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元宵佳节(二)-《道之恒道》

  银汉倾辉浸满城,千门灯火逐宵行。

  香车碾碎梨花影,宝马驮来玉笛声。

  月上柳梢迷醉眼,汤圆甜到梦魂轻。

  忽逢故友灯影里,笑指灯笼说旧情。

  此时,窗外的灯笼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晃着,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那橘红色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子里,将王小东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五个人的影子,映照在墙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爷爷坐在桌旁,面带微笑,慈爱地看着小东,轻声问道:“对于元宵节的来历,你知道吗?”

  小东咽下嘴里的元宵,清了清嗓子,回答道:“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元宵节可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它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老习俗,这一习俗始于西汉,定型于汉魏六朝时期。”

  一是汉文帝纪念“平吕”说:

  话说那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其皇后吕雉便开始独揽大权,吕氏一族势力如日中天。然而,公元前 180 年,吕后突然驾崩,这无疑给吕氏家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就在此时,周勃、陈平等人趁机而起,他们智勇双全,果敢地铲除了吕氏势力,成功地拥立刘恒为汉文帝。

  值得一提的是,“平吕”这一历史性事件发生的日子,恰好是正月十五。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每年的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会特意身着便服,悄悄地走出皇宫,与百姓们一同欢庆佳节。他放下帝王的架子,融入到人民群众之中,与民同乐,共度元宵佳节。

  久而久之,这种庆祝方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习俗,正月十五日也因此被正式定为“元宵节”,成为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二是汉武帝祭祀“太一”之说:

  在那浩瀚的夜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星辰,它闪耀着神秘的光芒,那便是太一神。太一神,又被称为北极神,是天神中最为尊崇的存在。

  汉武帝对神仙之事深信不疑,对太一神更是尊崇备至。为了表达对太一神的敬意,他下令在甘泉宫修筑了一座宏伟的太一祠坛。这座祠坛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专门用来举行祭祀太一神的仪式之所。

  每当祭祀之时,汉武帝都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虔诚地向太一神献上祭品,祈求神灵的庇佑和赐福。太一祠坛前,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场面异常壮观。

  司马迁在创制“太阳历”时,独具匠心地将元宵节列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每年正月十五日,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祭拜太一神。这个祭祀活动从黄昏时分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清晨,场面庄严肃穆,规模宏大,这便是官方的祭祀庆典活动。或许,这就是正月十五燃灯观灯传统的起源。

  而道教的“三元”之说,则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在汉末时期,道教的五斗米教创立了“天、地、人(或水)”三官说。到了魏晋时期,道教进一步将三官与季节时日相对应,将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定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定为“下元节”。

  据说,天官喜爱音乐,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