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宴会结束消息传开-《我靠剧情角色开发万界副本》

  潘小翠感觉自己的骨头缝里都透着酸软,像是被拆散了又重新草草组装起来。

  杨长生精力旺盛得吓人,折腾了她一个多小时,要不是时间不对地方不对,估计都不能放她走。

  此刻,她强撑着站在金太太面前,努力维持着得体的微笑。

  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倦怠却难以完全遮掩。

  金太太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在潘小翠脸上细细扫过。

  同为女人,她太熟悉这种被过度“消耗”后的状态了。

  激情?不,金太太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奸情才对,就不知道对方是谁了。

  潘小翠提议大家早点散场休息,正合金太太的心意。

  她心里疑窦丛生,但家丑岂能外扬?更不能在白雄起这个外人面前显露半分。

  压下心头的疑虑,面上不动声色,顺着潘小翠的话,带着自家人向白雄起道了别。

  宴会名义上的主人翁走了,白雄起和杨长生他们这些男人间的谈话也差不多到了尾声。

  另一边,施耐德也适时地向杨长生和白雄起表达了学者们的疲惫,请求先行告退。

  杨长生目光在施耐德脸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点头应允。

  然而,这些离场的魏玛学者们并未各自回房休息。

  在施耐德的眼神示意下,他们默契地聚集到了宿舍区专门为他们安排的一间公用会客室里。

  房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教授,你把我们都叫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吗?”

  物理学家雅各布·韦伯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问道,酒精带来的微醺感尚未完全消退。

  “是啊,”机械工程师海因茨·穆勒打了个哈欠,有些不满地嘟囔。

  “今天这酒喝得有点猛,要是没什么急事,我得赶紧回去躺下了,明天还要熟悉教学环境呢。”

  看着几位同伴脸上或多或少流露出的松懈,甚至带着点刚到新环境、暂时摆脱了魏玛阴影的轻松感。

  施耐德心里掠过一丝失望。

  他们似乎忘了自己身处何地,忘记了这里潜藏的暗流。

  施耐德清了清嗓子,脸上的温和褪去,换上了一种在实验室里才有的严肃。

  “诸位,今天那位杨老板单独留下我的事情,你们都看到了。”

  众人安静下来,看向他。

  “他找我,”施耐德压低了声音,确保隔墙无耳。

  “是想要我,或者说,想要我们整个团队,彻底投靠他,为他做事。”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目的?十有八九,是研究武器装备。

  就像当初我们在魏玛时,那些挥舞着支票、试图把我们绑上战车的欧洲财团和军阀一样!”

  有人倒吸一口冷气,有人皱紧了眉头。

  “我装傻充愣,假装没听懂他的深层意思,用教书育人搪塞过去了。”

  施耐德继续说道,眼神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

  “但这件事绝不会就此结束。他今天找的是我,明天、后天,就可能找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用更高的薪水,更好的研究条件,甚至……威逼利诱。”

  他身体微微前倾,加重了语气:“我现在提醒你们,我们是拿着北洋政府的聘书,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这里教书的!

  我们拿的,是这份教书的钱。记住这个身份!

  将来,万一……我是说万一这里局势有变,或者我们想离开,凭借我们魏玛学者大学教授的身份,或许还有斡旋的余地,相对容易脱身。”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凝重:“可如果,你们经不住诱惑,私下里拿了杨老板额外的钱。

  卷进了他的那些秘密研究,卷进了他与其他势力的纷争……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到时候,想抽身?难如登天!

  不仅北洋政府不会轻易放过泄密者或背叛者。

  那位杨老板……他给我的感觉,深不可测,更不会允许知道秘密的人轻易离开!”

  会客室里一片死寂,酒意瞬间被这番话驱散了大半。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施耐德话语中的沉重分量。

  “当然,”施耐德话锋一转,语气稍缓,“这只是我作为团队负责人。

  基于我们所有人的安全和长远考虑,给出的告诫和提醒。

  选择权在你们自己手里。如果你们觉得无所谓,就是想多赚点钱。

  或者对杨老板许诺的‘研究’产生了兴趣……那么,等他找上你们的时候,你们可以自行决定。”

  他挥了挥手,显得有些疲惫:“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

  都回去休息吧,养足精神。明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正式的教学工作状态了。

  别忘了我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传授知识,也为自己在东方寻求一份安稳。”

  众人心思各异地散去。

  有人如释重负,庆幸施耐德的清醒和提醒,决心远离是非。

  有人则目光闪烁,施耐德描绘的更高薪水、更好研究条件。

  这些都像钩子一样在心里挠着痒痒。

  对杨长生可能提供的秘密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向往。

  金钱和探索未知的诱惑,在乱世中显得格外诱人。

  时间过了近半个月。

  整个华北大地,乃至更远的地方,都被一则爆炸性的消息所震动。

  京城要开办一所前所未有的新式大学——“国际理工学院”!

  其最大的噱头,便是斥巨资从遥远的魏玛共和国聘请了一大批顶尖学者、教授,阵容堪称豪华。

  专攻物理、化学、机械工程等西方最前沿的自然科学学科!

  北洋政府掌控的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白雄起甚至亲自出面讲话。

  盛赞此举乃“开启民智、振兴实业、追赶列强之百年大计”。

  消息像长了翅膀,通过电报、报纸、口耳相传,以惊人的速度辐射向四面八方。

  不出所料,消息灵通的沿海通商口岸是最快得到详尽信息的。

  羊城,这座南方的革命热土,自然也收到了这则重磅新闻。

  江光透拿着刚刚送来的《北洋时报》,看着头版头条关于“国际理工学院”的大幅报道,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苦笑。

  他转身,将报纸递给了旁边正在研究军事地图的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