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团聚-《奴籍之下》

  隋安儿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疯狂搜寻,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都像刀子般割着她的心。

  秦玥的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角,小姑娘已经哭不出声来,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抽噎。

  “娘,爹爹是不是...”秦玥的声音细若蚊蝇,却像重锤砸在隋安儿心上。

  “不会的!”隋安儿猛地打断女儿,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的。

  \"爹爹一定在某个地方找我们。\"

  她弯腰抱起女儿,让小姑娘能看得更远些。

  五岁的秦玥轻得吓人,在牢里这些日子,孩子原本圆润的小脸瘦得只剩下一双大眼睛。

  隋安儿强忍着泪水,不敢想象如果找不到秦阳,她们母女该如何面对流放西南的漫漫长路。

  人群开始被差役驱赶着列队,准备押送出城。

  隋安儿的心跳得厉害,耳边嗡嗡作响。

  她想起牢里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想起同牢房女眷们一个接一个寻死的惨状,想起自己每晚搂着女儿,靠回忆着秦阳才能入睡的煎熬。

  难道那些坚持都白费了吗?

  “安儿!玥儿!”

  一个熟悉的声音穿透嘈杂的人群。

  隋安儿浑身一颤,几乎站立不稳。她猛地转身,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身影正向她们奔来。

  那人满脸胡茬,瘦得颧骨高耸,可那双眼睛,她死都不会认错。

  “阳哥!”隋安儿的眼泪夺眶而出,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怀里的秦玥挣扎着滑下去,哭喊着爹爹向前扑去。

  秦阳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跟前,一把将妻女搂入怀中。

  隋安儿的脸埋在他胸前,闻到他身上混合着汗水和牢狱霉味的气息,却觉得这是世上最好闻的味道。

  秦玥被夹在父母中间,小脸在父亲脏兮兮的衣服上蹭来蹭去,眼泪鼻涕糊了一片。

  “我以为...我以为...”

  隋安儿说不下去,只能死死抓住秦阳背后的衣服,指甲几乎要穿透那层粗布。

  “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秦阳的声音颤抖着,手抚过妻子的头发,又摸了摸女儿的脸蛋。

  “我没事,真的没事。”

  三人就这样在空地上紧紧相拥,仿佛要把这些日子的恐惧和思念都挤压出来。

  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声。

  终于,隋安儿抬起头,红肿的眼睛里满是疑问:

  “你去哪了?我们找遍了所有人...”

  秦阳环顾四周,压低声音: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跟上队伍,边走边说。”

  他一手抱起女儿,一手牵着妻子,快步跟上正在列队的罪奴队伍。

  隋安儿感觉到丈夫的手心全是汗,却握得异常坚定。

  “让我看看你们。”

  秦阳的声音突然哽咽,他停下脚步,仔细端详妻子和女儿。

  “他们...有没有欺负你们?”

  隋安儿摇摇头,强扯出一个笑容:

  “我凶得很,没人敢靠近我们。”

  秦阳的手轻轻抚过女儿瘦削的小脸,又检查妻子手腕上的淤青,眼中的心疼几乎要溢出来。

  隋安儿也伸手摸了摸丈夫的脸颊,发现他左额角有一道结痂的伤口。

  “这是...”

  “没事,刚入狱时不小心碰的。”

  秦阳轻描淡写地说,但隋安儿知道肯定没那么简单。

  队伍开始缓慢移动,三人不得不跟上。秦阳将女儿换到另一侧抱着,凑近妻子耳边:

  “看守我的狱卒是老赵,你还记得吗?就是那个总来我们酒楼喝酒的。”

  隋安儿点点头,记忆里浮现出一个满脸横肉却总爱逗秦玥笑的粗犷汉子。

  “他偷偷照顾了我。”

  秦阳的声音更低了。

  “今天集合前,我求他给我行个方便,让我去找你父母。”

  隋安儿猛地停住脚步,差点撞上前面的犯人:

  “我爹娘?你见到他们了?”

  “嘘——”

  秦阳紧张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人注意他们才继续道。

  “老赵帮我送了信,让你父母在城外十里亭等我们。那是流放西南的必经之路,多数亲人会在那里相送。”

  隋安儿的眼泪再次涌出。她想起自己父母,那对从洪水中救出一双儿女,又在京城白手起家的坚强夫妻。

  得知女儿一家遭此大难,二老该有多心痛啊。

  “此去西南...怕是...”

  隋安儿说不下去,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

  秦阳紧紧握住她的手:

  “我知道。所以无论如何也要见最后一面。”

  他的声音里满是愧疚。

  “对不起,都是因为我...让你和玥儿...”

  “别说傻话。”隋安儿打断他,抹去眼泪。

  “嫁给你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从未后悔过。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什么困难都不怕。”

  秦阳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想起十五年前第一次见到隋安儿的情景。

  那个在食肆里忙前忙后,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的姑娘。

  “娘,我脚疼。”

  怀里的秦玥突然小声说道。

  隋安儿这才发现女儿光着脚,在牢里时,她们的绣鞋早就被差役抢走了。

  秦玥的小脚丫上满是伤口和淤青,看得她心如刀绞。

  “爹爹背你好不好?”

  秦阳柔声问道,不等女儿回答就把她背了起来。

  秦玥的小脸贴在父亲背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安心的表情。

  队伍缓慢地向城门移动,隋安儿看着周围垂头丧气的秦家人,想起昔日这个家族的显赫。

  谁能想到,一场贪污案就能让百年大族一夜倾覆?

  “安儿。”

  秦阳突然低声唤她。

  “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

  隋安儿从丈夫严肃的语气中听出了不寻常:

  “怎么了?”

  “我在信里...让岳父岳母准备了些东西。”

  秦阳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一些干粮,几件厚衣服,还有...一点银子。”

  隋安儿惊讶地看着他:

  “你哪来的银子?我们不是...”

  “我藏起来的。”

  秦阳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抄家那天,我趁乱把一些碎银缝在了衣角里。牢里搜身时,老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揭穿我。”

  隋安儿突然明白了丈夫的打算,心跳加速:

  “你是想...”

  “嘘。”

  秦阳紧张地看了看周围的差役,

  “等见到你父母再说。”

  隋安儿点点头,心中既紧张又涌起一丝希望。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在关键时刻总能爆发出惊人的智慧和勇气。

  队伍终于出了城门,走上了官道。

  缺衣少食的牢狱生活,让不少养尊处优的太太小姐已经摇摇欲坠。

  隋安儿却挺直了腰板,市井出身的她比谁都清楚,在绝境中,软弱只会让处境更糟。

  “再坚持一会儿。”

  秦阳低声鼓励妻女。

  “十里亭就快到了。”

  隋安儿望向远方,仿佛已经能看到那座供旅人歇脚的小亭子。

  她的父母会在那里等他们吗?

  十几年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却要眼睁睁看着她沦为罪奴流放边疆,二老该有多心痛。

  但隋安儿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丈夫和女儿在身边,她就有勇气走下去。

  就像那场大洪水后,她父亲常说的那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而现在,她的“青山”就是背上的女儿和身边的丈夫。

  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总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