两行古篆,他以精血催动神识才辨出其意:“骨龄不逾两千载,合体圆满方可入。”

  秦凡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测龄玉牌——半年前宗门测龄时,自已也去测了下,玉牌显影不过一千三百载,自已如今已是合体后期大圆满。

  兽皮册的字迹到此处忽然变得潦草,墨迹里似掺着几分无奈:“吾彼时已渡劫中期,骨龄逾万载,光幕触之即散,徒留遗憾。”凌虚子最终以九宫困龙阵封住了洞府入口,又在洞前折了三根青楠枝,呈“品”字形插在石缝中,作为日后有缘人的记号。末了,他在卷尾题下一句:“若有后辈能入遗迹,望携吾一缕残魂所附玉珏,观上古真容,此愿足矣。”

  秦凡翻动兽皮时,一枚指节大小的白玉珏从卷中滑落,玉珏上刻着极小的“凌虚”二字,触手生温。他将玉珏攥在掌心,只觉一股热流顺着指尖蔓延至丹田,连带着周身灵力都变得躁动起来。

  藏书阁的铜钟在暮色中敲响,秦凡将乌木箱子归回原位,仔细拂去箱体上的痕迹,转身时眼底已燃起灼热的光。他快步回到自己的小院,将常用的符箓、丹药、疗伤灵药一一塞进储物袋,又取来那柄陪伴他多年的流云剑——剑身经过灵气淬炼,在烛火下泛着冷冽的光。

  “幽风谷...”秦凡铺开南域地图,指尖落在标注着“瘴气弥漫,修士罕至”的区域。他记得宗门典籍里提过,幽风谷的瘴气能侵蚀灵力,寻常合体期修士需携高阶避瘴丹方可入内。好在他半年前在藏书阁底层翻到过《百草解毒录》,其中记载着一种名为“清瘴草”的灵草,可炼制低阶却效果极佳的避瘴丹,而清瘴草恰好生长在昆仑宫后山的阴湿处。

  次日天未亮,秦凡便背着竹篓往后山去。晨露打湿了他的衣摆,指尖划过清瘴草锯齿状的叶片时,渗出的淡绿色汁液带着清苦的气息。他采够了炼制三十颗避瘴丹的药量,回到小院便点燃丹炉。丹火在炉底跳跃,灵力顺着指尖注入炉中,将灵草中的杂质一点点逼出,直到暮色四合时,丹炉中才飘出带着草木清香的丹雾——三十颗圆润的避瘴丹躺在玉盘中,泛着淡淡的莹光。

  收拾妥当后,秦凡站在小院中望着昆仑宫的山门。如今却要独自前往危机四伏的南域。他摸了摸胸口的白玉珏,凌虚子的遗憾仿佛透过玉珏传来,让他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凌虚子前辈,晚辈定不辱命。”秦凡低声道,转身踏上了前往南域的路。晨光中,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道尽头,只留下小院中未熄的丹炉余火,和窗台上那张标记着幽风谷位置的地图,在晨风中轻轻颤动。

  前路或许有瘴气弥漫,或许有妖兽蛰伏,或许那上古遗迹中还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但秦凡的脚步没有丝毫迟疑——藏书阁中那万册典籍赋予他的,是修仙界的见识见闻和眼界,更是探索未知的勇气。而幽风谷半山腰的那处洞府,和洞府后隐藏的上古遗迹,正等着他去揭开尘封五千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