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宗很快又是倦色上脸,聊着聊着,便闭上眼睛,俄顷,发出呼呼鼾声。
平子澄暗自叹息一声,随后帮郑朝宗盖上被子,便抬脚出了帅帐。
等到郑朝宗醒来,已经是第二日傍晚时分了。
平子澄进入的时候,郑朝宗正在大口吃饭,平子澄见状微笑了起来。
郑朝宗用筷子指了指椅子,示意平子澄坐下吃饭,平子澄也自是不客气,直接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足足一刻钟后,郑朝宗才放下碗筷,接着拿起桌上的茶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平子澄见状放下筷子,看向郑朝宗,只见郑朝宗虽然脸色还是不甚很好,但双眼已经是神采奕奕,脸色需要长时间休养,但至少现在长期缺觉的状况是暂时缓解了。
郑朝宗笑道:“清澜,现在可以说说军情了吧?”
平子澄笑道:“当然,不过跟你关系不大,你不是想全力攻打长安么,你打就是,你越是全力以赴,先生那边便越轻松。”
郑朝宗点头道:“还是说说吧,知道全局,我才知道该怎么打。”
平子澄点头道:“你大约也能够猜到嘛。”
郑朝宗闻言一笑道:“你还是要看我休息过来了是么?”
平子澄闻言一笑,并没有解释。
郑朝宗哈哈一笑,点头道:“好,那我便说说看。
嗯……折家来了吧,以折家的能力,应该至少有两万人,从子午谷驰援长安。
其次是太原府方向,吕惠卿是不是也该来了,太原府一直都没有经历什么大仗,保存得较好。
而且吕惠卿想回中枢久矣,此次官家亲政,他不得好好表现一番,至少要带来三四万兵马。
至于朝廷方面,大约也会从洛阳调兵过来,应该也要有两三万大军。
这般算来,至少也要有十万大军之众……”
张朝宗皱起了眉头,道:“……十万大军,先生手上只有两万兵马,怕是不好应付。”
平子澄闻言脸上顿时有敬佩之色,道:“海夫果然厉害,这主要的援军都在你的估计之中,不过折家军不走子午谷,先生用了一计,让折可适改了显露,走陈仓道去了。”
郑朝宗闻言笑道:“陈仓道啊,那是绕行了,这样的话时间错开了,先生应对起来要轻松一些。
嗯……上次先生命我截断渭河桥梁,那洛阳方向走潼关-渭河一线的军队亦是要耽误些时间。
如此先生可以先对付吕惠卿的太原府,两万对三四万,倒是压力少了许多。
而且吕惠卿想要驰援长安,从太原府过来,须得走汾河—蒲津渡—同州路线,而同州、蒲津渡已经在我军控制之中,太原军想要抵达长安,须得先过先生这一关,如此说来,我倒是可以放心大胆攻长安了。”
平子澄笑道:“可不是么,你就放心吧,先生既然让你打长安,便不会让援军来打扰你,你只管操心长安便是。”
郑朝宗闻言长身而起,拊掌笑道:“果然还是我多虑了,先生算无遗策,自然不是我能够置喙的。
如此可是太好了,文彦博老狗虽然有长安坚城倚靠,但光是只有坚城是不够的!”
说到这里,郑朝宗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道:“待拿下长安,我不会当即要文彦博老狗的脑袋。
我要等以后将文氏满门尽皆擒下之后,当着他的面,将他文氏满门一一斩首。
他是怎么对待我郑氏的,我便怎么对他文氏!”
平子澄起身拍了拍郑朝宗的肩膀,道:“海夫,你专心打长安,这些事情你先不要想太多,尤其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打长安乃是一场持久战,没有好身体扛不下来的。”
郑朝宗点点头道:“放心吧,文彦博老狗不死,我指定是不会倒下的。”
……
晋州。
吕惠卿驰援长安的三万八千军队再次驻扎。
帅帐之中。
吕惠卿与自己两个心腹幕僚齐聚帅帐。
这两个幕僚,一个叫周楷,一名为向俊。
周楷乃是他至交好友之子,至交好友当年临终之前,将周楷交给他,是吕惠卿一路看着长大的。
而向俊则是吕惠卿数十年的幕僚了,向俊乃是个穷书生,为人聪敏无比,只是科举不顺,后来干脆跟了吕惠卿出谋划策,数十年来,深得吕惠卿信任。
吕惠卿看了一下自己这两个真正的心腹幕僚,道:“今夜寻你们过来,某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接下来该当如何?
你们都是某的心腹,此处亦无他人,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周楷实际上年纪也不算小了,如今也已经四十出头,但并不太稳重,闻听吕惠卿此言,笑道:“世伯,按我说,咱们就不该去凑这个热闹。
咱们远在太远,从太原过来,虽然不至于说千里迢迢,但一路走汾河谷底,经晋州,若是想要驰援长安,便需要渡过黄河蒲津渡才能够进入关中。
可如今苏逆已经控制蒲津渡以及同州,咱们接下来每进一步都要与苏逆血战。
苏逆的静塞军战力惊人,西军与苏逆屡屡交手,但都没有讨得好处。
苏逆一开始只是占了绥德军,可这些年来,却是越打越大,将整个鄜延路都给占了。
现在又盯上了长安,这是想要吞下整个西北了。
嘿,西军乃是大宋雄军,却抵挡不住苏逆,可见其厉害。
咱们太原军想要抵挡苏逆,可没有那么简单。”
吕惠卿皱起了眉头。
向俊赶紧道:“吕公来援也是无奈之举,此次官家亲政,便密令吕公必须来援,吕公不来肯定是不行的。
其次是,这一次是吕公回归中枢的最好机会,此次若是能够阻止苏逆攻下长安,那么吕公便有大功,那么吕公多年心心念念回归中枢之事,便可以成真矣!
所以,此战可能会很艰难,但吕公并非武将,太原军打没了,只要立下大功,那都是值得的。”
周楷闻言笑了笑,点点头。
吕惠卿摩挲着案几上的兵符,眸光在烛火下忽明忽暗:“向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苏居正占据地利,蒲津渡易守难攻,若强攻必损兵折将。
周贤侄,你既说不宜涉险,可有退敌良策?”
周楷抚须沉吟:“倒有一计。
苏逆虽控蒲津渡,然渡口两岸皆需重兵布防。
我军可虚张声势佯攻蒲津,实则分兵绕道龙门渡口。
龙门虽水流湍急,却因苏逆料我不敢犯险而疏于防备。
一旦渡河成功,便可直插同州侧翼,与长安守军形成夹击之势。”
向俊却摇头否决:“此计风险过大。龙门渡口暗流汹涌,舟楫难行,且大军绕行必延误战机。
依在下之见,当以‘围魏救赵’之策破局。
苏居正主力尽在长安前线,其后方绥德军、延州守备必然空虚。
我军可派遣精锐轻骑,绕道麟州直取绥德,断其粮草辎重。
苏逆若回援,长安之围自解;若不回援,我军则可步步蚕食其根基。”
吕惠卿听得双目发亮,却又面露犹豫:“此二策皆有可取之处。然无论佯攻蒲津还是奇袭绥德,都需分兵。
三万八千人马本就不占优势,若再分散.”
话音未落,帐外忽传来急促脚步声,亲卫掀帘而入:“报!折家军改道陈仓道,距我军不过百里!”
三人皆是一震。
向俊急道:“折家此举蹊跷!陈仓道虽能避开苏逆锋芒,却绕远路。
他们既已赶来,却不与我军会合,怕是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
吕惠卿冷笑一声:“折氏向来首鼠两端。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明日一早,召集各营将领议事。”
说罢起身踱步,靴底重重碾过青砖,“苏居正既能让折可适改道,必已算到我军动向。
看来,这一战,远比想象中棘手.”
周楷见吕惠卿眉间凝着阴云,低声劝慰:“世伯勿忧。
苏逆纵有通天手段,终究兵力有限。
我军若与折家、长安守军三方呼应,未必不能扭转局势。”
向俊却望着帐外摇曳的火把,喃喃道:“就怕折家作壁上观,待我军与苏逆两败俱伤时”
他没有说完,帐内却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惊起几缕不安的烟尘。
一会之后,吕惠卿摇摇头道:“应该不至于,折氏有可能对我们见死不救,但绝对不可能对我们动手。
某是文臣,又不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官家想要某死,只需要一纸诏书便足以,没有必要用这种手段。”
周楷道:“就怕折氏反了。”
此话一出,吕惠卿与向俊顿时相视一笑,向俊笑道:“周世兄倒是不必担忧这样的事情,折氏在西北犹如王侯,朝廷给他们的尊荣之厚重,别的人又怎么给得起。
西夏人、辽国人,哪个不是给折氏开了很多条件,但一百多年来,折氏虽然作战有时候松懈,甚至有自己的算盘,但可依然对大宋忠心耿耿,这一点基本上是不必怀疑的。”
吕惠卿点头道:“没错,我们要防着折氏为了保全自己,而将我们给卖了,但折氏来攻打我们之事,却是全然不可能,这个可以不用担忧。”
周楷点头道:“那我们只需要考虑苏逆即可,既然世伯需要借助此次的长安保卫战回归朝堂,那我们就得打,不仅得真打,还得打下大大的功劳!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想那么多了,世伯,我建议直接强渡蒲津渡,苏逆只有十万军队,他们要守鄜延路,至少得留下一半的军队保护他们的工业。
而那郑朝宗带着三万军队围攻长安,苏居正手上只有两万军队,他这两万军队既要守同州,又要守渭河,嘿嘿,区区两万军队,却要同时关中大门,那如何能够!
既然如此,咱们也不用跟他们搞什么声东击西,只需不管不顾,不管他们从几路来,咱们只管一路去,只要一刀捅进去,便可以改变苏逆所有的计划!
咱们只要抢占蒲津渡,渡过黄河,打开关中大门,可以让洛阳方向的军队进入关中,那世伯便算是立下大功了!”
闻听此言,向俊拊掌笑道:“周世兄果然聪明过人,一下子便看到事情的本质了。”
向俊看向吕惠卿道:“吕公,这苏逆在蒲津渡应该留不了多少人,最多也就千人左右,咱们只要强攻,他们定然是守不住的,无非咱们就是伤亡大些而已。
只要打下蒲津渡,那么主动权就拿到手了,苏逆就该着急了。
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必争之地,咱们拿下蒲津渡,然后牢牢守住,让支援长安的军队与粮秣可以进入西北,这便是泼天的功劳!”
吕惠卿闻言点头道:“没错,是这个道理,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强攻蒲津渡,将这长安太原之间的军事要冲拿下。
咱们大宋与西夏对峙时,河东粮秣、兵员需经蒲津渡转运至西北前线,其畅通与否直接影响战局。
哼,文彦博无能!这么重要的一个军事要地,竟然让苏逆给夺了,若非失了这要地,又怎么会让苏逆关门打狗困在长安?”
周楷笑道:“文彦博声名虽大,但不过一书生尔,他懂什么打仗?
哼,照我说,咱们拿下蒲津渡之后,也别进关中,咱们就守好蒲津渡便是,那文彦博老匹夫咱们也不救。
世伯被贬谪边地这么多年回不了汴京,也有这文彦博的推波助澜。
哼,先帝驾崩时候,其实那时候是世伯回归朝廷的最佳时机,可就是这文彦博横插一脚,不让世伯回去,嘿嘿。”
吕惠卿摇头道:“好了,这些就不说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个人恩怨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大的方略已经定下,接下来便是召集众将开始布置任务了。
吕惠卿对军队是否会损耗并不关心。
他跟折氏是不同的,折氏乃是将门,军队是将门的命根子,但对于吕惠卿这样的文臣来说却是无足轻重。
只要能够达成他们的战略目的,就算是将军队都葬送进去,那也是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平子澄暗自叹息一声,随后帮郑朝宗盖上被子,便抬脚出了帅帐。
等到郑朝宗醒来,已经是第二日傍晚时分了。
平子澄进入的时候,郑朝宗正在大口吃饭,平子澄见状微笑了起来。
郑朝宗用筷子指了指椅子,示意平子澄坐下吃饭,平子澄也自是不客气,直接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足足一刻钟后,郑朝宗才放下碗筷,接着拿起桌上的茶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平子澄见状放下筷子,看向郑朝宗,只见郑朝宗虽然脸色还是不甚很好,但双眼已经是神采奕奕,脸色需要长时间休养,但至少现在长期缺觉的状况是暂时缓解了。
郑朝宗笑道:“清澜,现在可以说说军情了吧?”
平子澄笑道:“当然,不过跟你关系不大,你不是想全力攻打长安么,你打就是,你越是全力以赴,先生那边便越轻松。”
郑朝宗点头道:“还是说说吧,知道全局,我才知道该怎么打。”
平子澄点头道:“你大约也能够猜到嘛。”
郑朝宗闻言一笑道:“你还是要看我休息过来了是么?”
平子澄闻言一笑,并没有解释。
郑朝宗哈哈一笑,点头道:“好,那我便说说看。
嗯……折家来了吧,以折家的能力,应该至少有两万人,从子午谷驰援长安。
其次是太原府方向,吕惠卿是不是也该来了,太原府一直都没有经历什么大仗,保存得较好。
而且吕惠卿想回中枢久矣,此次官家亲政,他不得好好表现一番,至少要带来三四万兵马。
至于朝廷方面,大约也会从洛阳调兵过来,应该也要有两三万大军。
这般算来,至少也要有十万大军之众……”
张朝宗皱起了眉头,道:“……十万大军,先生手上只有两万兵马,怕是不好应付。”
平子澄闻言脸上顿时有敬佩之色,道:“海夫果然厉害,这主要的援军都在你的估计之中,不过折家军不走子午谷,先生用了一计,让折可适改了显露,走陈仓道去了。”
郑朝宗闻言笑道:“陈仓道啊,那是绕行了,这样的话时间错开了,先生应对起来要轻松一些。
嗯……上次先生命我截断渭河桥梁,那洛阳方向走潼关-渭河一线的军队亦是要耽误些时间。
如此先生可以先对付吕惠卿的太原府,两万对三四万,倒是压力少了许多。
而且吕惠卿想要驰援长安,从太原府过来,须得走汾河—蒲津渡—同州路线,而同州、蒲津渡已经在我军控制之中,太原军想要抵达长安,须得先过先生这一关,如此说来,我倒是可以放心大胆攻长安了。”
平子澄笑道:“可不是么,你就放心吧,先生既然让你打长安,便不会让援军来打扰你,你只管操心长安便是。”
郑朝宗闻言长身而起,拊掌笑道:“果然还是我多虑了,先生算无遗策,自然不是我能够置喙的。
如此可是太好了,文彦博老狗虽然有长安坚城倚靠,但光是只有坚城是不够的!”
说到这里,郑朝宗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道:“待拿下长安,我不会当即要文彦博老狗的脑袋。
我要等以后将文氏满门尽皆擒下之后,当着他的面,将他文氏满门一一斩首。
他是怎么对待我郑氏的,我便怎么对他文氏!”
平子澄起身拍了拍郑朝宗的肩膀,道:“海夫,你专心打长安,这些事情你先不要想太多,尤其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打长安乃是一场持久战,没有好身体扛不下来的。”
郑朝宗点点头道:“放心吧,文彦博老狗不死,我指定是不会倒下的。”
……
晋州。
吕惠卿驰援长安的三万八千军队再次驻扎。
帅帐之中。
吕惠卿与自己两个心腹幕僚齐聚帅帐。
这两个幕僚,一个叫周楷,一名为向俊。
周楷乃是他至交好友之子,至交好友当年临终之前,将周楷交给他,是吕惠卿一路看着长大的。
而向俊则是吕惠卿数十年的幕僚了,向俊乃是个穷书生,为人聪敏无比,只是科举不顺,后来干脆跟了吕惠卿出谋划策,数十年来,深得吕惠卿信任。
吕惠卿看了一下自己这两个真正的心腹幕僚,道:“今夜寻你们过来,某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接下来该当如何?
你们都是某的心腹,此处亦无他人,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周楷实际上年纪也不算小了,如今也已经四十出头,但并不太稳重,闻听吕惠卿此言,笑道:“世伯,按我说,咱们就不该去凑这个热闹。
咱们远在太远,从太原过来,虽然不至于说千里迢迢,但一路走汾河谷底,经晋州,若是想要驰援长安,便需要渡过黄河蒲津渡才能够进入关中。
可如今苏逆已经控制蒲津渡以及同州,咱们接下来每进一步都要与苏逆血战。
苏逆的静塞军战力惊人,西军与苏逆屡屡交手,但都没有讨得好处。
苏逆一开始只是占了绥德军,可这些年来,却是越打越大,将整个鄜延路都给占了。
现在又盯上了长安,这是想要吞下整个西北了。
嘿,西军乃是大宋雄军,却抵挡不住苏逆,可见其厉害。
咱们太原军想要抵挡苏逆,可没有那么简单。”
吕惠卿皱起了眉头。
向俊赶紧道:“吕公来援也是无奈之举,此次官家亲政,便密令吕公必须来援,吕公不来肯定是不行的。
其次是,这一次是吕公回归中枢的最好机会,此次若是能够阻止苏逆攻下长安,那么吕公便有大功,那么吕公多年心心念念回归中枢之事,便可以成真矣!
所以,此战可能会很艰难,但吕公并非武将,太原军打没了,只要立下大功,那都是值得的。”
周楷闻言笑了笑,点点头。
吕惠卿摩挲着案几上的兵符,眸光在烛火下忽明忽暗:“向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苏居正占据地利,蒲津渡易守难攻,若强攻必损兵折将。
周贤侄,你既说不宜涉险,可有退敌良策?”
周楷抚须沉吟:“倒有一计。
苏逆虽控蒲津渡,然渡口两岸皆需重兵布防。
我军可虚张声势佯攻蒲津,实则分兵绕道龙门渡口。
龙门虽水流湍急,却因苏逆料我不敢犯险而疏于防备。
一旦渡河成功,便可直插同州侧翼,与长安守军形成夹击之势。”
向俊却摇头否决:“此计风险过大。龙门渡口暗流汹涌,舟楫难行,且大军绕行必延误战机。
依在下之见,当以‘围魏救赵’之策破局。
苏居正主力尽在长安前线,其后方绥德军、延州守备必然空虚。
我军可派遣精锐轻骑,绕道麟州直取绥德,断其粮草辎重。
苏逆若回援,长安之围自解;若不回援,我军则可步步蚕食其根基。”
吕惠卿听得双目发亮,却又面露犹豫:“此二策皆有可取之处。然无论佯攻蒲津还是奇袭绥德,都需分兵。
三万八千人马本就不占优势,若再分散.”
话音未落,帐外忽传来急促脚步声,亲卫掀帘而入:“报!折家军改道陈仓道,距我军不过百里!”
三人皆是一震。
向俊急道:“折家此举蹊跷!陈仓道虽能避开苏逆锋芒,却绕远路。
他们既已赶来,却不与我军会合,怕是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
吕惠卿冷笑一声:“折氏向来首鼠两端。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明日一早,召集各营将领议事。”
说罢起身踱步,靴底重重碾过青砖,“苏居正既能让折可适改道,必已算到我军动向。
看来,这一战,远比想象中棘手.”
周楷见吕惠卿眉间凝着阴云,低声劝慰:“世伯勿忧。
苏逆纵有通天手段,终究兵力有限。
我军若与折家、长安守军三方呼应,未必不能扭转局势。”
向俊却望着帐外摇曳的火把,喃喃道:“就怕折家作壁上观,待我军与苏逆两败俱伤时”
他没有说完,帐内却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烛芯爆裂的声响,惊起几缕不安的烟尘。
一会之后,吕惠卿摇摇头道:“应该不至于,折氏有可能对我们见死不救,但绝对不可能对我们动手。
某是文臣,又不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官家想要某死,只需要一纸诏书便足以,没有必要用这种手段。”
周楷道:“就怕折氏反了。”
此话一出,吕惠卿与向俊顿时相视一笑,向俊笑道:“周世兄倒是不必担忧这样的事情,折氏在西北犹如王侯,朝廷给他们的尊荣之厚重,别的人又怎么给得起。
西夏人、辽国人,哪个不是给折氏开了很多条件,但一百多年来,折氏虽然作战有时候松懈,甚至有自己的算盘,但可依然对大宋忠心耿耿,这一点基本上是不必怀疑的。”
吕惠卿点头道:“没错,我们要防着折氏为了保全自己,而将我们给卖了,但折氏来攻打我们之事,却是全然不可能,这个可以不用担忧。”
周楷点头道:“那我们只需要考虑苏逆即可,既然世伯需要借助此次的长安保卫战回归朝堂,那我们就得打,不仅得真打,还得打下大大的功劳!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想那么多了,世伯,我建议直接强渡蒲津渡,苏逆只有十万军队,他们要守鄜延路,至少得留下一半的军队保护他们的工业。
而那郑朝宗带着三万军队围攻长安,苏居正手上只有两万军队,他这两万军队既要守同州,又要守渭河,嘿嘿,区区两万军队,却要同时关中大门,那如何能够!
既然如此,咱们也不用跟他们搞什么声东击西,只需不管不顾,不管他们从几路来,咱们只管一路去,只要一刀捅进去,便可以改变苏逆所有的计划!
咱们只要抢占蒲津渡,渡过黄河,打开关中大门,可以让洛阳方向的军队进入关中,那世伯便算是立下大功了!”
闻听此言,向俊拊掌笑道:“周世兄果然聪明过人,一下子便看到事情的本质了。”
向俊看向吕惠卿道:“吕公,这苏逆在蒲津渡应该留不了多少人,最多也就千人左右,咱们只要强攻,他们定然是守不住的,无非咱们就是伤亡大些而已。
只要打下蒲津渡,那么主动权就拿到手了,苏逆就该着急了。
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必争之地,咱们拿下蒲津渡,然后牢牢守住,让支援长安的军队与粮秣可以进入西北,这便是泼天的功劳!”
吕惠卿闻言点头道:“没错,是这个道理,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强攻蒲津渡,将这长安太原之间的军事要冲拿下。
咱们大宋与西夏对峙时,河东粮秣、兵员需经蒲津渡转运至西北前线,其畅通与否直接影响战局。
哼,文彦博无能!这么重要的一个军事要地,竟然让苏逆给夺了,若非失了这要地,又怎么会让苏逆关门打狗困在长安?”
周楷笑道:“文彦博声名虽大,但不过一书生尔,他懂什么打仗?
哼,照我说,咱们拿下蒲津渡之后,也别进关中,咱们就守好蒲津渡便是,那文彦博老匹夫咱们也不救。
世伯被贬谪边地这么多年回不了汴京,也有这文彦博的推波助澜。
哼,先帝驾崩时候,其实那时候是世伯回归朝廷的最佳时机,可就是这文彦博横插一脚,不让世伯回去,嘿嘿。”
吕惠卿摇头道:“好了,这些就不说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个人恩怨就不要计较太多了。”
大的方略已经定下,接下来便是召集众将开始布置任务了。
吕惠卿对军队是否会损耗并不关心。
他跟折氏是不同的,折氏乃是将门,军队是将门的命根子,但对于吕惠卿这样的文臣来说却是无足轻重。
只要能够达成他们的战略目的,就算是将军队都葬送进去,那也是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