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巩固秩序,防范势力反扑-《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对讲机里传来各岗确认的声音,陈渊把终端合上,靠在墙边缓了口气。工坊的灯还亮着,机甲静静地立在角落,外壳上的纹路因为能量流动微微发烫。他盯着那台机器看了两秒,转身走向门口。

  老王已经在外面等着了,手里拎着一盏煤油灯。

  “东区那边查清楚了?”他问。

  “信号是从废弃调度站出来的。”陈渊点头,“有人在扫频段,不是系统自检。”

  老王皱眉:“旧守卫的人?”

  “不清楚,但肯定不是普通工人。”陈渊拍了拍裤兜里的解码仪,“先把外联端口关了,别让人顺着网线摸进来。”

  两人沿着通道往指挥室走。这地方原本是维修站的调度中心,现在改成了临时指挥部。墙上贴着一张手绘的城防图,用红笔圈出几个重点区域。

  “四个警戒区,每区两人轮班。”陈渊拿起铅笔,在图上标了几处,“热感探测器装在主干道和地下三层以上的通风口,一旦发现异常温度变化就报警。”

  老王凑近看:“西区管道复杂,我带人走暗线巡查,不容易被发现。”

  “行,你熟地形。”陈渊抬头看他,“今晚就开始。”

  “那些没登记的前守卫怎么办?”

  “先不动他们。”陈渊坐下来,打开监控日志回放,“现在抓人只会激化矛盾,我们得知道他们在跟谁联系。”

  老王点点头,没再问。

  第二天早上,市集刚开张不久,就有工人来找老王。那人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说话声音压得很低。

  “昨晚我去锅炉房拿零件,看见三个人鬼鬼祟祟的,其中一个是我以前的班长。”

  老王不动声色:“他们干什么?”

  “像是在调试什么设备,电线从墙里拉出来,连着一台老式电台。”

  消息传到陈渊耳朵里时,已经是中午。他正在检查机甲的能量循环系统,听到后直接站起身。

  “电台能对外发信号?”

  “老型号,功率不大,但要是接了增压器,够连上城外中继站。”老王说,“问题是,他们在联系谁?”

  陈渊沉默了一会儿:“别打草惊蛇。派两个人混进去,装成流浪技工,看看他们在传什么内容。”

  “不怕他们真闹起来?”

  “真想动手早就动了。”陈渊摇头,“现在搞小动作,说明他们还没准备好。我们越慌,他们越敢往前逼。”

  下午三点,两名伪装过的守卫成功混进了锅炉房。他们带回来一段录音——断断续续的呼号,后面跟着一串坐标编码。

  陈渊听完一遍,把音频文件存进加密分区。

  “这不是本地频道。”他说,“对方用的是军用频段变频通讯,手法很专业。”

  老王脸色变了:“外面有人撑腰?”

  “不一定是谁,但肯定不是普通人。”陈渊站起身,“继续监听,等他们露出更多破绽。”

  当天晚上,新的巡逻制度正式运行。四支小队按区域划分,每隔两小时换岗一次。热感探测器陆续安装到位,数据统一接入工坊的主控屏。

  陈渊坐在屏幕前看了一整夜。

  第三天清晨,他在交接记录上发现一个细节:锅炉房附近的温度曲线有轻微波动,时间集中在凌晨一点到两点之间。

  “有人定时进出。”他对老王说,“而且知道避开摄像头。”

  “要不要堵人?”

  “不急。”陈渊摇头,“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证据,是他们的全盘计划。让他们以为自己藏得很好,才能钓出更大的鱼。”

  与此同时,城邦中心广场旁的仓库腾了出来。门口挂上了块木牌,上面写着“青年技工训练营”。

  第一天开课,来了三十多个年轻人。有原守卫的孩子,也有底层工人的后代。他们站在空地上,看着陈渊把机甲推进场内。

  “这玩意儿还能动?”一个小伙子忍不住问。

  “不仅能让它动。”陈渊打开控制面板,“还能让它听懂你的指令。”

  他现场演示了一遍基础启动流程,从能源接入到关节校准,全程没有用任何高级术语。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他说,“技术不归某个人所有,归愿意花时间去懂它的人。”

  老王负责实操课。他带着学员拆解一台报废机甲,一边动手一边讲解结构原理。

  “别怕弄坏。”他说,“坏的才能修,修多了自然就会造。”

  有个少年举手问:“学会了能干嘛?”

  “能保护自己,也能帮别人。”陈渊接过话,“更重要的是,以后没人能用‘你们不懂’当借口来骗你们。”

  训练营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城。报名人数一天比一天多。

  第五天夜里,监控系统捕捉到一组异常数据:废弃调度站和锅炉房之间出现了三次短暂的无线连接,每次持续不到三十秒。

  陈渊调出频谱分析图,确认这是加密短波传输。

  “他们在汇报进度。”他对守卫队长说,“告诉对方‘一切正常’。”

  “那我们什么时候收网?”

  “还不行。”陈渊盯着屏幕,“他们背后的人还没露面。我们现在动手,只会打跑一条小鱼,吓走大鱼。”

  “可万一他们准备袭击呢?”

  “那就让他们觉得有机会。”陈渊关掉画面,“越是看起来松懈的时候,越要盯紧。”

  又过了两天,训练营迎来了第一批考核。十名学员完成了基础操作测试,拿到了临时上岗证。

  陈渊亲自给他们戴上臂章。

  “这不是权力。”他说,“是责任。你们以后要修的不只是机器,还有这个城邦的未来。”

  当晚,他回到工坊,再次检查所有警戒系统的状态。四个区域的哨兵全部在线,探测器运行正常。

  老王送来一份记录表,是这几天锅炉房活动的时间规律。

  “每次进出间隔差不多都是十二小时。”他说,“像是在等回应。”

  陈渊把表格放在桌上,顺手打开了机甲的远程控制权限,接入床头终端。

  “你真打算一直这么耗着?”

  “不是耗。”陈渊靠在椅子上,“是在等他们自己走完下一步。我们现在每做一个决定,都得想着后面三步怎么走。”

  老王没再说什么,起身离开。

  半夜两点十七分,监控屏突然跳出一条提示:西区地下三层出现非注册热源,移动速度缓慢,方向为旧兵营废墟。

  陈渊立刻坐直身体。

  他没有叫人,也没有启动警报,而是切换到离线模式,手动调取周边三个摄像头的画面。

  热源还在前进,轨迹稳定,不像误触。

  他按下通讯键,声音冷静。

  “B组注意,不要靠近目标,保持距离跟踪。记住,只观察,不拦截。”

  耳机里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低沉的回应:“明白,已锁定目标。”

  陈渊盯着屏幕,手指搭在控制键上。

  那个影子穿过废弃走廊,最终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

  门开了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光。

  一个人影探出身,接过对方递来的东西。

  陈渊放大画面。

  那是一块存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