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潜入区域,发现核心证据露-《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滴、滴、滴。

  三声轻响后,管道尽头的蓝光微微晃动了一下,像是回应某种暗号。陈渊没再迟疑,收起臂刃,把身子往前一送,顺着狭窄的横向通道爬了过去。

  前面是观察室,玻璃已经布满裂纹,角落里还挂着一层薄灰。他贴着墙边滑下去,脚踩在金属地板上没发出一点声音。外面那间机房灯火通明,五台主控柜整齐排列,运行灯一闪一灭,像在呼吸。

  “备用链路……”他低声念了一句,没多看,直接转向右侧墙壁。

  那里有个不起眼的小门,表面刷着防锈漆,门框边缘有一圈极细的接缝线。他蹲下身,从工具包里掏出共振探针,轻轻点在门板中央。

  嗡——

  探针震了一下,反馈回来的频率和其他墙面不一样。实心结构,后面有空间。

  他点点头,从腰侧摸出一小管透明液体,标签上写着“低温蚀解剂”。拧开盖子,沿着螺栓缝隙滴了一圈。液体接触金属后开始冒白烟,但没有气味,也不会触发气体警报。

  等了大概两分钟,四颗固定螺丝软化脱落。他用手掌托住,慢慢取下整块面板。里面是个暗格,中央插着一枚黑色菱形芯片,表面刻着编号:X-9。

  就是它了。

  陈渊屏住呼吸,把便携读取器拿出来,插上数据线,轻轻碰了一下芯片接口。

  屏幕亮了。

  【本地缓存同步中(剩余8秒)】

  倒计时开始跳动。

  他立刻切断无线模块,改用光学直连模式,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输入校验指令。这种复制方式慢,但不会留下远程追踪痕迹。

  第7秒,进度条走到尽头。

  “封存。”他按下确认键,芯片自动加密,读取器发出一声短促提示音。

  就在这时候,头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咔哒”。

  像是某个阀门打开了。

  他抬头,看见天花板四个角的微孔正在缓缓喷出无色气流。速度快得几乎察觉不到,但他肩甲上的感应涂层突然发烫了一下。

  “追踪尘埃?”他心头一紧,迅速脱下外层作战服,塞进随身容器里密封。

  这玩意儿是纳米级的,能附着在装甲表面,哪怕只残留一点,都能被高空监控锁定位置。现在左肩那块涂层已经变红,说明已经被标记。

  不能再走原路。

  他转身冲向对面的维修井口,那是图纸上标注的B3深层管网入口。刚跑到门口,眼角余光扫到通风口——原本开着的格栅,正在一点点闭合。

  系统没拉警报,但已经启动封锁程序。

  高等级应对机制。

  “反应这么快……”他冷笑一声,“看来真是碰到底线了。”

  一脚踹开井口盖板,翻身钻进去。竖井很深,壁上有攀爬梯,但他没时间一步步下。从背包夹层抽出磁吸滑板,打开开关,贴着井壁滑了下去。

  风在耳边呼啸,下滑速度极快。他盯着腕表,十米、二十米……直到数字停在“B3-14”才松开装置。

  落地时膝盖微屈,稳稳站住。

  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滑板底部还闪着微弱的蓝光。他关掉电源,靠记忆摸出防干扰容器,把芯片放进去,扣紧锁扣。

  “证据到手。”他低声说。

  耳机一直没响,通讯还是断的。张宇那边应该还在牵制主系统,暂时没法接应。现在只能靠自己往撤离点移动。

  他正准备往前走,忽然听见上方传来一阵脚步声。

  不是普通守卫。

  是重型机甲,每一步都带着低频震动,踩在管道上发出沉闷的回响。而且不只一台,至少三组,正从不同方向压下来。

  “来得真快。”他靠在墙边,握紧了腰间的脉冲枪。

  刚才扔下的作战服估计已经被发现,对方判断他还在附近,所以直接派了清剿单位。这种机甲装备热成像和震动侦测,普通的隐蔽手段根本没用。

  他低头看了眼左肩,那片被标记的装甲还在发烫。想甩掉追踪,只有一个办法——把整块模块拆了。

  可一旦拆掉,动力系统会失衡,接下来的移动速度至少下降百分之三十。

  “拼了。”他咬牙,拿出工具刀,对准肩甲连接处开始拆卸。

  螺丝一根根松开,最后一声“咔”响,整块装甲脱离身体。他顺手塞进旁边的废弃管线里,然后贴着墙根往前挪。

  前方是T字路口,左边通往能源舱,右边是排水通道。按计划该走右路,但那边最近装了新的压力传感器,走不了。

  只能赌左边。

  他刚迈出一步,身后突然传来“嘀”的一声。

  回头一看,滑板底部的蓝光又亮了。

  “不是关了吗?”他皱眉,赶紧蹲下检查。

  原来是磁吸装置的备用电池在漏电,虽然功率极小,但在完全静默环境下,依然可能被高敏设备捕捉到。

  他一把扯下电池,扔进排水沟。

  这时候,上方的脚步声突然停了。

  整个管道陷入死寂。

  他知道,对方已经进入扫描状态,任何微小的能量波动都会暴露位置。

  他靠着墙,一动不动,连呼吸都压到了最轻。

  几秒后,头顶传来机甲转动的声音,接着是一道激光扫过地面,距离他的脚尖不到半米。

  扫描范围在缩小。

  他慢慢抬起手,从战术背心里摸出最后一枚干扰弹。这东西不能联网,也没信号辐射,纯粹靠物理震荡扰乱电子设备,设定延迟两分钟启动。

  他把干扰弹卡在井口边缘的缝隙里,确保机甲经过时会被震动触发。

  做完这些,他转身钻进左侧通道。

  越往里走,空气越冷。管道壁开始结霜,脚下也有积水。他放轻脚步,每一步都先试探再落脚。

  走了大概五十米,前方出现一个检修平台,上面摆着一台废弃的冷却机组。这是个不错的掩体。

  他正准备绕过去,忽然看见机组背面躺着一个人。

  穿着守卫制服,头盔碎了半边,胸口插着一把合金刀。

  “不是我杀的。”他愣了一下。

  这人明显是被人从背后突袭,一刀毙命。而且尸体还没冷透,最多死了十分钟。

  谁干的?

  他蹲下检查尸体,发现对方右手紧紧攥着一块碎芯片,上面残留着半个标志——和他刚拿到的X-9编号属于同一系列。

  有人也在找证据。

  而且比他早到一步。

  “麻烦了。”他把芯片碎片收进口袋,继续往前。

  刚起身,手腕上的震动器突然连震三下。

  是预设的紧急信号。

  张宇那边出事了?

  他来不及多想,加快脚步往前冲。

  前方通道分叉,一条向下倾斜,通往地下储水池;另一条向上,连接旧电梯井。按原计划,撤离点在电梯井顶部,但那里现在肯定被盯死了。

  他正犹豫,头顶突然传来剧烈震动。

  轰——

  像是有什么重物砸穿了上层管道。

  灰尘簌簌落下,照明灯闪了一下,随即全部熄灭。

  他立刻停下,贴墙站立。

  几秒钟后,一道黑影从上方垂直降落,重重砸在通道口。

  那是一台重型机甲,通体漆黑,肩部印着管理者的徽记。驾驶舱还没打开,但武器系统已经激活,炮口正对着他所在的方向。

  陈渊没动。

  他知道,只要自己一跑,对方就会立刻锁定移动目标。

  他慢慢把手移向腰间,握住脉冲枪的扳机。

  机甲的探测灯缓缓扫过来,在他脸上停了两秒。

  然后,炮口缓缓抬高,转向别处。

  “它没发现我?”他心头一跳。

  不对,是干扰弹生效了。刚才那一震,应该是干扰弹引爆,短暂瘫痪了机甲的识别系统。

  机会只有一次。

  他猛地弯腰,贴着地面滚向冷却机组后面。刚藏好,就听见第二台机甲落地的声音。

  越来越多。

  他趴在冰冷的地面上,听着头顶传来的脚步声,手指紧紧扣住枪柄。

  左肩空荡荡的,动力系统失衡让整条手臂都有些发麻。

  但他知道,现在不能停。

  只要再往前三百米,就能进入电磁盲区,那时候才有机会联系外界。

  他慢慢从背后摸出EMP装置,检查电量。

  百分之七十六。

  够用一次。

  他把装置抱在怀里,等着下一波机甲走过。

  当第三台机甲的探测灯扫过通道尽头时,他突然起身,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