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茅元仪找到了!-《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关于招生事宜,朱由校也作了具体安排。

  学院将由徐光启与宋应星牵头,实行两轮考核。

  首轮为身份审核。

  凡曾就读于其他书院的士子、官宦子弟、世家子弟及地方士绅,一律不得入学。

  尤其是那些曾在书院就学或与书院有联系之人,若敢隐瞒身份,一经查实,即以欺君之罪论处,株连九族,绝不宽恕。

  此举或招致非议,甚至引起声讨,但朱由校毫不在意。只要达成目标,其他不足为虑。

  他要的是清白出身、踏实肯干、年轻有为之人,没有沾染官场习气,不欺压百姓者方可入选。

  第二轮为学院笔试,考试内容与科举不同,不重书法,亦不重辞章,而重实际能力。

  试题由徐光启与宋应星组织团队拟定,紧扣所报学科,无真才实学者难通过。

  朱由校也会亲自出一道压轴题。

  即便前面答得不佳,只要此题能让他满意,便可破格录取。

  “这些事就拜托两位了。”

  徐光启与宋应星答道:

  “陛下安心,臣必全力以赴!”

  “试题拟定后,立刻呈报给朕!”

  两人再次齐声回应:

  “遵旨!”

  学院的事终于尘埃落定,五门学科的负责人已经敲定,大纲也已下达,剩下的事务,无需他过多操心。

  接着,朱由校亲自起草了一份圣旨,当场加盖皇印,只待内阁审批后,便可向天下颁布。

  为了让百姓都能看懂,他特意用通俗易懂的白话书写。

  大意是:京城开设了一所学院,由皇帝创办,凡自认有才之人皆可前来应试。通过者不仅包吃包住,还包分配职位,甚至有机会入仕为官。

  只要这份圣旨一公布,势必引发轰动,激起天下人的热情。

  毕竟,诱惑实在太大。无论是士绅阶层,还是普通农户、匠人,都会为此心动不已,争相前往。

  那些民间书院和政见不同者,又拿什么与之抗衡?皇明学院背后有皇帝和六部支持,地位之高,无可比拟。

  这正是朱由校身为皇帝的底气。既然无法打破旧有规则,那就重新制定新的规则,让别人只能跟随他的节奏走。

  “元辅,请你转告百官,若有异议或不满之人,尽可上报给朕!”

  “遵旨!”

  王象乾心中明白,谁敢公开反对?眼下还有不少文官关在锦衣卫的诏狱中。

  “学院之事,朕就拜托诸位了。若有困难或阻力,可随时入宫面见,朕定会替你们解决。”

  有皇帝撑腰,大臣们个个士气高涨。如此大事若能在他们手中完成,必将青史留名。

  做官为的不就是这份光耀门楣?将名字铭刻在史册之中,为后人所铭记,这是何等的荣耀。

  商议了一上午,朱由校只觉得筋疲力尽。尤其是那把龙椅,坐着实在难受。

  “王伴伴,把朕的盔甲备好,战马牵出来,朕想出去走走。”

  自回宫以来,他一直困在乾清宫处理政务,连宫门都没踏出一步。

  现在才刚过午前,他想趁下午去南海子打猎,放松一下。

  刚走出乾清宫门,朱由校就碰上了英国公张维贤。他心里一沉,看来出宫的计划要搁浅了。

  “恭请陛下圣安。”

  “老国公免礼。不知今日进宫,所为何事?”

  听皇帝问起,张维贤答道:

  “陛下,茅元仪找到了!”

  一听这名字,朱由校又惊又喜,再次确认:

  “是朕之前托你寻找的那位茅元仪?”

  “回陛下,正是此人!”

  张维贤微笑着弯腰答话。

  “那人生死不明已久,朕出征时还特意命锦衣卫多方查探,始终没有半点音讯。老国公是怎么碰上他的?”

  “回陛下,不是臣找他,是他寻到臣头上来。他说自己曾在辽东为杨镐效力,后来杨镐战败被问责,他就隐居在山海关附近。听说陛下在找他,便连夜赶来了。”

  事情竟如此出人意料。几个月都查不到人,只因他身份低微,又多年隐迹,几乎没人记得有这么一个人。

  “他在何处?”

  “就在宫门外候着。”

  朱由校把腰间佩刀随手一丢,吩咐道:

  “让他去乾清宫见驾。”

  一旁的王朝辅动作敏捷,稳稳接住佩刀,双手捧着退入宫中。

  “草民茅元仪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谢恩。”

  眼前之人相貌堂堂,身材魁梧,颇有英气,一看就是个有胆识的人物。难怪能娶得秦淮名妓为妾。

  “你那《武备志》写得如何了?”

  茅元仪一时愣住,陛下竟知道自己在着书?甚至连书名都说得分毫不差。他自己才刚完稿不久。

  “回陛下,全书已成,只待付梓。”

  朱由校心中了然,果然没错。

  《武备志》正是在这一年完成的。可惜前朝无人重视,连带着茅元仪也被魏忠贤逐出京城。

  待新皇登基,他满怀希望再次进京献书,结果仍是被满朝文臣视作无用之物。新帝目光短浅,根本不识此书价值。

  王在晋倒是看出些门道,但茅元仪偏偏是孙承宗的亲信,而王在晋与孙承宗素来不合,甚至可以说是死对头。

  当年王在晋任辽东经略,就被孙承宗排挤走,后来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多年才重回京城。他心中怨恨难消,如今有机会打压茅元仪,自然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