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难吃-《误闯天家!暴君恋爱脑?那没事了》

  倒是世子妃苗氏,趁着众人目光聚焦在上首的空档,朝宋瑶那里多看了几眼,眼里满是藏不住的羡慕。

  但因着怕章氏发现,每一次侧目都极为迅速,动作幅度小得几乎难以察觉。

  “那位宋夫人倒和旁人不同些。”

  苗氏趁着低头哄怀里鸿哥儿的空当,用帕子掩着嘴,和身边的大丫鬟悄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

  大丫鬟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宋瑶,眉峰紧紧蹙起,脸上露出一脸嫌恶,压低声音道:“果然是不同的。这般场合,谁会真的动筷进食?

  众女眷皆谨守仪态,端方持重,偏生这宋夫人全然不在意,只顾着埋头吃喝。要知道,这般筵席原就不是为了饱腹而设的。”

  言语间满是对宋瑶不懂规矩的鄙夷。

  世子妃苗氏听了,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嘴角的弧度慢慢收了回去,不再言语。

  规矩好算什么?

  在这些场合里,能随心所欲,旁若无人的,才是真真正正上等的。

  她原来从家中带来的丫鬟,这几年都被章氏寻着由头打发走了,身边这些人都是王府里的家生子,处处受着掣肘。

  如今她连在这寿宴上多说句话,都要看人脸色,活得小心翼翼。

  一时间,苗氏心里百般滋味涌上心头,却只能默默地低下头,假装专心喝茶,将所有情绪都掩藏在平静下。

  好在她生下鸿哥儿以后,在府里手里的权力大了不少。

  过些日子,也能从娘家挑些得用的人手过来,或许到那时,日子能好过些吧。

  隆宣帝逗了会儿怀里的孩子,见五哥儿啃着饼干渐渐有了困意,便将他递回刘靖怀里。

  看了一会儿,隆宣帝忽然开口道:“这孩子不错,灵气得很,该请个好先生教导才是,可有人选了?”

  “臣打算亲自为立儿启蒙。”

  刘靖稳稳接住五哥儿,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此言一出,殿中瞬间安静下来,连乐声都低了几分。

  众人既震惊于皇上竟对一个庶子如此关心,更让所有人心里掀起惊涛骇浪的是,二爷竟然要亲自给这个孩子启蒙!

  要知道,便是当年的嫡长子铭哥儿,也未曾得此殊荣!

  瞬间,不少人的目光齐刷刷朝宋瑶看去,眼神里充满了探究与好奇,似是想要从宋瑶身上找出,她究竟是何德何能,能得刘靖如此独一份的恩宠。

  “......?”

  宋瑶嘴里嚼着一块水晶糕,见众人都停了筷子看过来,不由得一脸茫然。

  都不吃饭吗?

  还是都无饭可吃?

  既然桌上摆满了佳肴,那为何不吃,看她做什么?

  这些家伙饿上几顿,都就老实了,保管眼里只会有吃的......

  重新入座后,刘靖迎着满殿复杂目光,神色依旧淡然,好似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拿起茶壶,给宋瑶倒了杯温热的花茶,杯沿还冒着袅袅热气,低声叮嘱道,

  “别吃太多甜的,当心腻着。”

  宋瑶乖巧地点点头,目光却黏在那盘芙蓉糕上不动。

  她刚才吃过一块儿,好像不是很好吃,但她不信,打算再尝一下,或许是第一块的问题呢?

  宋瑶不信邪地夹起一块芙蓉糕,咬了一口,嚼嚼,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后默默地将剩下的放了回去。

  看来凡事都有个例外。

  有时邪也能压正,贪官也比清官多一样,这里的芙蓉糕也是真的难吃。

  可这样有些浪费.......

  “二爷,你尝尝,这块儿芙蓉糕好像味道不错。”

  宋瑶眼珠一转,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咬了一口的糕点夹起来,放到刘靖碗里,脸上还带着几分真诚。

  “确实不错。”

  刘靖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一口吞掉,还煞有介事地点评道,语气里满是认同。

  瑶儿给的就是香甜一些。

  “.......”

  宋瑶看着刘靖面不改色的样子,再度不信邪,夹起一块芙蓉糕咬了一口,沉默一会,然后默默又夹给了刘靖。

  像二爷这样几乎没有味觉的人,果然很适合在废土生存呢,再难吃的东西都能面不改色地咽下去。

  这一幕落在席间众人眼里,更是让不少人暗暗咋舌,看向宋瑶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敬畏。

  能让二爷如此纵容,这位宋夫人的分量,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重得多。

  “好了,朕该回去了。”

  隆宣帝从椅子上起身,他本也就过来坐坐,露个面,今日能在齐王府耗这么久,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

  而且他在这儿,众人也都放不开,多少有些不自在,除了......

  隆宣帝的目光不经意间扫了眼下首坐着的宋瑶,见她正专注地对付着一碗杏仁酪。

  该干嘛时就干嘛,活得真诚且沉得住气,不像其他人,或多或少都端着几分刻意的姿态。

  “臣等恭送皇上!”

  见隆宣帝离席,众人连忙起身,躬身相送,声音整齐划一,满是恭敬。

  隆宣帝挥了挥手,语气随意,“行了,都回去吧,今个儿是齐王的主场,好生为齐王贺寿吧。”

  隆宣帝虽这样说,但众人哪敢真的不送,还是由齐王打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一路送至王府门口。

  见隆宣帝上了马车,刘靖又不动声色地示意飞鹰带人暗中护送,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目送隆宣帝的马车缓缓消失在街角拐弯处,这才松了口气,陆续回到宴席上。

  随着皇帝的离开,先前紧绷的气氛一扫而空,乐师重新奏响欢快的乐曲,舞姬也再次登场。

  没了皇帝在,宴席便由齐王坐了主位,众人眼前的餐食也被重新换了一波,皆是新鲜热乎的菜肴。

  宴席来到下半场,场上的气氛又热闹了几分,少了先前的拘谨。

  众多宾客觥筹交错,纷纷起身,找相熟的人寒暄谈笑,联络感情,整个殿里人声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