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板外的白雾翻滚着,青灰色的光从蒸汽缝隙里透进来,照在陈渊脸上。他没急着出去,手还搭在老王肩上,指节微微发紧。
“刚才那道刻痕……”老王刚开口,话就被一声尖锐的嘶鸣截断。
前方主管道猛地喷出一股高压蒸汽,带着金属摩擦的噪音横扫过来。气流撞在挡板上,震得整段通道都在抖。陈渊一把将老王往后拽,自己侧身顶住挡板边缘,肩甲被飞溅的碎片划过,发出刺耳的刮响。
“这玩意儿比预想的猛。”他低头看了眼外骨骼警报界面,左臂护甲磨损百分之十二,系统提示轻微结构损伤。
老王靠在墙边喘气,“刚才差点被吹出去。”
“下次别说话。”陈渊打开低光成像仪,切换到热流模拟模式。屏幕上的数据跳动起来,结合之前记录的周期,他大致算出了下一轮喷发的时间。
“等它停。”
两人蹲在挡板后,等了大概四十秒,蒸汽突然减弱,白雾缓缓退去。通道对面露出一段弯曲的管道群,像一堆纠缠的铁蛇。
“走那边。”陈渊指向一根深灰色的管子,“温度最低,也没接监控线路。”
“你确定?”老王皱眉,“看着不怎么结实。”
“越旧的反而越安全。”陈渊先爬出去,贴着冷却管壁前进,“新的都连着主控系统,随时能启动自检。”
老王跟上,动作慢了不少。他的手套在爬行时蹭到了粗糙的焊缝,指尖露出来一块,很快就被高温烫得发红。
穿过第一段交叉区还算顺利,蒸汽喷发有规律,两人卡着时间差一步步挪。可到了第二段,情况变了。
几根老旧管道外皮脱落,露出里面旋转的齿轮和弹簧。有些已经断裂,随着气流来回甩动,像失控的鞭子。
“小心上面!”老王突然喊。
一根崩断的钢缆从头顶扫过,擦中陈渊左臂,触发了外骨骼的紧急防护机制。动力输出瞬间下降百分之五。
“关掉非必要能源。”陈渊快速操作面板,降低热信号释放。他知道这机甲之前因为能源堵塞出过问题,不能再冒风险。
“你还记得上次修这段是啥时候吗?”他问老王。
“记不清了,但那边那个弯头,”老王指向前方一个锈迹斑斑的连接处,“我亲眼见人修过三次。每次都是漏压炸开。”
“那就绕开。”
两人改道贴地前行,陈渊用探针轻敲管壁,听回声判断哪里结构松动。老王则把手贴在地上,感受震动频率。
“蒸汽要来了。”老王低声说。
地面开始轻微震颤,空气变得潮湿闷热。两人立刻停下,缩进一处凹陷的检修口。
不到十秒,整片管网再次喷发。这次不是单点,而是多处同步泄压,形成一片持续不断的强流风暴。白雾瞬间填满所有空间,视线完全被遮住。
脚下铁格栅受热变形,发出嘎吱声,有一块甚至翘了起来。
“站稳!”陈渊伸手把老王拉到身边,启动外骨骼磁吸装置,双脚牢牢固定在墙上。他背靠着一根耐高温管道,勉强撑起一小块避风区。
风暴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逐渐减弱。等雾气散开些,两人发现原本计划通过的“蜂腰段”已经被扭曲的金属堵死。
“走不了了。”老王抹了把脸上的水汽。
陈渊盯着右侧那根深灰色冷却管。刚才那么大的压力波动,它的表面温度几乎没有变化。
“换路线。”他说,“虽然远点,但稳。”
“得多久?”
“看你的脚程。”
老王没吭声,但还是跟了上去。
新路线更窄,有些地方只能侧身挤过去。灰尘和油污混在一起,踩上去滑腻腻的。陈渊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确认老王的状态。
“你手怎么了?”他看见老王一直攥着左手。
“没事,就是烫了一下。”老王咧了下嘴,“老毛病了,在厂里干活常这样。”
陈渊从工具袋里掏出一卷密封胶带,撕下一段递过去。
“贴上,别感染。”
老王接过,自己缠好。动作有点笨,但没让陈渊帮忙。
又往前走了十几米,通道出现一个三岔口。三条管道分别通向不同方向,都没有明显标识。
“选哪边?”老王问。
陈渊拿出探针,依次敲击三根管壁。第一根声音沉闷,说明内部积垢严重;第二根有轻微共振,可能是空腔;第三根……他敲到一半停住了。
这根管子的震动频率,和他们在竖井里听到的敲击信号很像。
三短两长。
“就这个。”他伸手推开第三条通道的入口盖板。
“你怎么知道?”老王疑惑。
“感觉。”陈渊没多解释。
其实他不确定。但这频率太巧了,不可能是巧合。如果这套系统真是以前的人留下的逃生网,那这种信号很可能就是通行标记。
他们钻进第三条管道,空间稍微宽敞了些。空气依然闷,但蒸汽喷发的间隔变长了,危险程度降低不少。
“你说以前在这城干活的人,为啥要偷偷修这些路?”老王一边走一边问。
“可能不想被管着。”陈渊说,“资源管理局只关心效率,不会在乎工人能不能活命。”
“所以他们自己搞了一套?”
“应该是。”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那咱们现在走的,说不定就是某个老工友当年拼了命才修出来的。”
“有可能。”
两人继续往前,速度比之前快了些。陈渊检查了下机甲状态,左臂损伤没恶化,动力正常。通讯设备还是失灵,估计是受潮了。
走到一处转弯口,陈渊忽然停下。
前方管道壁上,又有了一道刻痕。
三个短杠,两个长杠。
和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样。
“又来了。”老王也注意到了。
陈渊伸手摸了摸那道刻痕。刀工很浅,但每一笔都很稳,像是刻意为之。
“这不是装饰。”他说,“是标记。”
“标记啥?”
“方向,或者警告。”陈渊抬头看向前方幽深的通道,“再往前,可能就不一样了。”
“咋不一样?”
“不知道。但既然有人一路留记号,说明这条路有人走过。而且走得通。”
老王咽了口唾沫,“那咱们是不是该顺着它走到底?”
陈渊没回答。他盯着那道刻痕,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低频震动。
不是蒸汽喷发,也不是脚步声。
更像是某种大型机械在运转。
管道微微发颤,连带着他们的身体都有点晃。
“这动静……”老王扶着墙,“好像在哪听过。”
“别管它。”陈渊收回手,“先往前。”
他们继续移动,每一步都格外小心。通道开始向下倾斜,坡度不大,但越走越热。
二十分钟后,前方出现一道金属门。
门很旧,边缘锈蚀严重,但把手还能转动。
陈渊按住门把手,轻轻往下压。
咔哒一声,门开了条缝。
里面黑着,什么都看不见。
但他闻到了一股味道。
机油混合着焦糊的气息。
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电流声。
“里面有东西在运行。”他低声说。
老王凑近,“要进去吗?”
陈渊没动。他的手还握着门把,指节泛白。
门缝里吹出的风,带着温热的湿度。
就在他准备推门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轻响。
像是金属片掉落的声音。
他猛地回头。
通道空荡荡的,只有蒸汽缓缓流动。
可刚才那一瞬,他分明看见有个影子一闪而过。
不是人形。
更像是一截断掉的机械臂,在黑暗中滑了过去。
“刚才那道刻痕……”老王刚开口,话就被一声尖锐的嘶鸣截断。
前方主管道猛地喷出一股高压蒸汽,带着金属摩擦的噪音横扫过来。气流撞在挡板上,震得整段通道都在抖。陈渊一把将老王往后拽,自己侧身顶住挡板边缘,肩甲被飞溅的碎片划过,发出刺耳的刮响。
“这玩意儿比预想的猛。”他低头看了眼外骨骼警报界面,左臂护甲磨损百分之十二,系统提示轻微结构损伤。
老王靠在墙边喘气,“刚才差点被吹出去。”
“下次别说话。”陈渊打开低光成像仪,切换到热流模拟模式。屏幕上的数据跳动起来,结合之前记录的周期,他大致算出了下一轮喷发的时间。
“等它停。”
两人蹲在挡板后,等了大概四十秒,蒸汽突然减弱,白雾缓缓退去。通道对面露出一段弯曲的管道群,像一堆纠缠的铁蛇。
“走那边。”陈渊指向一根深灰色的管子,“温度最低,也没接监控线路。”
“你确定?”老王皱眉,“看着不怎么结实。”
“越旧的反而越安全。”陈渊先爬出去,贴着冷却管壁前进,“新的都连着主控系统,随时能启动自检。”
老王跟上,动作慢了不少。他的手套在爬行时蹭到了粗糙的焊缝,指尖露出来一块,很快就被高温烫得发红。
穿过第一段交叉区还算顺利,蒸汽喷发有规律,两人卡着时间差一步步挪。可到了第二段,情况变了。
几根老旧管道外皮脱落,露出里面旋转的齿轮和弹簧。有些已经断裂,随着气流来回甩动,像失控的鞭子。
“小心上面!”老王突然喊。
一根崩断的钢缆从头顶扫过,擦中陈渊左臂,触发了外骨骼的紧急防护机制。动力输出瞬间下降百分之五。
“关掉非必要能源。”陈渊快速操作面板,降低热信号释放。他知道这机甲之前因为能源堵塞出过问题,不能再冒风险。
“你还记得上次修这段是啥时候吗?”他问老王。
“记不清了,但那边那个弯头,”老王指向前方一个锈迹斑斑的连接处,“我亲眼见人修过三次。每次都是漏压炸开。”
“那就绕开。”
两人改道贴地前行,陈渊用探针轻敲管壁,听回声判断哪里结构松动。老王则把手贴在地上,感受震动频率。
“蒸汽要来了。”老王低声说。
地面开始轻微震颤,空气变得潮湿闷热。两人立刻停下,缩进一处凹陷的检修口。
不到十秒,整片管网再次喷发。这次不是单点,而是多处同步泄压,形成一片持续不断的强流风暴。白雾瞬间填满所有空间,视线完全被遮住。
脚下铁格栅受热变形,发出嘎吱声,有一块甚至翘了起来。
“站稳!”陈渊伸手把老王拉到身边,启动外骨骼磁吸装置,双脚牢牢固定在墙上。他背靠着一根耐高温管道,勉强撑起一小块避风区。
风暴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逐渐减弱。等雾气散开些,两人发现原本计划通过的“蜂腰段”已经被扭曲的金属堵死。
“走不了了。”老王抹了把脸上的水汽。
陈渊盯着右侧那根深灰色冷却管。刚才那么大的压力波动,它的表面温度几乎没有变化。
“换路线。”他说,“虽然远点,但稳。”
“得多久?”
“看你的脚程。”
老王没吭声,但还是跟了上去。
新路线更窄,有些地方只能侧身挤过去。灰尘和油污混在一起,踩上去滑腻腻的。陈渊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确认老王的状态。
“你手怎么了?”他看见老王一直攥着左手。
“没事,就是烫了一下。”老王咧了下嘴,“老毛病了,在厂里干活常这样。”
陈渊从工具袋里掏出一卷密封胶带,撕下一段递过去。
“贴上,别感染。”
老王接过,自己缠好。动作有点笨,但没让陈渊帮忙。
又往前走了十几米,通道出现一个三岔口。三条管道分别通向不同方向,都没有明显标识。
“选哪边?”老王问。
陈渊拿出探针,依次敲击三根管壁。第一根声音沉闷,说明内部积垢严重;第二根有轻微共振,可能是空腔;第三根……他敲到一半停住了。
这根管子的震动频率,和他们在竖井里听到的敲击信号很像。
三短两长。
“就这个。”他伸手推开第三条通道的入口盖板。
“你怎么知道?”老王疑惑。
“感觉。”陈渊没多解释。
其实他不确定。但这频率太巧了,不可能是巧合。如果这套系统真是以前的人留下的逃生网,那这种信号很可能就是通行标记。
他们钻进第三条管道,空间稍微宽敞了些。空气依然闷,但蒸汽喷发的间隔变长了,危险程度降低不少。
“你说以前在这城干活的人,为啥要偷偷修这些路?”老王一边走一边问。
“可能不想被管着。”陈渊说,“资源管理局只关心效率,不会在乎工人能不能活命。”
“所以他们自己搞了一套?”
“应该是。”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那咱们现在走的,说不定就是某个老工友当年拼了命才修出来的。”
“有可能。”
两人继续往前,速度比之前快了些。陈渊检查了下机甲状态,左臂损伤没恶化,动力正常。通讯设备还是失灵,估计是受潮了。
走到一处转弯口,陈渊忽然停下。
前方管道壁上,又有了一道刻痕。
三个短杠,两个长杠。
和之前看到的一模一样。
“又来了。”老王也注意到了。
陈渊伸手摸了摸那道刻痕。刀工很浅,但每一笔都很稳,像是刻意为之。
“这不是装饰。”他说,“是标记。”
“标记啥?”
“方向,或者警告。”陈渊抬头看向前方幽深的通道,“再往前,可能就不一样了。”
“咋不一样?”
“不知道。但既然有人一路留记号,说明这条路有人走过。而且走得通。”
老王咽了口唾沫,“那咱们是不是该顺着它走到底?”
陈渊没回答。他盯着那道刻痕,手指在上面轻轻划过。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低频震动。
不是蒸汽喷发,也不是脚步声。
更像是某种大型机械在运转。
管道微微发颤,连带着他们的身体都有点晃。
“这动静……”老王扶着墙,“好像在哪听过。”
“别管它。”陈渊收回手,“先往前。”
他们继续移动,每一步都格外小心。通道开始向下倾斜,坡度不大,但越走越热。
二十分钟后,前方出现一道金属门。
门很旧,边缘锈蚀严重,但把手还能转动。
陈渊按住门把手,轻轻往下压。
咔哒一声,门开了条缝。
里面黑着,什么都看不见。
但他闻到了一股味道。
机油混合着焦糊的气息。
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电流声。
“里面有东西在运行。”他低声说。
老王凑近,“要进去吗?”
陈渊没动。他的手还握着门把,指节泛白。
门缝里吹出的风,带着温热的湿度。
就在他准备推门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轻响。
像是金属片掉落的声音。
他猛地回头。
通道空荡荡的,只有蒸汽缓缓流动。
可刚才那一瞬,他分明看见有个影子一闪而过。
不是人形。
更像是一截断掉的机械臂,在黑暗中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