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改造机甲,蒸汽动力初现-《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手电光扫过墙面,又移开了。陈渊把干扰器从胸口拿出来,屏幕已经黑了,电池壳发烫。他轻轻捏了下外壳,确认没漏液,这才塞回内袋。

  “走。”他伸手拉老王起来。

  老王撑着墙站直,腿有点软,“西边最深处?真有你说的那个维修站?”

  “十年前废弃的,地图不标,但管道走向对得上。”陈渊拍了拍外骨骼的腿部支架,“我看过施工图,顺手记了几个关键节点。”

  两人贴着厂房边缘往外挪。外面雨小了些,风还在刮,铁皮屋顶被吹得哗啦响。他们绕过一堆倒塌的传动轴,穿过一条半埋地下的输送带通道,脚下踩的是碎玻璃和锈渣。

  走了二十分钟,眼前出现一扇半塌的金属门,上面印着褪色的警告标志:高压蒸汽区,非授权禁止入内。

  陈渊伸手推了下,门卡住不动。他退后两步,用肩膀撞了一下,门框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裂开一道缝。

  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他打开头盔上的照明灯,光束扫进去。空间比预想的大,靠墙摆着几台老旧的锅炉,管道像藤蔓一样缠在天花板上。角落有个检修平台,下面是排水沟,干涸已久。

  “就是这儿。”他说。

  老王喘着气靠在墙上,“你打算在这修机甲?这地方连电都没有。”

  “正好。”陈渊卸下外骨骼的背包,“断电才安全,不会被信号追踪。”

  他从包里取出一个卷轴,摊在地上。图纸是用防水油布包裹的,边缘有些磨损。他用炭笔在几个位置画圈,分别是动力舱接口、水循环入口和压力阀连接点。

  “蒸汽驱动的核心是压力差。”他一边说一边拆外骨骼的腿部护板,“原来的电能转换器烧了,没法修。但我们有设计图,可以换个方式供能。”

  老王蹲下来看,“你是说……用蒸汽推活塞,带动关节?”

  “原理就这么简单。”陈渊拿出微型切割器,“难点是怎么让压力稳定输出,别炸了自己。”

  他启动工具,刀头发出低频震动。小心翼翼切开动力舱外壳,露出里面焦黑的线路和变形的储能模块。他把坏件一个个拆下来,放进旁边的铁盒。

  “你那铜管带来了吗?”他问。

  老王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三段打磨过的铜管和一个黄铜活塞阀,“就这些,都是从旧维修站底下扒出来的。说是百年前城邦第一批蒸汽系统用的零件。”

  陈渊接过来看了看接口尺寸,“能用。”他点头,“虽然精度不够,但凑合组装能撑一阵。”

  接下来两个小时,两人轮流作业。陈渊负责核心装配,老王打下手,递工具、固定零件。焊接时火花四溅,屋里温度慢慢升高。

  陈渊把蒸汽喷嘴嵌进预留孔位,用三点定位焊死。接着装上石棉隔热层,再套上防护罩。最后接通水循环管路,一头连微型锅炉,一头接入主动力舱。

  “水源呢?”老王问。

  陈渊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密封瓶,“雨水蒸馏过的,加了一点防垢剂。够跑一次测试。”

  他把水注入储液槽,关掉所有辅助系统,只保留控制模块供电。然后按下启动键。

  微型锅炉开始加热,仪表盘上的温度缓慢上升。过了几分钟,压力表指针开始动,一点一点往红线上爬。

  屋里安静下来,只有机器运行的嗡鸣。

  老王盯着压力表,“会不会太慢?”

  “急不得。”陈渊盯着数据流,“压力不够,蒸汽密度上不去,推力就跟不上。要是强行开阀,可能回流,炸管。”

  话音刚落,压力表越过红线。

  陈渊立刻按下手动阀门开关。

  “轰——”

  一声闷响从机甲内部传出,腿部关节猛地一震,随即喷出一股白雾。液压杆剧烈抖动了几下,发出咔咔的金属咬合声,然后逐渐平稳。

  能量读数跳了起来,从原本的30%直接冲到65%,还在缓慢上升。

  老王往后退了半步,“动了……真的动了!”

  陈渊没说话,手指快速在控制面板上滑动,调出动力输出曲线。数值比预估高了不少,虽然还没达到满负荷,但已经明显强于之前的电力模式。

  他试着活动右腿,外骨骼响应迅速,动作流畅,没有延迟。

  “输出稳定。”他说,“蒸汽压力建立起来了。”

  老王咧嘴笑了,“你还真搞成了。这玩意现在算不算半台蒸汽机甲?”

  “算是个雏形。”陈渊检查接口处有没有泄漏,“现在只能短时间运行,锅炉太小,储水量也有限。但方向没错。”

  他拆下一段连接管,发现接口有轻微渗水。

  “得重新密封。”他拿出备用垫圈,“刚才那一下震动不小,零件受力比想象中大。”

  老王递上工具,“要不要加个泄压阀?万一压力太高,至少能保命。”

  “已经在设计了。”陈渊拧紧螺栓,“下一阶段加装自动调控模块,但现在只能手动监控。”

  他又看了眼能量读数,保持在68%,趋于稳定。

  “至少能撑十分钟高强度运作。”他说,“够我们突围一次。”

  老王坐在地上,擦了把汗,“你说他们现在在哪儿找咱们?北区还是东街?”

  “全城都在搜。”陈渊收起工具,“但我们不在他们的逻辑里。谁会想到有人在这种地方改机甲?”

  “等明天交接班,守备松懈,我们就动身?”

  “不急。”陈渊指着锅炉,“这一轮水快耗尽了,得等冷却后才能换新。而且外骨骼其他系统也得同步调整,不能只靠一条腿发力。”

  他打开控制面板,开始记录这次运行的数据:压力峰值、能耗比、响应延迟。

  “等我把这套流程跑熟,下次改装就能更快。”

  老王看着还在冒白气的关节,“你说……这东西以后能不能不用背锅炉?直接接城里的蒸汽管网?”

  “理论上可以。”陈渊抬头,“只要找到未关闭的主干线,做个适配接口就行。但风险大,管网有监控,一接入就会被发现。”

  “那就偷接一小段?”

  “不是不行。”陈渊笑了笑,“但得先活到能偷的那天。”

  屋外风声渐弱,雨彻底停了。远处传来一声汽笛,应该是城东的工厂开始晨班。

  陈渊合上图纸,塞回防水袋。他靠在锅炉旁边,闭眼休息了一会儿。

  体力透支,但他脑子还清醒。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机甲能动了,不代表能战。接下来还得测试平衡性、爆发力、耐久度。每一项都可能出问题。

  但至少,他们有了反击的资本。

  老王低声说:“刚才那一声轰响,会不会被人听见?”

  “会。”陈渊睁开眼,“但听见也不怕。这地方偏,没人来。就算有人查,看到一堆废铁,也不会多看一眼。”

  “可要是巡逻队带狗呢?”

  “那就等他们走了再出去。”

  “你说咱们还能撑几天?”

  “一天是一天。”陈渊摸了摸外骨骼的腿部支架,“只要机甲还能改,我们就还有机会。”

  他站起身,走到角落的排水沟边,从砖缝里抽出一块松动的盖板。下面藏着一个小铁箱,是他半小时前藏进去的。

  打开箱子,里面是几节高能电池和一段加密数据线。

  “这些是你之前说的备用电源?”老王问。

  “嗯。”陈渊拿出来检查状态,“等蒸汽系统稳定,我要把控制模块升级一下,加个本地防火墙。不能再被远程锁死了。”

  “你还会黑客那一套?”

  “学过点基础。”他说,“对付普通监控系统够用。”

  老王看着他把电池放进背包,忽然问:“你以前到底是干啥的?”

  陈渊顿了一下,“机械工程师。”

  “地球那种?”

  “嗯。”

  “难怪你懂这么多。”老王咧嘴,“要我说,咱们这组合挺合适。你动手,我搬货。”

  “合作愉快。”陈渊把铁箱放回去,盖好砖缝。

  他回到机甲旁边,蹲下检查锅炉冷却情况。外壳还是温的,但已经不烫手。

  “再等四十分钟。”他说,“等它完全冷下来,我们换新水源,做第二次启动测试。”

  老王点头,“我守前面,有动静就敲墙。”

  他挪到门口,靠着门框坐下。

  陈渊坐在锅炉旁,手里拿着记录板,一笔一笔写下刚才的参数。

  屋里很静,只有冷却金属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滴。

  一滴水从蒸汽管接口落下,砸在铁皮上,声音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