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机甲故障,初窥资源困境-《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机甲落地后那声闷响还在耳边回荡,陈渊刚解开安全带,主控屏就跳出了警告。

  【能源输出不稳定】

  他皱了下眉,手指在面板上快速滑动。动力链路图展开,右腿液压杆的反馈值一直在波动,像是有东西卡住了能量流动。他试着重启循环系统,屏幕闪了一下,警告没消失。

  “不是软件问题。”他低声说。

  这台机甲刚在赛博都市完成升级,理论上不该出这种毛病。但他也知道,再好的系统也扛不住长时间高强度运转,加上刚才穿过迷雾带时那波电磁扰流,还有降落时的震动——小问题积累起来,迟早要爆。

  他起身走到舱门边,外骨骼护甲穿好,顺手抓起放在角落的便携扫描仪。这玩意儿是从运输车拆下来的旧货,精度一般,但够用。他拍了拍背包,确认工具包还在,然后按下解锁键。

  舱门打开,热浪扑面而来。空气里全是煤灰和机油味,吸一口喉咙发干。他眯了下眼,适应外面昏黄的光线。远处钟楼的指针正缓缓移动,每转一下,底下就传来一阵齿轮咬合的咔哒声,整座城像台老式发动机,喘着粗气。

  他先没急着走远,而是绕到机甲右侧,蹲下来检查腿部接口。扫描仪贴上去,数据流开始滚动。三分钟后,他收回设备,眉头锁得更紧。

  压差异常集中在储能模块和主泵之间,说明能量传输受阻。电路检测正常,排除短路可能。那问题只能出在管道内部——要么堵塞,要么被人动了手脚。

  “人为限流?”他摇头,“不至于,我刚到。”

  更可能是资源老化或者设计缺陷。但这地方看起来也不像能随便修机甲的地方。他站起身,望向不远处的一排店铺。那些门脸都嵌在巨大的铜管之间,招牌是用铆钉钉上去的铁皮,写着“零件供应”“旧件回收”“定制加工”。

  他朝最近的一家走去。

  店门开着,里面摆满各种齿轮、活塞、密封圈。一个穿着油渍围裙的男人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扳手敲打一个锈死的阀门。陈渊站在橱窗前,扫了眼标价牌。

  一组基础密封圈:300单位能源点。

  他愣了下。这个价格在星际标准里属于抢劫级别。他在移民船上换过一次同类零件,才二十点。就算考虑运输成本和稀缺性,也不该贵成这样。

  “要买?”店主抬头看了他一眼。

  “先问下,有没有便宜点的替代品?”

  “没有。”

  “非得用原厂件?”

  “这里只卖认证配件。”店主放下扳手,“你是外来的吧?没会员卡不能交易。”

  “会员怎么申请?”

  “你得有工作证明,还得交三个月资源税预付款。”店主指了指墙上一张泛黄的告示,“上面写着呢。”

  陈渊没去看。他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规则问题。资源被卡死了,普通人想修东西,就得按他们的规矩来。

  他又去了两家店,情况一样。一家直接关门了,门口挂着“补给未到,暂停营业”的牌子;另一家倒是开门,但货架空了一半,老板说“上级配额还没批下来”。

  走在街上,他感觉不对劲。路上行人不少,但大多穿着统一工装,手里拎着金属饭盒,走路速度快,不交谈。巡逻飞艇在头顶来回飞,拖着黑烟尾巴。墙上的广播每隔十分钟就响一次,播报什么“今日配额发放完毕”“严禁私自拆解公共设备”。

  他拐进一条窄巷,想找找废料堆有没有能用的东西。巷子两边堆着报废的机械残骸,有些是拆了一半的蒸汽阀,有些是断裂的传动轴。他翻了一会儿,找到一把老旧的拆卸扳手,虽然齿口磨损严重,但还能凑合用。

  正准备离开,他注意到旁边有个倒塌的工具棚。木板塌了一半,露出里面的架子。他钻进去,在一堆杂物底下摸到一个手动压力测试仪。这玩意儿早就淘汰了,但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判断管道内部是否有堵塞。

  他把东西收进背包,回到机甲旁。

  再次启动扫描仪,这次他调出机甲的原始结构图,对照当前的数据流做逆向推导。能量从储能模块出来,经过三级稳压器,最后进入主循环泵。现在第二级稳压器出口压力偏低,而入口正常,说明问题就在这段管路上。

  他伸手摸向右腿外侧的检修盖。螺丝拧了几圈就卡住,像是内部生锈了。他用力扭了下,盖子松开,一股带着焦味的蒸汽喷了出来。

  “果然。”他往后退了半步。

  打开盖子后,他用手电照进去。管道内壁有一层黑色沉积物,像是长期燃烧劣质燃料留下的积碳。这种东西本来不该出现在高性能机甲里,除非——它被迫用了本地能源。

  他想起降落前加注的那罐应急燃料。当时没人告诉他成分,只说是“通用型”。现在看来,所谓的通用,其实就是掺了大量杂质的低标号混合液。

  难怪系统没报故障代码。这不是损坏,是慢性中毒。

  他合上盖子,靠在机甲外壳上,抬头看天。灰黄色的云层压得很低,阳光几乎透不进来。远处钟楼又响了一次,七下,应该是下午七点。

  他掏出量子链路看了一眼,张宇的消息早就删了。这地方信号断断续续,连静默模式都不太稳定。

  “想修,只能自己动手。”他说。

  问题是,光有工具不够。他需要清洁剂,至少得有点溶剂能把积碳化开。还要新密封圈,不然拆了之后装不回去。这些都不是废料堆里能随便捡到的东西。

  他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灰。眼前这座城,表面看是机械文明的奇迹,实际上处处透着窒息感。资源被捏在少数人手里,普通人连换个零件都要审批。就连空气里的味道,都像是被反复过滤过的残渣。

  他忽然想到铭牌上的字:“动力核心设计图……藏于中央锅炉室……老王留。”

  那个名字又冒出来了。如果这个人真敢留这种信息,说明他对现状不满。而有不满的人,往往愿意冒险。

  他把扳手插进腰带,背上包,朝城区深处走去。

  巷子尽头是一条主街,路灯刚刚亮起,昏黄的光打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几个工人模样的人站在路边排队,等着领什么东西。一辆运输车驶过,车身上印着“资源调配中心”的字样。

  陈渊停下脚步,看着那辆车消失在拐角。

  他知道接下来得找工具,找材料,还得避开巡逻。但更重要的是,他得搞清楚——这座城到底是怎么运转的?为什么连修个机甲都要被卡脖子?

  他摸了摸背包里的压力测试仪。

  答案不在图纸上,而在那些看不见的管道深处。

  他迈步走上主街,身影混入人群。远处锅炉塔的红色信号灯准时闪烁,节奏稳定,像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