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线索汇聚,解谜有向-《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陈渊脚底的温热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明显,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下面缓缓启动。他抬起手,声音压得很低:“都停下。”

  林悦正准备再敲一次西侧嵌槽,听见这话立刻收了动作。小李趴在地上刚记完一组数据,抬头看过来。张宇也停下了测试,眉头皱着。

  “怎么了?”林悦问。

  “这地方有反应。”陈渊没动,依旧站在中央空区,“刚才你们每做一次操作,我都能感觉到震动传上来。但只有现在,温度在变。”

  小李蹭蹭爬过来,伸手摸了下地面边缘:“还真有点暖?是不是机器开始发热了?”

  “不是过载。”张宇蹲下,掌心贴地试了试,“热量分布很均匀,像是设计好的反馈机制。”

  陈渊点头:“我们之前以为五组光环是独立运行的,但现在看,它们的能量可能都通向这里——脚下这个区域。”

  林悦眼睛一亮:“你是说,这才是真正的核心?”

  “很可能。”陈渊回头,“小李,把你记录的所有变化读一遍,从第一次敲击开始。”

  小李翻出记录仪,清了清嗓子:“第一次,林悦砸东墙上部,外圈光环顿了一下;第二次,张宇拍西墙中部,第三组晃了半秒;第三次我敲地板,第五组减速……后面还有几次高频连拍,中间那组反应最明显。”

  陈渊闭眼听着,手指轻轻敲打大腿,像在数节拍。等小李念完,他睁开眼:“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没人说话。

  “每次有人触发墙面或地面,对应的光环都会产生波动,但波动之后,其他光环也会跟着微调。”陈渊说,“这不是单独控制,是连锁反应。”

  张宇接道:“所以这些嵌槽不是开关,是调节器。”

  “对。”陈渊站直,“我们一直在想怎么让五个光环同步,但忽略了它们本来就在互相影响。真正要做的,不是一个个调,而是找到能让它们自然共振的那个点。”

  林悦挠头:“可这跟墙上的符号有啥关系?我们之前研究半天,也没看出门道。”

  “等等。”小李突然抬头,“我刚才整理数据的时候,顺手把符号按顺序画了一遍,发现了一件事。”

  他把记录仪转过来,屏幕上是一串排列整齐的刻痕图形。

  “你们看,这些符号的笔画数量,是不是有点眼熟?”

  陈渊凑近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第一组符号三划,第二组五划,第三组四划,第四组六划,第五组七划。

  而地面上五组光环的旋转频率,经过刚才的测试记录,恰好对应着类似的数值比例。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张宇语气变了。

  “就刚才。”小李嘿嘿一笑,“我闲着没事数着玩,结果发现这玩意儿和我们测出来的频率值能对上。虽然不完全一样,但差得不多。”

  林悦猛地站起来:“也就是说,墙上的符号是提示?告诉我们每组光环该调到什么频率?”

  “不止是提示。”陈渊盯着屏幕,“这是密码,也是校准表。我们之前走偏了,光想着怎么动手去调,却没搞清楚目标值是多少。”

  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

  头顶的红光又闪了一次,比之前更快了些。

  “时间不多了。”张宇提醒。

  “那就别浪费。”陈渊转向林悦和张宇,“你们继续守墙,这次不是随便试,是按符号对应的频率来找最佳共振点。比如第三组光环应该接近四划频率,你们就用接近这个节奏的力度去敲对应的嵌槽。”

  “明白。”林悦活动手腕,“这回有的放矢了。”

  “小李,你还是负责记录,但加一项任务——每调整一次,立刻对比五组光环之间的相对速度差,告诉我有没有趋同迹象。”

  “收到!”小李抓起笔。

  陈渊自己退回到中央区域,再次踩进那片温热地带。他弯腰,手掌贴地,感受每一次震动传来的节奏。

  “来吧。”他说,“这次咱们一起听。”

  林悦率先行动。她盯着东墙上第三组符号,深吸一口气,然后以稳定的间隔轻敲嵌槽。咚、咚、咚、咚——四次短促的撞击,间隔几乎一致。

  地面第三组光环微微颤动,光纹扩散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靠近中间那组的节奏。

  “有效!”小李喊,“第三组和中心组偏差缩小百分之十八!”

  张宇见状,立刻在西侧对应位置开始操作。他选的是第六组符号,七划,代表第五组光环的目标频率。他的手法更沉稳,每一击都带着测算过的力道。

  第五组光环先是抖了一下,随后转速开始下降,像是被拽住了尾巴。

  “第五组也在靠拢!”小李兴奋地抬头,“现在只剩第一、第二和第四组还没调!”

  “那就轮到我们了。”陈渊看向剩下的两名闯关伙伴,“记住,不是猛敲,是找感觉。频率对了,系统自然会回应。”

  两人点头,分别走向南北两侧的嵌槽区域。

  整个房间响起了有规律的敲击声,像是某种古老的仪式。咚、咚、咚——每一声都精准落在预设的节奏点上。

  陈渊站在中央,闭眼感知。

  震动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冲击,而是逐渐形成一种起伏的波浪感。一股股能量顺着地面传来,在他脚下交汇、融合。

  “温度又升高了。”他低声说。

  林悦一边敲一边问:“是不是快成了?”

  “不知道。”陈渊睁开眼,“但至少,它在听。”

  小李低头看着记录仪,突然瞪大眼睛:“你们快看数据!五组光环的频率差正在持续缩小!现在已经不到百分之五了!”

  张宇没停手,只是说了句:“保持节奏,别断。”

  就在这时,头顶的红光闪烁突然一顿。

  所有人动作一滞。

  下一秒,红光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圈淡淡的蓝光从天花板边缘缓缓亮起,像是月光洒在湖面那样柔和地铺开。

  “这……”小李咽了口唾沫,“是不是说明我们没搞砸?”

  “不只是没搞砸。”林悦笑了,“是走对路了。”

  陈渊仍没放松。他盯着地面,发现五组光环的旋转已经近乎同步,光纹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缓慢流动的环形图案。

  而脚下的温热,变成了轻微的脉动,一下,一下,像是心跳。

  “还没完。”他说,“这只是第一步。”

  “那你倒是说,下一步干啥?”小李问。

  陈渊没回答。他低头看着中央区域的地砖缝隙,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极细的裂痕,正随着脉动微微开合。

  他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下裂缝边缘。

  一道微弱的蓝光从里面透了出来。

  “这里面有东西。”他说。

  林悦立刻凑过来:“要不要撬开看看?”

  “别急。”张宇拦住她,“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层共振稳不稳定。贸然破坏结构,可能前功尽弃。”

  “可如果不打开,怎么继续?”小李嘀咕。

  陈渊盯着那道缝,忽然想起什么:“墙上的符号,最后一排是不是有个圆形标记?”

  小李翻记录:“有,单独刻在最底下,像个圆圈加个点。”

  “那是启动符。”陈渊说,“很多老式机械系统都有类似设计。当所有参数匹配成功,就需要手动激活最终模块。”

  “所以……”林悦明白了,“我们要往这缝里塞点东西?”

  “不一定非得是实物。”张宇思索,“也可能是信号,或者特定频率的震动。”

  陈渊站起身,环视四周:“刚才我们是靠敲击墙面来调节,但最后一步,可能得靠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脚。

  “你是说……踩下去?”小李瞪眼。

  “不是踩。”陈渊摇头,“是站上去,然后让共振达到峰值,触发内部机制。”

  “万一塌了呢?”林悦半开玩笑。

  “塌了你也得接着。”陈渊看了她一眼,“谁让你刚才敲那么狠。”

  房间里难得响起一阵笑。

  气氛松了一些。

  但没人敢真的放松。

  陈渊脱掉外套,卷起袖子:“准备最后一次同步。等频率完全一致,我就站进去。”

  “我们继续维持?”张宇问。

  “对。”陈渊点头,“只要共振不断,系统就不会关闭。”

  众人重新回到各自位置。

  敲击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稳定,像是训练已久的乐队找到了主旋律。

  地面五组光环的光纹越转越齐,最终几乎融为一体,形成一道完整的光环。

  脚下的脉动变得清晰有力。

  陈渊深吸一口气,走到中央,双脚踩进那片裂缝所在的区域。

  一瞬间,蓝光从缝隙中暴涨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