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第二波攻击来得比预想中更快。
陈渊刚放下通讯器,战术屏上的红点已经压到了防线边缘。东线三号阵地的炮火声几乎没停过,地面部队报告对方投入了新型攻坚机甲,装甲厚度超出常规配置,普通火力打上去只留下浅痕。
“张宇,你那边还能撑住吗?”陈渊盯着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出各战区实时画面。
“能撑。”张宇的声音从频道里传来,背景是爆炸和金属撞击的杂音,“就是有点费弹药。刚才那一轮扫射,我队里两台机甲的能量条都快见底了。”
“补给组已经在路上,五分钟后抵达你的位置。”陈渊说,“坚持住,别让他们撕开口子。”
他话音刚落,西侧雷达突然报警。一组敌舰脱离主阵型,直扑后勤运输通道。那里现在停着三艘满载物资的补给船,要是被炸了,前线火力会直接断档。
“拦住他们!”陈渊立刻切换频道,“李将军,派两架拦截机过去,别让他们靠近运输线。”
“拦截机正在升空,但对方有护航无人机群。”李将军回道,“估计要缠斗一阵。”
“那就缠住他们。”陈渊咬牙,“哪怕拖一分钟也是赚的。”
他转头对调度员下令:“把备用电源全部切到防御系统,优先保障炮台运转。另外通知维修组,准备启动临时能源分流方案。”
“可那样的话,指挥塔的备用电力就只剩百分之三十了。”调度员提醒。
“我不需要灯亮着。”陈渊说,“只要通讯不断就行。”
这时,前线传来急报:三号阵地左翼失守,敌方突击小队突破掩体防线,正在向核心控制室推进。
“哪一段失守的?”陈渊问。
“B7区。”调度员声音发紧,“守卫班全员重伤,最后传回的画面显示……他们用的是电磁脉冲炸弹,防爆门锁死了。”
陈渊立刻调出B7区结构图。那里是地下通道交汇点,一旦被占,敌人就能绕后包抄整个东线。
“张宇!”他迅速接通频道,“抽两个人去B7支援,必须抢在他们打开通道前堵住入口。”
“我现在手上只有三台还能动的机甲。”张宇语气有些急,“前面这波还没打退,再分兵等于送死。”
“我知道难。”陈渊声音沉下来,“但B7不能丢。你让一台机甲假装撤退,引他们追击,另外两台绕后夹击,争取十分钟。”
“行,拼一把。”张宇顿了下,“不过老大,你要真有后招,最好早点放出来,我们快扛不住了。”
“我在等一个信号。”陈渊看着地图上缓慢移动的敌军单位,“只要他们主力再往里走五公里,我们就有的打。”
他没说的是,维修组刚刚汇报,动力核心的物理线路连接已完成,就算敌人发动大规模电磁干扰,主控系统也不会瘫痪。这是他们最后的底牌。
前线战况越来越糟。
三号阵地的炮台陆续熄火,不是被打坏,而是弹药耗尽。守卫士兵开始用近战武器对抗机甲,有人拿着切割枪冲上去,在敌方腿部装甲上硬生生凿出裂口,却被反击的冲击波掀翻在地。
“能量盾失效!”一名士兵在频道里大喊,“请求支援!我们顶不住了!”
“所有人听着。”陈渊突然接入公共通讯频道,声音平稳,“我知道现在很难,也知道你们累了。但记住一点——我们身后没有退路。补给船还在,医疗舱开着,兄弟姐妹都在等我们守住这一线。”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军官出身。我跟你们一样,是从废土爬出来的普通人。但我相信一件事:只要还有一个人站着,这道防线就没破。”
频道里安静了几秒。
接着,有人大声回应:“说得对!老子还没吃上午饭,谁敢让我死在这儿!”
“哈哈,我也饿了!”另一个声音嚷道,“打完这仗,我要吃三碗肉盖饭!”
笑声在频道里传开,紧张的气氛被撕开一道口子。
陈渊嘴角微扬,但眼神依旧紧盯着战场动态。他知道,士气不能光靠嘴提,还得靠行动。
“调度员,通知赵铁锤带维修组去东线隧道。”他说,“把那批改装过的废弃机甲全部激活,装上远程引爆装置,推到B7外侧岔道埋伏。”
“那些破铜烂铁真能用?”调度员犹豫。
“它们不动的时候是废铁。”陈渊说,“可一旦动起来,就是陷阱。让敌人以为捡了便宜,等他们靠近再炸。”
命令下达后,他再次联系张宇:“你那边还能组织一次小规模反击吗?不用往前冲,就在原地制造混乱,吸引敌军注意力。”
“怎么个打法?”张宇问。
“随便打。”陈渊说,“扔烟雾弹、开空炮、假装增援到达,总之让他们觉得我们还有后手。”
“行,那我演个狠的。”张宇笑了一声,“正好我队里有个新兵嗓门大,让他喊几嗓子‘主力来了’。”
几分钟后,前线突然响起震天吼声:“援军到了!五团六团全上来了!”
紧接着是几轮毫无目标的炮击,轰在空地上腾起大片尘烟。敌军明显出现迟疑,进攻节奏慢了下来。
“有效。”陈渊点头,“继续保持施压。”
就在这时,林悦的消息跳进来:“老大,我刚查到,那批新型攻坚机甲的动力模块有缺陷,连续高强度运行超过八分钟就会过热停机。”
“多久才会冷却重启?”
“至少五分钟。”
陈渊立刻抓起通讯器:“所有作战单位注意,敌方重型机甲存在散热问题。他们的攻势不会持续太久。接下来每一波攻击,最多维持八分钟。我们只需要顶住这段时间,等他们停机后再反击。”
这条情报像一针强心剂,迅速传遍前线。
很快就有士兵反馈:“刚才那台追我们的机甲,跑着跑着突然冒烟了,原地卡了半分钟才动!”
“那就盯住这个时间点。”陈渊下令,“每轮交火记录敌方机甲出动时间,七分钟后准备反扑。”
他转头对调度员说:“把所有还能动的机甲集中调度,分成三批轮换作战。第一批打消耗,第二批抓时机,第三批留作预备队。”
“可第三批只剩四台了。”调度员低声说。
“够了。”陈渊说,“只要用对地方。”
战局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敌军虽然仍占据优势,但几次冲锋都被卡在关键时刻。守军学会了规避正面硬拼,专挑对方机甲停机重启的窗口突袭,用磁吸雷贴在关节处引爆,效果出奇的好。
东线阵地虽有破损,但始终未被彻底突破。
陈渊一直站在指挥台前,眼睛没离开过屏幕。他的手肘撑在桌沿,指节因长时间用力而泛白,但他没察觉。
通讯器又响了。
“老大,B7区有动静。”是维修组的人,“三台改装机甲已经到位,红外监测显示敌方小队正往岔道口移动。”
“别急。”陈渊盯着热成像画面,“等他们进去一半再动手。”
“明白。”
几秒钟后,第一个敌人踏入埋伏区。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就是现在。”陈渊按下指令键。
地下通道深处传来三声闷响,尘土飞扬,监控画面剧烈晃动。
“炸了!”维修组兴奋喊道,“至少干掉六个,通道塌了一半!”
“好。”陈渊轻声说,“暂时安全了。”
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战斗还在继续,但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前线频道里,张宇的声音再次响起:“老大,我们守住了三号阵地。不过……有一台机甲的驾驶员没能撤出来。”
“名字?”陈渊问。
“小李。”
陈渊的手停在半空。
那个总爱问问题、抢着搬零件的年轻人,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二十分钟前,说要去回收一台还能用的炮台。
“他的位置确定了吗?”陈渊问。
“最后信号停在C4掩体附近。”张宇说,“但现在那里被敌人火力覆盖,没法靠近。”
陈渊盯着地图上那个闪烁的红点,沉默了几秒。
“发布紧急通告。”他开口,“任何能行动的单位,协助搜救小李。活要见人,死要收尸。”
频道里没人回应,但下一秒,三个原本休整的机甲小队同时起身,朝着C4方向移动。
陈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发现水早就凉了。
他放下杯子,继续盯着屏幕。
远处,又一波炮火照亮了夜空。
陈渊刚放下通讯器,战术屏上的红点已经压到了防线边缘。东线三号阵地的炮火声几乎没停过,地面部队报告对方投入了新型攻坚机甲,装甲厚度超出常规配置,普通火力打上去只留下浅痕。
“张宇,你那边还能撑住吗?”陈渊盯着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出各战区实时画面。
“能撑。”张宇的声音从频道里传来,背景是爆炸和金属撞击的杂音,“就是有点费弹药。刚才那一轮扫射,我队里两台机甲的能量条都快见底了。”
“补给组已经在路上,五分钟后抵达你的位置。”陈渊说,“坚持住,别让他们撕开口子。”
他话音刚落,西侧雷达突然报警。一组敌舰脱离主阵型,直扑后勤运输通道。那里现在停着三艘满载物资的补给船,要是被炸了,前线火力会直接断档。
“拦住他们!”陈渊立刻切换频道,“李将军,派两架拦截机过去,别让他们靠近运输线。”
“拦截机正在升空,但对方有护航无人机群。”李将军回道,“估计要缠斗一阵。”
“那就缠住他们。”陈渊咬牙,“哪怕拖一分钟也是赚的。”
他转头对调度员下令:“把备用电源全部切到防御系统,优先保障炮台运转。另外通知维修组,准备启动临时能源分流方案。”
“可那样的话,指挥塔的备用电力就只剩百分之三十了。”调度员提醒。
“我不需要灯亮着。”陈渊说,“只要通讯不断就行。”
这时,前线传来急报:三号阵地左翼失守,敌方突击小队突破掩体防线,正在向核心控制室推进。
“哪一段失守的?”陈渊问。
“B7区。”调度员声音发紧,“守卫班全员重伤,最后传回的画面显示……他们用的是电磁脉冲炸弹,防爆门锁死了。”
陈渊立刻调出B7区结构图。那里是地下通道交汇点,一旦被占,敌人就能绕后包抄整个东线。
“张宇!”他迅速接通频道,“抽两个人去B7支援,必须抢在他们打开通道前堵住入口。”
“我现在手上只有三台还能动的机甲。”张宇语气有些急,“前面这波还没打退,再分兵等于送死。”
“我知道难。”陈渊声音沉下来,“但B7不能丢。你让一台机甲假装撤退,引他们追击,另外两台绕后夹击,争取十分钟。”
“行,拼一把。”张宇顿了下,“不过老大,你要真有后招,最好早点放出来,我们快扛不住了。”
“我在等一个信号。”陈渊看着地图上缓慢移动的敌军单位,“只要他们主力再往里走五公里,我们就有的打。”
他没说的是,维修组刚刚汇报,动力核心的物理线路连接已完成,就算敌人发动大规模电磁干扰,主控系统也不会瘫痪。这是他们最后的底牌。
前线战况越来越糟。
三号阵地的炮台陆续熄火,不是被打坏,而是弹药耗尽。守卫士兵开始用近战武器对抗机甲,有人拿着切割枪冲上去,在敌方腿部装甲上硬生生凿出裂口,却被反击的冲击波掀翻在地。
“能量盾失效!”一名士兵在频道里大喊,“请求支援!我们顶不住了!”
“所有人听着。”陈渊突然接入公共通讯频道,声音平稳,“我知道现在很难,也知道你们累了。但记住一点——我们身后没有退路。补给船还在,医疗舱开着,兄弟姐妹都在等我们守住这一线。”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军官出身。我跟你们一样,是从废土爬出来的普通人。但我相信一件事:只要还有一个人站着,这道防线就没破。”
频道里安静了几秒。
接着,有人大声回应:“说得对!老子还没吃上午饭,谁敢让我死在这儿!”
“哈哈,我也饿了!”另一个声音嚷道,“打完这仗,我要吃三碗肉盖饭!”
笑声在频道里传开,紧张的气氛被撕开一道口子。
陈渊嘴角微扬,但眼神依旧紧盯着战场动态。他知道,士气不能光靠嘴提,还得靠行动。
“调度员,通知赵铁锤带维修组去东线隧道。”他说,“把那批改装过的废弃机甲全部激活,装上远程引爆装置,推到B7外侧岔道埋伏。”
“那些破铜烂铁真能用?”调度员犹豫。
“它们不动的时候是废铁。”陈渊说,“可一旦动起来,就是陷阱。让敌人以为捡了便宜,等他们靠近再炸。”
命令下达后,他再次联系张宇:“你那边还能组织一次小规模反击吗?不用往前冲,就在原地制造混乱,吸引敌军注意力。”
“怎么个打法?”张宇问。
“随便打。”陈渊说,“扔烟雾弹、开空炮、假装增援到达,总之让他们觉得我们还有后手。”
“行,那我演个狠的。”张宇笑了一声,“正好我队里有个新兵嗓门大,让他喊几嗓子‘主力来了’。”
几分钟后,前线突然响起震天吼声:“援军到了!五团六团全上来了!”
紧接着是几轮毫无目标的炮击,轰在空地上腾起大片尘烟。敌军明显出现迟疑,进攻节奏慢了下来。
“有效。”陈渊点头,“继续保持施压。”
就在这时,林悦的消息跳进来:“老大,我刚查到,那批新型攻坚机甲的动力模块有缺陷,连续高强度运行超过八分钟就会过热停机。”
“多久才会冷却重启?”
“至少五分钟。”
陈渊立刻抓起通讯器:“所有作战单位注意,敌方重型机甲存在散热问题。他们的攻势不会持续太久。接下来每一波攻击,最多维持八分钟。我们只需要顶住这段时间,等他们停机后再反击。”
这条情报像一针强心剂,迅速传遍前线。
很快就有士兵反馈:“刚才那台追我们的机甲,跑着跑着突然冒烟了,原地卡了半分钟才动!”
“那就盯住这个时间点。”陈渊下令,“每轮交火记录敌方机甲出动时间,七分钟后准备反扑。”
他转头对调度员说:“把所有还能动的机甲集中调度,分成三批轮换作战。第一批打消耗,第二批抓时机,第三批留作预备队。”
“可第三批只剩四台了。”调度员低声说。
“够了。”陈渊说,“只要用对地方。”
战局开始出现微妙变化。
敌军虽然仍占据优势,但几次冲锋都被卡在关键时刻。守军学会了规避正面硬拼,专挑对方机甲停机重启的窗口突袭,用磁吸雷贴在关节处引爆,效果出奇的好。
东线阵地虽有破损,但始终未被彻底突破。
陈渊一直站在指挥台前,眼睛没离开过屏幕。他的手肘撑在桌沿,指节因长时间用力而泛白,但他没察觉。
通讯器又响了。
“老大,B7区有动静。”是维修组的人,“三台改装机甲已经到位,红外监测显示敌方小队正往岔道口移动。”
“别急。”陈渊盯着热成像画面,“等他们进去一半再动手。”
“明白。”
几秒钟后,第一个敌人踏入埋伏区。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就是现在。”陈渊按下指令键。
地下通道深处传来三声闷响,尘土飞扬,监控画面剧烈晃动。
“炸了!”维修组兴奋喊道,“至少干掉六个,通道塌了一半!”
“好。”陈渊轻声说,“暂时安全了。”
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战斗还在继续,但他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前线频道里,张宇的声音再次响起:“老大,我们守住了三号阵地。不过……有一台机甲的驾驶员没能撤出来。”
“名字?”陈渊问。
“小李。”
陈渊的手停在半空。
那个总爱问问题、抢着搬零件的年轻人,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二十分钟前,说要去回收一台还能用的炮台。
“他的位置确定了吗?”陈渊问。
“最后信号停在C4掩体附近。”张宇说,“但现在那里被敌人火力覆盖,没法靠近。”
陈渊盯着地图上那个闪烁的红点,沉默了几秒。
“发布紧急通告。”他开口,“任何能行动的单位,协助搜救小李。活要见人,死要收尸。”
频道里没人回应,但下一秒,三个原本休整的机甲小队同时起身,朝着C4方向移动。
陈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发现水早就凉了。
他放下杯子,继续盯着屏幕。
远处,又一波炮火照亮了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