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合作社的桑树林就浸在晨露里,每片叶子都坠着晶莹的水珠,风一吹,便 “嗒嗒” 落在泥土上,把昨夜的雨痕润得更软。姜芸抱着那张绣有灵泉地图的宣纸,坐在仓库前的石阶上,指尖反复蹭过淡蓝色的丝线 —— 那丝线的触感很特别,细得像蛛丝,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和空间里灵泉池边的绣线质感,竟有七分相似。
宣纸被她摊在膝头,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上面,“民国二十年,藏灵泉记” 那行毛笔字渐渐清晰,墨色里似乎还掺了点蚕丝粉,摸上去沙沙的。她想起玛利亚说的 “民国绣娘捐赠”,又想起山崎公文包里的旧照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 —— 山崎找灵泉,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想靠灵泉提升绣品质量,还是有更坏的打算?
“姜丫头,这么早就在这儿坐着?”
身后传来张师傅的声音,伴着拐杖 “笃笃” 敲石阶的动静。姜芸回头,见老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放着刚蒸好的米糕,热气裹着米香飘过来,冲淡了她心里的焦虑。
“张师傅,您怎么来了?” 姜芸赶紧把宣纸折好,放进怀里 —— 灵泉的秘密目前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怕引来更多麻烦。
张师傅在她身边坐下,把米糕递过去一块,眼神却落在她攥着宣纸的手上:“我昨晚听林晓说,山崎的人又来打探消息了?还提到了灵泉?”
姜芸一愣,随即点头 —— 张师傅是合作社的老匠人,又是最早知道她能修复古绣的人,瞒着他反而不妥。她把宣纸重新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展开:“您看这个,玛利亚从联合国资料库找到的,说是民国绣娘留下的灵泉地图。山崎的人,好像就是在找灵泉。”
张师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放下拐杖,伸手去碰那宣纸,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指尖划过 “绣娘工坊” 的标记时,突然顿住:“这个地方,我小时候听我师父说过!”
“您知道?” 姜芸的心跳骤然加快。
“知道,” 张师傅叹了口气,目光飘向远处的桑树林,像是在回忆往事,“我师父是民国时期的绣娘,她说城南有个绣娘工坊,是当时最有名的苏绣作坊,里面的绣娘都能用一种‘活线’绣品 —— 绣出来的花鸟,像是能从布上飞出来似的。后来抗战的时候,工坊被烧了,里面的东西也都没了。师父说,那工坊底下藏着‘绣魂’,能让丝线有灵气,现在看来,她说的‘绣魂’,就是灵泉啊!”
姜芸攥着宣纸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 —— 原来灵泉真的和民国绣娘工坊有关!山崎手里的旧照片,恐怕就是工坊没被烧时拍的,他找灵泉,就是想找到 “活线” 的秘密,好垄断苏绣技艺!之前李娟招供时说 “山崎要找能接触灵泉的人”,现在终于明白了,他是想通过人,找到灵泉的具体位置。
“那您知道工坊具体在苏州城南哪个地方吗?” 姜芸追问。
张师傅摇头,眼神里带着惋惜:“我师父没说具体位置,只说工坊门口有棵老槐树,树干上刻着‘绣’字。不过……”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枚铜制的绣针,针尾刻着个 “苏” 字,“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说要是以后遇到‘藏灵泉记’的线索,就把这枚针拿出来 —— 她说这枚针,能感应到灵泉的气息。”
姜芸接过那枚绣针,指尖刚碰到铜面,就觉得心里一阵温热,像是有股暖流从指尖流到心口,和空间里灵泉池的暖意一模一样!她低头看针尾的 “苏” 字,突然发现那字的笔画,和地图上 “绣娘工坊” 标记的轮廓,竟隐隐能对上 —— 这枚针,难道是打开灵泉秘密的钥匙?
就在这时,林晓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车筐里放着个文件夹,脸上满是焦急:“师父!张师傅!不好了!”
她停下车,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打印纸,递到姜芸面前:“我刚查了省城化工厂的物流记录,发现山崎株式会社上周联系过化工厂,还订了一批‘劣质固色剂’—— 就是之前我们实验时淘汰的那种,会让金线发黑的!他们还问了咱们合作社的固色剂订单时间,好像想在运输途中动手脚!”
姜芸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 山崎这是想破坏化学固色技术!之前他们推广技术时,山崎就派人去贫困村说 “老技术更值钱”,现在竟然想直接用劣质固色剂替换合作社的货,让绣品质量下降,毁了合作社的名声!
“他们订的固色剂什么时候到货?” 姜芸追问,指尖捏着打印纸,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
“后天到货,” 林晓喘了口气,推了推圆框眼镜,“我已经跟化工厂的李工联系了,他说会帮咱们盯着,但山崎的人好像跟化工厂的仓库管理员有勾结,恐怕……”
“恐怕没那么容易盯。” 张师傅接过话,脸色也变得凝重,“山崎这是不死心啊,合同被驳回了,就想从技术上搞破坏,要是劣质固色剂真的用到绣品上,不仅咱们合作社的名声完了,连苏绣的招牌都会被砸!”
晨露渐渐干了,阳光越来越烈,照在三人身上,却没带来多少暖意。姜芸看着手里的打印纸,又看了看怀里的灵泉地图和那枚铜针,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 一边是山崎破坏技术的阴谋,一边是灵泉的秘密待解,还有即将到来的巴黎邀展,她该先顾哪头?
“师父!师父!”
远处传来张强的声音,他穿着件灰色的病号服,脸色还有些苍白,却跑得飞快,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纸团,额头上满是汗。
“强强,你怎么跑出来了?医生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 姜芸赶紧迎上去,怕他累着。
张强却不管这些,把纸团塞到姜芸手里,喘着气说:“我…… 我刚才在医院门口,看到两个穿黑衣服的人,鬼鬼祟祟地说…… 说要在后天的固色剂车上装‘东西’,还说要把咱们的绣品样本换成劣质的,送到‘非遗扶贫成果展’上去…… 这是我偷偷画的他们的车牌号!”
姜芸展开纸团,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个车牌号,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固色剂瓶子,瓶身上打了个叉。她看着张强苍白的脸,又想起之前他偷卖绣品给山崎的事,心里一阵复杂 —— 这个曾经被贪念蒙蔽的人,现在终于醒过来了,还主动帮合作社传递消息。
“谢谢你,强强。” 姜芸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很轻,却带着真诚。
张强低下头,手抓着衣角,声音有些沙哑:“之前…… 之前是我不对,帮山崎害了合作社,现在我想弥补…… 姜芸,你放心,以后我会帮你看着,绝不让山崎的人再搞破坏!”
张师傅在一旁看着,点了点头,眼里露出欣慰的神色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强能知错就改,也是件好事。
林晓拿着车牌号,眼睛亮了:“师父,有了车牌号,我就能查到这两个人的身份,还有他们的运输路线!咱们可以提前跟交警联系,在路上拦着他们!”
姜芸点头,心里稍微松了点 —— 劣质固色剂的事,总算有了应对的办法。但她知道,这只是山崎阴谋的一部分,他还在找灵泉,还在盯着巴黎的邀展,后面的麻烦,恐怕还多着呢。
送走林晓和张强,姜芸抱着宣纸和铜针,走进仓库旁的小房间 —— 这里是她平时进入空间的地方。她关好门,意念一动,就进了空间。
灵泉池比昨天更清澈了些,池面上泛着淡淡的蓝光,池边的金针放在绣绷上,正微微发光。她把那枚铜针放在池边,刚一接触地面,铜针就 “嗡” 地一声,发出细碎的响声,池面上的蓝光突然汇聚起来,在池底映出一道纹路 —— 那纹路的形状,竟然和灵泉地图上 “绣娘工坊” 的标记,一模一样!
姜芸的心跳一下子漏了一拍 —— 原来这枚铜针,真的能和灵泉呼应!池底的纹路,是不是在指引她找灵泉的源头?
就在这时,空间里的日记本突然 “哗啦” 一声翻开,停在一页空白处,紧接着,淡蓝色的丝线自动在纸上绣起来,绣出一行字:“槐树映泉,针引魂归”。
“槐树?” 姜芸想起张师傅说的 “工坊门口有棵老槐树”,心里一下子有了方向 —— 灵泉的源头,恐怕就在那棵老槐树下!
她刚想再仔细看日记本,手机突然响了,是条陌生邮件的提醒。退出空间,打开手机,发件人一栏写着 “皮埃尔(卢浮宫策展部)”,邮件内容很简单:“尊敬的姜芸女士,诚邀您携带苏绣作品参加‘东方非遗展’,邀展函已寄往合作社,盼复。”
姜芸握着手机,指尖冰凉 —— 皮埃尔的邀展函,终于来了。山崎之前说的 “我们在巴黎见”,难道就是指这场展会?他会不会在展会上动手脚?
窗外的阳光已经升到头顶,桑树林里传来绣娘们的说笑声,合作社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但姜芸知道,这份热闹背后,还有暗流在涌动 —— 劣质固色剂的运输、灵泉源头的寻找、巴黎展会的未知风险,还有山崎没暴露的阴谋,都在等着她去面对。
她把那枚铜针放进贴身的口袋,又把灵泉地图折好,藏进合作社的保险柜 —— 这些都是找到灵泉源头的关键,绝不能丢。然后,她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朝着绣娘们的方向走去 —— 不管前面有多少麻烦,她都要守住苏绣,守住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晨露已经完全干了,桑树叶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像是在为她加油。姜芸的脚步很稳,眼神里带着坚定 —— 她知道,这场关于苏绣的博弈,还远没结束。而灵泉的秘密,还有巴黎的展会,都将是下一场较量的开始。
宣纸被她摊在膝头,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上面,“民国二十年,藏灵泉记” 那行毛笔字渐渐清晰,墨色里似乎还掺了点蚕丝粉,摸上去沙沙的。她想起玛利亚说的 “民国绣娘捐赠”,又想起山崎公文包里的旧照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 —— 山崎找灵泉,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想靠灵泉提升绣品质量,还是有更坏的打算?
“姜丫头,这么早就在这儿坐着?”
身后传来张师傅的声音,伴着拐杖 “笃笃” 敲石阶的动静。姜芸回头,见老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放着刚蒸好的米糕,热气裹着米香飘过来,冲淡了她心里的焦虑。
“张师傅,您怎么来了?” 姜芸赶紧把宣纸折好,放进怀里 —— 灵泉的秘密目前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怕引来更多麻烦。
张师傅在她身边坐下,把米糕递过去一块,眼神却落在她攥着宣纸的手上:“我昨晚听林晓说,山崎的人又来打探消息了?还提到了灵泉?”
姜芸一愣,随即点头 —— 张师傅是合作社的老匠人,又是最早知道她能修复古绣的人,瞒着他反而不妥。她把宣纸重新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展开:“您看这个,玛利亚从联合国资料库找到的,说是民国绣娘留下的灵泉地图。山崎的人,好像就是在找灵泉。”
张师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放下拐杖,伸手去碰那宣纸,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指尖划过 “绣娘工坊” 的标记时,突然顿住:“这个地方,我小时候听我师父说过!”
“您知道?” 姜芸的心跳骤然加快。
“知道,” 张师傅叹了口气,目光飘向远处的桑树林,像是在回忆往事,“我师父是民国时期的绣娘,她说城南有个绣娘工坊,是当时最有名的苏绣作坊,里面的绣娘都能用一种‘活线’绣品 —— 绣出来的花鸟,像是能从布上飞出来似的。后来抗战的时候,工坊被烧了,里面的东西也都没了。师父说,那工坊底下藏着‘绣魂’,能让丝线有灵气,现在看来,她说的‘绣魂’,就是灵泉啊!”
姜芸攥着宣纸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 —— 原来灵泉真的和民国绣娘工坊有关!山崎手里的旧照片,恐怕就是工坊没被烧时拍的,他找灵泉,就是想找到 “活线” 的秘密,好垄断苏绣技艺!之前李娟招供时说 “山崎要找能接触灵泉的人”,现在终于明白了,他是想通过人,找到灵泉的具体位置。
“那您知道工坊具体在苏州城南哪个地方吗?” 姜芸追问。
张师傅摇头,眼神里带着惋惜:“我师父没说具体位置,只说工坊门口有棵老槐树,树干上刻着‘绣’字。不过……”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枚铜制的绣针,针尾刻着个 “苏” 字,“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说要是以后遇到‘藏灵泉记’的线索,就把这枚针拿出来 —— 她说这枚针,能感应到灵泉的气息。”
姜芸接过那枚绣针,指尖刚碰到铜面,就觉得心里一阵温热,像是有股暖流从指尖流到心口,和空间里灵泉池的暖意一模一样!她低头看针尾的 “苏” 字,突然发现那字的笔画,和地图上 “绣娘工坊” 标记的轮廓,竟隐隐能对上 —— 这枚针,难道是打开灵泉秘密的钥匙?
就在这时,林晓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车筐里放着个文件夹,脸上满是焦急:“师父!张师傅!不好了!”
她停下车,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打印纸,递到姜芸面前:“我刚查了省城化工厂的物流记录,发现山崎株式会社上周联系过化工厂,还订了一批‘劣质固色剂’—— 就是之前我们实验时淘汰的那种,会让金线发黑的!他们还问了咱们合作社的固色剂订单时间,好像想在运输途中动手脚!”
姜芸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 山崎这是想破坏化学固色技术!之前他们推广技术时,山崎就派人去贫困村说 “老技术更值钱”,现在竟然想直接用劣质固色剂替换合作社的货,让绣品质量下降,毁了合作社的名声!
“他们订的固色剂什么时候到货?” 姜芸追问,指尖捏着打印纸,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
“后天到货,” 林晓喘了口气,推了推圆框眼镜,“我已经跟化工厂的李工联系了,他说会帮咱们盯着,但山崎的人好像跟化工厂的仓库管理员有勾结,恐怕……”
“恐怕没那么容易盯。” 张师傅接过话,脸色也变得凝重,“山崎这是不死心啊,合同被驳回了,就想从技术上搞破坏,要是劣质固色剂真的用到绣品上,不仅咱们合作社的名声完了,连苏绣的招牌都会被砸!”
晨露渐渐干了,阳光越来越烈,照在三人身上,却没带来多少暖意。姜芸看着手里的打印纸,又看了看怀里的灵泉地图和那枚铜针,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 一边是山崎破坏技术的阴谋,一边是灵泉的秘密待解,还有即将到来的巴黎邀展,她该先顾哪头?
“师父!师父!”
远处传来张强的声音,他穿着件灰色的病号服,脸色还有些苍白,却跑得飞快,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纸团,额头上满是汗。
“强强,你怎么跑出来了?医生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 姜芸赶紧迎上去,怕他累着。
张强却不管这些,把纸团塞到姜芸手里,喘着气说:“我…… 我刚才在医院门口,看到两个穿黑衣服的人,鬼鬼祟祟地说…… 说要在后天的固色剂车上装‘东西’,还说要把咱们的绣品样本换成劣质的,送到‘非遗扶贫成果展’上去…… 这是我偷偷画的他们的车牌号!”
姜芸展开纸团,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画着个车牌号,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固色剂瓶子,瓶身上打了个叉。她看着张强苍白的脸,又想起之前他偷卖绣品给山崎的事,心里一阵复杂 —— 这个曾经被贪念蒙蔽的人,现在终于醒过来了,还主动帮合作社传递消息。
“谢谢你,强强。” 姜芸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很轻,却带着真诚。
张强低下头,手抓着衣角,声音有些沙哑:“之前…… 之前是我不对,帮山崎害了合作社,现在我想弥补…… 姜芸,你放心,以后我会帮你看着,绝不让山崎的人再搞破坏!”
张师傅在一旁看着,点了点头,眼里露出欣慰的神色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强能知错就改,也是件好事。
林晓拿着车牌号,眼睛亮了:“师父,有了车牌号,我就能查到这两个人的身份,还有他们的运输路线!咱们可以提前跟交警联系,在路上拦着他们!”
姜芸点头,心里稍微松了点 —— 劣质固色剂的事,总算有了应对的办法。但她知道,这只是山崎阴谋的一部分,他还在找灵泉,还在盯着巴黎的邀展,后面的麻烦,恐怕还多着呢。
送走林晓和张强,姜芸抱着宣纸和铜针,走进仓库旁的小房间 —— 这里是她平时进入空间的地方。她关好门,意念一动,就进了空间。
灵泉池比昨天更清澈了些,池面上泛着淡淡的蓝光,池边的金针放在绣绷上,正微微发光。她把那枚铜针放在池边,刚一接触地面,铜针就 “嗡” 地一声,发出细碎的响声,池面上的蓝光突然汇聚起来,在池底映出一道纹路 —— 那纹路的形状,竟然和灵泉地图上 “绣娘工坊” 的标记,一模一样!
姜芸的心跳一下子漏了一拍 —— 原来这枚铜针,真的能和灵泉呼应!池底的纹路,是不是在指引她找灵泉的源头?
就在这时,空间里的日记本突然 “哗啦” 一声翻开,停在一页空白处,紧接着,淡蓝色的丝线自动在纸上绣起来,绣出一行字:“槐树映泉,针引魂归”。
“槐树?” 姜芸想起张师傅说的 “工坊门口有棵老槐树”,心里一下子有了方向 —— 灵泉的源头,恐怕就在那棵老槐树下!
她刚想再仔细看日记本,手机突然响了,是条陌生邮件的提醒。退出空间,打开手机,发件人一栏写着 “皮埃尔(卢浮宫策展部)”,邮件内容很简单:“尊敬的姜芸女士,诚邀您携带苏绣作品参加‘东方非遗展’,邀展函已寄往合作社,盼复。”
姜芸握着手机,指尖冰凉 —— 皮埃尔的邀展函,终于来了。山崎之前说的 “我们在巴黎见”,难道就是指这场展会?他会不会在展会上动手脚?
窗外的阳光已经升到头顶,桑树林里传来绣娘们的说笑声,合作社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但姜芸知道,这份热闹背后,还有暗流在涌动 —— 劣质固色剂的运输、灵泉源头的寻找、巴黎展会的未知风险,还有山崎没暴露的阴谋,都在等着她去面对。
她把那枚铜针放进贴身的口袋,又把灵泉地图折好,藏进合作社的保险柜 —— 这些都是找到灵泉源头的关键,绝不能丢。然后,她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朝着绣娘们的方向走去 —— 不管前面有多少麻烦,她都要守住苏绣,守住老祖宗留下的手艺。
晨露已经完全干了,桑树叶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像是在为她加油。姜芸的脚步很稳,眼神里带着坚定 —— 她知道,这场关于苏绣的博弈,还远没结束。而灵泉的秘密,还有巴黎的展会,都将是下一场较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