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高丽开京-《我,历史唯一仙!》

  白鹤翱翔,日行何止数千里。

  自登州东海域出发,跨越那浩瀚无垠的黄海碧波。

  不过一日光景,下方那原本单调的海水之色,便渐渐染上了陆地的青绿。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从这片土地上退去,山峦的背阴处仍可见些许未化的残雪。

  但向阳的坡地已然透出隐隐新绿,蜿蜒的江河解冻奔流,滋养着这片略显狭长的半岛。

  这便是三韩故地,如今元朝的驸马属邦——高丽。

  许清安立于鹤背之上,青衫猎猎,目光如炬,俯瞰着这片即将踏足的土地。

  他并未如往常般刻意收敛气息。

  凝丹境的修为虽未全然外放,但那历经近百载沧桑的磅礴气韵,亦是令人无法忽视。

  此番海外之行,寻觅“天华”乃首要之务,既入异域,又何需刻意收敛、小心翼翼?

  当以雷霆之势,行医显圣,方能更快地触及这片土地的核心,感知那缥缈的灵机。

  至于语言之碍,于他而言,早已不是问题。

  大都二十年潜修,龙蛇混杂,高丽使臣、商贾往来如织。

  其语言语调,早被他那强大无匹的神识在不经意间记录、解析。

  此刻心念微动,种种音节词汇自然浮现,掌握此语,不过反掌之易。

  “且去那开京城,看看这高丽王京,有何不凡之处。”

  他心意决断,不再隐匿行踪。

  白鹤通灵,发出一声穿金裂石般的长鸣,声震四野。

  双翼灌注灵力,化作一道璀璨的白虹,竟是径直朝着高丽王京——开城,也唤开京的方向,俯冲而下!

  鹤唳惊天,顿时引动了下方官道、田野间无数人的注意。

  众人抬头。

  只见晴空之上,一只神骏非凡、体型远超寻常的巨大白鹤,背负着一位青衫飘逸的身影。

  宛如谪仙临凡,携无可匹敌之势,破开云层,径直落向开京城外数里的一处开阔之地。

  “天哪!那是什么?”

  “是仙鹤!背上有人!”

  “神仙!是神仙下凡了!”

  惊呼声、跪拜声瞬间响成一片。

  这毫不掩饰的降临方式,与高丽境内慕强的民风形成了共鸣,所带来的震撼无以复加。

  许清安飘然落地。

  白鹤收敛羽翼,立于身侧,昂首顾盼,神姿傲然。

  周身隐隐有灵光流转,非凡俗禽鸟可比。

  他并未理会周遭越聚越多、指指点点的民众。

  只是负手而立,目光淡然地望向那座矗立在平原之上的城池。

  城墙蜿蜒,殿宇林立,虽无大都之恢弘,却自有一番属于王京的庄严气象。

  空气中,除了初春的微寒与泥土气息,更夹杂着一股浓郁的、与中原略异的药草清香,扑鼻而来。

  “药香……此地医道,看来颇盛。”许清安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不再耽搁,迈步便向着开京城门走去。

  白鹤亦步亦趋,所过之处,人群如潮水般分开。

  皆以敬畏、好奇,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目光注视着这一人一鹤。

  无人敢上前阻拦,也无人敢大声喧哗,唯有窃窃私语如风般流传。

  及至城门,守城兵士早已被方才的异象惊动,严阵以待。

  见许清安径直走来,那为首的小队长硬着头皮,操着高丽语喝道:“来者何人?竟敢……”

  然而,话未说完,便对上了许清安那双平静无波,却仿佛蕴藏着星辰大海的眼眸。

  一股无形的威压如山岳般降临,让那小队长瞬间汗出如浆。

  后面的话语生生卡在喉咙里,连同他身后的兵士,皆不由自主地低下头,不敢直视。

  许清安他步履从容,带着白鹤,径直穿过了城门洞,将那群噤若寒蝉的兵士抛在身后。

  踏入开京城内,喧嚣的市井气息混合着更浓烈的药香扑面而来。

  街道纵横,商铺林立,汉字与谚文招牌交错。

  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不绝于耳。

  许清安与白鹤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快看!是刚才天上那只仙鹤!”

  “那位青衫先生……莫非真是仙人?”

  人群骚动,纷纷围拢过来。

  却又不敢靠得太近,只在远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许清安视若无睹,信步而行,神识却早已如水银泻地,笼罩四方。

  他敏锐地捕捉到,城中医馆药铺极多。

  而且,在城池的中央方向,隐隐有一股沉疴郁结之气,与王宫所在方位吻合。

  “王室有疾……”他心中了然。

  正行走间,前方街口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喊与嘈杂的呵斥声。

  只见一家名为“济众药房”的医馆门前,一名高丽老妇抱着一个面色青紫、昏迷不醒的孩童。

  正跪地痛哭哀求,而药房的伙计则面带不耐,挥手驱赶。

  “又是这朴家婆孙,那孩子没救了,金神医都说了是‘绝脉’!”

  “唉,可怜啊,这都第几家了……”

  围观者议论着,多是同情,却无人上前。

  许清安目光落在孩童身上,瞬间洞察其症结——“阴寒锁脉”。

  寒气已深入心窍,再迟片刻,必死无疑。

  但这等凡俗绝症,于他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许清安排众而出,径直走到那老妇面前。

  他的出现,以及身后那只神异的白鹤,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许清安开口,流利而带着某种奇异韵律的高丽语响起,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将此子予我。”

  老妇抬起泪眼,被许清安那超凡的气度与不容置疑的语气所慑,竟下意识地将怀中的孙子递了过去。

  那药房伙计见状,急道:“你是什么人?金神医都已……”

  “聒噪。”许清安看也未看他,只淡淡一句。

  那伙计顿觉一股无形之力扼住喉咙,面色涨红,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眼中瞬间充满惊恐。

  许清安单手托住孩童。

  另一只手并指如剑,指尖一缕凝练至极、散发着勃勃生机的青色灵力骤然亮起。

  霎时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纷纷惊呼!

  他指尖带着氤氲青气,快如闪电般点向孩童眉心、膻中、气海等数处大穴!

  每一指点下,孩童身躯便微微一颤,一股肉眼可见的寒气被硬生生从穴窍中逼出,化作缕缕白烟消散。

  孩童脸上那骇人的青紫色,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转为红润!

  不过三五息的时间,那孩童猛地咳嗽一声,吐出一口带着冰碴的黑血,随即缓缓睁开了眼睛,茫然地看着四周。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看着这起死回生的一幕。

  那药房伙计更是面无人色,浑身颤抖。

  “活……活了!”

  “神仙!真的是活神仙啊!”

  “一指!只用手指点了几下!”

  短暂的寂静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惊呼与喧哗!

  人群激动不已,许多人不自觉地跪拜下来,口称“神仙”、“菩萨”。

  那老妇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交加,不住地叩头:“多谢神仙救命之恩!多谢神仙!”

  许清安将已然无恙、只是略显虚弱的孩童交还给老妇:“取些温补之药调理三日即可。”

  他目光扫过周围激动的人群,以及那间“济众药房”的招牌。

  最后望向王宫的方向,声如金玉,朗然道:

  “吾乃许清安,自中土而来。悬壶济世,不问王侯。若有沉疴难起,疑难不治者,皆可来寻。”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条街道,甚至更远的地方,如同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言罢,不再理会身后震天的喧哗与越来越多的跪拜身影。

  他转身,青衫飘拂,白鹤相随,向着开京更深处行去。

  所过之处,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目光中充满了狂热与敬畏。

  青衫鹤医,一指回生。

  许清安之名,与他那毫不掩饰的神通。

  注定要在今日,震动这座高丽王京,并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