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空气带着一股工业化的喧嚣与匆忙,与江南水乡的温润截然不同。姜芸和林晓站在“华新化工厂”气派却略显冷峻的厂区大门前,望着那高耸的烟囱和轰鸣的机器,心头沉甸甸的。小周提供的线索,像一根救命稻草,也像一道未知的深渊。
接待她们的是技术总监陈明远,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他听完姜芸对特殊染料需求的急切描述,镜片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换上公式化的笑容:“姜女士,林小姐,你们的需求我们了解了。高稳定性、高嵌入度、不影响丝线性能……确实,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华新具备这种特殊荧光染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姜芸心中一紧,追问道:“陈总监,那生产周期和价格?我们合作社急需,数量可能不小。”
陈明远推了推眼镜,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哒哒声:“周期嘛……至少需要三个月。至于价格,”他顿了顿,报出一个让林晓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考虑到技术专利和特殊工艺,这个价格是相当合理的。”
三个月?那个价格?姜芸的心猛地一沉。时间,她们耗不起!山崎的商标申请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国际专利战随时可能爆发,溯源系统早一天上线,苏绣的真名就多一分保障。而那个价格,更是足以压垮刚刚起步、资金本就紧张的合作社。她强压下心头的焦虑,声音依旧沉稳:“陈总监,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价格方面……能否再商量?或者,有没有其他更快的方案?”
“抱歉,姜女士,”陈明远语气坚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这是基于我们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专利核算的成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技术,是有价的。”他目光扫过姜芸朴素的衣着和林晓学生气的脸庞,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而且,你们合作社……能保证后续的稳定订单量吗?我们的生产线一旦启动,成本很高。”
林晓忍不住开口,带着年轻人的锐气:“陈总监,我们合作社的绣品品质有保证,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我们这是在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凡!”
“意义?”陈明远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种冰冷的现实感,“小姑娘,意义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支付生产线运转的电费和工人的工资。商业就是商业,讲的是规则和利润。”他站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如果你们能接受我们的条件,可以签意向书。否则……”
走出华新化工厂冰冷的办公楼,省城午后的阳光刺眼得让人眩晕。林晓紧紧攥着拳头,眼圈发红:“姜姐,怎么办?他们……他们简直是在趁火打劫!三个月,那个天价,我们根本等不起,也付不起!”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抬头望向远处被工厂烟尘笼罩的天空,眉头紧锁。陈明远那“技术有价”的论调,他眼神深处那丝轻蔑,以及他提到“专利”时那种近乎炫耀的口吻,都让她感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这不像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壁垒问题,更像是一种……有意的阻挠?山崎的影子,似乎已经悄然渗透到了这省城的化工厂之中?这个念头让她心头一寒。
“走,回招待所。”姜芸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她需要冷静,需要梳理这团乱麻。
招待所狭小的房间里,气氛压抑。林晓翻看着手机里查到的关于华新化工厂的资料,越看越心惊:“姜姐,你看!华新化工厂……它最大的股东之一,竟然是一家名为‘东洋兴业株式会社’的日本投资公司!而这家东洋兴业的背景资料里,提到了它与‘山崎丝绸株式会社’有长期的、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东洋兴业……山崎……”姜芸喃喃自语,指尖冰凉。果然!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个东洋商人!山崎雄一,他不仅想通过收购合同侵占非遗名称权,更在产业链上游——染料这个关键环节,布下了致命的棋子!他利用资本渗透,控制了唯一可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化工厂,用时间和价格,将她们逼入绝境!这盘棋,下得何其阴险,何其深远!
“他这是要釜底抽薪!”林晓愤怒地低吼,“没有染料,溯源系统就是空中楼阁!他就算输了商标战,也能用技术封锁扼杀我们的苏绣!”
姜芸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愤怒之后,是更深的思考。山崎的布局确实严密,但他真的能堵死所有的路吗?苏绣传承千年,智慧与韧性早已融入血脉。现代技术有壁垒,但古法呢?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来自绣娘祖辈的智慧结晶?
“林晓,”姜芸突然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光芒,“立刻联系合作社,让小满她们,把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古法染料配方的笔记、手稿、甚至是老绣娘口口相传的零碎记忆,全部整理出来!越详细越好!尤其是关于‘固色’、‘持久’、‘特殊光泽’的部分!”
林晓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姜姐,你是说……我们自己研究古法染料?”
“对!”姜芸的声音斩钉截铁,“山崎可以买通化工厂,可以封锁现代技术,但他买不通历史,封不住我们祖祖辈辈积累的智慧!那本《民国绣娘日记》里提到‘灵泉的源头在苏州绣娘祖祠’,源头不仅仅是水,更是技艺的根!古法染料,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与此同时,合作社这边,接到姜芸十万火急的指令,小满立刻行动起来。她跑遍了镇子,拜访了所有健在的老绣娘。在一位年近九旬、双目几乎失明但双手依旧灵巧的周阿婆家里,小满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阿婆摸索着从一个上了锁、散发着陈年樟木香气的旧箱子里,取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小布包。布包打开,里面不是金玉,而是一本用粗糙毛边纸装订、字迹已经模糊发黄的小册子,封面上用褪色的墨汁写着——《周氏染谱》。
“丫头啊,”周阿婆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抚摸着册子,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这是我太奶奶传下来的……她年轻时候,是给宫里绣东西的。这谱子,记的是咱们周家独门的染料方子,用的都是山里的草木、河里的淤泥、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矿石。她说过,最好的颜色,不是调出来的,是‘养’出来的,要耐得住时间,经得住日晒雨淋……”
小满的心狂跳起来,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里面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各种植物、矿物染料的采集时节、处理方法、配比禁忌,以及最关键的“固色秘法”。其中一页,用朱砂画着一种形态奇特的蓝色矿石,旁边注着:“天青石,出云山之阴,遇水则蓝,性烈,需以陈年米汤并七种草木灰反复淬炼,其色可入骨,千年不褪……”
“天青石……入骨不褪……”小满喃喃念着,仿佛看到了一线穿透迷雾的曙光。她立刻用手机将这一页以及周阿婆口述的关于“固色”的关键细节,拍成照片和视频,发给了省城的姜芸。
省城招待所的灯光下,姜芸看着手机里传来的模糊照片和视频,听着周阿婆那带着浓重乡音、却字字珠玑的讲述,特别是“千年不褪”、“入骨”这几个字,她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染料配方,这分明是来自时光深处的馈赠,是苏绣先辈对抗岁月侵蚀的智慧结晶!它与现代技术追求的“高稳定性”、“高嵌入度”,在本质上竟如此相通!
“找到了!林晓,我们有路了!”姜芸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她紧紧盯着屏幕上那块“天青石”的图案,一个大胆而充满希望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山崎可以控制工厂,却无法控制深山里的矿石,无法抹去绣娘血脉中传承的记忆!古法染料,将成为她们刺破资本迷雾、守护苏绣真魂的利刃!
然而,兴奋之余,一丝新的疑虑悄然浮现。这《周氏染谱》记载的“天青石”,出在“云山之阴”。云山……那地方姜芸略有耳闻,地处偏远,山势险峻,早已废弃多年,如今几乎无人踏足。那矿石真的还存在吗?采集的难度有多大?更关键的是,那“陈年米汤并七种草木灰反复淬炼”的复杂工艺,在缺乏现代精密仪器的条件下,合作社的姐妹们能成功复现吗?古法的“千年不褪”,与现代溯源系统要求的精确“荧光标记”和“数字编码”,又该如何完美融合?
前路,似乎在黑暗中撕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光亮,但那光亮所照亮的,依旧是布满荆棘与未知的崎岖小径。古法染料这把钥匙,能否真正打开困局?它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与“灵泉源头”相关的秘密?姜芸望着窗外省城璀璨却冰冷的灯火,陷入了更深沉的思索。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接待她们的是技术总监陈明远,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他听完姜芸对特殊染料需求的急切描述,镜片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换上公式化的笑容:“姜女士,林小姐,你们的需求我们了解了。高稳定性、高嵌入度、不影响丝线性能……确实,目前国内只有我们华新具备这种特殊荧光染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姜芸心中一紧,追问道:“陈总监,那生产周期和价格?我们合作社急需,数量可能不小。”
陈明远推了推眼镜,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哒哒声:“周期嘛……至少需要三个月。至于价格,”他顿了顿,报出一个让林晓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考虑到技术专利和特殊工艺,这个价格是相当合理的。”
三个月?那个价格?姜芸的心猛地一沉。时间,她们耗不起!山崎的商标申请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国际专利战随时可能爆发,溯源系统早一天上线,苏绣的真名就多一分保障。而那个价格,更是足以压垮刚刚起步、资金本就紧张的合作社。她强压下心头的焦虑,声音依旧沉稳:“陈总监,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价格方面……能否再商量?或者,有没有其他更快的方案?”
“抱歉,姜女士,”陈明远语气坚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这是基于我们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专利核算的成本,没有商量的余地。技术,是有价的。”他目光扫过姜芸朴素的衣着和林晓学生气的脸庞,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而且,你们合作社……能保证后续的稳定订单量吗?我们的生产线一旦启动,成本很高。”
林晓忍不住开口,带着年轻人的锐气:“陈总监,我们合作社的绣品品质有保证,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我们这是在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非凡!”
“意义?”陈明远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种冰冷的现实感,“小姑娘,意义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支付生产线运转的电费和工人的工资。商业就是商业,讲的是规则和利润。”他站起身,做出送客的姿态,“如果你们能接受我们的条件,可以签意向书。否则……”
走出华新化工厂冰冷的办公楼,省城午后的阳光刺眼得让人眩晕。林晓紧紧攥着拳头,眼圈发红:“姜姐,怎么办?他们……他们简直是在趁火打劫!三个月,那个天价,我们根本等不起,也付不起!”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抬头望向远处被工厂烟尘笼罩的天空,眉头紧锁。陈明远那“技术有价”的论调,他眼神深处那丝轻蔑,以及他提到“专利”时那种近乎炫耀的口吻,都让她感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这不像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壁垒问题,更像是一种……有意的阻挠?山崎的影子,似乎已经悄然渗透到了这省城的化工厂之中?这个念头让她心头一寒。
“走,回招待所。”姜芸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她需要冷静,需要梳理这团乱麻。
招待所狭小的房间里,气氛压抑。林晓翻看着手机里查到的关于华新化工厂的资料,越看越心惊:“姜姐,你看!华新化工厂……它最大的股东之一,竟然是一家名为‘东洋兴业株式会社’的日本投资公司!而这家东洋兴业的背景资料里,提到了它与‘山崎丝绸株式会社’有长期的、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东洋兴业……山崎……”姜芸喃喃自语,指尖冰凉。果然!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个东洋商人!山崎雄一,他不仅想通过收购合同侵占非遗名称权,更在产业链上游——染料这个关键环节,布下了致命的棋子!他利用资本渗透,控制了唯一可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化工厂,用时间和价格,将她们逼入绝境!这盘棋,下得何其阴险,何其深远!
“他这是要釜底抽薪!”林晓愤怒地低吼,“没有染料,溯源系统就是空中楼阁!他就算输了商标战,也能用技术封锁扼杀我们的苏绣!”
姜芸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愤怒之后,是更深的思考。山崎的布局确实严密,但他真的能堵死所有的路吗?苏绣传承千年,智慧与韧性早已融入血脉。现代技术有壁垒,但古法呢?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来自绣娘祖辈的智慧结晶?
“林晓,”姜芸突然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光芒,“立刻联系合作社,让小满她们,把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古法染料配方的笔记、手稿、甚至是老绣娘口口相传的零碎记忆,全部整理出来!越详细越好!尤其是关于‘固色’、‘持久’、‘特殊光泽’的部分!”
林晓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姜姐,你是说……我们自己研究古法染料?”
“对!”姜芸的声音斩钉截铁,“山崎可以买通化工厂,可以封锁现代技术,但他买不通历史,封不住我们祖祖辈辈积累的智慧!那本《民国绣娘日记》里提到‘灵泉的源头在苏州绣娘祖祠’,源头不仅仅是水,更是技艺的根!古法染料,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与此同时,合作社这边,接到姜芸十万火急的指令,小满立刻行动起来。她跑遍了镇子,拜访了所有健在的老绣娘。在一位年近九旬、双目几乎失明但双手依旧灵巧的周阿婆家里,小满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阿婆摸索着从一个上了锁、散发着陈年樟木香气的旧箱子里,取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小布包。布包打开,里面不是金玉,而是一本用粗糙毛边纸装订、字迹已经模糊发黄的小册子,封面上用褪色的墨汁写着——《周氏染谱》。
“丫头啊,”周阿婆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抚摸着册子,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力量,“这是我太奶奶传下来的……她年轻时候,是给宫里绣东西的。这谱子,记的是咱们周家独门的染料方子,用的都是山里的草木、河里的淤泥、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矿石。她说过,最好的颜色,不是调出来的,是‘养’出来的,要耐得住时间,经得住日晒雨淋……”
小满的心狂跳起来,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里面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各种植物、矿物染料的采集时节、处理方法、配比禁忌,以及最关键的“固色秘法”。其中一页,用朱砂画着一种形态奇特的蓝色矿石,旁边注着:“天青石,出云山之阴,遇水则蓝,性烈,需以陈年米汤并七种草木灰反复淬炼,其色可入骨,千年不褪……”
“天青石……入骨不褪……”小满喃喃念着,仿佛看到了一线穿透迷雾的曙光。她立刻用手机将这一页以及周阿婆口述的关于“固色”的关键细节,拍成照片和视频,发给了省城的姜芸。
省城招待所的灯光下,姜芸看着手机里传来的模糊照片和视频,听着周阿婆那带着浓重乡音、却字字珠玑的讲述,特别是“千年不褪”、“入骨”这几个字,她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染料配方,这分明是来自时光深处的馈赠,是苏绣先辈对抗岁月侵蚀的智慧结晶!它与现代技术追求的“高稳定性”、“高嵌入度”,在本质上竟如此相通!
“找到了!林晓,我们有路了!”姜芸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她紧紧盯着屏幕上那块“天青石”的图案,一个大胆而充满希望的计划在她心中迅速成型。山崎可以控制工厂,却无法控制深山里的矿石,无法抹去绣娘血脉中传承的记忆!古法染料,将成为她们刺破资本迷雾、守护苏绣真魂的利刃!
然而,兴奋之余,一丝新的疑虑悄然浮现。这《周氏染谱》记载的“天青石”,出在“云山之阴”。云山……那地方姜芸略有耳闻,地处偏远,山势险峻,早已废弃多年,如今几乎无人踏足。那矿石真的还存在吗?采集的难度有多大?更关键的是,那“陈年米汤并七种草木灰反复淬炼”的复杂工艺,在缺乏现代精密仪器的条件下,合作社的姐妹们能成功复现吗?古法的“千年不褪”,与现代溯源系统要求的精确“荧光标记”和“数字编码”,又该如何完美融合?
前路,似乎在黑暗中撕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光亮,但那光亮所照亮的,依旧是布满荆棘与未知的崎岖小径。古法染料这把钥匙,能否真正打开困局?它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与“灵泉源头”相关的秘密?姜芸望着窗外省城璀璨却冰冷的灯火,陷入了更深沉的思索。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