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器里那句“你们来晚了”还在耳边回荡,陈渊盯着屏幕,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不是警告,是挑衅。”他抬头看向张宇,“对方知道我们在这儿,还故意留个口信。”
林悦站在一旁,抱着手臂:“听着不像机器录的,倒像是真人说的。这地方还有本地人?”
“B-9号星球十年前被划为废弃区,理论上没人定居。”张宇翻着资料,“但刚才那段音频的声纹分析出来了——说话的人长期生活在高粉尘环境,声带有轻微磨损,符合边境居民特征。”
“那就是土着。”陈渊站起身,“不管他们是敌是友,得见一面。”
林悦挑眉:“现在就去?外面风还没停。”
“越快越好。”陈渊抓起外套,“留在原地等他们挖地道进来,不如主动找上门。而且……”他顿了顿,“能留下那种信号的人,不会只想吓唬我们。”
半小时后,三人带着一支六人小队出发。车轮碾过干裂的河床,扬起一片黄沙。导航显示西北方向两公里处有热源信号,持续三十分钟未移动。
“不像巡逻队。”驾驶员看了眼仪表,“温度太集中,像是有人在烧东西。”
接近目标点时,车子停下。前方出现一座半埋在沙里的金属舱体,表面锈迹斑斑,但顶部架着一块太阳能板,正在缓缓转动角度吸收微弱阳光。
“这玩意儿还能用?”林悦小声嘀咕。
陈渊挥手示意队伍散开警戒,自己走上前,敲了三下门。
里面没动静。
他又敲了两下,这次用力些。
门从里面拉开一条缝,露出半张脸——皮肤粗糙,眼睛眯成一条线,鼻子上贴着一块透气胶布。
“你们是新来的占领军?”声音沙哑。
“不是。”陈渊摇头,“我们是来建立前哨站的,不知道这里有人。”
那人冷笑一声:“每次来的人都这么说。前年一群穿黑甲的也这么讲,结果第二天就把东区的水井炸了。”
“我们不是那批人。”陈渊摊手,“如果你不信,可以检查我们的装备。没有重型爆破物,也没带压制装置。”
对方沉默几秒,终于把门拉开。
舱内比想象中整洁。墙上挂着几幅手绘地图,桌上摆着一台老式信号接收器,正发出轻微嗡鸣。角落里坐着个老头,腿上盖着毯子,手里捏着一把螺丝刀,正在拆一个收音机。
“老李。”门口那人喊了声,“这几个家伙说他们是正规军。”
老头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低头干活:“正规军?那你怎么没穿制式护甲?腰带上挂的是民用电池组吧。”
陈渊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备,笑了:“你说得对,我不是标准配置。但我也没说自己是官方部队。”
“那你算哪路神仙?”老头终于停下动作,抬眼看过来。
“我叫陈渊,带着一批人想在这儿建个安全点。”他说,“没想占地盘,也没想抢资源。但如果有人想打我们,我们也绝不退。”
舱内安静了几秒。
老头慢慢把螺丝刀放下:“三年前,也有个人站在这里跟我说同样的话。第二天他的队伍就被K-13的人全灭了,头颅挂在空间站外当装饰。”
“我知道K-13。”陈渊平静地说,“他们给我们发了条消息,说我们来晚了。”
老头眼神变了变:“你收到那个了?”
“嗯。”陈渊点头,“所以我想知道,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们会特意提醒我们‘来晚了’?”
门口那人突然插话:“我们是‘守灯人’。”
“守灯?”林悦皱眉。
“K-13亮灯那天,我们就知道有人要来。”老头接过话,“每隔七年,那地方就会启动一次,每次启动前,都会有外来者登陆B-9。我们负责观察、记录、判断——谁值得接触,谁该被埋进沙子里。”
张宇忍不住问:“凭什么判断?”
“看他们怎么对待废墟。”老头指了指门外,“你们的工程队发现地雷后,第一反应是排雷还是绕路?”
“我们派了拆弹机器人。”陈渊说。
“上次那批人直接炸开一片地,说是为了‘清除隐患’。”老头冷笑,“他们走了三天,沙暴就把他们的营地全盖了。活下来的不到一半。”
舱内气氛缓了些。
老头咳嗽两声,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你们今晚能在基地活下来,说明有点本事。但K-13不会只放一句话就算完。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最多十二小时抵达。”
“我们准备好了。”陈渊说。
“准备?”老头摇头,“你们连这地方的地下管网都不清楚,怎么打?这片沙底下全是旧年战争留下的通道,K-13的人能从任何地方钻出来。”
林悦问:“那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
“因为到现在为止,你们还没证明自己值得合作。”老头盯着陈渊,“我可以给你们一张地图,标出所有已知入口和避难所。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拿下K-13之后,把控制权交给我们。”
陈渊没立刻回答。
张宇低声提醒:“这等于让他们掌握整个区域的战略节点。”
“我不想要统治。”老头叹气,“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新人来了又死,死了又来。这片土地已经被血泡透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守住秩序的人。”
陈渊看着他浑浊的眼睛,忽然明白过来:“你们不是反抗组织,也不是残军……你们就是最早的幸存者。”
老头点点头:“我们在这里守了十七年。送走过八批外来者,活下来的只有两批。现在,轮到你们了。”
沉默片刻,陈渊伸出手:“地图给我。打赢这场仗之前,我不会碰控制权。”
老头盯着他的手,几秒后,缓缓伸手握了一下。
“行。”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块金属片,递给陈渊,“这是加密数据卡,插进任意军用终端就能读取。但记住——别让任何人知道它存在。包括你身边的人。”
陈渊接过卡,感觉沉甸甸的。
“还有一件事。”老头补充,“如果你们真想赢,别只盯着K-13的空间站。”
“什么意思?”
“他们真正的指挥中心不在天上。”老头压低声音,“在地下。最深的那层,有个代号‘蜂巢’的地方。那里关着上一批失败者的脑子——连着主机,还在跳。”
林悦脸色一变:“你是说……活体服务器?”
“不然你以为他们的情报网为什么从不出错?”老头冷笑,“每死一个人,他们的系统就多一根神经。”
帐篷外风声渐大。
陈渊握紧手中的数据卡,指节微微发白。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动手?”他问。
老头苦笑:“因为我们试过六次。每一次,都是靠牺牲自己人才摸到入口。最后一次,我儿子进去后再没出来。”
他抬起头,眼神像刀子一样锋利:
“现在,我把钥匙给你了。你要怎么用,是你的事。”
“不是警告,是挑衅。”他抬头看向张宇,“对方知道我们在这儿,还故意留个口信。”
林悦站在一旁,抱着手臂:“听着不像机器录的,倒像是真人说的。这地方还有本地人?”
“B-9号星球十年前被划为废弃区,理论上没人定居。”张宇翻着资料,“但刚才那段音频的声纹分析出来了——说话的人长期生活在高粉尘环境,声带有轻微磨损,符合边境居民特征。”
“那就是土着。”陈渊站起身,“不管他们是敌是友,得见一面。”
林悦挑眉:“现在就去?外面风还没停。”
“越快越好。”陈渊抓起外套,“留在原地等他们挖地道进来,不如主动找上门。而且……”他顿了顿,“能留下那种信号的人,不会只想吓唬我们。”
半小时后,三人带着一支六人小队出发。车轮碾过干裂的河床,扬起一片黄沙。导航显示西北方向两公里处有热源信号,持续三十分钟未移动。
“不像巡逻队。”驾驶员看了眼仪表,“温度太集中,像是有人在烧东西。”
接近目标点时,车子停下。前方出现一座半埋在沙里的金属舱体,表面锈迹斑斑,但顶部架着一块太阳能板,正在缓缓转动角度吸收微弱阳光。
“这玩意儿还能用?”林悦小声嘀咕。
陈渊挥手示意队伍散开警戒,自己走上前,敲了三下门。
里面没动静。
他又敲了两下,这次用力些。
门从里面拉开一条缝,露出半张脸——皮肤粗糙,眼睛眯成一条线,鼻子上贴着一块透气胶布。
“你们是新来的占领军?”声音沙哑。
“不是。”陈渊摇头,“我们是来建立前哨站的,不知道这里有人。”
那人冷笑一声:“每次来的人都这么说。前年一群穿黑甲的也这么讲,结果第二天就把东区的水井炸了。”
“我们不是那批人。”陈渊摊手,“如果你不信,可以检查我们的装备。没有重型爆破物,也没带压制装置。”
对方沉默几秒,终于把门拉开。
舱内比想象中整洁。墙上挂着几幅手绘地图,桌上摆着一台老式信号接收器,正发出轻微嗡鸣。角落里坐着个老头,腿上盖着毯子,手里捏着一把螺丝刀,正在拆一个收音机。
“老李。”门口那人喊了声,“这几个家伙说他们是正规军。”
老头抬头看了一眼,继续低头干活:“正规军?那你怎么没穿制式护甲?腰带上挂的是民用电池组吧。”
陈渊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备,笑了:“你说得对,我不是标准配置。但我也没说自己是官方部队。”
“那你算哪路神仙?”老头终于停下动作,抬眼看过来。
“我叫陈渊,带着一批人想在这儿建个安全点。”他说,“没想占地盘,也没想抢资源。但如果有人想打我们,我们也绝不退。”
舱内安静了几秒。
老头慢慢把螺丝刀放下:“三年前,也有个人站在这里跟我说同样的话。第二天他的队伍就被K-13的人全灭了,头颅挂在空间站外当装饰。”
“我知道K-13。”陈渊平静地说,“他们给我们发了条消息,说我们来晚了。”
老头眼神变了变:“你收到那个了?”
“嗯。”陈渊点头,“所以我想知道,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们会特意提醒我们‘来晚了’?”
门口那人突然插话:“我们是‘守灯人’。”
“守灯?”林悦皱眉。
“K-13亮灯那天,我们就知道有人要来。”老头接过话,“每隔七年,那地方就会启动一次,每次启动前,都会有外来者登陆B-9。我们负责观察、记录、判断——谁值得接触,谁该被埋进沙子里。”
张宇忍不住问:“凭什么判断?”
“看他们怎么对待废墟。”老头指了指门外,“你们的工程队发现地雷后,第一反应是排雷还是绕路?”
“我们派了拆弹机器人。”陈渊说。
“上次那批人直接炸开一片地,说是为了‘清除隐患’。”老头冷笑,“他们走了三天,沙暴就把他们的营地全盖了。活下来的不到一半。”
舱内气氛缓了些。
老头咳嗽两声,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你们今晚能在基地活下来,说明有点本事。但K-13不会只放一句话就算完。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最多十二小时抵达。”
“我们准备好了。”陈渊说。
“准备?”老头摇头,“你们连这地方的地下管网都不清楚,怎么打?这片沙底下全是旧年战争留下的通道,K-13的人能从任何地方钻出来。”
林悦问:“那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
“因为到现在为止,你们还没证明自己值得合作。”老头盯着陈渊,“我可以给你们一张地图,标出所有已知入口和避难所。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拿下K-13之后,把控制权交给我们。”
陈渊没立刻回答。
张宇低声提醒:“这等于让他们掌握整个区域的战略节点。”
“我不想要统治。”老头叹气,“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新人来了又死,死了又来。这片土地已经被血泡透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守住秩序的人。”
陈渊看着他浑浊的眼睛,忽然明白过来:“你们不是反抗组织,也不是残军……你们就是最早的幸存者。”
老头点点头:“我们在这里守了十七年。送走过八批外来者,活下来的只有两批。现在,轮到你们了。”
沉默片刻,陈渊伸出手:“地图给我。打赢这场仗之前,我不会碰控制权。”
老头盯着他的手,几秒后,缓缓伸手握了一下。
“行。”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块金属片,递给陈渊,“这是加密数据卡,插进任意军用终端就能读取。但记住——别让任何人知道它存在。包括你身边的人。”
陈渊接过卡,感觉沉甸甸的。
“还有一件事。”老头补充,“如果你们真想赢,别只盯着K-13的空间站。”
“什么意思?”
“他们真正的指挥中心不在天上。”老头压低声音,“在地下。最深的那层,有个代号‘蜂巢’的地方。那里关着上一批失败者的脑子——连着主机,还在跳。”
林悦脸色一变:“你是说……活体服务器?”
“不然你以为他们的情报网为什么从不出错?”老头冷笑,“每死一个人,他们的系统就多一根神经。”
帐篷外风声渐大。
陈渊握紧手中的数据卡,指节微微发白。
“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动手?”他问。
老头苦笑:“因为我们试过六次。每一次,都是靠牺牲自己人才摸到入口。最后一次,我儿子进去后再没出来。”
他抬起头,眼神像刀子一样锋利:
“现在,我把钥匙给你了。你要怎么用,是你的事。”