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昆仑墟-《我,历史唯一仙!》

  好激动,100章啦!

  ………

  许清安的视线越过木冥根,投向溶洞更深处。

  那里,光线略显晦暗,隐约可见并非完全天然形成。

  有石桌、石凳的轮廓,甚至还有一些散落的、类似器物的黑影。

  一股更为古老、更为沉寂的气息从那边弥漫开来,仿佛沉睡着某个被时光遗忘的秘密。

  “师父,这些灵药……好多我连见都没见过,药性之强,简直不可思议。”

  竹茹的声音带着颤抖,她蹲在一株吞吐霞光的紫金灵芝旁,想触碰又不敢。

  作为一名医者,见到如此多的绝世宝药,其激动心情可想而知。

  许清安收回目光,走到竹茹身边,缓声道:“此地乃先古遗泽,这些灵药年份之久远,远超你我想象。其药性虽强,但用法、用量乃至配伍,恐与当世医术迥异,不可轻动。你我当下首要之事,是弄清此地的来历,以及……那边似乎还有些别的东西。”

  他指了指溶洞深处。

  竹茹顺着师父所指望去,这才注意到那些人工痕迹,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

  师徒二人小心避开药圃中灵气最为氤氲、显然布置有更精细守护阵法的区域,沿着一条以圆润卵石铺就的小径,向深处走去。

  越是深入,空气中那股古老的尘埃气息便越是明显,与药圃的生机勃勃形成微妙对比。

  小径尽头,空间稍显开阔。

  果然,这里是一处简易的“起居”之所。

  一张粗糙的石桌,几个磨得光滑的石凳,角落里堆放着几个早已腐朽成灰的木箱残骸,旁边散落着几件器物:

  一个布满铜绿、缺了一角的青铜丹炉,一柄锈迹斑斑、灵光尽失的短剑,以及几件看不出原貌的玉器碎片。

  一切都蒙着厚厚的尘埃,诉说着无尽的寂寥岁月。

  然而,最吸引许清安目光的,是石桌之上,整整齐齐码放着的数十卷竹简。

  这些竹简以不知名的细绳串联,保存得相对完好,虽然竹片泛黄,却并无虫蛀腐朽的迹象。

  显然是经过特殊处理,且一直处于此地阵法的庇护之下。

  许清安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的一卷,轻轻拂去积尘。

  竹简入手微沉,触感冰凉,上面的字迹是以某种特殊的墨汁书写,历经漫长岁月,依旧清晰可辨。

  只是,这文字并非他这几日学习的先秦古篆,而是更为古老、更为象形、笔画繁复的——钟鼎文。

  甚至夹杂着一些类似甲骨文的符号!

  他眉头微蹙,辨认起来极为困难。

  只能凭借对《神农百草经》源头文字的模糊感应,以及强大的神魂推演,连蒙带猜,勉强读懂零星几个字符。

  如“天”、“地”、“气”、“药”、“阵”等,但整篇内容,却如观天书。

  “师父,这文字……比秘藏洞里的还要古老。”竹茹也凑过来看,秀眉紧蹙,显然也是一筹莫展。

  许清安放下竹简,又拿起另一卷,展开后,眼前却是一亮。

  这一卷并非文字,而是一幅绘制在稍大皮质卷轴上的——星图!

  图上星辰罗列,以银线连接,构成种种玄奥图案,旁边配有少量注解。

  虽仍是古老文字,但结合图形,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他的目光落在星图中央,那里被特别标注出来,绘有一座巍峨、神秘、被无尽星云环绕的山脉轮廓。

  旁边有几个格外古朴的大字,许清安凝神辨识,结合星象方位与玉佩传承中某些极其遥远的记忆碎片,一个名字如同惊雷般在他心中炸响——

  昆仑!

  不是猜测,不是传闻,而是这幅显然极为古老、可能追溯至周甚至更早年代的星图上,明确标示出的“昆仑”!

  图注小字虽难以尽识,但“圣地”、“源初”、“道陨”等零星词汇,依旧透露出惊人的信息。

  许清安的手指轻轻拂过星图上那座神秘山脉,心潮澎湃。

  桃源里正所言,族中古老记载提及先古炼气圣地,如今在这阵中秘地,得到了实物的印证!

  这星图,很可能就是指向“昆仑墟”的某种路径或标识!

  他压下激动,继续翻阅其他竹简。

  大部分仍是难以识读的古老文字,但其中一卷,材质特异。

  似帛非帛,似皮非皮,上面的字迹却是较为规范的先秦小篆!

  许清安这几日恶补秦文字,略有收获,虽不能通读,但能理解个大概。

  这卷竹简,开篇便提及了一场浩劫!

  并非秦末,而是更早的“帝辛失德,周武伐纣”时期。

  甚至隐约指向商周之交发生的某种“天变”,导致“星宿移位,灵机渐隐”。

  后面又断续记载了西周乃至春秋时,天地灵气如何一步步衰退,炼气士如何逐渐式微,诸多道统如何湮灭于历史长河。

  其中,再次提到了“昆仑”,称之为“最后的庇护所”,但最终也“隐于虚空,不知所踪”。

  竹简的最后部分,笔迹变得仓促潦草,似乎记录者在极度紧迫的情况下书写。

  内容是关于如何利用地脉节点、构建“小乾坤阵”以保存灵根、延续传承的阵法精要。

  并提及了“木冥根”乃是维系此阵生机循环的关键之一!

  许清安缓缓合上竹简,长舒一口气,眼中光芒闪烁不定。

  这些破碎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虽然远未完整,却已经为他勾勒出了一幅远比想象中更为宏阔、也更为悲壮的图景:

  炼气文明的衰落,并非始于秦,而是一个贯穿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的漫长过程。

  甚至可能要更早!

  这数千年,甚至可能近万年期间,经历了数次重大的天地剧变。

  秦始皇的焚书,或许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最后传承的断绝。

  而这处“小乾坤阵”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先秦甚至更早时期的炼气士,在大劫之后侥幸存活。

  利用最后的力量开辟了这处洞天,保存下这些灵药和典籍,为后世留下一线渺茫的希望。

  许清安将星图和金文竹简的内容,择要告诉了竹茹。

  竹茹听得目瞪口呆,小嘴微张,久久无法合拢。

  商周天变,甚至更古早?

  昆仑庇护所?

  先古炼气士的末路挣扎?

  这些信息对她而言,冲击力太大了。

  “原来……原来天地绝灵,竟是这样漫长而可怕的过程。”竹茹喃喃道,脸上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许清安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这处洞天:“此地关系重大,不仅关乎这些绝世灵药,更关乎上古秘辛。其阵法精妙,灵气充沛,乃是一处绝佳的修行与研习之所。竹茹,”

  他看向弟子,“我欲在此暂留一段时间。一来,需仔细研究这些竹简,尤其是这幅星图与金文记载,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昆仑乃至天地剧变的线索。”

  “二来,此地灵气环境远胜外界,对你修行《百草蕴灵法》大有裨益,你可借此机会稳固境界,尝试冲击感气后期。”

  “三来,‘木冥根’乃此地阵法关键,需待我完全参悟阵法奥妙后,再行采摘,方为稳妥。”

  竹茹闻言,眼中立刻绽放出欣喜的光芒。

  能跟随师父在这等仙境般的地方修行研学,正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

  “弟子谨遵师命!”

  许清安将石桌上的竹简,特别是那卷星图,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

  他打算带回秘藏洞,与里正和长老们一同参详。

  借助他们对更古老文字的了解,或许能破解更多信息。

  师徒二人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沉睡千古的药园和遗迹,而后转身,沿着来路退出。

  许清安在洞口再次施展手段,将阵法缺口暂时稳固封印,确保灵气不会过度外泄,也不会被轻易闯入。

  当他带着竹茹,迎着逐渐升起的朝阳,走出那幽深洞口。

  重新回到桃源秘境的清新空气中时,两人都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身后的山崖恢复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这一次的发现,意义非凡。

  他不仅找到了失踪的弟子,寻得了炼制本命法器的关键宝材,更触碰到了这片天地最深沉的秘密之一。

  前方的迷雾,似乎消散了一些,却又显露出更加庞大、更加神秘的轮廓。

  他的长生之路,在治愈人间疾苦之外。

  似乎又肩负起了探寻失落历史、连接古今道统的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